金庸武侠小说之赏析

合集下载

金庸作品赏析

金庸作品赏析

金庸作品赏析作为“射雕三部曲”第二部的《神雕侠侣》,它的叙事风格,人物特点加之整体故事走向与其他两部却是大有不同:《神雕侠侣》一改《射雕英雄传》中气势恢宏的宏大场景描述,于更加细腻、精巧处落笔。

开篇第一回,《射雕英雄传》用刚毅的文笔描述了风雪之惊变,而《神雕侠侣》则选用越女采莲这种活泼,轻快的场景为引,道出了本书的第一段情缘——武三通与义女何綄君之间的乱礼之情。

《神雕侠侣》中男女主人公的各番性情更是和其他两部相差甚远。

杨过出身可谓极不光彩。

比之郭靖,少了位忠贞报国的父亲;比之张无忌,少了些名士之后的名声。

这般出身,再加日后因出身和儿时经历引出的各般故事,杨过与郭、张二人的性格差别岂止很大:无论是天资鲁钝的郭靖,还是聪明过人的张无忌,最后二人或为襄阳守将,或为抗元领袖、明教教主,两者均算得上是有名有功之人。

然而杨过,一切侠义之事随性而为,无论是对山西一窟鬼中煞神鬼欺压妻妾的呵责,还是割断数百蒙军左耳以作寿礼之事,相比那些规规矩矩的大侠、好汉,这个“神雕侠”总是义气之中带着几分孩子气。

而其对丐帮帮主之位的坦然拒绝和对“西狂”之号的欣然接受,也断是只有这位大孩子可以做得出。

再说书中那位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龙女。

大凡金庸笔下的好女儿均是生的人间少有,地上难寻,然而这个小龙女,且不说她“惊为天人”“美若天仙”的样貌如何,只这名姓——“龙女”,亦真亦幻,似有还无,已见她不同旁人之处。

同样是聪颖伶俐,黄蓉比她少了几分沉稳,赵敏比她多了几分狡黠,而这二者对人情世故的凝练洞察也自不可与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女孩”同日而语;同样是娇弱细腻,穆念慈更多的是自怨自艾,小昭更多的是楚楚可怜,小龙女的独立、个性和她对自己爱情的肯定与自信想来应是招此二人嫉羡的。

然而,这三部曲最大的不同却不仅如此:如果说《射雕英雄传》着重点在一个“道”字上,《倚天屠龙记》重在一个“义”字,那么纵观《神雕侠侣》,无处不提,无所不在的却是一个“情”字。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广受读者喜爱,其中蕴含深厚的侠义观。

侠义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最纯粹的道德标准之一。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侠义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金庸笔下的侠士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慷慨的胸怀,勇敢无畏,义薄云天。

他们在尊重道德规范的同时,不会拘泥于条条框框,果敢行事,敢于挑战强权,维护正义和公正。

他们心中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坚持道德之心,有志于改善社会状况,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金庸的侠士使用剑与拳,披挂在红衣下,笔下充满高雅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的体现。

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本质上是要求人们要有一颗热爱天下苍生,心存公正和仁爱的心。

其中最重要的(亦是金庸小说的核心),就是坚持正义,反对邪恶。

他的侠义人物不仅仅是打打杀杀,追求武功,更重要的是在“武斗”之外,他们都在尽力践行和宣扬正义。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表现出的侠义精神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

他不场景下,都能表现出高尚的情操与慷慨的胸怀。

他对周围的人都充满了深深的爱与同情,他懂得为人处世,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

他的侠义正义与拯救苍生的赤诚之心,也影响了其他人的选择,成就了他最后后的统领天下。

除了正义精神,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另一个精神核心,就是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

这同样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金庸的侠义人物,往往是对感情非常执着的人。

如《天龙八部》中段王爷,为了自己一生的爱情,坚守宏图霸业的梦想,最终中兴大宋。

他为了爱情,不惧牺牲自己,放弃一切个人的利益,为自己所爱的人去做无谓的英勇牺牲(其实不一定需要做到这样,但是却体现出人物的高贵和忠诚),所表现的爱情是一种无私奉献,甘于付出,信守承诺的高尚品质,是侠义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侠义观不仅体现在人物形象中,也体现在故事主题和剧情发展中。

他的小说往往讲述了正义和邪恶之间的斗争和战争,呈现了人们的决心和意志,透彻地展现了侠之大者应该具备的道德高度和人格魅力。

金庸小说鉴赏

金庸小说鉴赏

金庸小说鉴赏从《射雕英雄传》看郭靖的傻傻爱情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三大宗师之一,金庸先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一代代人心目中的传奇。

金庸小说深受欢迎,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这14部武侠小说。

这些小说不断的被翻拍成电视剧、电影,以多种多样更丰富的形式将金庸小说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们对金庸小说的喜爱各有不同,有人读它是为了它纵横江山的英雄气概,也有人是为了它辗转缠绵的美好爱情。

在金庸的14部代表小说中,就我所看的最多的就是《射雕英雄传》在电视剧或者电影的翻拍史上,这部小说的出镜率也几乎是最高的。

“射雕三部曲”乃是从经典之作《射雕英雄传》开篇,《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它的发表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

故事主要讲述南宋宁宗庆元年间一个岁末,隐居临安郊外的忠良之后郭啸天、杨铁心家遭横祸,已怀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杨夫人包惜弱也双双失踪,后二人分别流落蒙古大漠和金国王爷府。

全真教道士丘处机与江南七怪分别寻找到二人,并成为了郭杨两家孩子的师傅。

十年后,本书的首要男主角郭靖终于在大漠长大成人,于是,全篇的故事也正是进入了一个由默默无闻的青年到统领江湖的一代宗师的成长历程。

郭靖是一个比较“笨”的代表,天资鲁钝,但好在勤学苦练的精神还是不错的。

也许正是因为他憨厚朴实的精神,又夹杂着一些傻里傻气的可爱,终于,他迎来的自己的第一份爱情—蒙古公主华筝。

在读者的眼中,那时候的郭靖是实实在在透着傻气的,华筝是成吉思汗的女儿,于是她心爱的郭靖也顺理成章的被封为了金刀驸马,然而,就在郭靖稀里糊涂的接过那把金刀时,他似乎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他与华筝之间到底是什么感情?是爱情?还是只是单纯的玩伴与兄妹之义,他当时想的也许只有听从成吉思汗的命令,他要报答养育之恩,却忘记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有一天会不会对那个喜爱他的女子造成伤害。

那个时候的郭靖是愚笨的,我们不能怪他,他生长在大漠,身边的女子只有几个,没有教导他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也没有人教导他如何才是与人相爱的方式,直到她的出现。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解析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解析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解析金庸先生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巨匠,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武侠小说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篇文章将对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创作风格进行解析。

首先,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情节曲折、悬念丛生著称。

他善于运用复杂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悬念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各种精彩的转折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种紧张的阅读状态。

这种曲折的情节安排和悬疑的发展方式使金庸先生的小说充满了吸引力,读者往往会被深深地吸引进去,无法自拔。

其次,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注重人物塑造。

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英雄人物,如郭靖、杨过等,他们正直勇敢,心系江湖,为正义而战。

同时,金庸先生也塑造了一些反派角色,如黄药师、李莫愁等,他们狡诈狠毒,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

再次,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

他的小说背景常常设定在历史的特定时期,如南宋末年、明朝初年等。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描绘,使得小说更加真实可信。

同时,他还将历史人物融入到小说中,如郭靖与郭杨两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这样的设定使得小说与历史相互交融,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和魅力。

此外,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注重情感描写。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来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爱情故事,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等,这些爱情故事既浪漫感人,又充满了悲剧色彩。

金庸先生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角色的情感世界中,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

最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弘扬了正义和道德。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正义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维护正义而奋斗,为了保护弱者而战斗。

金庸先生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正能量。

侠客行的赏析

侠客行的赏析

侠客行的赏析《侠客行》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被公认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宋代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杨过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挑战,最终成长为一位正义勇敢的侠客的故事。

本文将对《侠客行》进行赏析,分析其主题和文化意义。

《侠客行》以武侠为题材,描绘了一个多次变幻的江湖世界。

作者通过主人公杨过的成长经历,探讨了侠客精神与正义的关系,并揭示了一些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侠客形象栩栩如生,正邪、善恶之间的纷争让读者感受到了武侠世界的魅力和韵味。

首先,本书揭示了侠客精神。

侠客作为武侠小说中的代表人物,代表着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他们忠诚、仁慈、公正,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维护社会的正义。

在《侠客行》中,杨过便是一个典型的侠客形象。

他不盲从传统的观念,敢于挑战传统的人生选择,以自己的行动去追求心中的正义。

他的侠客精神启示了读者勇敢追求自己理想的力量。

其次,本书也探讨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小说中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正邪属性,但却没有绝对的黑白之分。

正邪势力之间的对抗和较量给读者带来思考。

例如,主人公杨过的父亲杨康,一直受到邪恶势力的影响,但他内心却是懦弱而善良的。

这种复杂性让人们思考善恶的界限何在,道德和个性之间的冲突。

最后,本书还融入了一些浪漫主义因素。

小说中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和美丽的爱情。

其中,与主人公杨过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是小龙女。

小龙女是一个冷傲而又善良的女子,她对杨过表达出深深的爱意,也引发了读者的遐想和对爱情的向往。

这种浪漫色彩丰富了故事情节,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总体来说,金庸先生的《侠客行》以其深入的主题和丰富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它展示了侠客精神与正义的关系,探讨了善恶的较量,同时也融入了浪漫主义的元素。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享受武侠世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这使《侠客行》成为了中国武侠文化的瑰宝,也为后来的武侠小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对《侠客行》的赏析。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魅力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魅力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魅力金庸,作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不仅在中国乃至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深入人心。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彩的情节、独特的人物塑造以及生动的描写而备受读者喜爱。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魅力。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彩的情节而闻名天下。

他身兼编剧和小说家的双重身份,使他在创作情节时有着独到之处。

他善于构思复杂而紧凑的故事情节,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的事件将读者牢牢吸引在小说中。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与杨康之争,以及郭靖与黄蓉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现出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情感纠葛,使整个故事充满着悬疑和戏剧性。

同时,金庸的作品往往具有多重线索和情节并行的特点,这一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空间。

其次,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独特的人物塑造吸引了无数读者。

金庸塑造的人物形象形形色色,各具特点,且个性鲜明。

无论是郭靖的忠诚与坚毅,还是小龙女的冷傲与纯真,金庸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特点,更是代表了不同生活境遇下的人性和价值观。

金庸笔下的人物形象富有传奇色彩,他们所经历的成长和命运转变,更是引发了读者们对人性的思考和内心的共鸣。

最后,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生动的描写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金庸擅长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说中的世界。

他能够用简练而又细腻的笔触描述招招致命的武功,以及山水之间的美景,这种描写艺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凭借着自身对文学的造诣和人生的敏锐洞察力,使得小说中的文字不仅是描述,更是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给读者们带来了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

综上所述,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彩的情节、独特的人物塑造和生动的描写。

他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通过他的笔触,读者们不仅能够了解武侠世界的壮丽与荣耀,更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考。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魅力不仅让读者们陶醉其中,更启迪了无数人对于生命、人性以及社会的思考。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情节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刻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以及其中几部经典之作。

一、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1. 华丽而卓越的武功:金庸笔下塑造了一个个风华绝代、神奇非凡的武功技能。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华丽而想象力十足的招式和功夫,使读者陶醉其中。

2. 鲜明而引人入胜的角色:金庸在小说中刻画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

从乔峰、郭靖到令狐冲,这些英雄人物都具有鲜明而立体的个性,定格在读者心中。

3. 不拘泥于传统故事线索:与其他武侠小说相比,金庸小说不局限于传统故事线索。

他描绘出复杂但精彩紧凑的剧情,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惊喜和意想不到的武侠世界。

二、《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金庸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讲述了主人公令狐冲在江湖中追求自由与正义的故事。

本书以剑法为主线,描述了令狐冲在江湖中历经种种恩怨情仇的奋斗。

1. 故事概要:小说以令狐冲为主角,讲述了他从少年时期开始,被迫加入华山派,后来误闯五岳剑派大会成为盟主并解开七十二绝技之谜,并最终成为武林正道的传奇人物。

2. 主要角色:令狐冲是一个充满正义感、豪情万丈的人。

他技艺高超,在江湖中留下了无数传说。

而杨过、黄药师等配角也各自有着深入人心的形象。

3. 主题探讨:《笑傲江湖》反映了金庸对人性和义理追求的思考。

作者通过塑造出这些英雄人物,向读者传达了关于自由、忍耐和坚韧不拔的价值观。

三、《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另一部经典力作,被公认为中国武侠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北宋年间发生的江湖恩怨和宫廷权谋为背景,揭示了一个纷争不断、复杂多变的江湖世界。

1. 故事概要:全书围绕着主角段誉,沈浪女、虚竹和王语嫣展开。

他们在这个世界中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在命运的捉弄下成长为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

2. 主要角色:段誉是个活泼开朗、热血豪情的人物,虚竹则深思熟虑、智慧过人。

他们与其他诸多角色相互较量,展现了各自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金庸名著赏析》——以《天龙八部》为例

《金庸名著赏析》——以《天龙八部》为例

《金庸名著赏析》——以《天龙八部》为例金庸名著赏析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文学类型,包括武侠、历史、言情等。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在海外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以下是对金庸名著的赏析。

《飞狐外传》:这部作品以胡斐为主角,展示了一个少年人的成长历程。

胡斐的天真、调皮、机智和不拘小节,都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他在大是大非上却又是善恶分明,这一特点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山飞狐》:本书成功、完美地运用了回述形式。

对书中主角之一苗人凤的倒叙,又通过各个不同的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增加了苗大侠的立体感。

书中情节扑朔迷离,但悬念解开之后却又合情合理。

至于故事的结局,作者留给读者去想象,这也是一种明智的安排。

《碧血剑》:本书中的人物较为丰满,但是大部分人都有一点变态。

唯有九儿和何铁手两个角色塑造得稍微像点人,但最后的结局也并不完美。

整个故事围绕着复仇和宝藏展开,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误会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

《鸳鸯刀》:这部小说在金庸的作品中相对被忽视,可能是因为它比较短小。

但是从仅有的描述来看,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作品。

《白马啸西风》:这部作品以李文秀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忧伤的故事。

虽然只看过一遍,但是我一直记得李文秀的忧伤。

《连城诀》也是金庸的作品中比较恐怖和故事情节最突兀的一部。

当年看这部书的时候,感觉中间像是掉了一大段似的,前后变化太快。

砌死人墙的情节让很多人没看完这部书。

在主角他们没有办法出去的时候,有的人竟然还吃了自己的同伴来解决自己的饥饿,这样的情节让人毛骨悚然。

《越女剑》是金庸后期作品中的一部,也是比较缺乏想象力的一部。

这部书几乎完全脱胎于古代志异小说,少了许多金庸的笔上风采。

《天龙八部》是金庸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而且情节非常丰富、紧凑,充满了变幻莫测的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

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

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

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

《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

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

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

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良的段誉,浑金璞玉的虚竹。

“天龙八部”在佛学上指的是世界上的芸芸众生,而整部小说里透露出一种“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思想,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的所谓的恐怖与怜悯。

正好验证了西方哲学中关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的理论。

《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指的是一种乐观超越的态度,用这样的态度来笑眼看人生,笑眼看江湖。

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令狐冲是一个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隐士。

他虽然从小接受规规矩矩的教育,但不符合他的个性,所以他不自觉的喜欢结交朋友,喝酒,说话也很随意,这才是他的本性。

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反面人物的刻画,通过反面人物的塑造来揭示人性恶的一面。

岳不群是一个伪君子,左冷禅是一个恶人,而东方不败是一个病态的人,被政治虐杀了人性。

反面人物的刻画中还体现了金庸的人性观: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相克相生,又相互转化的的人性辩证法。

坏人并不是一直都坏,好人也会变为坏人,人是在逐渐转变的,而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又是权力对人性的腐蚀,这就体现出政治对人的束缚,道出了政治的可怕,可以说这部小说把专制体制批判到了极致,反而更像一部超越武侠小说的政治小说。

这就是一部呼唤人类自由天性,批判人被政治异化的伟大政治寓言。

令狐冲:浪子风姿英雄本色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

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

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

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

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

“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对令狐冲除了威逼,还有利诱,授以高位,视作接班人,许以女儿,答应传授消除异种真气的法门,应允保留恒山一派,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即使惊才绝艳如东汉蔡邕,恐怕也要为之感动,会像哭董卓似的要报答“知遇之恩”,令狐冲却不为所动,原因何在?《绣花》一章中,令狐冲有段内心独白:“即以当世之士而论,向大哥、上官云、贾布、童百熊、孤山梅庄中的江南四友,哪一个不是奇材杰出之士?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

言者无耻,受者无礼。

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

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 推而广之,屈辱人,自己又怎算是人?令狐冲岂是这样无耻之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二十个字,用在令狐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中写令狐冲,最出彩的两处,除《拒盟》一段,还有为救仪琳而与田伯光斗智斗勇的部分,尽管通过仪琳之口叙述,虽多方照应,技术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令狐冲的潇洒倜傥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令狐冲其人,小聪明是有的,华山面壁后,剑法可算独步天下,湖底脱困,内功也极其深厚,但他一没有王重阳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帅之才,二没有萧峰的天生豪气,有时倒与无赖相近,三没有郭靖的凛然正气,即使岳不群并派,也有点无可无不可。

对华山派还有那一份血诚。

这正是浪子的处境。

他虽被开革出派,却一心梦想重入华山派。

浪子总在流浪,却一心想家,浪子一心想家,却总在流浪。

本文开头我以阮籍比令狐冲,正因在这一点上,他们也惊人相似。

这里不能不提到嵇康,倒不是《笑傲江湖》之曲与他有关,而是他“非汤武而薄周公”,看似名教的叛徒,实际上是忠实的卫道士,他是时代的浪子,正如令狐冲是“江湖”的浪子。

在秩序违背人性时,他们以挣脱和破坏秩序的方法维护理想中的秩序,这是浪子存在的意义。

在小说中可以喜剧收场,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以悲剧了结。

《鹿鼎记》是金庸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与以往不同的是主人公并不是一位大侠,相反却是一位不学无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流氓无赖,如果一定要称侠的话我们可以称其为“反侠”。

小说里也刻画一些英雄豪杰比如说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但这些英雄都不能实现他们的胸襟和抱负,最终还落得了一个死不瞑目的下场,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堂堂正正的道德主义基本无用,而恰恰像韦小宝这样的实用主义的人却能飞黄腾达。

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除了韦小宝外,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康熙,康熙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渲染刻画的,他是一位精明强干,宽厚仁慈的君主,他与韦小宝之间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不是简单的敌我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兄弟关系,而是这几种关系的交叉综合。

康熙与小宝其实反映出人的两面性,康熙虽然是一位精明的君子,但他不自由,康熙遇到小宝其实对他来说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骂出一句“你爷爷的”,而到其他场合又得恢复那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所以他羡慕小宝那种自由随意的生活。

而韦小宝则表现出人的低层状态,他羡慕那种正直高尚的人。

这也反映出人性的两面性,而这两面有时又是很矛盾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

在这部小说里也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那就是对中国社会体制与国民性的批判,这一点继承了传统的五四精神与鲁迅精神,除了国民性批判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反思,为什么那些正人君子,风流才子在事业爱情上不能成功,而像韦小宝这样的流氓无赖却能一统天下,事事如意,很典型的就像《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先失去霍青桐后失去香香,该爱的不敢爱,该争取的不敢争取,最终是一无所有,而像韦小宝这样的人死皮赖脸的却都能得到。

这也说明了我们民族缺乏那种锐气,那些朝气,那点血气。

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点决断,有一点担待,有一点倔强。

金庸小说里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大侠”的塑造,而这个侠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像郭靖这样为国为民的侠是“侠之大者”充满了儒墨两家的入世精神,而像杨过、令狐冲这样的“游侠”则是带有道家气质的逍遥之侠。

除了这两种侠之外还有“伪侠”如岳不群,“无侠”如《侠客行》里的石破天,“反侠”如韦小宝。

“侠”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牺牲自我,救助他人的高尚情怀,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呼唤的一种精神。

有些人认为侠义精神不符合现代的法制时代,其实侠义与法制并不冲突,一方面社会需要法制规则,但同时这个社会也需要正义,特别是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正义来主持公道,而正义自在人心。

金庸的小说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每个主人公身上都能找到相应的传统思想烙印。

金庸的早期作品中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

这个时期的作品里描写的主人公多是年轻气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侠之大者。

如陈家洛,袁承志,郭靖。

这也与我国50年代的国民面貌相契合,那个时候新生的共和国正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朝气。

而到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失误与曲折,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与反思。

人到中年的金庸这个时期的作品透露出道家与佛家的思想。

这个时候的主人公也不再一味的为国为民,他们会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杨过,张无忌都是这样,他们最终选择了归隐,离开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留下了仍然充满了苦难的世界。

金庸后期的作品却又充满了佛家的冤孽思想,《天龙八部》就是最好的体现,每个人都是有冤的,每个人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萧峰曾发过誓不再杀人,却在聚贤庄一战中枉杀那么多英雄豪杰,段誉与好几个女孩情愫朦胧后来却发现都是他妹妹,而立志要当一个好和尚的虚竹却破了各种戒律,这里也恰好与西哲里人类生存荒诞性的思想不谋而合。

佛学里认为练武功只是为了更好的修习佛法,就如“过河拆桥”一样,武功只是那个桥而已,一味的追求武功反而会丧失人生的目标。

就像鸠摩智一样,最后在“枯井底、污泥处”被废武功后终于大彻大悟,最后成为了一代佛学大师。

其实整部《天龙八部》就是一部研究佛学的经典之作。

处处散发着佛学的思想光芒。

金庸小说里的爱情也是写的十分深刻,爱情之深,爱情之广,爱情之奇都写得淋漓尽致。

他把爱情上升到宗教的程度去拷问爱情本身。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们是不是与小说里的主人公有一样的感受呢?金庸小说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既包括政治批判,也有民族批判与国民性批判,还有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思想在金庸后期的小说如《笑傲江湖》、《鹿鼎记》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为什么金庸的小说里塑造了那么多大侠,而在最后一部小说里却塑造了一个反侠的角色,这让很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而我恰恰觉得最后一部《鹿鼎记》才是最精彩的,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最厉害?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什么刀什么剑,不是什么武功,最强的是谋略智慧,洞悉他人的人心才是最强大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