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封建王朝

合集下载

宋朝历史简介

宋朝历史简介

宋朝历史简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分为两个时期:北宋和南宋。

北宋的首都是汴京(今天的河南开封),而南宋的首都则是临安(今天的浙江杭州)。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盛、经济发达的时代,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由赵匡胤建立,为了防止辽朝的侵略,他和辽朝达成了“慕和议”,确立了宋朝的统治。

之后,他还通过搞好经济和军事建设来加强国力,使得国家逐渐恢复了繁荣与稳定。

在北方,辽朝和西夏是宋朝的邻国,而南方则有南诏、南汉、南唐、北汉等国家。

北宋时期,国家实行科举制度,兴办学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进行了许多文化上的改革。

著名的文化人物有王安石、苏轼、欧阳修等。

此外,北宋还进行了一些军事改革,如加强边防、修建长城等,但对于抵制外族侵略却并不成功。

1127年,金朝攻破了北宋的首都汴京,迫使北宋灭亡,宋徽宗被俘。

这标志着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的开始。

南宋时期,由于不断的战乱,南方的经济一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经济,如实行种糙租、发展海外贸易等。

南宋还进行了一些军事改革,加强了海防力量,并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用于防洪和灌溉。

南宋时期,发生了“南宋词派”的兴起,代表作家有陆游、辛弃疾等。

此外,南宋时期的茶叶、瓷器和绘画等艺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南宋时期也面临着西方势力的侵略。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出现,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1234年,蒙古军队攻破南宋的首都临安,南宋政权被迫撤退到福建的漳州。

1271年,蒙古帝国建立元朝,结束了中国的宋朝时期。

总的来说,宋朝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成果仍在南宋时期得以延续。

不论是北宋的科举制度、经济发展还是南宋的租税改革和海外贸易等措施,都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尽管宋朝也面临着一些军事挑战和外族的侵略,但它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达给中国历史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宋朝历史知识点总结

宋朝历史知识点总结

宋朝历史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宋朝的建立宋朝于960年由赵匡胤建立,国号大宋。

此时,中原地区的政治局势处于动荡之中,北方的契丹和南方的荆南、楚等地都有割据势力。

赵匡胤在东京(今北京)发动了一场政变,废黜了朝廷的傀儡皇帝,自立为帝,开创了宋朝的建立。

2. 政治制度宋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官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上、乡绅地主割据政权,地方官制国家收买政治。

具体来看,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鼓励文官来取代世袭的地主豪强,削弱了地方势力,保护了官僚统治。

3. 赵家政权的根本问题宋朝政权在赵匡胤建立后,虽然经历了官僚化等制度变迁,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宦官权力削弱和地方士族力量膨胀两大问题。

这两大问题导致了政权的不稳定,成为宋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

4. 经济政策宋朝的经济政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政策主要以增强军事力量作为中心,注重控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对外扩张。

后期,宋朝实行了保田法,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了社会生产水平。

二、经济1. 经济状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经济状况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宋朝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城镇和商业活动也日益繁荣。

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 科技发展宋朝时期科技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宋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利工程、印刷术、火药制造、地理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 经济改革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推行了保田法。

这一法律保护了农民的土地产权,鼓励人们开发荒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商业和贸易宋朝时期商业和贸易业发展迅速,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和水陆交通要道。

商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使城市人口的增加。

三、文化1. 文学宋朝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

北宋时期,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得到了很大发展。

代表作家有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宋朝的历史纪实

宋朝的历史纪实

宋朝的历史纪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以纪实的方式,从宏观到微观地描绘宋朝的历史。

一、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逐渐积聚势力,最终篡夺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

宋朝的国家制度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皇帝是统治者的核心,官僚体系完善,地方行政体制也较为规范。

这种政治制度在宋朝的统治期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二、宋朝的经济繁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

农业生产得到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种植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

同时,宋朝还积极开展商业贸易,兴办市场,发展航海业,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支撑。

在这一时期,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商品经济也日益繁荣,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交流。

三、宋朝的文化繁荣宋朝的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北宋时期,文人雅士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

先秦两汉以来的儒学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北宋时期的新儒学。

同时,诗词、书画、音乐等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品。

南宋时期,文化繁荣的势头更加迅猛,陈亮、陆游等文化名人活跃于这个时期,南宋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四、宋朝的科技进步宋朝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

在农业方面,有两项重要的发明——种植水稻的田地水利工程和农用排灌机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在工艺上,火药的发明使得军事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体现在纸张制作、印刷术等方面,这些发明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五、宋朝的外交和军事宋朝在外交与军事方面展示了强大的实力。

虽然时常与北方的辽朝和西方的西夏较量,但宋朝凭借其强大的军力和外交手段,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宋朝还积极推动海上贸易,与邻国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对东亚区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共存在319年之久。

宋朝继唐朝之后,成为中国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宋朝分为两个时期,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

首先,宋朝的历史地位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来看。

在政治上,宋朝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行严格的官僚制度,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

宋朝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政务严密管理,国家得以顺利发展。

经济上,宋朝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繁荣。

宋朝以推行“开皇之治”为特点,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推行新的耕作方式,增加农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从而保障了国家的粮食供应。

在商业发展方面,宋朝了货币制度,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在文化上,宋朝注重文化教育的普及,倡导儒家思想,加强教育制度建设。

文人墨客活跃,文化艺术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品,如苏轼、欧阳修等。

宋代诗词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为特点,书法以楷书为主,著名的蜀派和赵孟頫的书法艺术为后世所仰慕。

此外,宋朝还努力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如故宫、灵隐寺等,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科技方面,宋朝成就突出。

宋代是中国农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农学名著,如《农桑辑要》。

同时,宋代的中国制陶业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宋代瓷器的器形和装饰装绘达到了顶峰,其瓷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明,如针灸、火药、指南针等,这些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

其次,宋朝的特点也不可忽视。

首先,宋朝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王朝。

宋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文化艺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

其次,宋朝是一个商业繁荣的时期。

宋代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商品流通频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然而,与此同时,宋朝政治官僚化明显,贵族阶层统治日益严重,民众的欲望得不到充分满足,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宋朝的覆灭。

宋朝的评价[001]

宋朝的评价[001]

宋朝的评价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统一的王朝。

宋朝共历经南北两次的王朝更迭,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特点和成就。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且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宋朝的政治相对稳定,有许多有作为的帝王。

其中,宋太祖赵匡胤奠定了宋朝的基础,宋仁宗和宋徽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宋太宗和宋理宗以勤政爱民、善治国家而著称,他们倡导儒家思想,注重教育,奖励人才,重用文人,使得社会风气和治国理念得到提升。

宋孝宗时期,政局相对平稳,民生富庶,国家繁荣发展。

宋朝的经济发展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以水稻为主,农田灌溉技术不断改进,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手工业方面,瓷器工艺达到了巅峰,南宋时期的汝窑、哥窑、官窑等瓷器享誉世界。

商业方面,宋朝打破了封建社会的限制,开放贸易,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形成了繁荣的市场经济。

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北方和南方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宋朝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

他们以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闻名于世。

苏轼是宋朝文坛最杰出的代表,他擅长诗词、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欧阳修是宋朝政治家、文学家、文化名臣,他在文学、史学、政治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改革家,他推行新法变法,以解决财政困难和促进社会进步。

同时,宋朝的科技也有很大的发展,如火药、印刷术等技术在宋朝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宋朝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宋朝的北方领土多次遭到辽金等民族的侵扰和破坏,北方农民的生活也时常受到战乱的影响。

另外,宋朝的政治腐败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官员好逸恶劳、贪污受贿,对国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总体来说,宋朝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封建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成就。

宋朝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王朝

宋朝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王朝

宋朝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王朝之一。

它以其强大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而闻名于世。

在宋朝的治理下,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方面的发展,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发展宋朝政治制度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后,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政治制度,诸如"慎言"等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官员的廉政意识,确保政府的廉洁和公正。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进一步完善了官员考试制度,注重人才选拔和推行吏治政策。

这一制度改革为后来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

元丰之治时期,国家政权更加稳定,上层社会实行了"士大夫政治",以士大夫作为统治阶层,众多的诗人、学者出现,促进了文化发展和艺术繁荣。

二、经济繁荣宋朝的经济非常繁荣,主要得益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猛发展。

庞大的农业生产保障了国家的粮食供给,使社会稳定。

同时,废弃旧田制,实行租佃制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手工业的发展也为宋朝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陶瓷、丝绸、造纸等产业迅速兴起。

由于国内稳定和交通条件改善,商业活动蓬勃发展,河道和运河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

宋代商人经营全国和国际贸易,带来巨额财富,扩大了国家经济的规模。

三、文化繁荣宋代文化以文人学士为主导,文化繁荣是宋朝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

宋代文人特别崇尚自然和艺术。

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宋史》中,北京文化学院教授周作人说:"此时是中国文艺思想的巅峰,中国诗词的顶点,中国文学的正宗。

"宋代文化的繁荣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科技进步宋朝的科技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宋代人对农业和水利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了多种灌溉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此外,在战争中,宋代人发明了火药,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形态。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宋朝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宋朝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历时长达319年,从公元960年到1279年。

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变革。

本文将为您简要介绍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繁荣、文化繁荣以及灭亡原因。

一、历史背景宋朝的建立与五代十国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五代十国时期,政治相对混乱,国力削弱,民不聊生。

而其中一个政权,南唐,在南方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政权,奠定了宋朝建立的基础。

二、政治制度宋朝实行的是官僚制度,政府高层设置了许多官职,以便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制度的建立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运作效率。

同时,官僚制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贪污腐败的加剧。

三、经济繁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宋代,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出大量粮食和丝绸等农产品,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物资基础。

与此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许多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成为宋朝时期的主要特点。

四、文化繁荣宋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宋朝,文人墨客们崇尚文化艺术,推崇文学才华。

诗词、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宋文化。

同时,宋朝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时期,许多科技发明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灭亡原因宋朝的灭亡主要是由外族侵略所致。

在宋朝后期,蒙古人的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攻破了北宋和南宋的都城,最终统一了中国。

同时,内部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也加速了宋朝的灭亡。

总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然而,由于外族侵扰和内部问题的困扰,最终导致了宋朝的灭亡。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发展好当前的社会成就,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宋朝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

宋朝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

宋朝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宋朝被誉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宋朝共历经北宋、南宋两个时期,为中国带来了许多经济、文化和科技上的发展。

这段时期的繁荣主要源于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三个方面。

一、政治稳定宋朝政治稳定是该时代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宋时期,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延续,国家政权牢固,内外安定。

而南宋时期,尽管国土被金朝分割,但通过北方辽、西夏和金三国相互牵制,南方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此外,宋朝采用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使得政府部门能够得到许多有才干的官员。

这样的政治稳定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宋朝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供给和市场需求。

同时,城市商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货币经济逐渐兴起,商业活动繁荣。

南宋时期,由于政治状况的变动,城市商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然而,南宋仍然致力于经济发展,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和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宋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税收改革和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使得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文化繁荣宋朝的文化繁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该时期的文化以文人墨客的活动为主导,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士人对文化的重视和追求使得文学、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发展迅速。

文学方面,北宋文人范仲淹、苏轼、欧阳修等名家相继出现,他们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卓越的文采,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和诗词作品。

南宋文学以辜鸿铭、陆游、杨万里等人为代表,他们以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变迁。

绘画方面,宋朝绘画以山水画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宋徽宗创建了“瘦金体”和“淡彩法”,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技法和风格。

此外,科技方面的发展也为宋朝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科技发明,如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封建王朝(转贴)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

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

首先,要有强大的中央集权。

这一点宋朝似乎还过得去;其次,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西域还不够,顶好是把莫斯科也弄来?这方面宋朝就差劲了,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的讽刺诗句大把的有,就是北宋,真正把东部的国境线推到长城一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西北就更不用说;最后就是要扬国威于域外。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最好是每年封一次狼居胥。

天可汗算什么?要宇宙可汗才爽。

这宋朝就更加糟糕了,什么长驱漠北,直捣黄龙就别提了,连自己都保不住,每年不断的送钱,叫叔叫伯的还老是挨揍。

两个皇帝作了俘虏,两次在大陆上待不住要跑到海上去??这些都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光辉事迹。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绩”,而是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有一个数字是很引人注目的??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用其他的数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

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28年(1600),岁入400万两(虽然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但相对在财政上的改革被破坏得较少,而且此时距张去世仅十几年,估计这个数目比张居正当国时期的岁入也少不到哪里去)。

明末天下大乱,在后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

那么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500万两白银左右。

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

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

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3000-4000万两。

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

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由于兑换率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对宋朝的岁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依然是一个无疑的事实)宋朝的财政收入如此之巨大,是不是意味着人民的负担也极其巨大呢?当然,从人均财政收入上来看肯定是这样。

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

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

有这样良好记录的另一个朝代是西晋,而西晋之所以能够如此,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寿命实在太短了,根本来不及爆发起义。

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的并不坏。

我们之所以认为宋代老百姓苦不堪言,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水浒传”的影响。

姑且不提这里面虚构的成分,其实就是从“水浒传”里来看,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真正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极少。

那么那庞大的财政收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一下下面一组数字就知道了。

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明朝著名的财迷皇帝明神宗(万历)以“矿税”的名目,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工商业者,8年间总共搜刮到了200万两白银,不足宋朝的一个零头),占70%。

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

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由于大量独立的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宋朝得以采取了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

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个小自耕农;经过上百年日积月累,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挺而走险;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

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固然可以保证大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限制了分工,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工商业的兴起,将中国社会牢牢的捆在自然经济之中。

而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集中的趋势,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几乎都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与破坏。

宋朝的做法却使它得以成功的跳出了这一循环。

一方面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而每年进入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另一方面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现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何等相似,不同的只是宋朝的规模要比英国大许多倍,时间比英国早几百年,而人民因此受到的苦难比英国少得多。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应急措施??大量募兵。

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

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阶级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成了阶级矛盾的释放阀。

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

庆历年间宋军总人数竟然达到了125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1亿人左右,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命的是这125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

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一些学者非常讽刺的称为“积贫”。

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而这种以赤字经济的手段来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法也颇有些现代味道。

假如我是一个专门搜寻“中国的世界第一”的人的话,我甚至可能说宋朝在世界上第一个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当然,我不是)这虽然好象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但认为王安石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人的却决不只我一个,也决不只是在开玩笑。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禁军的中级军官就可以拿出1000贯钱去买一把刀(林冲买刀),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斋志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百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户中人之产了。

在中学课本里我们曾经读到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

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

当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时,竟然感到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人间天堂。

(对马可波罗的存在以及他是否来过中国还有争议,但是世人所公认的是“马可波罗游记”描写的确实是当时欧洲商人接触到中国文明之后的见闻感受)如果说那些描述还不够具体的话,我们还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些事实: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和银行信用。

宋朝时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刚经”卷子);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

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在西方,这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

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

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每年商税收入达1975万贯,宋朝商税甚轻,住税3%,行税2%,如以平均2.5%计,则一年纳税商品额即达80000万贯,平均每人8贯以上。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也就是说每年仅从上面三个市舶司进口的纳税货物即达2000-3000万贯,这样估计南宋人均进出口额当在1贯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贯或更多。

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宋朝的政局总的来说也比较清明。

既没有宦官和外戚专权,后妃干政,也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

在“不以言论杀人”的传统下,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些因为“忤旨”或者被打击排斥的人们,最多也就是流放岭南,真的没有人因此被处死。

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么我认为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这一切,都被北方刮来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蒙古人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

前面我们对这一点已经有所描述,这里再看几个数字。

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仅得户87万,短短28年间在籍户数下降了89%!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户1267万,元灭宋时得户937万,也陡减26%,这还没有包括此后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作战3年的杀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