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增D.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分解者?A. 蚯蚓B. 兔子C. 草D. 狮子答案:A4.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种间关系?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答案:B5.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水库”指的是:A. 森林B. 草原C. 湿地D. 农田答案:A6. 以下哪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B. 沙漠中的仙人掌C. 极地的企鹅D. 深海的鱼类答案:B7. 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沙漠D. 城市答案:A8.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生产者?A. 玉米B. 蚯蚓C. 草鱼D. 浮游植物答案:C9.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反映了:A. 物质的流动B. 能量的流动C. 物种的多样性D. 环境的变化答案:B10. 以下哪种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A. 害虫B. 益虫C. 杂草D. 病原体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

答案:分解者2.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________。

答案:高级消费者3.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因为它具有________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答案:调节气候4.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通常高于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

答案:营养结构5. 沙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条件较为严酷。

答案: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生态保护的原则?A.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B.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C.预防为主,治理为辅D.公众参与答案:B解析:生态保护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公众参与等,其中不包括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

2.以下哪种行为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A.乱砍滥伐B.乱扔垃圾C.勤俭节约D.滥捕滥猎答案:C解析:勤俭节约是一种行为惯,可以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系统。

乱砍滥伐、乱扔垃圾、滥捕滥猎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3.以下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A.非洲撒哈拉沙漠B.南美亚马逊森林C.北美洛矶山脉D.亚洲喜马拉雅山答案:B解析:南美亚马逊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北美洛矶山脉是北美西部最大的山脉,亚洲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之一。

二、填空题1.生态系统是由____、环境和____组成的。

答案:生物和非生物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

2.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分布在____洋。

答案:太平洋解析: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大堡礁,分布在太平洋上。

三、问答题1.什么是生态环境?答:生态环境就是指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

2.保护生态环境为什么重要?答: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态环境可以保证人类的普遍福利和长期利益,也可以保护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缓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综合题请简述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

答: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生态系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来源于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如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空气净化、防洪抗旱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3.生态系统是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保护所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避免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1.一片森林中有土壤。

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共同组成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B.生态平衡C.生态因素D.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属于非生物部分(环境)、生活着的各种植物属于消费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因此他们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故选D【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沿着食物链进行着________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在此生态系统中最长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归根到底这些能量都是来自________.(3)秸秆会被甲烷杆菌分解制造沼气,还可以用来培养食用菌.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者,对促进生态系统的据此可以据推测,食用菌在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4)若制止人们捕杀蛇,发现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说明蛇在该生态系统中起着维持________ 的作用.【答案】(1)3 物质逐级递减水稻→昆虫→蛙→蛇(2)太阳(3)分解物质循环(4)生态平衡【解析】(1)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鼠→蛇,水稻→昆虫→鸟→蛇,水稻→昆虫→蛙→蛇,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3)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按照食性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4)制止人们捕杀蛇,鼠的数量减少,能量流失到鼠的数量减少.就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食人鲳原产于亚马孙河,我国有人非法引人后,导致江淮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2、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蘑菇B 兔子C 青草D 细菌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 阳光、空气、水分等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 循环往复B 逐级递减C 单向流动D 逐级递增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A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B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反复循环C 在不同种群之间的反复循环D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反复循环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7、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8、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分解作用D 蒸腾作用9、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是()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 过度放牧C 乱砍滥伐D 退耕还林还草10、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最主要标志是()A 分解者大量减少B 生产者大量减少C 动物大量减少D 食物网简化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为______消费者、______消费者和______消费者。

3、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终止于最高级的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______能力越强。

6、森林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生物生态系统试题

生物生态系统试题

生物生态系统试题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答案】A【解析】B、全部有害昆虫种类繁多属于多个种群,故错误;C、分解者是异养生物,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

其作用是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D、栖息于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而有机结合的集合体是群落,鸭子与红萍不属于这种关系,也错误。

【考点】群落中种群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属于基础题目。

解题时,应理解种群和群落的意义与相互关系。

2.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答案】C【解析】因为蚯蚓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右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链为:蛇→鼠→草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答案】CD【解析】食物链是以绿色植物开始的,所以食物链为:草→鼠→蛇,过度捕蛇,鼠会因为失去天敌数量增多,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外力的影响超出一定的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4.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蜣螂等生物属于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消费者葙分解者【答案】C【解析】因为蕈类、粪金龟子、蜣螂这些生物能将朽木和粪便作为营养分解,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右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与其体内积累的农药的相对含量的关系图,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丁→丙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所以有害物质含量越多,排在食物链越后面,有害物质含量越少,排在食物链越前面,所以可写出食物链:甲→乙→丁→丙。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社会D. 物质和能量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A. 单向的B. 双向的C. 可逆的D. 循环的答案:A3.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A. 草→兔→鹰B. 鹰→兔→草C. 草→鹰→兔D. 兔→草→鹰答案:A二、填空题4.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组成。

答案:分解者5.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光合三、简答题6.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可再生性。

物质循环涉及水、碳、氮等元素,它们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支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7. 解释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例如,当某种生物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引发天敌数量的增加,从而控制该生物的数量。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四、论述题8. 论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人类活动,如工业污染、城市化、过度捕捞和森林砍伐等,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栖息地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实施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策略以及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 绿色植物B 肉食动物C 分解者D 微生物2、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A 兔子B 蘑菇C 枯草杆菌D 松树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A 生产者和消费者B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 食物链和食物网D 全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 植物B 动物C 太阳能D 细菌和真菌5、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增加B 减少C 先减少后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少6、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 阳光→草→牛→虎B 草→兔→鹰C 蛇→青蛙→昆虫→草D 蘑菇→松鼠→狐狸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A 无限的B 不受环境影响的C 有限的D 永不改变的8、被誉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9、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 农田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 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食肉动物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和_____流动的。

3、生物富集常常伴随_____而发生。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____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____。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6、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7、森林生态系统在__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8、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生态系统习题

生态系统习题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测试题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于 ( )A.绿色植物B.吃植物的动物C.空气和土壤D.阳光2.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作为分解者的一组生物是 ( )A.细菌和蚯蚓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C.真菌和单细胞动物D.病毒和低等动物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C.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D.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4.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以没有 ( )A.绿色植物B.草食动物C.肉食动物D.土壤5.哪一类生态系统不完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 )A.农田生态系统B.鱼塘生态系统 C.河流生态系统 D.雪山生态系统6.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可以没有 ( )A.阳光B.细菌和真菌C.哺乳动物D.植物7.在生态系统中,完全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是 ( )A.所有生产者B.所有消费者C.所有分解者D.所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8.在每一个生态系统中,决定该生态系统特性的是 ( )A.植物种类的多少B.动物种类的多少C.人类干预的程度D.各种环境因素9.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1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11.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B.食虫鸟C.细菌D.猪12.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一切适应生物生存的环境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D.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落13.生活在朽木堆里的白蚁、菌类、苔鲜等生物共同组成:()A.食物链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4.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C.狐吃兔子,兔子吃草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15.水族箱内,食物链中含量最多的( )A. 水蚤B. 小鱼C. 藻类D.细菌16.某地区有人大量捕食农田中的青蛙,这种做法会()A.破坏生态平衡B.破坏环境C.破坏青蛙的生殖D.破坏食物链17.油菜地旁,新建了个养蜂场,对于这片油菜地将来的产量,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由于蜜蜂大量增加,蜜蜂吃掉了花粉,因而这块油菜地的产量会降低,B.由于油菜花是虫媒花,养蜂场的建成有利于传粉,所以,产量会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知识梳理】
1.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生态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定义与特征?
4.生物富集的定义和特征?DDT、铅和氟富集的结果?
【习题检测】
1.下列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树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2.在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太阳能
B.足够的食物
C.氧气
D.水分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包括一切生命物质
B.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C.包括植物、动物和菌类
D.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态系统中,能把动、植物的遗体转变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5.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小鱼
C.海豹
D.虎鲸
6.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藻类→水蚤→鱼→鱼鹰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DDT 含量最少和最多的生物分别是()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7.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生物成分中,哪些成分是维持生态系统所必须的成分()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分解者和消费者
D.全部
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肉食动物
9.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0.下列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量
D.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1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12.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 )
A.青蛙捕食昆虫
B.兔子吃草
C.蛇捕食青蛙
D.松鼠吃蘑菇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知识梳理】
1.营养级的定义和特征?
2.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3.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的过程与特点?
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习题检测】
一、选择题
1.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2.一般来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
A.递增
B.不变
C.递减
D.稍增
3.下列生理活动中,可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的是()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光合作用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方向
B.逐级递减的
C.与物质循环无关
D.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光合作用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复出现
B.循环利用
C.只有碳循环
D.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6.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

这是由于()
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
B.湖泊中氧气不足
C.水鸟叼走肉食性鱼苗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7.有关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
B.能量流动与植物光合作用无关
C.通过光合作用可使碳从大气中进入生物体
D.通过微生物分解可使碳回到无机环境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B.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到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需要
C.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
二、识图题
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生物的是,图中共有条食物链.
2、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在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营养级。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物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4、图中获得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最少的是。

5、动植物的呼吸可以产生气体,它是循环中大气的主要形式。

产生这种气体的途径还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