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师范小学教育专业
有关本科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有关本科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小学教育作用与教育反思摘要: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小学教育都非常的重要,其是学前教育的过渡阶段。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身体和心理等条件最好的发展阶段便是在小学时期。
因此,学生的一生都会受其的影响,这就需要良好的教育阶段从这小学就必须开始。
其作为重要的发展时机存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教师应当利用好一切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尽可能的在这个阶段将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够提高。
文章将围绕小学教育在当今时代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对现状反思后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当今时代;小学教育;作用;教育反思一、关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一)有利于思想品质的初步形成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很多问题不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解决,别人说什么他们就会信什么。
因此,学生形成思想品质的时期主要是在小学教育的时期。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由此,教师在这个阶段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思想教育效果。
如: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将一些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在这个时期的学生非常的听老师的话,也就会自觉的遵守这些制度。
(二)奠定了知识基础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一直提倡的教育政策,其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扮演着基石的角色在整个高年级的教育过程中。
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在小学教育阶段处于上风,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其最为基础性的阶段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生存的发展。
因此,在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借助于小学时代积累的知识来奠定基础。
如: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会学习到大量的英语单词,并在现代化的小学教学中,教学条件的提升,教学资金雄厚的学校都会聘请有外教,这样学生从小学就能够积累丰富的英语单词和良好的口语能力。
自然科学能够提起小学生对自然探索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望,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保持知识的求知欲。
(三)形成自身都有的个性闪光点隐藏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特质的不同闪光点自然不一样,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当将这些闪光点发现,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启发,使得独有的特性能够在学生身上形成。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高洁,吕银芳,魏玮,阴国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00)摘要:本研究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现状进行分析,从选题、篇幅、研究方法、参考文献、指导教师、重复率及成绩方面分析其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与论文质量有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受到学生的行为态度、自身兴趣、时间规划、指导教师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时间规划、指导教师和自身兴趣可以预测论文质量得分。
建议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师积极性;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淘汰机制等方面来提高论文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论文质量;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0X(2021)03-0121-12PDF获取:/ch/index.aspx doi:10.11995/j.issn.2095-770X.2021.03.016A Study on the Qual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ofPrimary Education MajorGAO Jie,LV Yin-fang,WEI Wei,YIN Guo-yu(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aa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Abstrac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quality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s,analyzes its quality in terms of topic selection,length,research methods,references,instructors,repetition rate and scores,and on this basis,discusses the quality of the thesis Influencing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s is influ⁃enced by students'behavior attitudes,their own interests,time planning,instructor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nd time planning,in⁃structors and their own interests can predict the quality score of the thesis.It is recommend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hesis by setting courses reasonably;increasing the motivation of teachers;improv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improving the elimination mecha⁃nism.Keywords:primary education;graduation thesis;thesis quality;Influence factor一、问题提出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指本科毕业生为了获得学士学位和毕业资格所撰写的初步具有学术性质和科研性质的书面报告的优劣程度。
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除了要作到认清意义,认真对待,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等具体要求方面之外,还应强调以下原则:(1)专业性原则毕业论文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自己专业能力的需要,应该围绕着自己的专业去写作。
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在撰写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小学教育专业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尽可能地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
(2)真实性原则一方面,材料应该真实可靠,特别是对于一些事实性的材料(如引文、数据、典型事例等)应做到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观点和结论应正确地反映事物自身的规律,并做到全面和辨证地看问题。
(3)完整性原则一方面,论文的论证过程应完整,论据尽量做到周密、详尽;另一方面,论文的结构应完整,正文内容部分应该包括序论(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除此之外,格式上应符合中央电大的要求,如标题、目录、内容摘要、参考文献、装订等。
(4)规范性原则一方面,论文的推理应符合逻辑要求,不出现逻辑错误,如在概念的使用上前后文不一致,违反同一律,判断本身具有歧义,推理的理由虚假,结论与材料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等;另一方面,论文语言的运用应该平实准确、严谨规范,不要使用一些欧式句子和冷僻的词语,语言应表达准确,不必要的修饰语句应尽量删去。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1.论文的选题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是选择题目。
题目就是可研究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
论文选题目必须具有这样一些特征:&S226; 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能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
如“某一个字有几种读音”、“某一类型的应用题有几种解法”这类问题就不宜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S226; 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一个问题如果只针对个别现象,例如,“如何发展XX同学的智力水平”,就没有必要作为课题。
&S226; 必须有明确而集中的范围和任务。
专升本科小学教育类毕业论文.小学教育.初稿

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年级:2019级专业:小学教育学号:姓名:二O二一年二月五日内容摘要新课程计划中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中探究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也就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行为和习惯的内涵。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学生行为习惯。
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第一:加强教师自我因素的管理;第二: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第三: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巩固课堂规范;第四: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注重教师的自我培养,从学生个性和习惯入手,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有效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课堂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而创设高效课堂。
本文就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做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对策目录内容摘要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3)二、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4)(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 (4)(二)课堂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5)三、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学生七大行为习惯 (5)(一) 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5)(二) 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 (6)(三) 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6)(四) 阅读课本习惯的培养 (6)(五) 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6)(六) 参与合作习惯的培养 (6)(七 )准确表达习惯的培养 (6)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 (7)(一) 加强教师自我因素的管理 (7)(二) 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 (7)(三)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巩固课堂规范 (8)(四)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9)结语 (10)致谢 (10)参考文献 (10)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一课题在国内外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书包范文为大家分享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育的论文篇一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着重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并引发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着重强调了在人类的认知构成中,人所具有的八种智能有一样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教育应该对每一种智能都平等的对待,不能以传统的观念来看低一些智能。
但它更深层的意义是强调每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自己智力优势的同时,将自己优势智能的力量输入到到弱势智能领域中,进而促进弱势智能的发展。
委员会《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特殊才能。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一个初步而又关键的时期,把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教育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并进一步发展弱势智能,是现今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登纳于1983年提出的。
它包括以下八大技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每一种智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八种智能大体上可以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方面的整合。
每个人的智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
在加德纳看来,智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核心的认识能力,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的智能结构具有多维性、开放性和个别差异性。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篇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
XXX认为,手的灵活性和对劳动的热爱能够培养聪明、好探究的智慧。
学生通过劳动创造,感知和探究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的智力。
其次,劳动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才能和爱好。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劳动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有挑战的劳动项目中锻炼自己的才能和发现自己的爱好。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并点燃创造性的火花。
最后,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尊重劳动和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和诱导他们成为所谓的"人上人"。
教师在校的所有行为都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包括必要的体力劳动。
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每种劳动都值得敬重。
劳动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最近,我们学校举办了“劳动教育月”启动仪式,邀请了学校的保洁员、保安队长、食堂厨师和家长义工上台发言。
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对我们生活的重要贡献,也更加理解了敬畏劳动、热爱劳动的重要性。
这是一次出彩的人格教育和劳动教育。
三、幸福的真正来源在于劳动幸福源于劳动。
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和文化财富与他参与的劳动直接相关。
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期望不劳而获、少劳多得都是病态的劳动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来克服。
一)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的生活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不是轻而易举的。
要做有一定挑战性和技术性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
然而,现代社会有太多的捷径来获得感官愉悦,比如电子产品。
孩子们很容易获得愉悦,甚至狂喜,误以为这就是幸福。
但实际上,这些暂时的舒适和兴奋都不是真正的幸福。
当你用自己的才干和优势去应对挑战并成功完成时,你会感到幸福,这种感觉不同于一般的感官愉悦,也不仅仅是一种瞬间的情绪体验,而是完全投入的、忘我的劳动体验。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论文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当前,小学教育领域由于应试教育而存在缺乏独立创新思维能力的ahref="//.zhuna.aihao/zhongzhi/"target="_blank">种植焕蠊O旅媸茄袄残”辔蠹艺淼男⊙Ы逃ㄒahref="//.zhuna.lunwen/"target="_blank">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育专业论文模板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探讨摘要:在现代社会,农村学校应该吸取现代文化先进要素、建设优良的学校文化,发扬乡村文化优良传统,达到传承与改造乡村文化的基本目的。
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乡村文化;乡村教育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在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极影响。
这里我以我县乡镇小学为观察对象,谈谈存在的问题,供同行们一起商讨。
一、亲子教育的严重缺失亲子教育,它是家长对孩子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它的操作者是家长,是孩子的父母,不是其他人。
在农村,原来只是留守儿童亲子缺失,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是得到父母的关爱。
自实行撤点并校政策,就更加剧了亲子教育的恶化。
每次到乡镇小学,每当看到较小的孩子排队打饭,端着饭菜混在一起的饭碗散落在食堂四周就餐时,我的心情总是难于平静。
学前班开始就到离家几里甚至几十里之外的中心校寄宿就读,6、7岁的孩子,平心而论,这个年龄段的她们,饭烫了都会哭鼻子啊,他们正是该在父母怀里撒娇,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
处于幼年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和爱护,不管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照顾和关心多么好,都不是自己的父母,他们不能够从中体会到亲情的温暖,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遗憾。
孩子一周回来一两天,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与农村的家庭疏远,让本就薄弱的家庭教育雪上加霜。
对这些孩子而言,爱和亲情成了日常生活中时常牵挂担忧远离的东西,导致家庭情感疏离。
二、村小的衰落最直观的表现,首先是学校数量急剧减少。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1)

成人高级教导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标题:论优良班风的扶植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小学教导学号:姓名:指点教师:完成时光:摘要班级是黉舍的根本单位,是学生进修.生涯.运动的主要场合.班风是班集体在情绪上.谈吐上.行动上的配合偏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导力气.班风安排着全班学生的思惟和行动,天然也会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实践标明,准确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师小我的力气要壮大和有用,是学生自我教导的手腕.要扶植优越的班风,班主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确立班集体的斗争目标.培养准确的班级舆论.培养主干力气.培养学生优越的行动习惯.开展各类有意义的运动.发扬平易近主风格.症结词:优良班风扶植斗争目标目录一.确立班集体的斗争目标……………………………………………4.5二.培养准确的班级舆论 (6)三.培养主干力气,形成班级焦点 (6)(一)帮忙班干部打好“两个基本”…………………………………6.7(二)培养班干部建立“四种意识”....................................7.8.9(三)提示班干部留意“两个问题” (9)四.培养学生优越的行动习惯…………………………………………9.11五.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教导运动………………………………………11.12六.发扬平易近主风格 (12)参考献 (13)致谢 (13)论优良班风的扶植班级是黉舍的根本单位,是学生进修.生涯.运动的主要场合.班风是班集体在情绪.谈吐.行动上的配合偏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导力气.班风安排着全班学生的思惟和行动,天然也会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实践标明,准确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师小我的力气要壮大和有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导的有用手腕.优越的班风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守规律.讲奉献等特点,在学生的共性成长和人格成长中具有十分主要的感化.要培养一个优越的班集体,建立优越的班风,归根到底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庞杂.过细而宏大的体系工程,会对学生的进修.生涯和思惟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集体,请求班主任有一颗活泼的心和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请求班主任加强工作的义务感和光彩感,建立事业心和自负念,酷爱本职工作.一.确立班集体的斗争目标班集体的配合斗争目标,是班集体的幻想和进步的偏向,班集体假如没有配合寻求的斗争目标,就会掉去进步的动力.所以,一个优越的班集体应当有一个集体的斗争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联合,慢慢实现目标的进程会产生梯次鼓励效应,形成壮大的班级凝集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联合本班学生思惟.进修.生涯现实,制订出本班的斗争目标.1.制订“远期目标”“远期目标”是指一个学期.一学年本班的斗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远期目标”是一个优良集体达到的请求.这些请求不是学生一天两天可以或许做到的,也不是一部分学生尽力就能做到,而是经由过程全班同窗的不懈尽力而达到的,并把斗争目标作为班集体形成的前提和推进力,并帮忙他们明白学会进修,学会生涯,学会做人,学会成长的须要性.2.肯定“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指近段时光本班的斗争目标.班主任根据黉舍各部分安插的工作,联合本班的现实情形,有组织有目标地完成义务.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把目标写在班级的墙报上,鼓励学生朝着目标尽力.斗争目标要从班容班貌.行动举止.进修成绩和班集体运动等各方面来制订.不合的年级,肯定的目标也要有所不合.假如学生的自发性.自律性不敷强,那么对他们只能提出短期的.具体可行的目标.这些请求对于学生来说,切实可行,只要卖力,不难做到.班主任可以每一周提出不合的请求,久而久之,学生的各类短期目标实现了,学生的自发性.自律性也进步了,从而为形成优越的班风打下很好的基本.目标要表现与时俱进和本班的特点,目标的制订还要根据黉舍的工作来进行具体安插.如:黉舍将举办校运会,集体目标是在校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每个同窗的义务是在近期积极介入体育锤炼,这是为集体.小我的声誉而进行的锤炼,强烈的集体意识能产生壮大的动力,促进学生进步,促使小我目标和集体目标的一致.全班同窗有一个配合的斗争目标,就能促进优越的班风的形成.在实现班集体斗争目标的进程中,要充分施展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进程成为教导与自我教导的进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部成员配合尽力的成果,要让学生分享集体的欢快和痛苦,从而形成集体的声誉感和义务感.二.培养准确的班级舆论一个优越的班集体要形成准确的舆论和优越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动.准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导力气,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束缚.沾染.陶冶.鼓励的感化.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进程中,舆论具有行政敕令和规章轨制所不成代替的特别感化.班主任要留意培养准确的集体舆论,擅长引诱学生对班级生涯中一些现象进行群情.评价,要积极支撑和蔓延学生中准确的思惟言行,批驳和禁止错误的思惟言行,进步学生明辩事非的才能.当一个学生为集体做功德,要让他们受到集体舆论的赞赏,使他们受到勉励而持续做功德;当一个学生做了有损于集体的事,要让他受到集体舆论的责备,使他觉得羞愧而尽力纠正.从而形成“大好人功德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尚.当班集体形成了准确的舆论,这个集体就成为成长学生优越道德行动和禁止不良行动的壮大力气.三.培养主干力气,形成班级焦点一个优越的班集体,必须失去一批联结在班主任四周的积极分子,一位优良的班主任总能培养一批好的学生干部,形成一个联结协作.积极朝上进步的班干部焦点,带动全班一路进步,带动全班同窗去尽力,去尽力实现集体目标.班主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优良的班干部:(一)帮忙班干部打好“两个基本”1.思惟基本培养优良的班干部,起首要抓好班干部的思惟教导,要让他们意识到班级利害同自身工作的关系以及带领全班同窗配合进步的主要意义,要让他们明白配合的思惟准则,即:班兴我荣.班衰我耻.进行思惟教导要抓好机会,一般要在开学初肯定班干部落后行一次集体教导,别的,日常平凡还要留意不雅察班干部的思惟动向进行个体教导,总之,思惟教导要常抓不懈,以便打实班干部的思惟基本.2.进修基本进修是学生的根本义务,作为班干部,应协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搞勤进修指点,是以应打好班干部的进修基本,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干部进修目标的教导,使他们正直进修立场.控制进修办法.严守进修规律.培养进修习惯.建立勤恳勤学的进修风尚,同时,班主任还要加强培养班干部的自学才能和指点差生的才能,使他们不但是勤学生,并且是好“先生”.(二)培养班干部建立“四种意识”1.平等意识既要让班干部摆正本身和同窗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不管是本身照样其他同窗,都是统一个班级的学生,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想做好班级工作,不克不及只靠几个班干部,要从同窗中来,到同窗中去,联结同窗,普遍收罗同窗们的看法,采取同窗们的合理建议,调动所有同窗的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配合做好班级工作.2.自律意识巨大的教导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请求班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处处以更高的尺度请求本身,因为班干部不但是指令的宣布者,更是行动的带头者,应以本身的榜样行动去取得全班同窗的信赖,班主任要和班干部讲清道理,培养其建立自律意识,但班干部也是通俗学生,无论在进修上照样工作中都可能犯错误,假如他们的自律意识有所摇动,班主任要抓紧机会教导班干部犯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像请求其他同窗那样来请求本身,要以诚恳的立场向先生及同窗们承认本身的错误并实时纠正,只有如许才干给其他同窗做出榜样,真正做到以身作则.3.职责意识即要让班干部明白本身的职责.既然是班干部,对班里的各项工作就有不成推辞的义务,班主任要对班干部有明白的分工,让他们各负其责,要经常和班干部一路剖析班级情形,指点他们制订班级筹划,选择工作办法,同时班干部工作的着眼点是全部班集体,要教导班干部无论是先生交给的义务,照样班里的日常事务以及同窗们在进修生涯中碰到的各类艰苦,班干部都应应当作本身的工作做好并实时和班主任沟通报告请示,力争做到经心全意,尽职尽责.别的,建立优越的班集体是班干部的配合职责,是以,班干部必须形成一个联结的整体,所有班干部都要齐心合力,互帮合作,为配合搞好全部班集体而尽力.4.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是以必须培养班干部建立竞争意识,为了让所有班干部都有锤炼的机遇,可以采取职务轮换制,让班干部轮流担任班内各类职务,在学生干部职务轮换时,要勉励能者为先,竞争“上岗”,从治理办法和治理内容两方面来考察班干部,使其能在治理班级事务的进程中不竭创新,大胆工作,充分施展其自动性和积极性,进步其分解本质,使班级焦点力气加倍顽强.(三)提示班干部留意“两个问题”1.留意工作办法班主任除了请求班干部事事带头,以身作则外,还要提示班干部讲求工作办法,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技能,比方,比方:少向先生起诉,多和同窗磋商;罕用大声语,多说静静话;少出口伤人,多以理服人;少凭权压人,多用权理事;少以机谋私,多公正处事;少自认为是,多和蔼待人.当然要做到这“六少六多”其实不是一件轻易的事,班主任还要在日常平凡工作中对班干部上行下效.2.留意处理好工作与进修的关系班干部也有本身的进修义务,不克不及因为工作而耽搁了进修,也不克不及只顾进修把班级工作当作额外累赘,班主任要提示班干部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使他们把进修常识与培养才能有机地联合起来,成为周全成长的人才.四.培养学生优越的行动习惯1、规律教导是主线规律是进修的包管,是完成班级各项目标的前提,只有具有优越的规律才干使一个班慢慢成为一个优越的班级,因而在治理的各环节.各阶段都应当留意对规律的教导,要卖力宣讲黉舍.班级等各项规律请求,要让学生知道规律的主要性,要让遵照规律成为学生的自发请求,要经由过程身边的人和事教导学生,要让他们领会到规律与进修.生涯等诸方面的关系与影响,从而做到“心中有规律,行动有规章”.2、行动习惯教导是主题一小我的思惟意识经常是经由过程行动习惯表示出来的,从小我的习惯中经常可以看出其思惟境界.因而,教师应采纳多种情势卖力不雅察每个学生的行动表示,要擅长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去领会他们心坎深处的精力境界,从他们的表示中去捉摸他们的好坏之处,从而有偏向.有目标.有意识的去教导他们,校订他们的不良意识及行动表示,养成优越的行动习惯.3、范例力气树示范范例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代表了先辈的事物及优良的表示,教师应抓住班级中的典范事例.典范人物进行宣讲,剖析他们的优良表示以及优越后果,从而建立起斗争的目标,鼓舞士气,鼓励学生成才的积极性.同时,也应留意对表示不良的典范事例人物的剖析,让他们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不自发地进行比较,反思本身的言行,从而达到自我教导的目标.4、量化积分显公正在班级治理中实施德育操行量化积分评估是异常主要的.其实,我们每小我都有向善,寻求好的欲望的意识,只是因为多种身分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身为教师,就是要尽量优化影响学生的这诸多身分,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实施操行量化积分评定就是一种主要的办法.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示用细则的方法进行细化,写成条则,勉励优良,奖励不良.教师可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诞辰常行动规范》等规章轨制的请求及班级的现实情形,经由过程班级评论辩论的情势制订出确切可行的操行评分细则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应用加减分的情势直接对学生的行动进行评定,每周小结颁布一次,要实时进行反馈,让每一位学生看到本身的进步与缺少,看到本身的分数与同窗的差别.班主任要肯定优良,鼓励差生,每学期期末进行总结,作为德育成绩及评优的主要根据,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好规律轨制是培养优越班集体的主要前提和包管,培养优越的行动习惯是改良每一个学生的主要办法,从而最终达到班级的优化.五.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教导运动集体运动能施展娱乐.导向.育人的功效,班主任要积极组织.介入黉舍各项有意义的运动,在运动中,促进学生互相关怀,尊敬懂得和协作的关系.很多优良班主任的经验标明“寓教导于运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配合目标,对每一小我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用的.班集体运动对优越的班风和学风扶植有着不成疏忽的感化.1.班集体运动加强了班级成员的集体声誉感.在集体运动中班级成员为配合的目标,往往采纳分工合作方法配合斗争,假如取得成绩每个成员都邑觉得成功的喜悦.即使掉败,运动本身也会以挫折的方法引起学生反思,激发他们再次测验测验的热忱和和争夺成功的信念.在配合的运动中,“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不雅念开端深刻学生心中,学生的集体不雅念高涨.基于此,班主任可在班级中开展一系列集体运动,小到文明卧室的评选.优良卫生小组的考察,大到开展班级间的体力智力方面的比赛.实践证实,这些集体运动加强了学生的集体声誉感,学生在班级生涯中的自律性显著达到进步.2.班集体运动是班干部展示组织才干,建立小我威望的机遇.一个好的班干部以本身优越的言行在学生中建立活的范例.俗话说,“范例的力气是无限的”,假如一个班级的班干部都能各司其职,起到榜样带头感化,那么一个班级优越班风.学风的形成就会事半功倍.班干部的范例力气要想施展出来必须给他展示的机遇.在进修中展示其小我优良的才干,在集体运动中更能将这种优良品德辐射出来.3.集体运动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常识的懂得.学生在教室上进修,最终照样要走向社会,为社会办事.是以,教师要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运动,把社会中的“真”.“善”.“美”展示给学生看.六.发扬平易近主风格班主任要让学生熟悉到本身是班级的主人.平易近主是一个世界潮流,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之一.跟着社会的成长和平易近主政治的履行,人们的平易近主张识在不竭地加强,小学生也不破例.班主任要充分熟悉这一点,对班级目标.筹划.轨制的制订及重大运动,必须经全部同窗评论辩论,采纳平易近主分散制的治理办法.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不再是主宰,而是参谋,起指点感化.总之,优越的班风和学风扶植是每一个班主任寻求的目标,在浩瀚的方法.办法中,以集体运动为平台无疑是较好的一种.教导工作者在充分应用教室这个传统阵地不竭深化教授教养改造的前提下,也应充分应用教室之外这个更辽阔的空间,设置更多的研讨性课题,组织学生介入各类集体运动,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高本质,真正将常识转化为力气.参考文献:[1] (期刊)作者:黄兆龙《班主任工作十大盘算》,《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3期,第18页.[2](期刊)作者:钱竹倩《凝集共性弘扬共性协调成长》,《小学德育》,2005年第21期,第26页致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小学生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系(院)名称初等教育学院专业名称小学教育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务处制二〇〇八年五月目录摘要 (1)前言 (1)一、数学情感态度的概述 (2)二、数学情感态度对小学生学习的作用 (2)三、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的策略 (3)(一)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3)(二)数学教师对数学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5)(三)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态度 (6)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6)2.关注全体学生,照顾学困生,妥善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7)3.给学生积极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自信心 (8)(四)用心设计及精心批改作业,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9)(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9)(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 (10)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1)致 (11)作者简介 (11)声明 (12)小学生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燕英[摘要]二十一世纪新课改下,教育者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意识到积极的情感态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数学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关注全体学生、照顾学困生,妥善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来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并用心设计和批改作业,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增强学习的意志力,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态度The Cultivation of P upil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Mathematics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 Yang Yan-ying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21st century’s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ors are not only fully informed of the cognitive factor of students, but also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a positive attitu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h learning.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mathematics helps improve study efficiency. To cultivate a positive attitude, mathematics teachers must be good at expressing their own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mathematics, grasp the features of math subject and students’ think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devise teaching links carefully. They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all students, offer extra help to those who have difficulty catching up, tackle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ppropriately, create a pleasant and harmonious study environment by a posi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s.Morever,teachers should also assign some original homework and corr ect students’ mistakes in it carefully, motivate students to study harder and improve their willpower, and create a good emotional environm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mathematics.Key words:Primary Mathematics;Emotional attitude前言曾经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在小学六年的义务教育阶段,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异都不大,成绩很难拉开距离,可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很高,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属于中等水平,还有另外的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却很低。
成绩高和成绩低的学生差距非常明显,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变化,成绩高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好学、乐学的积极情感态度,成绩差的学生却对数学产生了抵触、甚至厌学的消极情感态度。
由此可见,在认知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发生了极大变化,是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导致的结果。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数学不仅是认知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
二十一世纪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
一、数学情感态度的概述情感是人对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1]。
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得到一定的成功体验,这样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但是,如果当人的需要屡屡得不到满足的话,他们的信心就会受挫,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开始抱怨、灰心丧气,不求进取。
人们通常把持久而稳定的具有深沉反应的感情体验称之为情感,如一个人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一个人对某样事物或东西的热情等等。
情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它会影响注意力对智力活动的引导,会对输入信息产生影响。
态度是个体对人、事物的反应倾向。
态度是一种看不见的部结构,通常通过外显反应加以推导[2]。
这些外显反应显示出态度对对象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例如对数学的热爱和痴迷会使人乐于做数学习题或沉浸在数学题海和研究中而废寝忘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或者厌倦数学看到数学就会头痛。
“数学情感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和自信心,它包含有学生对数学信息材料的接受程度,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和行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成功体验和对待数学学习的自信程度等[3]。
因此,新课程改革标准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
二、数学情感态度对小学生学习的作用情感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态度能促进大脑的工作,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促使各种智力因素的作用得到极大的发挥,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得到相反的结果。
小学生对数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就会对数学产生好学、乐学的情绪,在学习中发挥自信、坚强的意志品质,充分开动脑筋,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持消极的情感态度,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不想学数学,不思学数学,更不会乐于学数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完全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见,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的教学策略(一)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容都是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直接抽象概括出来的,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性与体验性。
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人入胜的悬念,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通俗、明白、易懂,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周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形成“周长”概念,可以用故事导入的方式。
先说动物园举行跑步比赛,两只乌龟绕两片大小不同的叶子边缘爬一圈,速度不一样的两只乌龟哪只是冠军?然后在学生的疑问中解释了乌龟爬的这一圈的长度就是周长,这样就形象的解释了周长的概念。
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很有意思,也很有用,从而对数学产生好感。
教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运用到现实世界,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的情绪。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4]。
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把抽象的数学容具体形象化,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学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学习数学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其对数学感兴趣。
案例:《利息》(小学数学五年级)1.由小品导入新课师:在上新课前,我们来看一个小品。
大家可要仔细看,等一下,老师有问题要考你们,看谁最聪明,好,现在请看:师:银行职员,同学甲:储户小丽,同学乙:大爷。
(甲背着背包,兴冲冲地赶路,碰上乙)乙:喂,小丽,这么早去哪里呢?甲:大爷呀,我还要去银行取钱呢!乙:取钱!真不懂你们这些人,钱好好地家里不放,偏偏要藏到银行里,又要存,又要取,多麻烦。
甲:大爷,这您就不懂了,这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到银行里,不但能合理、有计划地用钱币还能支援国家建设呢!乙:真的吗?钱存入银行有这么好处,那我赶紧去把家里的几百块钱存了,省了我天天提心吊胆了。
甲:大爷,再见乙:再见(甲继续走,到了银行)甲:您好,我想取回去年存的100元钱,请您办手续。
师:好的,请填一下取款单。
(生填)师:(把钱递给甲)这是你的钱,数数看。
甲:(数钱)惊讶地叫道:哎,怎么钱多起来了?(甲扬起手中的钱)您多给了一块八毛。
师:(抚摸着甲的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钱没错,这1.8元是你应得的。
2.新授课学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及相应的几个概念。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知道?说说看!生:利息。
师:同意这种说法吗?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容——利息(板书课题)师:那你对利息了解多少?生: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师:说得真好,大家表扬他。
师:再请几位同学说说什么是利息(引导学生说出小品中的1.8元是利息。
)师:你知道这1.8元利息是怎么算出来了吗?请大家看书讨论。
点评:教师用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教师不知不觉引导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还能把这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