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者简介以及文体概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者简介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者简介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周静【教学目标】一、情感和态度: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少数民族同胞特有的风情。
二、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
三、过程与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用音乐构件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二、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少数民族同胞特有的风情。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PPT出示课题,展示弥勒特有民族舞蹈“阿细跳月”载歌载舞的图片,并播放“阿细跳月”民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家乡的旋律,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我们弥勒阿细跳月的欢快与热情?作为弥勒人,我们是自豪的,作为云南人,我们是骄傲的。
云南有着旖旎的风光,有着众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同胞,它是诗歌的故乡,更是民歌的天堂。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亲切素淡的抒情小说家沈从文先生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去感受云南民俗的美!1、作者简介(屏幕显示):沈从文(1902~1988)苗族,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现代著名作家,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月下小景》等,中篇小说《边城》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抗战爆发后,取道湘西去云南 1949年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浏览课文,积累文章重点生字词。
2、请同学谈谈对云南的歌会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问题提示:(屏幕展示)(1)本文介绍云南歌会的几种形式?哪几种?(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教师补充。
)要点提示:A、山野对歌B、山路漫歌C、村寨传歌欣赏云南民歌《猜调》及剪辑影片《刘三姐》、《五朵金花》中《蝴蝶泉边》和《三月街热闹场面》视频(2)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有哪些特点?作者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先浏览课文,教师放两个场面片段:山野对歌和山路漫歌片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一说名潜,字渊明。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有心出仕,但又厌倦官场世俗的束缚,总处在出仕与归隐的心理冲突之中。
他29岁开始人仕,时官时隐13年,这种“一心处两端”的矛盾贯穿一生,所以鲁迅说他“并非浑身是静穆”。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所写,但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饮酒》组诗共20 首,本诗便是其中的第五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

三读理其文
三读理其文
通读课文后,完成下面的线索顺序图。
进入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
离开 桃花源
发现 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学习检测
复前行,欲穷其林 代词,那。
其中往来种作
代词,指桃花源。
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代词,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代词,渔人。
得其船
代词,他的。
便舍船,从口入 舍
屋舍俨然
动词,离开。 名词,房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遇到,碰见。 溪水的两岸。
新鲜美好。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对……感到惊异
尽。
渔人甚 之。复前行,欲 其林。
繁多的样子。
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 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 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 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动词,寻找。 随即、不久。
整理探究
文言句式
省略句
便舍船,从口入
省略主语“渔人”,可补充为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便要还家
省略主语“桃花源人”和宾语“渔人”, 可补充为“(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 家”。
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
闻”。
整理探究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 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作者简介(部编本)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1980年参加中国科协科普考察团赴美国考察,此后致力于科普创作事业,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研究。
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
编辑出版了《中华文化纵横谈》。
1 / 1。
八年级下册语文各课作者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各课作者简介第一单元⒈藤野先生鲁迅(1881--1936) 现代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而已集>><<华盖集>><<坟>>等.⒉我的母亲胡适(1891--1962) 现代文学家,学者代表作<<胡适自转>>等.⒊我的第一本书牛汉现当代诗人,作家.⒋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代表作:传记<<三作家>>等.⒌再塑生命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代表作: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第二单元⒍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现代⒎雷电颂郭沫若(1892--1978) 现代诗人,作家和戏剧家代表作<<郭沫若全集>>等.⒏短文两篇巴金现当代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长篇小说,散文集<<海行集>><<还魂草>>,短篇小说<<复仇>><<将军>>等.⒐海燕高尔基(1868--1936) 前苏联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⒑组歌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裔美国哲理散文家,小说家,神秘主义诗人,艺术家代表作散文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第三单元⒒敬畏自然严春友选自<<大自然的智慧>>⒓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获2001年度最佳报告文学奖⒔旅鼠之迷位梦华⒕大雁归来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著名环保主义者<<沙乡年鉴>>⒖喂—出来星新一(1926--?) 日本现代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星新一作品全集>>第四单元⒗云南的歌会沈从文(1902--1988) 现代代表作<<边城>><<生存>>⒘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920--1997) 现当代江苏高邮人代表作<<大淖纪事>>⒙吆喝箫乾(1910--1999) 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⒚春酒琦君台湾现当代作家代表作<<琦君散文>>⒛俗世奇人冯骥才(1942--?) 代表作: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散文集<<雾里看伦敦>><<冯骥才选集>>等.第五单元21. 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人.23. 马说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24. 送东阳马升序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义乌)人明初25.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772--843),字梦德,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赤壁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爱国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正气歌>><<指南录>>等. 水调歌头苏轼(1037--1101) 宋朝,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中唐时期重要思想家,文学家.27. 岳阳楼记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范文正公集>>28. 醉翁亭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自号醉翁,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代表作<<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29. 满井游记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代表作<<初至西湖记>><<晚游六桥待月记>><<虎丘>><<天池>>等散文30. 诗五首饮酒淘渊明东晋(第22课已述)行路难李白(701--762),字太白,号清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715--770) 唐代边塞诗人著有<<岑嘉州诗集>>己亥杂诗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定庵文集>>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详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详解5 大自然的语言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另著有《竺可桢全集》。
二、字音词义萌méng发:1.种子或孢子发芽。
2.比喻事物发生。
次第:依次。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农谚yàn: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海棠táng:落叶乔木。
春季开花,花未放时深红色,开后淡红色。
悬殊shū:相差很远。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草长莺yī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三、主题概述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五、鉴赏品读1.课文第1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
这些生动的词语或描述具体情态,或概括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铺垫。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闹秧歌、农民画、 剪纸、泥塑……
五、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地方民歌,本是一种随心所 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小曲子”,它渗透进陕北人的日 常生活: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年节用歌声来庆祝,婚嫁 用歌声来助兴。信天游使用的自然是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展示了浓郁的陕 北民俗风情。总体上说,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扣人心弦,回肠荡气,充 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其歌词是以七字句式为主的变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 手法见长。《回延安》就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词句之中多方言风 味。
撺cuān掇duo
怠dài慢
漂piāo渺miǎo
家眷 惮dàn 凫fú水 桕jiù树
船篷péng 归省xǐng 絮xù叨dao
乐土:安乐的地方。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四、作家作品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 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 《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 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 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 等。
陕北文化:
六、课文结构
七、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歌颂了生命之奔腾的力量,让人感
受到黄土高原所蕴含的壮阔以及当地人民豪放的气概和精神。 八、拓展阅读——排比修辞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一组(三个或三个以上) 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其作用是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使之有感染力。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知识点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二)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1.出不复出焉(动词,出去)皆出酒食(动词,拿出)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3.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处处志之(助词,不译)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4.舍便舍船(离开,动词)屋舍俨然(房屋,名词)5.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四)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及作品概述1.《藤野先生》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姓周,幼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山,后改名为豫才。
“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是开始使用的笔名。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划时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声号角。
接着,发表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14篇小说,1923年结集为《呐喊》出版,1924~1925年,发表《祝福》《伤势》等11篇短篇小说,结集为《彷徨》出版。
并发表了散文诗集《野草》。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2.《我的母亲》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四十年代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的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茨威格在诗歌、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战斗》《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很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我的一生》《我的宗教》《中流——我以后的生活》等。
作为盲聋哑人,海伦的成就是空前的,她被誉为美国英雄。
6.《雪》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散文集: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它像散文那样不分行、不押韵,不受字数、声韵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采用散文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段来叙事抒情。
它又是诗,有诗的想象、诗的激情和诗的意境;有诗一样的节奏感和跳跃性,便于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
总体来看,它的主要特征是:散体、灵活、浓缩。
7.《雷电颂》郭沫若(1892—1978),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8.《短文两篇》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现代著名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小说,《复仇》《将军》等短篇小说集和《龙·虎·狗》等散文集。
“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9.《海燕》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社会活动家。
父亲早逝。
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
高尔基11岁就出外谋生,1892年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10.《组歌》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散文诗”,顾名思义,是具有散文的抒情特征的诗。
就是说,它首先必须是诗,其次在抒情手法上十分接近散文。
它不同于格侓诗或自由诗,不仅在于它不分行,更在于它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它不同于诗意的散文,而在于体裁的短小和意蕴的深邃,或者说,诗意的散文归根到底是散文,儿散文诗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
11.《敬畏自然》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作者:吴岗简介:略13.《旅鼠之谜》作者:位梦华简介:略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出生在美国一个德裔移民之家。
是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著有《沙乡年鉴》。
15.《喂——出来》星新一:日本科幻小说作家,堪称日本科幻界奇才,以创作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微型小说闻名于世,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天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长篇小说《声之网》《梦魔的标靶》等。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主要作品有《长河》《边城》《湘行散记》。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
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汪曾祺自选集》。
18.《吆喝》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秉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
文学翻译家。
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
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日胜利者作家纪念碑”。
1990年,80岁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19.《春酒》琦君,台湾女作家。
原名潘希珍。
浙江永嘉人。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琦君寄小读者》等。
20.《俗世奇人》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21.《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南朝梁文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主要作品为《齐春秋》。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诗人、散文家。
浔阳柴桑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作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23.《马说》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誉。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
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赠序”是由书序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立文体。
它发展于晋而盛行于唐宋。
说明其作者、由来等,这种“序”叫“诗序”。
只是写一篇文章赠人,也叫序,这就是“赠序”。
本文是一篇赠序。
这篇序的作者,有名望、有地位,但并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如话家常,语言质朴亲切,令人容易接受。
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字梦得,汉族,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世称“刘白”。
《赤壁》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
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
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
曾任中書舍人(中書省別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水调歌头》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家。
26.《小石潭记》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人称“柳河东”。
晚年被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唐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7.《岳阳楼记》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
28.《醉翁亭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判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9.《满井游记》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明代文学家。
袁宏道的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作品风格率直自然,清新隽永。
他的散文极富特色,清新明畅,卓然成家,其中山水游记很著名。
30.《诗五首》《饮酒》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