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亚天然气管道监管模式

合集下载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铺就能源新丝路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铺就能源新丝路

封面故事2023年1月5日,中国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宣布,2022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向中国国内输气432亿立方米,日输气在1亿立方米左右,创历史新高。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首条从陆路引进的天然气跨国能源通道。

由于这条管线途径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历史名城、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延展,因此被誉为新时期的能源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大动脉。

运送天然气超4000亿立方米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目前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到20.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20%,主要集中在里海、滨咸海和锡尔河等7个油气盆地,其中土库曼斯坦一国的天然气储量就占到整个中亚的70%以上。

天然气以清洁环保而著称,由于燃烧时呈现蓝色也被称为“蓝金”。

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虽拥有丰富的“蓝金”,但长期以来受困于技术、资金等因素,难以将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

而随着中国的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此,中国与中亚各国不断加强在能源合作领域的优势互补。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也由此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项目。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全长约一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铺就能源新丝路撰文/本刊记者 静图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之一,起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入中国。

管道在中亚地区全长约2千多公里,分ABC三条管线,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长188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长530公里,哈萨克斯坦境内长1300公里。

四国的万余名石油工人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工作,经受住了沙漠腹地高温、严寒、风沙的严峻考验,三条管道线路最终建成。

如今,管道已安全运行14年,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运送天然气超过4000亿立方米,使中国5亿多人口使用上清洁能源。

COVER STORY 盘活中亚地区气田资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后,极大地盘活了中亚地区的气田资源。

以土库曼斯坦为例,该国的天然气田具有高压、高产、高温、高含硫、高二氧化碳、高矿化水等特点,开发难度极高。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D线管材运输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D线管材运输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6年第8期物流工程与管理第38卷总第266期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收稿日期】2016-06-25【作者简介】石琛,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

经济与管理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6.08.051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D线管材运输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石琛(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北京100028)【摘要】为确保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D线顺利实施,需首先保障管材供应的及时和高效。

文中根据中亚D线管材运输的两种基本方式,分别分析了境外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对于项目执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D线;运输;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图分类号】U6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993(2016)08-0118-02The Risk Analysis of Pipes Transportation and Solutions in Central Asia Natural Gas PipelineProject Line D□SHI Chen(China Petroleum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Beijing100028,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central Asia natural gas pipeline project line D run smoothly,first of all,we need to transport and supply the pipes timely and efficiently.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wo kinds of basic transportation plans,we analyze the potential risks in the course of overseas transportation,and then put forward solutions.It is meaningful for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Key words】the central asia natural gas pipeline project line D;transportation;Kyrgyzstan;Tajikistan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地区已经建成投产了三条天然气管线,即:中亚A/B线、C线,累计供气能力已达到550亿立方/年;这三条天然气管线分别途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并从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入境,与国内段西气东输管线相连。

谈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清关工作经验

谈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清关工作经验
站 场 安 装 材 料 设备 清 关 的 . 作 经 验 , 为 管 道 局 在 乌 国后 续 工 程 项 目顺 利 实 施 创 造 条 件 , 以清 关 工 作 中 出 T - 现 的 现 实 问题 为 线 索 ,结合 乌 国 海 关 、 清 关代 理 公 司和 项 目部 的 通 常 做 法 ,进 行 乌 国 工 程 项 目设 备 物 资
关 任务 。
2 1 获 取 管 道 局 乌 国 常 设 机 构 ( E) 的 8位 清 关 临 时 代 码 . P
乌 国的报 关单有 着 明确 的规定 :报 关单 第 8栏填 写 收货人 信息 ( 位名称 、地址 、税 号和企 业分 类 单
号) 。根据 中乌 两 国政府关 于对 所 得避免 双 重征税 和 防止 偷 漏税 的协定 及 乌 国法律 规 定 ,管 道 局 乌 国常 设机 构 ( 简称 “ E ,为 P r n n sa l h n )仅用 于 确定 税 务 地 位 ,不具 有 法 律 组织 形 式 意义 , P ” ema e t tbi me t E s 因此 P E不具 有 当地公 司才 拥有 的企 业分类 号 ,这 是 P E作 为项 目运作 主 体 面 临 的第 一个 问题 。没 有企
宋 国华 :谈 中 亚 天 然 气 管道 工程 在 乌 国 的 清 关 工 作 经 验
2 清关 工作
项 目部 和物 装公 司分 部汲取 了管 道局 其他 海外 项 目的经 验 和教训 ,把 清关 作为要 务 之一 ,并 为此 配
置 了精 干 的团 队 。作 为项色 的完成 了项 目各个 阶段 的清
1 中 亚 天 然 气 管道 项 目概 况 及 乌 兹 别 克斯 坦 的 经 济 体 制 特 点
1 1 项 目概 况 .

中亚跨国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亚跨国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亚跨国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亚天然气管道是国际区域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生动注解,凝结着中国与中亚人民珍贵的友谊,占据能源合作战略高地,以“一带一路”先行者和践行者的姿态,演绎着丝路新传奇。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中国石油海外投资、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的宝贵实践,中国石油将在吸收、借鉴、传承和创新中将跨国能源合作推向国际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新高度。

本文先对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项目实施进行了后评价,主要从天然气管道C线项目实施的意义、前期管道建设详勘、管道建设前期设计和管道敷设沿线的征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再从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投资决策、融资筹划、资金规划与控制方面,详实论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以及具体解决的具体方案。

后从天然气管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方面,如何创造性得提出诸多项目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使整个项目顺利实施。

最后,对整个天然气管道项目实现,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为今后国外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提供项目管理经验和理论支撑。

文章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管理国内外项目的现状;第二章论述了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的工程概述和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三章简述了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投资、融资和资金控制的方案;第四章论述了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项目管理;第五章着重对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总结和相关理论提升。

相比国内管道建设,国外管道项目更具有复杂性,而中亚天然气管道也更具有代表性,主要表现在管道跨越土、乌、哈、中四个国家,地缘政治环境不同,施工难度就会增大;管道建设投资巨大,建设成本回收周期长;途经国家利益诉求不同,管道建设协调难度复杂;管道运行管理和利润分配涉及面广等特点,这些难题得以逐一解决,其具体实施过程,值得逐一探讨学习。

国际能源资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

与此同时,全球能源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能源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趋势明显,加快构建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被列入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中亚天然气管道内检测风险分析及控制

中亚天然气管道内检测风险分析及控制

中亚天然气管道内检测风险分析及控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中亚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此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也随之增加。

然而,管道技术自身的缺陷以及自然、人为因素也给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安全带来了很多风险。

本文将对中亚天然气管道内检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中亚天然气管道内检测风险分析中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具有环境复杂、地势险峻等特点,因此其内部检测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具体如下:1. 管道老化导致泄漏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时间相对较早,管道老化加剧,压力容易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爆炸、泄漏等事故。

2. 管道外部环境监测不足在中亚的野外,管道经常会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沙漠气温过高或者季节性气候变化导致的管道腐蚀和变形。

如果管道外部环境的监测不及时或者不准确,则可能对管道内部的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3. 管道内部压力异常管道内部的压力异常是天然气管道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过高或者过低的压力都可能导致管道出现异常事故。

4. 输气量与管道输送质量监测不达标为了保证天然气运输时的安全,中亚天然气管道需要对输气量和管道输送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

如果这些指标无法达到规定标准,那么管道的风险也会极大的增加。

中亚天然气管道内检测风险控制为了减少中亚天然气管道内检测中的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 管道防腐涂料涂覆及预处理为了避免管道老化引起的泄漏事故,可以在管道的内部和外部使用防腐涂料来达到保护管道的目的,同时预处理管道材质,使其更耐腐蚀。

2. 管道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在中亚地区建立完善的管道外部环境监测体系,通过对天气变化、环境因素等的监测,确保对管道所处环境的了解清晰,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管道内部压力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在中亚天然气管道内部安装压力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管道内气体的压力,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 输气量与管道输送质量监测系统的建立在中亚天然气管道的重要位置设置全面监测系统,对输气量和管道输送质量进行实时检测,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

PPTE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_以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为例

PPTE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_以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为例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曼哈顿工程开始,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专门的管理门类,为业内人士所重视。

随后出现的PMT+PMC+EPC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业主资金雄厚,但管理水平和技术有限的情况,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

随着更多大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发展,这种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长期脱离管理技术,使得业主的管理能力越来越匮乏,同时业主对项目的控制程度较低,这对按目标完成项目带来了隐患。

中石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步采用监理制度,本世纪初开始实践和运用PMT+PMC+EPC管理模式,在横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四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实施中,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创新地采用了PMT+PMC+TPI+EPC的项目管理模式(PPTE),建立起以业主管理团队PMT为决策主体,PMC承包商为项目管理主体,TPI为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主体,EPC总承包商为实施主体的项目运作模式,从而为按期、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提供了保障。

一、PPTE管理模式概述(一)各参与方含义PMT(ProjectManagementTeam,项目管理团队)是投资方组建的项目管理团队,一般由少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

PMT通常作为业主代表对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宏观管理:在项目前期负责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土地征用,以及获取项目所需的各种政府批准文件;在项目计划实施阶段通过招标或议标,委托工程项目的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并依据合同向提供工程服务的承包商支付费用;在项目收尾阶段组织项目的验收、移交及工程后评价。

PMC(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项目管理承包商)是业主雇用的专业化项目管理公司。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代表,PMT管理全部项目活动。

在项目初期,业主选择技术力量强、工程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公PPTE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以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为例钱亚林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中国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高速发展,大型、超大型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行业的项目综合管理能力急需提高,因此,PMT+PMC+TPI+EPC这种先进管理模式的应用日益广泛。

关于明确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有关事宜

关于明确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有关事宜

关于明确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有关事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确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有关事宜安监总厅管三〔2016〕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调整油气管道安全监管职责》要求,进一步做好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其辅助储存设施安全监管工作,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监管依据。

根据《通知》要求,油气管道安全监管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范畴,要严格按照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实施监管。

二、监管范围。

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范围的油气管道范围为:陆上油气田长输管道,以油气长输管道首站为起点;海上油气田输出的长输管道,以陆岸终端出站点为起点;进口油气长输管道,以进国境首站为起点。

三、监管工作的衔接。

对于新建或已按照《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令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备案的油气管道建设项目,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安全审查;对于已进入《安全专篇》审查、竣工验收程序的油气管道建设项目,仍按照18号令完成该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对于已取得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油气管道企业,有效期满后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监管;对于已提交评审组织单位申请评审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油气管道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道储运实施规范》和《石油行业管道储运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6〕16号)进行评审和公告。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2016年7月7日。

跨国天然气管道设计

跨国天然气管道设计

跨国天然气管道设计【摘要】针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亚地区特殊情况,中乌管道项目有针对性地从设计规范、技术实用性和可实施性以及当地政府强制性要求等方面开展设计工作。

中乌管道项目设计选择设备体现高效、精准原则,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并将设计变更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将先进的设计理念有效地体现在管道与站场设计之中,为管道高质、快速、安全建成提供了设计保障。

【关键词】中乌管道设计规范管理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跨国能源通道。

管道横跨土、乌、哈、中四国,起点位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格达伊姆,终点位于中国新疆的霍尔果斯,双线(A/B线)并行,单线长度1833公里。

其中,乌兹别克斯坦段管道(以下简称中乌管道)全长529km,乌国境内全线共设3座压缩机站,1座计量站和1座调控中心,年输气能力为300亿立方米。

1 设计规范方面针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亚地区特殊情况,中亚天然气管道乌兹别克斯坦段项目(以下简称中乌项目)有针对性地从设计规范、技术实用性和可实施性以及当地政府强制性要求等方面开展设计工作,在规范上满足设备物资国际招标技术要求,在安全环保等方面满足当地国相关规范要求[1]。

在管材选择方面,中乌管道设计采用国际和国内规范,让直缝管和螺旋管均在项目应用之列,既满足了国际招标要求,又满足了项目管材供货进度需要。

在燃气轮机和压缩机组的技术要求方面,中乌管道设计采用国际标准设计,同时结合乌国对排放标准宽松条件进行设计和技术规范编制,从单机能耗方面做到最优化。

在管材防腐层和线路阴极保护设计要求方面,中乌管道设计针对于前苏联规范对防腐和阴保的局限性,采用了国际规范,最大程度的减少干线阴保站设置。

在计量设备设计选择方面,中乌管道设计引进了国际通行的超声波流量计系统,从而提高天然气计量精度。

在消防设计要求方面,中乌管道设计消遵照当地规范进行,包括设备采购均立足于当地规范和前苏联规范,以满足审查和验收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区工作研究
第50期
(总第630期)
初探中亚天然气管道监管模式
霍尔果斯海关王泉
一、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概况
根据2006年3月中土两国签署的《土库曼斯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铺设土库曼斯坦至中国天然气管道的总协议》,2007年3月—4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承建的中土天然气管道正式启动建设施工,预计整个项目于2010年底完成双线通气目标。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境外天然气项目,总投资达到150亿美元。

起点为土乌边境格达依姆(自阿姆河右岸气田至土库曼斯坦边境约有170公里管线,由土国自行建设,不在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之内),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到达哈乌边境沙依让库杜克,再经过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阿拉木图,到达中哈边境霍尔果斯,管道全长(以计量站为准)1833km,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境内487.3km,哈萨克斯坦境内1304km,我国境内41.7km。

计划2009年年底以前双线建成并实现单线通气。

管道从霍尔果斯进入中国境内后,连接国内西气东输二线,干线支线长度约8000公里,整个管线长度近万公里。

中亚天然气管道设计年输量在300亿立方米左右,气源地为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巨型天然气田,土库曼斯坦政府同意国外公司勘探开发本国油气资源,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根据中土天然气购销协议和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产品分成合同,中石油每年(共30年)自采气预计产量为130亿立方米,共同风险开发为170亿立方米,以供应管道输送需要。

据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介绍,2010年管道预计通气60亿方,2011年170亿方,2012年达到300亿方。

作为国家的重大能源战略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设将对我国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保障我国能源的稳定供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项目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也将对缓解我国国内油气短缺、改善能源结构等产生深远影响。

二、目前阿拉山口海关中哈原油管道监管模式运行情况
中哈原油管道作为我国首条跨国运输管线,由于管道运输的特殊性,海关对其监管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借鉴。

为保证通油后海关对管输进口原油的监管,提前制定对管输进口原油监管办法和监管操作规程。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主要通过下面的监管模式:
(一)采取日常巡查和异常情况监管的方式,对管输进口原油进行实际监管。

1.日常巡查:每日对中哈石油管道阿拉山口计量站进行巡查。

内容包括:了解运行情况,察看流量计及管线的关键部位施加海关封志情况,确定站控计算机计量数值运行正常等。

定期对计量车间内管线布局与向海关备案管线布局核查。

2.异常监管:计量站如出现停输、启输、检测、维修、启用旁通管等异常情况时,计量站向海关递交《中哈原油管道管输进口原油输运异常情况申报单》,中哈海关人员共同到场进行作业。

流量计需维修或检测时,破除海关加施的海关封志和重新加施海关封志时,须填写《关于施加和破除海关铅封的记录》,与哈方海关人员进行互换。

3.大罐计量的监管:因特殊情况,计量站采用大罐计量时做好旁通管、储油罐进出口阀门的施封、破封工作,详细填写《关于施加和破除海关铅封的记录》,并与哈方海关人员进行交换。

4.清管器的监管:清管器到达时,应到场后方可允许计量站工作人员开启阀门将其取出。

与计量站工作人员填写《阿拉山口计量站清管器接收记录》。

清管器出境时,应将其押运至公路口岸监管其实际出境。

(二)关于中哈海关数据交换情况。

1.阿拉山口计量站每天按北京时间24:00和莫斯科时间24:00抄录原油计量数据,报送日报表。

2.每个公历月的最后一天北京时间24:00和莫斯科时间24:00,中哈双方海关在计量站对该月原油计量数据分别进行读取、抄录,按照《中哈海关在石油通过点的读数记录》记载并签字确认。

3.每月5日前,计量站向中哈海关提交上月结算的原油交接单和原油品质单,中哈海关于每月5日对上月的原油数量进行交换。

(三)报关模式。

管输进口原油实施“定期报关”制度:以一个公历月(首日零点至末日24点)为一个申报周期向海关申报一次。

三、借鉴中哈原油管道一期监管成功经验提前做好中亚天然气管道监管得准备工作,保障中亚天然气管道输气顺利运行。

为保证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2009年底顺利输气,考虑到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规范中亚天然气管道运输进口天然气的管理,严密海关监管,提高通关效率,海关应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管输天然气的特性制定其监管操作规程。

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及附属管线的运营人在海关办理相关的备案手续。

备案内容包括企业的相关资料信息,目前海关对计量站没有上位法的依据,对海关的执法产生障碍,建议将用于国际管道运输计量的国境计量站作为海关监管场所,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内统一实施管理,明确计量站作为海关监管场所的法律地位,明确计量站所有人、运营人应承担的法定义务,明确计量站满足海关监管的条件。

并对于计量站的计量设备需由国家质量标准主管部门授权指定机构的进行初始检定和定期检定,海关根据鉴定结果承认其合法性。

根据中哈石油的监管经验,建议前期在备案管理中对管道运营人的申报进行规范,明确其申报的内容和格式,内容包括计量
时段、进口数量、温度、体积、密度、含水率等。

对纸质单证应该包括管输天然气日报表和月报表的样本以及海关需要的相关文件。

电子数据要实施传输到海关数据库。

对于管输进口天然气的收货人或其委托的报关企业在申报时限,应向霍尔果斯海关提交进口合同、发票、进口计量证明及其它海关要求提供的单证、资料,如实向海关申报,海关据以确定管输进口天然气的税号、完税价格、原产地,以适用的税率和汇率计征税款。

如果因设备运行异常、检修或操作输气设备失误、未按规定操作输气设备等人为原因管道设备被破坏导致天然气不能正常输运的停输情况,管道公司应以《中亚天然气管道管输进口天然气输运异常情况申报单》的书面形式向海关如实、全面申报异常情况。

海关对于突发事件要有应急预案。

对于管道清管器的监管的要求,由于管道运输的特殊性,中亚天然气管道定期要对管道进行清管作业。

海关对清管器的监管作为常规性的监管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管办法,例如要求在管道清管器到达计量站的24小时前,口头向海关申报。

在清管器到达计量站后,及时电话通知海关到场监管。

海关派员到达现场开启收球筒关封,并全程监管收取清管器后,重新施封等。

对于在监管作业中的各类报表的样本格式,海关需要设计规范的样本格式为海关的监管工作提供保障。

(二)关于舱单模式的设想。

根据中哈石油管道的监管经验,初步设想对中亚天然气管输进口天然气实施“舱单定期申报”制度:在海关H2000通关系统中
增加管道运输的监管模式,管道运营人负责将管输进口天然气相关流量数据传输到海关,并以一个公历月(首日北京时间零点至末日北京时间24点)为一个申报周期,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在计量时段截止日后的
24小时内,向霍尔果斯海关申报传输该时段管输进口天然气的舱单数据。

海关核对每日计量电子数据和书面报表后,进行舱单确认。

(三)根据天然气物理特性关于天然气第一计量单位换算的思考。

考虑到能源监管的多样性、复杂性。

中国海关认可的天热气计量标准是国家GB标准,而哈国海关对于天然气计量的标准是GOST的标准,在GOST的标准中的天然气的第一计量单位是立方米,而在我国的商品目录中的第一计量单位是千克,两国对于天然气的计量标准不一致。

天然气作为国家的重点能源进口项目,意义非常重大,如果双方的标准不一致,在天然气的进口中势必产生阻碍。

不利于海关的监管执法。

建议根据管输天然气物理特性更改第一计量单位。

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四)关于天然气传输中压力站沿途损耗问题的思考。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跨多国的一条管线,即中亚天然气管线途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方霍尔果斯口岸的天然气计量站。

运输途中的自用损耗是在运输过程中带动沿途工作站自用损耗的天然气。

目前由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中国霍尔果斯口岸的沿途共有13个压力站,每个压力站根据季节、温度、压力等的变化需要消耗管输中的天然气产
生压力保证天然气的传输,这部分的损耗量也相当可观,约占总量的10%左右,根据了解,目前中石油对于自用损耗天然气的做法是中亚天然气管道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自用损耗气由在乌国成立的合资公司委托当地报关公司办理进口手续结关,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自用损耗气在哈国成立的合资公司委托当地报关公司办理天然气进口手续结关。

对于过境最后到达霍尔果斯口岸的天然气的完税价格如何确定,建议总署专题审定。

(五)哈国海关入境联合作业问题的思考。

哈国海关对中亚天然管道的末站霍尔果斯计量站计量数据的读取和作业。

哈国海关在过境天然气管道运输监管的通关流程中由于在结算报关中需要出境地计量站的流量数据结关,而中哈边境只有一座计量站,计量站在中方境内。

哈方海关对于霍尔果斯计量站的数据读取就必须要到中国境内来读取,确认。

根据了解哈国海关对于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的作业会参照中哈原油管道的模式作业。

建议对于两国海关人员联合作业共同读取计量数据和确认的工作建立标准模式。

(责任编辑:张怀念)
抄送:各隶属海关(筹)、办事处
本关:关领导、海关学会领导,机关各部门,存档(3)
乌鲁木齐海关办公室
通过关区政务网发送各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