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2分)A.萦带(yínɡ)殷红(yīn)元勋(xūn)奠基(diàn)....B.校对(jiào)调羹(ɡēnɡ)薪金(xīn)抹杀(mǒ)....C.绞肉(jiǎo)硕果(shuò)迭起(dié)梳头(shū)....D.卓越(zhuó)昼夜(zhòu)挚友(zhì)澎湃(pénɡ)....【解析】“殷红”中的“殷”应读y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选聘谣言鲜为人知家谕户晓B.抱歉小楷沥经心血心猿意马C.咳嗽草率不以为然深恶痛决D.悠然疙瘩锲而不舍妇儒皆知【解析】A.家喻户晓;C.深恶痛绝;D.妇孺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即使马革裹尸,魂归烽火,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
....B.四川九寨沟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C.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D.相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解析】“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根据语境,两人“常常”见面,并非“初次见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消防英雄们的事迹打动。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示心智、陶冶情操的有用途径。
5.下列说法不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说和做》一文彩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反动家方面的说干事迹,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校.补鲜.为人知hè然心不在yān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邓稼先》(2)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
” 《邓稼先》(3)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回忆鲁迅先生》A.不我坚决不能走压B.不要我不能走扣C.不需坚决不行放D.不能我坚决不走压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8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救济的文化药方。
——臧克家《说和做》(1)在选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
(2分)(2)在选文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3)选文中加点的“再”“正”是词,加点的“向”“给”是词。
(2分)(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
(2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秦玥飞自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国到农村担任村官,六年来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B.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真是锋芒毕露....,令人赞叹。
C.1985年8月,邓稼先虽然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但他仍然锲而不舍....地工作,至死不懈,对我国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菜畦qí讪笑shān确凿záo 瞬息shùnB.油蛉líng 秕谷bǐ涉足shè 伫立zhùC.收敛jiǎn书塾shú旋转zhuàn 襟上jīnD.蝉蜕tuì环谒hè 简陋lòu 脑髓suǐ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相宜陋丑瞬息人迹罕至B.确凿讪笑肿胀荒草萋萋C.书塾幽寂搏学来势凶凶D.瞬息嫉妒叮嘱骇人听闻3.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轻捷(快)鉴赏(鉴定)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B.渊博(深)总而言之(说)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缘故(原因)人声鼎沸(水开)D.嫉妒(忌妒)讪笑(嘲讽)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分)(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对象。
(A.嘲笑B.嘲弄C.玩弄)(2)我看看老师,__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A.请求B.征求C.求取)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3分)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累积与运用( 29 分)1、下边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确实 záo菜畦 qí蟋蟀 shuài缠络 chánB、觅食 mì竹筛shāi宿儒 shù讪笑 shànC、妒忌 j ì皂荚树 ji á锡箔bó蝉蜕 tuìD、脑髓 suí鸡毛掸子 tǎn东方朔 shuò木屐 jī2、下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人迹罕至:罕有人来觅食:找寻食品;消释:除去误解B、宿儒:一种星宿的名称瞬间:形容极短的时间幽寂:幽僻沉寂C、方正:方法正确渊博:深而广讪笑:耻笑D、倜傥:洒脱,不拘束适宜:合适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3、下边字形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桑葚轻快云霄来势凶凶B、珊瑚懒散书塾熙熙攘攘C、肥胖瞬间脊粱人迹罕至D、若是急燥彷徨牵涉不停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3分 )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徐徐升起。
B.谁可否定地球是绕太阳运转的呢?C.经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利害的重点。
5.下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烘托三叶书屋的乏味无味,揭穿和批评封建腐败、离开少儿实质的私塾教育。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走开人间。
C.《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有名童话,能够看作是作者的自传。
“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常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窘境的人们不停进步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若是生活欺诈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
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6.请依据你对“浅笑”的理解,模仿下边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同样,语意连接。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考察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考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书法B. 数学C. 收音机D. 语文答案:B2. 下面哪个词语的写法不正确?A. 高兴B. 学习C. 专心D. 學校答案:D3. 下面哪个词语意义相反?A. 快乐B. 高兴C. 伤心D. 悲哀答案:C4. 下面哪个词语是动词?A. 医生B. 听写C. 南方D. 优美答案:B5. 下面哪个句子中没有语病?A. 我和我的朋友们昨天去了公园。
B. 弟弟的书包非常重,他勉强背了回家。
C. 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因为它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
D. 在放学的时候,我买了一些水果回家。
答案:C二、填空题1. 今天的天气真______,阳光明媚。
答案:好2. 我们应该______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
答案:经常3. 他是一个______的人,总是乐于帮助别人。
答案:善良4. 小明的字写得很______,老师表扬了他。
答案:漂亮5. 爸爸把妹妹______在怀里,温暖的感觉让她安心入睡。
答案:抱住三、简答题1. 请你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答案: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友谊需要互相信任、关心和支持。
在友谊中,我们可以分享快乐和困难,彼此帮助和理解。
友谊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力量。
2. 请你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小王子》。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王子的故事,他来自一个遥远的星球,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喜欢探索和思考的人。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通过小王子的冒险和遇到的各种人物,我学到了关于友谊、责任、爱和成长的重要价值观。
四、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80字以上的作文:描述一次你帮助别人的经历。
答案:昨天,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
他看起来很着急,于是我走过去问他需要帮助吗。
他告诉我他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回家。
我很心疼他,于是我带着他一起走到附近的警察局。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篷断草枯平沙无垠锋芒毕露B.心不在焉深恶痛绝不以为然目不窥园C.慷慨淋漓历尽心血马革裹尸家喻户晓D.可歌可泣望闻问切兀兀穷年众物腾怨2.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薪金(xīn)奠基(diàn)澎湃(bài)鲜为人知(xiǎn)B.校对(xiào)迭起(dié)选聘(pìn)潜心贯注(qián)C.调羹(gēng)硕果(shuò)抹杀(mǒ)妇孺皆知(rú)D.挚友(zhì)殷红(yān)深宵(xiāo)气冲斗牛(dòu)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少年担负着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近日播出的综艺节目《一本好书》,通过舞台剧的方式,将经典书目“演出来”,让原著“活起来”。
C.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D.推进品质革命,离不开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______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___而出。
(3)鲁迅先生的笑声是_______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4)鲁迅先生走路很_______,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A.并且赫然晴朗轻盈B.甚至赫然明朗轻捷C.甚至勃然晴朗轻捷D.并且勃然明朗轻盈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嗥鸣懊诲亦复如是顾名思义B.狂谰阻抑一泻万丈艰难险阻C.丰饶田垄踱来踱去巾帼英雄D.奔弛泛滥高山之巅惊涛澎湃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元勋.(xūn)硕.果(shuò)校.对(xiào)深恶.痛绝(wù)B.奠.基(diàn)抹.杀(mǒ)选聘.(pìn)鲜.为人知(xiǎn)C.卓.越(zhuó)挚.友(zhì)疙.瘩(gē)锲.而不舍(qì)D.草率.(shuài)澎湃.(pài)谣.言(yáo)气冲斗.牛(dòu)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背诵秩序薪金目不窥园B.迭起昼夜绞肉慷概淋漓C.咳嗽悠然伴侣妇儒皆知D.抱歉深霄吩咐锋芒毕露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B.坐电梯时,乘客一定要握扶手,切忌不要打电话、玩手机,以免出现紧急情况来不及反应。
C.南京的新冠疫情再度局部爆发,有些地方每天新增病例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很多人不执行政府的政策、还喜欢聚会、外出不带口罩而造成的。
D.《邓稼先》一文深情地讲述了邓稼先对工作极端负责、忠厚平实为国奉献的光辉形象。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D.《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记载战国至五代的故事的纪传体史书。
5.按要求默写原文。
(每空1分,共8分)(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ó)元勋.(xūn)白皙.(xī)深恶.痛绝(wù)B.选骋.(pìn)筹.划(chóu)赫.然(hè)兀.兀穷年(wù)C.迭.起(dié)暑.名(shǔ)深邃.(suì)气冲斗.牛(dǒu)D.涉.猎(shè)迭.起(dié)抹.杀(mě)目不窥.园(kuī)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硕果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C.慷慨淋漓不以为然惹人注目奠基D.契而不舍死而后已至死不懈调羹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兽铤.亡群(疾走) 仰之弥.高(更加)B.锲.而不舍(刻) 刮.目相待(擦拭)C.群蚁排衙.(衙门) 呕心沥.血(滴)D.风悲日曛.(昏暗) 平沙无垠.(阻挡)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7.“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填写出下列诗文名句。
(1)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2)成语“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8.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弃之可惜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9.综合性学习。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听。
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1)请给以上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材料一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只是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二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以读写背为主向注重理解过渡,这是好事,但是不能把前者完全剔除。
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PPT为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2)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
二、阅读理解(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②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①炳烛:点亮蜡烛。
②昧:暗。
③行:行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蒙乃.始就学。
( )(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11.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1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方法:目的:13.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14.从画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5.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二)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6.概括文段的大意。
17.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的?18.第⑥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19.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20.“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21.“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2.读了选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三)我的父亲爱迪生①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撮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亮亮的,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药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
他也不充什么派头。
有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曾否获得许多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
”“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②可是在我们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看来,他显得超凡入圣。
虽然他对人类的贡献非常伟大,但最使我们念念不忘的,并非那些卓越的贡献,而是他无比的勇气、想象力、决心、谦逊和机智。
有时候他也很调皮。
③父亲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
他对我们说:“工作有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乐趣。
”大家都传说他每天只睡四小时,这绝非夸张。
他认为:“睡眠有如药物,一次服用太多,头脑就不清醒。
你会浪费时间,活力减少,错过机会。
”④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他的成就无人不知,他三十岁发明留声机,把声音录在唱片上;他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
扩音器、复印机、医学用的荧光屏、镍铁电池和电影,都是他发明的。
他也把别人的发明——电话、电报、打字机——改进为实用的商品。
有些人问:“他从来没有失败过吗?”当然失败过。
他时常碰到失败。
⑤父亲曾把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试验镍铁电池,但未能成功,结果弄得经济拮据。
实验室全靠电影和唱片所获得的利润维持。
我特别记得1914年12月间的一个严寒冬夜。
那个晚上,工厂里忽然传出狂喊声:“失火了!”顷刻之间,包装材料、做唱片用的赛璐珞、软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呼啦一声,全部着火。
附近八个城镇的消防队来灌救,但是火势太猛,水压又低,消防水管好像也无济于事。
我到处找父亲也找不到,十分担心。
他有没有出事?全部财产已经烧光了,他会不会心灰意冷呢?他已经六十七岁,不能再从头做起了。
后来我在工厂院子里看见他正朝我跑来。
“妈妈在哪里?”他大声喊道,“去把她找来!叫她把朋友也都找来!这样的大火,百年难得一见!”⑥第二天早晨五点半钟,火势刚受到控制的时候,他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
”他派一个人去把附近地区所有的工厂都租下来,又派另一个人去借伊利铁路公司的救险吊车。
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的补充一句:“唔,有谁知道可以从哪里弄些钱吗?”“人往往可以因祸得福,”他说,“旧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厂。
”⑦父亲从没退休,也不怕老。
在八十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的学科——植物学,想在当地植物中找出橡胶来源。
他和助手把一万七千种植物加以试验和分类之后,终于研究出从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胶汁的方法。
⑧八十三岁时他还拉母亲去热闹的纽华克机场“看一个真正飞机场的实际情形”。
他第一次看到直升机的时候,笑逐颜开地说:“我一向的想法,就是这个样子。
”于是他又开始设计,对于那架不大为世人所知的直升机,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
⑨到了八十四岁,他终因患尿毒症危在旦夕。
数十位新闻记者前来探访他的病情,整日守候。
医生每小时向他们宣布一次消息:“灯火仍然在照耀着。
”到1931年10月18日上午3点24分,噩耗终于传来:“灯灭了。
”⑩举行葬礼之日,当局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来预备把全美国的电流切断一分钟,但是考虑到那样做所付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灯光熄掉片刻。
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
爱迪生泉下有知,一定也同意这样做。
(查理斯/文,有删改)23.说说第①段中“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24.第②段画线处“超凡入圣”的“入圣”换成“脱俗”好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5.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对这些文章只是一笔带过,而把写作重点放在写爱迪生的失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