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教案

合集下载

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教案

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教案

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教案教案标题: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蓄电池使用和保养习惯。

教学重点:1. 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蓄电池的正确维护保养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蓄电池使用和保养习惯。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

2. 蓄电池实物或图片。

3. 相关维护保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蓄电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蓄电池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蓄电池的作用和用途,并引导学生思考蓄电池的维护保养对其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知识讲解: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正负极、电解液和电化学反应等内容。

2. 解释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即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

维护保养方法:1. 介绍蓄电池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包括:a. 清洁蓄电池表面,确保无尘和杂物。

b. 检查蓄电池连接线路,确保紧固和无锈蚀。

c. 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水平,必要时添加蒸馏水。

d. 定期检查蓄电池电压,确保正常工作。

e. 避免长时间放置不用,定期充电保持电池性能。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块蓄电池实物和相关维护保养工具。

2. 引导学生按照学到的维护保养方法,对蓄电池进行实践操作。

3. 观察学生操作并提供指导,确保他们正确掌握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方法。

总结与评价:1. 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

2. 提问学生对于蓄电池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的理解。

3. 对学生的操作和理解进行评价,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蓄电池的其他维护保养方法,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观或实地考察相关行业,了解实际应用中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情况。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蓄电池维护保养的掌握程度。

蓄电池检测教案

蓄电池检测教案
3)注意不要讲电解液溅到身上
实训内容:
蓄电池检测
实训过程:
一、布置分析实训任务:(教师示范讲解)
1、液面高度检查方法
①通过外壳上的液面线检查。
②用玻璃管测量,10~15mm。
2、蓄电池放电程度
①通过观察孔判断蓄电池技术状况
绿色:良好;黑色:需充电;白色:不能使用
②测量电解液密度和温度
黄色:存足电;绿色:比较充足;红色:需充电
③用高率放电计测量放电电压。
电压小于12V,需充电
电压小于11V,需更换蓄电池
放电时,单体电池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二、学生操作训练(教师现场指导)
1、观察蓄电池技术状况
2、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
3、检查电解液密度
用拇指压下吸式密度计橡胶球,插入电解液;缓慢松开橡皮球提起密度计;观察液面位置,练习读数;将电解液压回原处。
课时计划
实验(训)日期
月 日
星期
节次
序号
实验(训)项目
蓄电池充电


(训)


1、学会蓄电池
2、掌握蓄电池定压充电的过程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蓄电池正负极性的识别
2、定压充电
实验(训)设备、工具、材料及软件平台
蓄电池、密度计
实验(训)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按实训小组进行考勤
安全教育: 1)学生着装检查 2)按顺序进行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训)地点
汽车维修车间


(训)




蓄电池的诊断与维护1

蓄电池的诊断与维护1

教学模块汽车电器实习授课教师黄学娟审批签字课题名称任务一蓄电池的诊断与维护课时分配理论授课3课时实际操作3课时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蓄电池的作用、结构和原理;2、掌握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新型蓄电池的检测知识点;3、能独立安装蓄电池课前准备工具:电器组合工具万用表设备:桑塔纳3000电器台架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难点:实际检测蓄电池与安装蓄电池布置作业课后小结备注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本次课的教学设计:1、通过理论讲授和师生互动使学生掌握铅蓄电池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2、通过示范指导、巡回指导以及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新型铅蓄电池的检测方法。

【安全教育】1、一律身穿实习服装进入实训中心2、在进行实习时禁止进入与该模块无关的场所3、实习时要集中精神,不准嘻笑与打闹4、使用一切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5、严禁任何实习人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操作6、实习场所、车辆旁、工作台、教室、通道应始终保持整洁,做到文明实习【复习提问】1 什么是蓄电池?2 蓄电池的正常电压是多少?【任务导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知道蓄电池就是我们常说的电瓶,是汽车电源系统中最基本的也是不可少的供电设备。

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蓄电池的作用、构造和原理,还要知道新型蓄电池的检测知识。

【任务指导】一铅蓄电池的构造与原理1 作用(1)提供强大的启动电流;(2)供电;(3)储能;(4)保护电子元器件2 普通谦虚电池的构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接线柱等部件组成。

3 基本工作原理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的Pb都变成了PbSO4,电解液中德硫酸变成了水。

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分别恢复成原来的PbO2和Pb,电解液中德水变成了硫酸。

化学反应式:PbO2+2H2SO4+Pb PbSO4+2H2O+ PbSO4 理论授课(实训教室)例行进入实训场所的安全教育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复习提问新课导入理论讲授:了解蓄电池的作用、构造和原理二、普通铅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1 常见故障外部故障:壳体裂纹、封口胶开裂、联条烧断、接触不良、极柱腐蚀、电池爆炸等。

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教案

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教案

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教案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备课者:XXX _6_月_19_日第_18_周星期_三_课题蓄电池检查与维护教时 1教学目标(1)知道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组成;(2)知道蓄电池的功用;(3)能正确进行蓄电池的外观检查;(4)能正确使用电解液比重计对蓄电池电解液比重进行测量。

(5)通过学习,学会概括专业工具检查被测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6)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7)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蓄电池电解液偏离的原因及故障点;2.结合资料,制定蓄电池检查的流程和方案;3.对故障点的检查、分析和判断。

教学难点1.蓄电池故障原因及故障现象的判断;2.检查流程的制定及实施。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过程和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准备1.蓄电池的用途有:1)起动发动机时供电给。

2)发动机停转或发电机电压过低时供电给。

3)在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蓄电池作为发电机的负载,将发电机发出的一部分电能转变成。

2.蓄电池的类型蓄电池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根据是否需要维护可分为普通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两种。

电池电池3.蓄电池的结构组成蓄电池由、、、接线柱、加注口盖等部分组成。

12V蓄电池一般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额定电压为。

(二)、蓄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1)要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如发现电解液不足要及时。

蓄电池各单元格的电解液液位应高于极板 mm。

(2)蓄电池的极柱应涂上,防止极柱腐蚀生成氧化铜。

(3)要经常检查电极接线柱与接线头连接是否可靠,加液盖是否拧紧,有无堵塞。

(4)电解液为和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充满电的情况下比重值一般为。

(5)使用比重计检查电解液比重,所有单元格的比重是否在规定范组织学生分组并对各个问题展开讨论。

组织学生回答并点评。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8-9人展开讨论。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汽车维护与保养第三单元教案:教案(作业任务35:蓄电池使用状况检查)

汽车维护与保养第三单元教案:教案(作业任务35:蓄电池使用状况检查)

第三单元——教案作业任务35:蓄电池使用状况检查【项目目标】1.掌握蓄电池使用的检查作业的操作方法。

2.掌握蓄电池充电的操作方法是主要参数的选择。

【重点难点】1.如何对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和蓄电池的寿命进行检查。

2.如何完成蓄电池定流充电和定压充电的检查。

【授课内容】一、蓄电池使用状况检查3.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检查及调整(1)通过观察蓄电池外壳上电解液高度刻度线,确定电解液液面高度。

(2)通过玻璃试管法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将长150~200mm、内径4~6mm的玻璃管插入蓄电池单格电池中,用拇指压住玻璃管的上端,提起玻璃管,此时玻璃管内电解液的高度就为蓄电池的液面高度,正常值为IO~15mm.(3)若蓄电池液面高度过低,应添加蒸储水或蓄电池补充液调整液面高度,但不能添加蓄电池原液。

4.蓄电池外部检查(1)检查蓄电池外壳是否存在电解液渗漏,有无其他损坏。

(2)检查蓄电池正、负极柱是否存在腐蚀。

(3)检查蓄电池端子导线与极柱之间连接是否松动。

5.蓄电池通风口检查检查蓄电池加液盖通风孔是否存在堵塞,引起不畅通。

6.蓄电池充、放程度检查(1)通过电解液密度计检查。

(2)通过专用电解液密度计检查。

知识点:1)蓄电池充放电程度可用电解液密度来表示,电液密度越高,蓄电池存电量越多。

2)充足电的蓄电池密度在1.25~1.28之间,若电解液密度低于1.25时,应对蓄电池及时组织充电。

二、蓄电池充电拧下蓄电池上的所有加液盖,调整液面高度后,连接蓄电池和充电器,充电电流定为蓄电池容量的V1OA,连续充电时间不超过12ho注意事项:1)蓄电池电解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操作过程中要特别小心,若电解液喷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如果眼睛接触到了电解液,应马上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并及时就医。

2)调整电解液液面高度,一定要把所有的加液盖拧下,以便使蓄电池内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免维护蓄电池除外)。

3)调整电解液液面高度时,不要超过最高刻度上线,否则充电时会引起电解液溢出。

蓄电池认知与维护教案

蓄电池认知与维护教案

蓄电池认知与维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蓄电池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2.认识蓄电池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3.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蓄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教学内容:1.蓄电池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介绍;2.蓄电池的维护方法;3.蓄电池的常见问题诊断和解决办法。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1.导入:引发学生对蓄电池的认知兴趣,让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使用蓄电池的电子产品;2.授课:a.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介绍:-介绍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外壳;-解释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分类介绍常见的蓄电池,如干电池、铅酸电池、锂电池等。

b.蓄电池的维护方法:-强调蓄电池维护的重要性,使其能正常工作并延长寿命;-介绍蓄电池的存储和使用注意事项,如存放环境温度、避免过度放电等;-讲解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充电时间控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连接和断开蓄电池以避免短路和电击等危险;-提示学生定期维护蓄电池,包括清洁电极和终端、检查电解液水平等。

c.蓄电池的常见问题诊断和解决办法:-列举蓄电池常见问题,如容量减小、不能充电、不能放电等;-解释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如过度放电、蓄电池老化等;-提供对应的解决办法,如更换蓄电池、控制充放电时间等。

3.实践操作:a.引导学生进行蓄电池的正确连接和断开操作,确保安全;b.指导学生检查和清洁蓄电池的电极和终端,并记录电解液水平;c.案例分析蓄电池常见问题,并让学生提出解决思路和办法。

四、教学评价和反馈: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其对蓄电池维护的掌握程度;2.组织小组讨论,与学生交流感受和理解,反馈教学效果;3.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蓄电池的维护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办法,并形成报告。

五、板书设计:-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蓄电池的维护方法-蓄电池的常见问题诊断和解决办法六、教学后记: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正确使用和维护蓄电池的方法。

蓄电池维护与检测教学设计方案

蓄电池维护与检测教学设计方案

《蓄电池结构认识与检测》教学设计方案1.2 普通蓄电池的结构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外壳四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2. 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2.1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三抓(1)抓及时、正确充电1)放完电的电池24h内送充电间;2)装车使用电池定期补充充电,放电程度,冬季不超过25%,夏季不超过50%;3)带电液存放的蓄电池定期补充充电。

(2)抓正确使用操作1)每次启动时间不超过5s,启动间隔时间15s,最多连续启动3次;2)车上蓄电池应固定牢靠,安装搬运时应轻搬轻放。

(3)抓清洁保养1)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2)及时清除蓄电池表面的酸液;3)经常疏通通气孔。

4.蓄电池技术状况性能检测4.1 实训目的1.了解蓄电池的检测仪器。

2.掌握蓄电池的检测方法。

4.2主要实训仪器1.蓄电池若干个、电解液密度计、温度计、高率放电计、玻璃棒及管、盛水容器各若干;2.适量凡士林、润滑脂、蒸馏水、电解液、万用表。

4.3实训步骤1.蓄电池外部检查2负荷试验检测12v高率放电计(图下图所示)测12V电池,蓄电池充满电,密度在1.24g/cm3,接入时间2S~5S;电压能保持在:10.5V~11.6V以上,存电量为充足,蓄电池无故障;电压能保持在:9.6V~10.5V,存电量为不足,蓄电池无故障;电压降到:9.6V以下,存电量严重不足或蓄电池有故障3.电解液密度的检查方法用吸式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检测方法如下图所示。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的内容,一边学习,一边自己找到答案。

通过对机床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最后总结出结论,便于记忆。

注意:同时检测电解液温度值,进行修正。

对于刚进行过强电流放电或刚加过蒸馏水后的蓄电池,不宜进行电解液温度的量。

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的关系是密度每下降0.01g/cm3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

当判断蓄电池在夏季放电超过50%,冬季放电超过25%时,不宜再使用,应及时进行充电。

蓄电池检测教案

蓄电池检测教案

蓄电池检测教案教案标题:蓄电池检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蓄电池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3. 学会正确使用检测工具和仪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介绍。

2. 蓄电池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3. 蓄电池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4. 检测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白板。

2. 蓄电池样本。

3. 蓄电池检测仪器和工具。

4. 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并向学生介绍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探究活动: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使用蓄电池检测仪器和工具进行蓄电池的检测。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记录蓄电池的电量和状态。

讲解和讨论:4. 教师讲解蓄电池的检测方法和步骤,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

5. 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实践应用:6.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如手机电池的检测。

7. 学生根据所设计的场景,利用蓄电池检测仪器和工具进行实验,检测手机电池的电量和状态。

8.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9.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蓄电池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0.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和提出问题。

拓展活动:11. 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实验室继续进行蓄电池检测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12.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团队合作表现。

2. 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参与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蓄电池的材料和结构,以及不同类型蓄电池的应用领域。

2. 学生可以探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并进行相关实验。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者:XXX _6_月_19_日第_18_周星期_三_
课题蓄电池检查与维护教时 1
教学目标(1)知道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组成;
(2)知道蓄电池的功用;
(3)能正确进行蓄电池的外观检查;
(4)能正确使用电解液比重计对蓄电池电解液比重进行测量。

(5)通过学习,学会概括专业工具检查被测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6)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7)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蓄电池电解液偏离的原因及故障点;2.结合资料,制定蓄电池检查的流程和方案;3.对故障点的检查、分析和判断。

教学难点1.蓄电池故障原因及故障现象的判断;2.检查流程的制定及实施。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和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习准
备1.蓄电池的用途有:
1)起动发动机时供电给。

2)发动机停转或发电机电压过低时供电给。

3)在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蓄电池作为发电机的负载,将发
电机发出的一部分电能转变成。

2.蓄电池的类型
蓄电池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根据是否需要维护可分为普通铅酸
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两种。

电池电池
3.蓄电池的结构组成
蓄电池由、、、接线柱、加注口盖等部分组成。

12V蓄电池一般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额定电压为。

(二)、蓄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
(1)要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如发现电解液不足要及时。

蓄电池各单元格的电解液液位应高于极板 mm。

组织学生
分组并对
各个问题
展开讨
论。

组织
学生回答
并点评。

学生分为
四个小组,
每组8-9人
展开讨论。

学生思考,
并回答相
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