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定价策略

合集下载

常见的商品定价策略

常见的商品定价策略

常见的商品定价策略商品定价策略是制定和实施商品价格的方法和策略,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商品定价策略:1.成本加成定价策略:这是最简单和常见的定价策略。

企业将商品的成本与所需的利润加在一起来确定售价。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适用于价格敏感度较低的市场。

2.市场导向定价策略:这一策略以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为基础来确定价格。

企业会调查和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根据自身的产品的独特价值定价。

3.差异化定价策略:该策略将不同的客户分成不同的市场细分,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愿意支付的价格和购买行为,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例如,从高端市场获取高价,从低端市场获取低价。

4.渠道定价策略:该策略是根据不同渠道的成本和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满足渠道伙伴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企业可以为在线销售渠道设定更低的价格,以吸引线上消费者。

5.促销定价策略:该策略旨在通过提供特价、折扣、捆绑销售等促销活动来刺激销售。

这种策略可以吸引客户,促进产品销售,但需要管理好促销成本和利润。

6.前期定价策略:该策略是在产品上市之前制定定价策略,通常用于新产品的上市。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树立产品的价值,吸引初期的消费者。

7.动态定价策略:该策略基于市场需求和供应状况进行灵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利润。

例如,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调整售价。

8.精准定价策略:该策略基于消费者的个体需求和购买行为,根据不同客户的愿意支付程度来定价。

例如,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历史和购买力,为高忠诚度客户提供定制价格。

除了上述策略,还有一些其他的定价策略,如竞价定价、折扣定价、小米定价(低价销售主机,高价销售附件)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市场需求以及竞争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定价策略,以实现销售增长和利润最大化。

商品定价策略

商品定价策略

商品定价策略组合在每一家店铺经营管理者面前,都存在着一个错综复杂的价格世界。

价格是卖场魅力来源之一,它在吸引顾客、加强商店竞争优势、塑造良好的卖场形象等方面,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

价格是商店竞争的重要手段,商店一旦在价格策略上失误,会给商品竞争力、商店盈利能力及活力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价格世界里,为自己的商品寻找合适的订价策略,是需要商家深入探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成本导向订价法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最常见的是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即按商品单位采购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零售价,公式为:商品售价=单位商品采购成本×(1十成本加成率)成本加成法的零售价格是在出厂价或批发价格的基础上,加上运输费、商品损耗、零售税金、资金利息、经营管理费及零售利润等而形成。

成本加成率依商店及所经营商品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百货商店的成本加成率一般在18%一40%左右。

成本加成订价法计算简单易行,在正常情况下,按此法订价可以使商店获得预期利润,但它忽视了市场竞争及供求状况对价格的影响,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及竞争变化。

这种订价方法一般只在卖方市场下才能使用。

●竞争导向订价法是以竞争者的价格来作为制订商店商品价格主要依据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订价方法,商店的商品价格可以与竞争者价格的平均水平完全一致,也可能高于或低于竞争者平均价格水平,且商品价格随竞争者价格的调整而作出相应的变动。

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商店应将自身的信誉声望、购物环境状况、服务质量、经营商品的种类结构等方面与竞争对象相比较,确定本商店的经营特色、优劣势,对各类商品分别定价。

通常,那些信誉好、购物环境优雅、商品齐全、服务周到,或经营一些名优特产独具经营特色的商店,同类商品或同种商品的价格可适当比其他商店订得高些;而对于大多数特色平平的商店,则应随行就市,与竞争者商品价格平均水平保持一致,也即采用通行价格订价法。

这种订价法是竞争导向订价法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所定价格在人们观念中常被认为是“合理价格”而易被消费者接受。

商品定价策略与价格管理

商品定价策略与价格管理

商品定价策略与价格管理一、商品定价策略1.市场导向定价: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价格。

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价格敏感度,然后根据需求情况设定价格。

2.成本导向定价:根据产品的成本来确定价格。

企业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利润率,以确保产品的价格可以覆盖成本,并能够实现盈利。

3.竞争导向定价: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来确定价格。

企业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地位,设定与之相竞争的价格。

4.价值导向定价:根据产品的价值来确定价格。

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性能、品质等方面的价值来设定价格。

二、价格管理价格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管理和控制价格,以实现销售和盈利目标。

以下是常见的价格管理措施:1.定价精细化: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将产品进行分类,为每个产品定制不同的价格策略。

例如,对于高端产品可以设定高价策略,而对于低端产品可以设定低价策略。

2.动态定价: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的价格。

例如,当竞争对手降价时,企业可以适时调整价格以保持竞争力。

3.促销与折扣策略:通过促销活动和折扣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举办打折促销活动或者提供优惠券等等。

4.差异化定价: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给予不同的价格策略。

例如,学生可以享受学生价,老年人可以享受老人价等。

5.定价弹性:根据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调整产品的定价策略。

例如,当产品需求弹性较低时,可以适度提高价格以提高盈利。

6.定价协调:通过对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的定价进行协调,确保产品的价格一致性。

例如,对于通过分销商销售的产品,企业可以与分销商进行定价协商,以维护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结:商品定价策略和价格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成本、定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定价策略,并采取相应的价格管理措施。

正确的定价策略和有效的价格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商品销售定价技巧和策略

商品销售定价技巧和策略

商品销售定价技巧和策略商品销售定价是商家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定价不仅能促进销售。

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

以下是一些商品销售定价的技巧和策略:一、定价技巧1.成本加成定价法:●原理:基于产品的成本,加上一定的百分比(通常是利润)来确定最终售价。

●应用:适用于大多数商品,特别是成本结构较为稳定的商品。

例如,一条牛仔裤的成本是80元,加上20元的利润,售价为100元。

2.心理定价法:●尾数定价:利用消费者求廉的心理,将价格定为带有零头的数字,如9.99元,给人以便宜感。

●整数定价:对于高档商品或礼品,采用整数定价可以显示商品的品质和价值,如定价为100元而非99.9元。

●价格分割:将较大的价格单位分割成较小的单位。

以降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

例如,将每公斤10元的大米报成每50克0.5元。

3.差异化定价:●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对会员提供折扣,或在节假日推出特价活动。

4.价值定价法:●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来定价。

考虑品质工艺、原材料和独特设计等因素。

例如,高档珠宝品牌根据其品质和设计定价。

5.竞争定价法:●参考竞争对手的售价来定价,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在价格敏感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尤为适用。

二、定价策略1.高价策略:在新产品上市初期,采用高于成本的价格定位。

以迅速收回投资并获取高额利润。

这适用于具有独特性或高附加值的产品。

2.低价策略:●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商品,以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

这种策略通常用于促销、清仓或吸引新客户。

3.折扣定价策略:●在原价基础上给予一定折扣,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折扣方式多种多样,如满减、买赠、会员折扣等。

4.捆绑销信策略:●将多种商品组合在一起销售。

并给予-定的价格优患。

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商品之间的联动销售。

提高整体销售额。

5.分期付款策略:●对于价格较高的商品,提供分期付款服务以减轻消费者的购买压力。

这有助于提升销售转化率并促进销售增长.6.限时促销策略:在特定时间段内推出优惠活动,如限时折扣、秒杀等。

常见的六种定价策略

常见的六种定价策略

常见的六种定价策略
1.阶梯定价:阶梯定价就是指商品价格随数量变化而变化,购买数量
越多,价格越低。

阶梯定价刺激非传统客户群购买商品,比如批量购买者、连锁店等。

2.捆绑定价策略:捆绑定价策略就是将多件商品以更低的价格捆绑出售,从而吸引消费者以获得更大的节省。

3.定价与促销混合策略:这种策略既提供定价又提供促销,使消费者
可以最大限度的享受折扣,但也可以维持利润,而不需要改变整个定价结构。

4.返点定价策略:返点定价策略让业务团队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定价
为客户提出报价,以将份额占有率提高,最终拓展市场份额。

5.让利定价策略:让利定价策略是一种将报价设定在合理水平的定价
策略,以满足和支持客户的需求,促进市场发展,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知
名度以及可信任感。

6.独占定价策略:独占定价策略是指在市场上独占某类产品或服务,
并根据其独占地位设定报价,让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定价策略,可以让企业
最大化利润。

第九章 零售企业商品定价策略

第九章 零售企业商品定价策略

第九章零售企业商品定价策略第九章零售企业商品定价策略商品定价是零售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商品定价策略能够最大化销售收入,提高利润率,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章将深入探讨零售企业商品定价策略的各个方面。

一、市场定价策略⑴高定价策略高定价策略适用于高档商品,通过提高价格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吸引追求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消费者。

⑵低定价策略低定价策略适用于比较普通的商品,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并通过规模经济效应获得利润。

⑶中性定价策略中性定价策略是指以市场均衡价格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微调的定价策略,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二、竞争定价策略⑴价格领先策略价格领先策略是指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打破竞争对手的价格壁垒,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⑵价格跟随策略价格跟随策略是指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进行调整,为了避免价格战,保持市场份额稳定。

⑶高价策略高价策略适用于独特的商品或者品牌,通过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产品价值,吸引顾客愿意支付高价购买。

三、成本定价策略⑴成本加成定价策略成本加成定价策略是指在商品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百分比来确定最终价格。

⑵成本减扣定价策略成本减扣定价策略是指根据销售量和成本的关系,降低价格来推动销售,提高利润。

⑶成本分摊定价策略成本分摊定价策略是指将一部分固定成本分摊到每个单位商品上,从而降低单位商品的成本。

四、促销定价策略⑴折扣促销策略折扣促销策略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可以是季节性的或者周期性的促销活动。

⑵捆绑销售策略捆绑销售策略是指将多个商品捆绑在一起销售,通过提供优惠的价钱吸引消费者。

⑶赠品促销策略赠品促销策略是指购买商品赠送附加产品或者服务,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

附件:⒈定价模型计算表格⒉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市场均衡价格:指供求双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达成的价格,使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持平衡。

⒉价格壁垒:指企业通过价格手段设置的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的障碍,使其无法以较低价格进入市场。

商品定价策略和方法

商品定价策略和方法

商品定价策略和方法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就像是做蛋糕,你得先把成本算清楚,然后加上你想赚的那部分钱。

比如说,做一个蛋糕成本是50元,你想赚20元,那这个蛋糕就定价70元啦。

这种方法很简单直接,适合那种成本比较好计算的商品。

像小手工店的手工艺品,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一加,再添点利润就成了价格。

不过呢,这种定价有时候可能没太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要是你定的价格比别人都高很多,哪怕你成本加利润算得明明白白,顾客也可能不买账哦。

二、竞争导向定价法。

这个呀,就有点像跟着别人跑的小尾巴。

你得看看市场上和你类似的商品都卖多少钱。

要是你的竞争对手都把某种小饰品定价在20元左右,那你也得差不多这个价,不然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啦。

当然啦,你也可以比他们稍微便宜一点,吸引更多顾客,或者你要是有独特的优势,比如你的质量特别好,也可以比别人贵一点。

这就像是在一群小伙伴里找自己的位置,既不能太脱离群体,又得有点自己的特色。

三、需求导向定价法。

这就比较灵活啦。

假如你有一种特别酷的限量版运动鞋,很多年轻人都超级想要,那你就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程度来定价。

如果需求特别旺盛,你就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一些,反正那些粉丝们为了得到它愿意掏更多钱。

相反,如果是那种大家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你价格就得定得亲民一点。

就像下雨天的雨伞,如果是普通的下雨天,雨伞需求没那么疯狂,你价格高了就没人理你;但要是突然下暴雨,大家都着急要伞,你稍微提提价,可能还是有人会买的。

四、心理定价法。

这个可有趣啦。

比如说9.9元,明明就和10元没差多少,但是顾客就会觉得9.9元好便宜啊。

这就是利用了大家的心理。

还有那种整数定价,像一些高档商品定价1000元,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或者是尾数是8的价格,因为8在咱们这儿有发财的意思,很多人就会觉得吉利。

商家就像一个小小的心理专家,得琢磨顾客的小心思来定价呢。

商品定价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定出一个既能让自己赚钱,又能让顾客接受的好价格呢。

商品定价策略实例分析

商品定价策略实例分析

商品定价策略实例分析商品定价是每个商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合理的定价能够带来销售利润的最大化,而定价策略的差异化也能够为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商品定价策略实例分析,其优缺点、适用情况和成功案例。

1. 成本加成定价成本加成定价是常见的一种定价策略,其优点是简单易行,只需要将商品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率即可得到售价。

但是,这种策略不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无法确保最大化利润。

此外,若成本高于市场价格,就会造成商品无法销售的尴尬局面。

成功案例:IKEA家居使用的成本加成30%的定价策略,能够在优质性价比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

2. 竞争定价竞争定价策略是针对市场环境进行价格制定,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来决定售价。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能够对市场环境作出及时反应,但缺点是可能降低利润或导致市场价值下降。

成功案例:诺基亚手机在2006年推出的诺基亚N70,采用了竞争对手般的定价策略,使得该款手机迅速占领了市场,并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效益。

3. 高价格策略高价格策略是通过高价定位来区分产品,并获得品牌溢价。

这种策略要求产品必须保证优质,口碑良好。

特别是在高端奢侈品市场,采用高价格策略还可以为品牌增添更多的高档气质。

成功案例:“苹果”采用高价格策略以建立品牌声誉与产品质量的良好形象,成为市场上的明星,影响力广泛。

4. 折扣促销策略折扣促销策略是为了促进销售而采用的一种策略。

通过宣传折扣来提高对产品的认知度和销售量,特别适用于季节性销售或销售偏弱的时候。

缺点是可能降低品牌价值和形象。

成功案例:亚马逊的折扣促销活动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消费者,不仅提高了销售额,也巩固了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不同的公司和产品之间适用的定价策略也是不同的。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产品价值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定价策略,才能在业内立足、发展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定价策略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商品定价策略组合在每一家店铺经营管理者面前,都存在着一个错综复杂的价格世界。

价格是卖场魅力来源之一,它在吸引顾客、加强商店竞争优势、塑造良好的卖场形象等方面,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

价格是商店竞争的重要手段,商店一旦在价格策略上失误,会给商品竞争力、商店盈利能力及活力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价格世界里,为自己的商品寻找合适的订价策略,是需要商家深入探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成本导向订价法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最常见的是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即按商品单位采购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零售价,公式为:商品售价=单位商品采购成本×(1十成本加成率)成本加成法的零售价格是在出厂价或批发价格的基础上,加上运输费、商品损耗、零售税金、资金利息、经营管理费及零售利润等而形成。

成本加成率依商店及所经营商品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百货商店的成本加成率一般在18%一40%左右。

成本加成订价法计算简单易行,在正常情况下,按此法订价可以使商店获得预期利润,但它忽视了市场竞争及供求状况对价格的影响,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及竞争变化。

这种订价方法一般只在卖方市场下才能使用。

●竞争导向订价法是以竞争者的价格来作为制订商店商品价格主要依据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订价方法,商店的商品价格可以与竞争者价格的平均水平完全一致,也可能高于或低于竞争者平均价格水平,且商品价格随竞争者价格的调整而作出相应的变动。

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商店应将自身的信誉声望、购物环境状况、服务质量、经营商品的种类结构等方面与竞争对象相比较,确定本商店的经营特色、优劣势,对各类商品分别定价。

通常,那些信誉好、购物环境优雅、商品齐全、服务周到,或经营一些名优特产独具经营特色的商店,同类商品或同种商品的价格可适当比其他商店订得高些;而对于大多数特色平平的商店,则应随行就市,与竞争者商品价格平均水平保持一致,也即采用通行价格订价法。

这种订价法是竞争导向订价法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所定价格在人们观念中常被认为是“合理价格”而易被消费者接受。

同时,这种订价法能协调商店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激烈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使商店获得适度合理的盈利;对于那些品种不全、服务措施少、购物环境简陋的商店,如仓储店,商品的价格应低于其他商店的价格,以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低价采树立特色,招袜顾客。

●需求导向订价法根据顾客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及顾客需求变化进行定价的一种方法,是伴随市场营销观念而产生的新型订价法。

价格是否合理的判定最终取决于顾客。

在此意义上,价格是商店为顾客所提供的一种选择,只有这些选择与顾客的价格心理、价格意识、承受能力相一致时,价格才能成为促进顾客购买及再购买的有效刺激手段。

通常,顾客对商品价值感知度高、需求强度大,价格可订得高一些;而那些顾客感知度低、需求不那么迫切的商品,价格可订得低一些,具体情况将在下面详细分析。

订价技巧价格是一种灵活的促销手段,订价是一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过程。

商店应根据具体场合下的顾客心理、销售条件、销售数量及销售方式,灵活选用订价方式,变动商品价格。

●心理订价法心理订价法依据价格对顾客心理的微妙影响来确定价格,通过价格来引导顾客的购物心理,促使顾客产生便宜感、合理感或者自豪荣耀感,从而满足顾客的求廉、求实或求名心理,刺激顾客的购,物行为,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整数订价法比如将价格订为100元,而非99元或99.9元。

对于一些礼品、工艺品及其他高档商品制订整数价,可使商品愈显高贵,满足部分顾客的高消费心理;对方便食品、快餐以及人口流量多的地方的商品制定整数订价,能便利交易,满足顾客的惜时心理;同时,整数价格便于记忆,有利于加深顾客对商品的印象。

2.尾数订价法与整数订价法相对应,适合一般生活消费品的订价,一方面给人以便宜感,另一方面又用标价精确而给人以信赖感,满足了顾客的求实心理。

对需求价格弹性强的商品,尾数订价常可带来需求量大幅度上升。

在英国伦敦牛津商店,一些商品价格往往以“99”作尾数,比如一条普通腰带为1.99英磅,一件男士雨衣为 65.99英磅,一台20英时的索尼彩电为399.99英磅等等,结果顾客盈门。

零售价格的尾数究竟定在哪个数上比较合适呢一些有经验的商品经销人员认为尾数定在“7”比较容易为顾客所接受。

而时下以“8”为尾数的标价,迎合了顾客图吉利的心理,受到不少顾客的欢迎。

3.高位定价法根据顾客按价论质心理及求名心理,商店可适当提高那些质量差异不易察觉、价格需求弹性较低、能显示身份地位的商品如服装、首饰、礼品等的价格及名品、新产品或稀有商品的价格;而那些声望高的商店则可将其零售价格订得高些。

这样不仅能起到促销的作用,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商品或商店的形象。

据说在一条着名的街上,一对情侣逛商店,女伴好不容易在一家门面不大的商店里看中一套时装。

然而,面对服装86美元的标价,女伴迟疑了认为档次太低,一旁的男友也觉得缺少派头。

俩人正喃咕的时候,精明的店主走出来声明这套时装价格印得不清楚,是286美元而非86 美元。

这对年轻人当即掏出286美元,欢天喜地买下了这套时装。

4.习惯定价法日常消费品的价格,通常易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种习惯性价格标准,符合其标准的价格易被顺利接受,而偏离其标准的价格易引起疑虑。

高于习惯价格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涨价,低于习惯价格则又让顾客怀疑是否货真价实。

习惯价格一般难以改变,因此这类商品要力求稳定,避免因价格波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比如,面临通货膨胀,各家商店纷纷涨价的情况,商店如能通过降低经营费用,反其道而行,保持价格稳定,一定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的形象。

对受习惯性价格支配的商品,当迫不得已要变价时,可通过改换包装、重量或品牌等措施,避开顾客对新价格的抵触心理,引导顾客适应新的价格。

5.统一定价法对于生活日用品,对不同款式花色的商品甚至价值相近的不同种商品,采用统一价格能给顾客以便宜感,同时也能方便顾客选购付款,便利交易。

本世纪初,日本人盛行穿布袜子,当时各种大小、布料、颜色的布袜子品种达100多种,价格一式一样,买卖很不方便,弄得买卖双方大伤脑筋。

有位专门生产经营布袜子的石桥先生,受电车收费的启发,产生灵感,决定以同样价格出售布袜子来扩大销路,尽管受到很多同行的嘲笑,认为他只能售出大号袜子而必亏无疑,但石桥胸有成竹,力排众议。

他的方法深受顾客欢迎,布袜子销量达空前数额。

而英国马狮公司的创始人米高·马格斯则是通过开设“不用问价钱,全部一便士”的小摊子,薄利多销使经营业务蒸蒸日上,马狮公司也因此得到迅猛发展。

6.系列订价法针对顾客“价比三家”的心理,将属同类产品但原料、款式、花样存在一定差异的商品有意识地分档拉开,形成价格系列。

顾客在价格比较中能迅速找到自己习惯的档次,得到“选购”的满足。

比如化妆品等非生活基本用品就能采用系列订价法。

系列订价一般与统一定价结合起来使用。

●折扣定价法对于食盐、大米、洗衣粉等日用消费品,顾客对价格标准较低,价格需求弹性大,也即顾客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高。

所以对日用品为主的商品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在适当场合、时间折价销售此类商品,能达到平衡供求、扩大销售的效果。

日本东京银座“美佳”西服店采用了一种折扣方法,颇为成功。

其折扣方法是:第一天打九折,第二天打八折,第五六天打六折,以此类推到第十五六天打一折。

开始一两天,顾客多半来看热闹,第三四天人渐渐多起来,第五六天,顾客像洪水般拥向柜台争购,以后连日爆满,没到一折售货日,商品早已售完。

●需求差异订价法1.因地点而异比如一听同样的饮料,在杂货铺售5元左右;在娱乐场所的饮料厅中可售7元,而在高级饭店中可达10元,同样能为顾客接受。

2.因时间而异依据销售高峰期、低潮、旺季、淡季的需求差异制订不同价格。

旺季及高峰期可将价格定得高些,而在淡季及低潮可订得低些。

3.因顾客而异不同的顾客因职业、阶层、年龄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需求,商店在订价时给予一些顾客(如学生)一定的优惠,可获得良好的促销效果。

4.招徕定价法针对顾客的求廉心理,有意将一种或几种商品价格大幅度降低,以吸引人们来本店购买商品,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西方有些超级市场经常推出一些令人瞩目的“明星商品”,比其他商店便宜得多。

虽然这些超市在这几种商品中只有微利或无利甚至亏损,但在其他干百种商品中却扩大了销售额,生意蒸蒸日上。

美国着名的凯马特连锁店,当蓝灯在某一货架上闪烁时,就表明那里就有减价商品出售。

这种现象每天只发生几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减价商品就售完。

顾客对此很感兴趣。

因此,凯马特每天都拥有很多顾客。

凯马特出售的降价商品,一般只限于小食品、卫生用品等价格不高的日用品,但洗衣机、录音机等价格较高的商品绝不在降价之列。

凭着这一招袜顾客的高招,凯马特各种商品的销售额普遍较高。

台湾高雄的大新百货公司,采用限时拍卖法。

每天以数种商品、在特定时间内以最低价格出售。

由于时间安排在原来顾客最少的时候,不仅客流量得以均衡,而且使总客流量增加。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订价时千万不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令规章,否则会给商店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甚至令商店陷入困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