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

合集下载

导线排列

导线排列

一.导线排列\线间距离及档位。

(一)10KV线路导线采用三角排列,横担安装距杆顶距离为0、6m,导线最小线间距为1.04,最大允许档位为100m;当直线杆横担安装距杆顶距离为0.8m时,导线最小线距离为 1.167m,直线杆的最大允许档位距为距120m.(二)0.4kv∕0.22kv低压线路导线采用水平排列,导线最小线距离为0.4m,最大允许档位距50m. (三)高,低压同杆架设时,最大允许档距为50m。

(四)对于跨越大的的档距,应符合DL∕T5092的规定,设计人员可采用附录中推荐的大跨越杆型进行验算后使用或直接使用已有运行经验的35kv电压等级的杆型。

二.杆型(一)本图集设计10kv线路基本杆型共20种,0.4kv 低压线路基本杆型共10种,0.22kv低压线路基本杆型共10种,配电变压器杆型共四种,详见杆型一览表。

(二)每种基本杆型均有不同规格的电杆置配和横担配置,供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验算后使用。

三.电杆采用GB∕T4623–1994«环形预算应力混泥土»、GB396–94《环形刚筋混泥土电杆》标准四.杆塔的横担及铁附件(一)横担及铁附件全部采用碳素结构加工制造并采用热度锌防腐措施,钢材符合GB700–88《碳素结构钢》Q235标准钢号,热镀锌工艺执行GB∕T13912―93《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二)横担按使用条件分为直线单横担、直线双横担、耐张双横担、跌开保险横担、变压器台梁横担等。

五.工程地质六.绝缘子﹙一﹚10kv直线杆的边导线支撑采用P–15T型针式绝缘子,中导线采用型针式绝缘子,不分段的5度以内小专角杆可用针式绝缘子。

﹙二﹚ 10kv耐张杆的耐张串采用2片XP型悬式绝缘子组合方式。

﹙三0.4kv∕0.22kv﹚低压线路耐张杆使用ED型碟式瓷瓶或1片XP型悬式绝缘子组合方式。

﹙四﹚0.4kv∕0.22kv低压线路直线杆采用 PD–1T低压针式绝缘子。

电力架空线路安全距离规定

电力架空线路安全距离规定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安全距离要求)1、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m)。

注:500kV送电线路非居民区11m用于导线水平排列,括号内的10.5m用于导线三角排列。

2、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3、架空送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5、最大计算风偏时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物或规划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上表的50%。

6、导线与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时的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7、最大计算风偏时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间树木的净空距离9、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10、架空送电线路与铁路、公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距离。

11、架空送电线路与铁路、公路、电车道、河流、弱电线路、架空送电线路、管道、索道接近的最小水平距离。

最小水平距离(m)注:接近公路一栏中括号内数值对应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基边缘指公路下缘的隔离栏。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导线距离计算

导线距离计算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设计冰厚10mm 0.5 1.0 1.5 1.75
设计冰厚15mm 0.7 1.5 2.0 2.5
opop123456 123456
一、导线的线间距离应按下列要求并结合运行经验确定
1、对1000m以下档距,水平线间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D=0.4Lk+U/110+0.65√fc------------------公式1
其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
Lk---悬垂绝缘子长度,m
U---送电线路标称电压,kV
fc----导线最大弧垂,m
2、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宜采用公式1计算结果的75%。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垂直线间距离不宜小于下列数值(表1):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垂直线间距离(m) 3.5 5.5 7.5 10.0 x=√[Dp*Dp+(4/3Dz)*(4/3Dz)]----------公式2
设计冰厚5mm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可根据运行经验适当减少。
在重冰区,导线应采用水平排列。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数值,宜按照上列表2“设计冰厚15mm”数值上至少增加0.5m。
三、双回路及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应比表1的要求增加0.5m。
其中: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m
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
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
二、覆冰地区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间的水平偏移,如无运行经验,不应小于下列值(表2):

电力线路基础知识

电力线路基础知识
便,使用的砂、石、水泥等材料便于供应,并且价格便宜。混凝土有一 定的耐腐蚀性,故电杆寿命较长,维护量少。与铁塔相比,钢材消耗少, 线路造价低,但重量大,运输比较困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电力线路的结构
2)铁塔 铁塔是用型钢组装成的立体析架,可根据工程需要做成各种高度和不同
形式的铁塔。铁塔有钢管塔和型钢塔。铁塔机械强度大,使用年限长, 维修工作量少,但耗钢材量大、价格较贵。在变电所进出线和通道狭窄 地段35110 kV可采用双回路窄基铁塔。 2.杆塔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和特种杆五种。特种杆又 包括:跨越通航河流、铁路等的跨越杆,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换位杆、分支 杆。
制作成9 m , 6 m和4. 5 m三种长度,使用时以电、气焊方式进行连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电力线路的结构
4.横担 杆塔通过横担将三相导线分隔一定距离,用绝缘子和金具等将导线固定
在横担上,此外,还需和地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求横担要有足 够的机构强度,导线、地线在杆塔上的布置合理,并保持导线各相间和 对地(杆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横担按材料分为铁横担、瓷横担。横担按用途分为直线横担、耐张横担、 转角横担,按结构分为四线双根横担、四线单根横担、两线横担,见图 2 -5. 2.1.3绝缘子 绝缘子是一种隔电产品,一般是用电工陶瓷制成的,又称瓷瓶。另外还 有钢化玻璃制成的玻璃绝缘子和用硅橡胶制成的合成绝缘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电力线路的结构
1)直线杆 直线杆又称中间杆。它分布在耐张杆塔中间,数量最多,在平坦地区,
数量上占绝大部分。正常情况下,直线杆只承受垂直载荷(导线、地线、 绝缘子串和覆冰质量)和水平的风压。因此,直线杆一般比较轻便,机械 强度较低。 2)耐张杆 耐张杆也称承力杆。为了防止线路断线时整条线路的直线杆塔顺线路方 向倾倒,必须在一定距离的直线段两端设置能够承受断线时顺线路方向 的导线、地线拉力的杆塔,把断线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两个耐张杆 塔之间的距离称为耐张段。

配电线路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配电线路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填空题1.配电线路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架空配电线路与电缆配电线路;按其供电对象不同可分为城市配电线路与农村配电线路。

2. 各国的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33、34.5、35、63、、69、110、132、138、154kV等。

我国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现行的标准额定电压为35、63kV和110kV 三种。

3. 架空线路的构成主要包括杆塔、绝缘子、导线、横担、金具、接地装置及基础等组成。

在高压架空配电线路上使用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铝合金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和铜绞线等导线品种。

4. 高压架空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子,我国主要使用悬式绝缘子、瓷横担和瓷质棒式绝缘子,现在开始使用合成绝缘子。

5.中压架空配电线路上,常安装有自动分段器、分段短路器或隔离开关等,以便及时隔离故障区段或切换供电电源,提高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中压架空配电线路上还接有保护配电变压器等德跌式熔断器和避雷器。

6. 低压架空配电线路即电压为1kV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也称二次配电线路。

它是直接供电给低压用电设备(如居民照明、生活用电、低压电动机和电热器等)的低压三相或单相线路。

7. 低压架空配电线路由于要向大量低压用户供电,支接点很多,杆塔档距较小,一般在城市或农村居民地区不超过50m,有的还沿房屋屋檐或墙架设。

8.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架空配电线路上,对中性线还沿线在支接点、终端增设了重复接地,以保证中性线的零电位和安全供电。

9. 配电线路的杆塔是用以架设导线的构件。

杆塔按在线路中位置和用途电杆可分为直线杆、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分支杆、跨越杆。

10. 电杆在运行中要承受导线、金具、风力所产生的拉力、压力、弯矩、剪力的作用,这些作用力称为电杆的荷载。

11.确定电杆的型式与导线的排列形式、线间距离、结构种类、杆身高充等因素有关。

12. 通常,电杆埋深取杆长的1/6,如10KV线路上一根10m杆应埋深 1.7 m。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第三章杆塔选型及校验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第三章杆塔选型及校验

、fmax=H--hx-h 联立求LJ
式中 导线最大弧垂时的应力; r导线最大弧垂时的比载; HJ-经济呼称高度。
第二节 导线间距离计算
一、单回路两相导线水平排列线间距的确定 1000m以下的档距可按下式计算
DmKi1U100.65fmax(见图1)
式中 Dm导线水平线间距,m; Ki-悬垂绝缘子串系数(I-I、I-V取0.4, V-V取0) 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 U线路电压等级,kV; fmax导线最大弧垂,m。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
主讲:陈祥和 电话:13972603361
影响总高的因素: (1)档距:档距↑,弧埀↑,呼称高度↑, 总高↑。 (2)地理条件:影响导线对地面的垂直距离( 跨越物) (3)电压等级: (4)气象:温度(高温,弧埀大),冰(重冰 弧埀大)。 (5)电气条件;各种电气安全距离。
五、要求: 要满足各种运行条件(电气要求) 结构的合理性 经济性好 外形的美观。
第六节 杆塔校验
一、塔型选用
1、已知条件 (1)设计条件
电压等级 导线规格 气象条件 理地条件 回路数
(2)计算条件 根据杆塔定位得到的呼称高度
2、选择杆塔
(1)根据已知设计条件先选择相应模块, (2)根据呼称高度在本模块中选择杆塔 (3)列出杆塔的使用参数
二、杆塔呼称高度
杆塔下横担的下弦边缘线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
称为杆塔呼称高度(见图) H=+fmax+hx+h
式中 λ绝缘子串的长度(包括金具的长 度);
fmax导线的最大弧垂; hx导线到地面、水面及被跨越物的安
全距离(查《线路设计规范》;
h考虑测量、施工误差等所预留宽度。
1.悬垂绝缘子串长度的确定 由电压等级、污秽级别确定;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通用设计--400-50导线单回路新塔设计-终版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通用设计--400-50导线单回路新塔设计-终版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通⽤设计--400-50导线单回路新塔设计-终版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通⽤设计400/50单回路塔型系列设计说明设计条件:导线:LGJ-400/50地线:GJX-100⽓象:C=10mm(地线15mm) V=27m/s设计标准:1.国标《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报批稿)2.南⽹《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供电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录1、设计内容及依据2、铁塔使⽤的⾃然环境2、1 设计⽓象条件2、2 地形地貌条件3、铁塔设计条件3、1 导线和地线3、2 铁塔使⽤条件3、2、1 ⽔平档距分级3、2、2 垂直档距的确定3、2、3 最⼤档距的确定3、2、4 代表档距的确定3、2、5 承⼒塔转⾓度数的分级3、2、6 铁塔标志⾼分级3、2、7 铁塔长短腿分级3、2、8 铁塔使⽤条件表4、铁塔绝缘配合和头部尺⼨4、1 铁塔绝缘⽔平4、1、1 绝缘⼦串⽚数4、1、2 绝缘⼦串的机械强度配合4、1、3 空⽓间隙4、1、4 间隙园图的条件4、2 塔头尺⼨的确定4、2、1 线间距离4、2、2 地线⽀架⾼度4、2、3 保护⾓5、铁塔横担与绝缘⼦串连接的要求5、1 直线塔5、2 承⼒塔6、铁塔荷载6、1 荷载条件6、2 各型铁塔荷载表7、直线塔间隙园图1、1、设计内容及依据本设计包括LGJ-400/50单导线单回路系列的⾃⽴式铁塔共8种塔型。

设计依据为国标《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报批稿。

同时也基本符合国家电⽹公司Q/GDW 179-2008《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和南⽅电⽹公司Q/CSG 11502-2008《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等的规定。

2、铁塔使⽤的⾃然环境2、1设计⽓象条件本系列塔型按我省中冰区即导线覆冰厚度10 mm,(地线15mm)最⼤设计风速27 m/s的条件设计。

220KV输电线路跳线长度计算方法

220KV输电线路跳线长度计算方法

220KV输电线路跳线长度计算方法摘要:根据施工时跳线制作的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材料,加快进度的原则,现总结如下跳线长度计算的经验。

关键词:跳线型式长度计算前言跳线引流安装是架空输电线路附件安装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直接影响着整个输电工程的工艺及质量。

本着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顺利安全进行的原则,现对跳线的3种连接方式,即无跳串、单跳串及双跳串的跳线长度进行了试验及计算。

通过试验、计算和论证,得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跳线长度计算公式,降低了工程造价, 节约了工期和成本,满足了线路工程施工要求。

一、耐张杆塔的跳线型式及计算1.1 跳线型式概述耐张塔的线间距离主要由导线在档距中央的接近距离和跳线对铁塔构件的间隙决定。

对超高压送电线路,由于跳线间距离增大,引起跳线弧垂增大,跳线风偏后铁塔构件的间隙决定着杆塔的线间距离及杆塔的经济指标。

因此,对220 kV耐张塔跳线长度进行计算比较,以确定合理的跳线长度,可保障新路运行安全并降低工程造价。

1.2 跳线型式的分类根据耐张杆塔的跨越长度、转角度数及设计要求,跳线型式一般分为三类:无跳串跳线、单跳串跳线及双跳串跳线。

1.3 三种跳串型式的跳线长度计算方法1.3.1 无跳串的跳线长度计算方法无跳串的跳线型式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时采用:1、跨越距离较大的直线杆塔。

2、转角较小、施工地段风力较小,不影响跳线对铁塔自身的安全距离。

3、设计方或甲方要求的情况下。

无跳串跳线长度计算公式将绝缘子与导线看成角度相同的两条直线,从而得出两个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绝缘子对应的垂直和水平距离。

Y3=Lc*sin(tan )(公式1-1)Y3 大号侧绝缘子挂点下垂垂直距离F1 所求塔大号侧两塔间导线弧垂L1 大号侧档距a1 大号塔臂宽一半a2 所求塔臂宽一半Lc 导线耐张串长度Y3=Lc*cos(tan )(公式1-2)X3 大号侧绝缘子挂点水平距离F1 所求塔大号侧两塔间导线弧垂L1 大号侧档距a1 大号塔臂宽一半a2 所求塔臂宽一半Lc 导线耐张串长度同理得出X4、Y4Y4 小号侧绝缘子挂点下垂垂直距离X4 小号侧绝缘子挂点水平距离F = f - (Y3+Y4)/2 (公式1-3) f 给定的跳线弧垂值L = 2*a2+X3+X4 (公式1-4)σ = atan((Y3-Y4)/L) (公式1-5)Lab= (公式1-6)此公式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手册》中给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
【摘要】导线与杆塔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绝缘间距,包括导线应用悬式绝缘子水平排列在最大风偏时于杆塔间的绝缘距离。

本文主要分析了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

【关键词】导线;排列方式;线间距离
架空配电线路在变电所出线及通道走廊紧张时,必须采取线路同杆多回路架设。

同杆多回线路在经过一定的架设长度后都必须再分离架设,就存在由于杆塔挂线方式的变化,导线会在水平排列、三角排列、垂直排列的几种排列方式之间发生变化。

由此带来在原档距内线间距离的变化。

如果在设计中未考虑导线排列方式的变化,并在投运前又未能及时发现因导线排列方式改变造成线间距离已减小甚至达不到设计规程规范要求的最小线间距离,这一设计缺陷将在投运线路上隐蔽地存在着。

通过对多处运行中的线路现场进行分析后发现,导线由原水平排列方式变化为三角排列或由原水平排列变为垂直排列时线间距离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线间距离没有问题。

但在垂直排列方式与三角排列方式之间互相变化时,在档距内中导线与上、下导线之间总存在一个线间距离最小点。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合理地把距离最小点之间的距离拉开。

由于导线在档距内改变排列方式,在线路的档距中间就必然存在最危险的最小线间距离。

1.导线在杆头的排列方式
导线在塔头上的布置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和三角形排列。

后者实际上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1.1垂直排列方式
垂直排列方式使用于双回路配电线路,两个回路的导线分别悬挂于杆塔两侧。

这种排列结构紧凑,节省投资,但是杆塔较高,增加雷击机会,而上下层导线容易相互接近而发生相间闪落。

因此这种排列的运行可靠性较低,根据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正六边形、伞形、倒伞形、平行形等。

1.2水平排列方式
水平排列有两种布置方式。

一种是对于10KV和35KV配电线路中跨越杆、跨越直线杆等,应用两棵杆与横担组成门型结构,导线使用悬式绝缘子固定于横担上,杆顶可以设置两根避雷线。

这种杆塔能承受较大的负载。

1.3三角形排列
三角形排列方式常有3种布置方法,线路采用针式绝缘子时;线路采用悬式绝缘子;杆顶可设置避雷线。

2.导线的线间距离
当导线处于静止平衡位置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叫做线间距离。

确定导线线间距离,要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导线在杆塔上的布置形式及杆塔上的间隙距离;二是导线在挡距中央相互接近时的间隙距离。

取两种情况的较大者,决定线间距离。

2.1按导线在杆塔上的绝缘配合决定线间距离
根据绝缘子风偏角计算出导线间的线间距离为
式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R——最小空间间隙距离,按三种情况(工作电压、外过电压、内过电压)分别计算;b——主柱直径或宽度;φ——绝缘子串风偏角(有三个值)。

2.2按导线在挡距中央的工作情况决定线间距离
水平排列的导线由于非同步摆动在挡距中央可能互相接近。

垂直排列的导线由于覆冰不均匀或不同时脱冰上下摆动或受风作用而舞动等原因,上下层导线也可能互相接近。

为保证必须的相间绝缘水平,必须有一定的线间距离。

垂直布置的导线还应保证一定的水平偏移。

目前根据经验来确定线间距离。

(1)水平线间距离
《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规定对l000m以下挡距,导线的水平线间距离一般按
下式计算
式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U——线路线电压,kv;√fmax——导线最大弧垂,m。

(2)垂直线间距离
在一般地区,考虑到导线覆冰情况较少,导线发生舞动的情况更为少见,因此,规程(SDJ3—79)推荐导线垂直相间距离可为水平相间距离的0.75倍,即式(2)计算结果乘以0.75,并对各级电压线路规定了使用悬垂绝缘子串杆塔的最小垂直距离值,见表1。

但这一垂直距离的规定,在具有覆冰的地区则嫌不够,尚需考虑导线间的水平偏移才能保证线路的运行安全,所以规程中又对导线间水平偏移的数值作了相应的规定。

2.3三角排列的线间距离
导线呈三角排列时,先把其实际的线间距离换成等值水平线间距离。

等值水平线间距离一般用下式计算
式中Dx——导线三角形排列的等值水平线间距离,m;
Dp——导线间的水平投影距离,m;
Dz——导线间的垂直投影距离,m。

根据三角形排列尺寸求出的等值水平线间距离应不小于式(3)的计算值。

3.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距离
3.1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满足防雷的要求。

式中a——对边导线的保护角,(°);
S——导、地线间的水平便宜,m;
h——导、地线间的垂直距离,m。

a的值一般取20°-30°,330kv线路及双避雷线220kv线路,一般采用20°左右。

山区单避雷线线路,一般采用25°左右。

对大跨越挡高度超过40m的杆塔,a一般不宜超过20°。

对于发电厂及变电所的进线段,a不宜超过20°,最大不应超过30°。

(1)避雷线和导线的水平偏移应符合规定。

(2)双避雷线线路,两避雷线间距离不应超过避雷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

(3)在挡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间距离S1+15℃,无风的气象条件下应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华.10kV架空线的导线排列方式变化处理[J].供用电,2007(06).
[2]刘启君.架空线路线间距离计算的探讨[J].电力建设,1988(09).
[3]李树立.架空线路转角档弛度差的讨论[J].电力建设,198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