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应用
核能的发展和应用

核能的发展和应用一、引言核能是一种强大的能源,可以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发挥作用,包括发电、医学和科学研究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核能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应用状况,重点介绍核能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二、核能的发展历程核能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首次发现了核裂变。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科学家们在核能方面快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开发出了核反应堆,以及用于研究和治疗疾病的核医学技术。
1954年,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核反应堆——苏联的奥布宁斯克核发电站投入运行。
随着核电站的建设和核医学技术的应用,核能开始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中,核能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进核电计划,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例如,法国是世界上使用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之一,核能发电占法国电力总生产的三分之二。
三、核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 核电发电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产生排放物和温室气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核电站可以在较小的占地面积内产生大量的电能,使其成为城市和工业设施的理想选择。
核电可以为发电网络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核电站的寿命可达40年以上,而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核医学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
核医学技术是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可以通过病人体内注射或口服的放射性药物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碘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癌,而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可以用于扫描骨骼、器官和组织。
3. 氢能源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可以用来生产氢能源。
氢能源是一种使用普遍,更清洁的能源,在未来几十年的能源领域中可能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四、核能发展的挑战核能的发展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核电站的建设成本高,且不可避免地与一些与之相关的风险和安全问题相关联。
核医学技术的使用也面临安全和环境问题。
一些患者可能对放射性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而且放射性药物在排泄后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核能产生的原理及应用

核能产生的原理及应用原理简介核能是指从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于原子核内部的结合能。
核反应可以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类型。
在裂变过程中,重核被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而在聚变过程中,两个轻核结合成一个重核,同样也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核能的释放过程主要依赖于两种核反应: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裂变为两个或多个轻核的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目前广泛使用的核裂变反应是铀-235的裂变反应,其中铀-235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可以用来生成电力。
核聚变是指轻核聚合成较重核的过程,同样也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然而,实现核聚变目前还面临一些技术挑战。
核能的应用1.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核能利用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核能发电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生成高温和高压的蒸汽,然后使用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发电机来产生电力。
核能发电具有可靠、高效和低碳的特点,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核能发电已经很普遍,并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
2. 核医学核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核医学诊断和核医学治疗两方面。
核医学诊断主要通过核素引入人体,利用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来诊断疾病。
核医学治疗则是利用放射性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或治疗某些疾病。
核医学在癌症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以及甲状腺疾病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核物理研究核能广泛应用于核物理研究领域。
通过核反应研究,人们能深入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进而推动核物理学的发展。
核物理研究对于了解宇宙的演化和起源,以及研究基本粒子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4. 环境改善核能还应用于环境改善领域。
例如,核能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
此外,核能也可以用于高效能源的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5. 新能源发展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增加,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核能在民用生活上的应用

核能在民用生活上的应用核能是一种强大而广泛应用于民用生活的能源。
它以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为基础,可以用于发电、供暖、医疗、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能在民用生活上的应用。
核能在发电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来产生电力。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来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然后通过涡轮发电机将蒸汽转化为电能。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稳定、环保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燃煤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
核能也在供暖领域得到了应用。
核能供暖是利用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热交换设备将余热传递给供暖系统,为居民提供温暖的生活环境。
与传统的燃煤供暖相比,核能供暖无烟尘、无液体废物排放,减少了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核能供暖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能够满足大范围的供暖需求。
核能在医疗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是核能产生的一种重要产物,它们广泛应用于核医学诊断和治疗。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碘-131被用于治疗甲状腺癌;放射性同位素铯-137被用于治疗深部肿瘤。
核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核能还在食品加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辐射杀菌技术是核能在食品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通过辐射杀菌技术,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辐射杀菌技术不会对食品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也没有影响。
因此,核能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核能在民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在发电、供暖、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能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和质量,还满足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核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加强核能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核能在民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
核技术应用:核技术运用,推动科学发展

核技术应用:核技术运用,推动科学发展核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医疗、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核技术的运用,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改善,更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能源、医疗和环境三个方面介绍核技术的应用,展示其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一、核技术的应用在能源领域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很大的潜力。
核技术的应用,让人类有可能通过核能来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核技术在核电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核电站可以大规模地产生电力。
核能通常以核裂变的形式产生能量,这种裂变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然后通过蒸汽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不仅如此,核技术还可以用于核融合,目前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如果研究取得成功,核能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二、核技术的应用在医疗领域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极其广泛的,核医学的发展很多方面得益于核技术的进步。
核技术具有微小抗体和放射性示踪剂等特性,可以在体内可视化器官、骨骼和软组织,以及检测疾病和其它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例如,核技术可以用于放射疗法,利用放射性物质来摧毁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以高剂量放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从而减轻人体对放射线的对数反应,对人体健康伤害更小。
另外,核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医药,通过调控放射性同位素的稳定性来制备新的医药品,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三、核技术的应用在环境领域核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核科学和技术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化学分析和石油、煤炭等能源开发领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对土壤、水、大气中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对环境污染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优势。
另外,核技术在废物处理和清障行动中也有广泛应用。
核技术可以处理以往难以处理的高放射性废物和低放射性废物,降低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总之,核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环保等多个领域,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很大帮助。
核能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核能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能量密度和稳定的供应。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核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核能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核能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核能在电力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技术,将铀或钚等放射性元素核裂变,产生大量的热能,进而转化为电能。
核电站具有高效、稳定的发电能力,不受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核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友好。
二、核能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核能在冶金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核技术可以用于金属熔炼、淬火和电镀等工艺过程。
核辐射可以加速金属材料的晶格结构调整,改变其性能并提高其耐磨、耐腐蚀性。
此外,核技术还可以用于辐射缺陷检测和材料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核能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化工工业是核能应用的又一个重要领域。
核技术可以用于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有机合成和医药制造等过程。
核能作为一种高能源密度的能源形式,可以提供能量供给,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与化石燃料相比,核能更加清洁,不产生有害废气和排放物,有助于保护环境。
四、核能在建筑和材料工业中的应用核能在建筑和材料工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核技术可以应用于水泥生产、混凝土固化和材料检测等过程。
核技术可以通过辐射杀菌,防止水泥中的细菌滋生,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核技术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辐射损伤和强度测试,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可靠。
尽管核能在工业生产中有许多应用,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核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复杂的安全措施和设施建设。
其次,核能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储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寻找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
此外,核能的利用和发展还受到公众对于核能安全性的关注和负面观念的影响。
综上所述,核能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在电力生产、冶金行业、化工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核能的产生与应用

核能的产生与应用核能是指由核反应产生的能量,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
核能的产生源自核反应,核反应是指原子核的重排和转化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核能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核电站、核医学、核工业等。
本文将介绍核能的产生与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核能的产生核能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种核反应:核裂变和核融合。
核裂变是指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多个较小的核片段,常见的核裂变反应是铀-235和钚-239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
核裂变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和核武器。
核融合是指将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重的原子核,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融合是太阳内部的能量源,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人类在实现可控核融合方面仍面临技术难题,但是核融合的应用前景巨大,能够提供一种可持续的、清洁的能源形式。
二、核能的应用1. 核电站核能最广泛的应用是在核电站中发电。
核电站使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能,将其转化为蒸汽,再通过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核电站具有产能大、稳定性高、碳排放少等优势。
然而,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核废料的处理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2. 核医学核医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摄取或注射到人体内,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特性来观察和诊断疾病。
核医学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如PET-CT技术能够帮助医生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3. 核工业核工业包括核燃料加工、核材料制备、核设备制造等领域。
核工业的发展与核能的应用息息相关。
在核工业中,需要建设一系列设施来处理和利用核材料,同时确保核材料的安全和管理。
核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并提供就业机会。
三、核能的优势和挑战核能作为一种能源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方面,核能具有高能量密度、低碳排放、独立于气候等特点。
相比于传统燃煤发电厂,核能发电厂的碳排放量更少,对气候变化形势更友好。
另外,核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因此核电站的装机容量相对较小。
核能的科学与应用

核能的科学与应用核能是一种强大而独特的能源形式,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发电、医学和科学研究。
本文将介绍核能的科学原理和多个应用领域,展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引言】在当今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寻找替代能源的方法成为重中之重。
核能作为一种可持续、高效且相对清洁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核能的科学原理和多个应用领域。
【1. 核能的科学原理】核能的科学基础是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的原子核被中子撞击后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片段,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核聚变则是轻核(如氢、氦)在极高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过程,将几个轻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核,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2.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核能最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通过核裂变的过程,核电站中的核燃料产生热能,进而转化为蒸汽,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稳定、低碳排放等优势,在满足大规模电力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减少了环境污染。
【3. 核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核能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医学成像,如X射线、CT扫描等。
核医学技术还被用于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如癌症治疗中的放射疗法、甲状腺扫描等。
核能在医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水平,拯救了许多生命。
【4. 核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核能在科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粒子加速器利用核能的原理,加速带电粒子达到极高能量,从而揭示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性质,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核能还有助于研究原子核结构、核反应等课题,为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和研究对象。
【5. 核能的潜力与挑战】尽管核能在能源、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核能的安全性、核废料处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等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解决。
核能与核辐射的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核能在能源与医学领域的应用与风险

核能与核辐射的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核能在能源与医学领域的应用与风险核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开发和医学领域。
它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便利与进步,同时也引发了对核辐射的关注和风险评估。
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旨在深入了解核能在能源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探讨其所带来的风险。
一、能源领域的应用案例核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核电和核燃料利用。
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核能在能源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1. 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基础设施。
以美国的三哥大型核电站为例,该核电站由数个反应堆组成,能够提供数百万家庭的电力供应,且减少了大量传统燃煤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核电站运营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辐射泄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核燃料利用:核燃料利用是指将铀或钚等放射性物质利用为能源的过程。
例如,核电反应堆中使用的铀-235燃料,能够高效产生大量热能供发电使用。
然而,核燃料生产、处理和运输过程中都伴随着辐射泄漏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
二、医学领域的应用案例核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医学放射和核素治疗。
它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几个核能在医学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1. X射线与CT扫描:X射线和CT扫描是医学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探测身体内部的异常情况。
例如,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脏病变、肿瘤等疾病。
然而,长期频繁进行X射线和CT扫描可能对人体产生辐射损伤,因此医生需要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合理使用这些检查手段。
2. 核素治疗与放射治疗:核素治疗与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病变组织进行治疗的手段。
例如,放射性碘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癌,而放射性钴可以用于放疗。
核素治疗和放射治疗可以精确靶向治疗病变组织,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剂量和选择合适数量的放射性物质,以避免对健康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核反应堆模型
核 反 应 堆
器 机 换 轮 交 汽 热 蒸
发 电
冷 凝 器
机
11
核能应用——一子能发电站又称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 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 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 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目前世界 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 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广 泛的是压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是以普通水作 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3
核裂变原理
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 (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裂变 反应指铀-235、钚-239、铀-233等重元素在中 子作用下分裂为两个碎片,同时放出中子和大 量能量的过程。反应中,可裂变物的原子核吸 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并放出两三个中子。若 这些中子除去消耗,至少有一个中子能引起另 一个原子核裂变,使裂变自持地进行,则这种 反应称为链式裂变反应。实现链式反应是核能 发电的前提。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16
世界上目前建造核电站情况
核电自5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目前已取得长足的发展。 到1999年中期,世界上共有436座发电用核反应堆在 运行,总装机容量为350676兆瓦。正在建造的发电反 应堆有30座,总装机容量为21642兆瓦。 目前世界上有33个国家和地区有核电厂发电,核 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其中有十几个国国家 和地区核电发电量超过各种的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 有的国家超过70%。据资料估计,到2005年核电厂装 机容量将达到388567兆瓦。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2
发展简史
19世纪末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9世纪末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895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95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96年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 1896年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 1898年 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 1898年 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 1902年 居里夫人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1902年 居里夫人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 1914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 1914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 质子。 质子。 1935年 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935年 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938年 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1938年 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1942年12月 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2年12月2日 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 日和9 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957年 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1957年 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1945年之前 人类在能源利用领域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战时, 年之前, 在1945年之前,人类在能源利用领域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战时,原 子弹诞生了。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美国、俄 子弹诞生了。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 美国、 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展开对核能应用前景的研究。 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展开对核能应用前景的研究。
BACK TO CONTENTS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5
裂变原理演示
核 裂 变 —— —— 链 式 反 应
BACK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6
核反应的源泉——核燃料
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 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燃 2050吨优质煤 然而陆地上铀的储藏量并不丰富, 吨优质煤。 烧2050吨优质煤。然而陆地上铀的储藏量并不丰富,且分 布极不均匀。只有少数国家拥有有限的铀矿, 布极不均匀。只有少数国家拥有有限的铀矿,全世界较适 于开采的只有100万吨,加上低品位铀矿及其副产铀化物, 100万吨 于开采的只有100万吨,加上低品位铀矿及其副产铀化物, 总量也不超过500万吨,按目前的消耗量, 500万吨 总量也不超过500万吨,按目前的消耗量,只够开采几十 而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却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 年。而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却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据 估计,海水中溶解的铀的数量可达45亿吨, 45亿吨 估计,海水中溶解的铀的数量可达45亿吨,相当于陆地总 储量的几千倍。如果能将海水中的铀全部提取出来, 储量的几千倍。如果能将海水中的铀全部提取出来,所含 的裂变能可保证人类几万年的能源需要。不过, 的裂变能可保证人类几万年的能源需要。不过,海水中含 铀的浓度很低,1000吨海水只含有 克铀。 吨海水只含有3 铀的浓度很低,1000吨海水只含有3克铀。只有先把铀从 海水中提取出来,才能应用。而要从海水中提取铀, 海水中提取出来,才能应用。而要从海水中提取铀,从技 术上讲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需要处理大量海水, 术上讲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需要处理大量海水,技术工 艺十分复杂。但是, 艺十分复杂。但是,人们已经试验了很多种海水提铀的办 如吸附法、共沉法、 法,如吸附法、共沉法、气泡分离法以及藻类生物浓缩法 等。 7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17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安全措施 (safety) )
四重屏障: 四重屏障: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设 置了四道屏障: 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90%滞留于燃料芯块中; 密封的燃料包壳; 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 的回路系统; 能承受内压的安全壳。 多重保护: 多重保护: 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 人身的情况时,进行正常停 堆; 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 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 实行自动紧急停堆; 如任何原因 控制棒未能 插入,高浓度硼酸水自动喷 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12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目前建造核电站情况
核电自5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目前已取得长足的发 展。到1999年中期,世界上共有436座发电用核反应 堆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为350676兆瓦。正在建造的发 电反应堆有30座,总装机容量为21642兆瓦。 目前世界上有33个国家和地区有核电厂发电,核 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其中有十几个国国家 和地区核电发电量超过各种的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 有的国家超过70%。据资料估计,到2005年核电厂装 机容量将达到388567兆瓦。
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追风”创作小组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1
CONTENTS
• • • • • • 核能的发展历史 核反应原理 核反应的源泉——核燃料 核反应的源泉 核燃料 核裂变的重要应用——核能发电 核裂变的重要应用 核能发电 未来的神话——核聚变 未来的神话 核聚变 核能应用的危害与防护
核反应的源泉——核燃料
氘和氚都是氢的同位素。 氘和氚都是氢的同位素。它 们的原子核可以在一定的条 件下, 件下,互相碰撞聚合成较重 --氦核 氦核, 的原子核 --氦核,同时释放 巨大的核能。 巨大的核能。一个碳原子完 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 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只 放出4电子伏特的能量, 放出4电子伏特的能量,而氘 氚反应时能放出1780 1780万电子 -氚反应时能放出1780万电子 伏特的能量。据计算, 伏特的能量。据计算,1 公 斤氢/燃料, 斤氢/燃料,至少可以抵得上 公斤铀燃料或l 4公斤铀燃料或l万吨优质煤 燃料。 燃料。 0.03克氘 克氘。 每升海水中含有 0.03克氘。 0.03克氘聚变时释放出采 这0.03克氘聚变时释放出采 的能量相当于300 300升汽油燃烧 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 的能量。 的能量。海水的总体积为 13. 亿立方公里, 13.7亿立方公里,共含有几 亿亿公斤的氘。 亿亿公斤的氘。这些氘的聚 变所释放出的能量, 变所释放出的能量,足以保 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 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 而且氘的提取方法简便, 而且氘的提取方法简便,成 本较低, 本较低,核聚变堆的运行也 是十分安全的。因此, 是十分安全的。因此,以海 水中的氘、 水中的氘、氚的核聚变能解 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需要' 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需要'将展 示出最好的前景。
15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重水堆核电站与快堆核电站
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 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 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 可用轻水或重水作冷却剂, 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 管式两类。 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 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 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 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 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 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 能的核电站。 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 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 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 现核裂变材料的增值。 目前,世界上已商业运行 的核电站堆型,如压水堆、 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 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 利用核裂变燃料,即使再利 用转换出来的钚-239等易裂 变材料,它对铀资源的利用 率也只有1%—2。
13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工作原理
压水堆核电站 沸水堆核电站 重水堆核电站 快堆核电站
14
核能应用——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压水堆核电站与沸水堆核电站
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它主要由核岛和常规 岛组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 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发生器、 稳压器、主泵和堆芯。在核 岛中的系统设备主要有压水 堆本体,一回路系统,以及 为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 和保证反应堆安全而设置的 辅助系统。。 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 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 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 蒸汽的动力堆。沸水堆与压 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 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 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