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等5则

合集下载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科研单位)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科研单位)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8530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B+
8530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B
0708地球物理学
14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0709地质学
23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0710生物学
164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82101中国农业科学院
A-
8240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0802机械工程
191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B+
0803光学工程
81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74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174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86401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C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86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B+
82304西安热工研究院
129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8280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B
0703化学
152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8280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C
0704天文学
9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0705地理学
61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0706大气科学
16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A+
0707海洋科学
25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已经公布,该评估以高等学校为对象,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

以下是该评估结果的主要内容。

首先,本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前几轮相比,学科评估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其中,一些学科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例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评估结果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些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仍然较低,且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学科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此外,一些学科的发展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并加强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指导。

最后,教育部提出了提升学科评估效果的若干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学科评估体系,加强对各个学科的定量评估和对比分析,推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发挥。

其次,加强学科评估结果的运用和宣传,将评估结果作为高校招生、科研经费分配、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要加强学科评估与高校自身发展规划的对接,确保评估结果能够为学校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总的来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

评估结果既体现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加强学科评估,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科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部将继续加强对学科评估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级

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级

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级摘要:一、教育部学科评级简介1.教育部学科评级背景2.教育部学科评级的目的和意义二、第4次学科评级具体情况1.评级范围和时间2.评级方法和标准3.评级结果概述三、各学科评级表现1.优秀学科领域2.一般学科领域3.需要加强的学科领域四、学科评级对高校和学生的启示1.对高校的指导意义2.对学生的择校择专业建议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展望1.优化学科布局2.提高教育质量3.培养创新型人才正文:一、教育部学科评级简介教育部学科评级是我国对高校学科实力的一种权威评估,旨在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关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信息,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第4次学科评级是近年来的一次全面评估,对各高校的学科实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排名。

二、第4次学科评级具体情况1.评级范围和时间:本次学科评级涵盖了全国范围内具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共有1300多个一级学科参评,最终于2021年完成了评级工作。

2.评级方法和标准:本次评级采用教育部制定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共计12项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

通过对各高校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进行评估,最终得出各学科的排名。

3.评级结果概述: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在许多学科领域表现优秀,尤其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科领域表现一般,甚至需要加强建设。

三、各学科评级表现1.优秀学科领域:在本次评级中,许多高校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表现突出,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一般学科领域:相较于优秀学科领域,一些人文社科、管理类的学科领域表现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

3.需要加强的学科领域:部分高校的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四、学科评级对高校和学生的启示1.对高校的指导意义:各高校可以根据学科评级的结果,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

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

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供大家参考。

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2021年8月6日,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776号(教育类24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针对社会各界的针对学科评估的建议做出了明确答复。

其中主要涉及破五唯、讲质量、重满意、讲特色、看动态。

首先,破五唯中指出:学科评估坚决破除"五唯'顽疾。

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

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情况'"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

破五唯讲求的是只要你有实际成果,不论你的出生以及是否有各种职称做支撑,那么都将会作为学科评估的硬性指标,成为其加分项,这也使得那些新进人员拥有用武之地。

同时,唯论文论的惯例被破除,论文权重的降低也有利于优化科研环境,将论文等于科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其实按照个人观点,论文和科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其实论文只是科研的附属品,根本画不上等号,有些论文其实就只能算是大型的实验报告而已,甚至有些论文是照搬别人的方法,然后把实验数据改一下就发表了,这就只能算是重复的实验报告,和科研基本搭不上边。

其次,强化人才培养地位:这是本次学科评估的一大亮点,有些学校帽子很多,师资力量也很雄厚,但是招生就那么些人,很多高帽子的教授其实只是尸位素餐,挂着教授头衔,但是一年估计没上过几次讲台,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

教育部也是看清楚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次学科评估也许会在这方面加以控制。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近年来,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学科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工作,旨在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加速学科建设和发展。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份评估结果,并探讨其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影响。

首先,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评估结果从学科发展状况、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等多个维度对高校学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看到高校学科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科在国内顶尖,有些学科还有待提高。

这也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促使高校更加注重研究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对高校的竞争力和排名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在评估结果中的排名不仅体现了学科的实力和质量,也反映了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在如今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排名的高低对高校的声誉和吸引力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于那些在评估结果中排名较低的高校而言,他们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力度进行学科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此外,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对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评估结果反映了不同学科的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在不同学科上的优势和劣势。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教育部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一些学科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在这些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对于评估结果中表现不佳的学科或高校,教育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激励和扶持措施,帮助他们提升学科水平。

最后,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还体现了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的规范和监管力度的加大。

通过对高校学科的评估,教育部可以了解到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督促和指导。

评估结果的公布还增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使高校更加注重学科建设的整体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解读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解读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解读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该指标将用于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学科建设进行评估,以促进学科建设的提升和发展。

以下是该指标的详细解读:
1.教学质量指标: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2.科学研究指标:包括科学研究水平、科研成果质量、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科学研究水平包括科研团队规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评估。

3.社会服务指标:包括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服务领域包括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评估。

4.人才培养指标: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继续深造情况、毕业生社会反响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毕业生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就业单位、就业岗位等方面的评估。

5.国际化指标:包括国际化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国际化程度包括引进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评估。

以上是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了解高等教育机构学科建设有所帮助。

- 1 -。

教育部 发布的所有学科评估排名

教育部 发布的所有学科评估排名

7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71 10285 苏州大学
72 10292 常州大学
73 10294 河海大学
74 10295 江南大学
75
10336 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
76 10459 郑州大学
77 10489 长江大学
7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79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80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81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 学
80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76
10285 苏州大学
87 10056 天津大学
84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 学
10286 东南大学 83
10357 安徽大学
69 10385 华侨大学
10386 福州大学
10427 济南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512 湖北大学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67
10730 兰州大学
11065 青岛大学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64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 大学
11035 沈阳大学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10743 青海大学
63
67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10295 江南大学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高校成绩单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高校成绩单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高校成绩单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改革,教育部对高校的学科评估也逐渐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高校的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本轮学科评估中,共有14个学科进入A类,包括了理、工、医、文、管等多个领域。

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学科进入A+评估,表现卓越。

另外,清华大学的工程学、管理学、地球科学等学科也跻身于A类,整体表现出色。

同样,北京大学也在这次评估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北京大学共有13个学科进入A类,包括了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

其中,数学学科进入A+评估,显示了其在数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此外,北京大学的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学科也进入A类,展现了其在多个领域内的强大实力。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位于江浙沪一带的一些高校的表现。

浙江大学在这次评估中获得了11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数学学科进入A+评估,展现了其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卓越实力。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也在这次评估中获得了11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入A+评估,显示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卓越研究水平。

南京大学也获得了10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物理学、地球科学等学科进入A+评估。

除了这些高等学府,一些地区性的重点高校也在这次评估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例如,湖南大学共有8个学科进入A类,包括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等学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获得了7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A+评估。

总的来说,这次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国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不仅是一些综合性大学获得了突出的表现,地区性的一些高校也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等5则
教育部
学科评估结果出炉
不久前,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95个一级学科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分别达到16个、14个、9个,占总量约四成。

北京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理学和基础医学,清华大学集中在工学,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在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

不少高校表示,此次评估是对社会上所谓专业排名的“重大矫正”。

部分学科排名前三的高校为:
法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

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数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

生物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学长团回母校传经验
“萌式”宣讲HIGH翻全场
什么是学神?什么是学霸?什么是学渣?什么是蹭课?什么是翘课?12名清华大学大一学子回到母校武汉市二中,为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上了一堂“超萌”的大学入门课,整个会场笑声连连。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2012级学生卢地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他说,自己曾以为上了大学可以“撒着脚丫子玩”,进去后才发现,想要学好并不容易。

很多科目一周才一两节课,课外不泡图书馆,根本“吃不饱”,期末很可能挂科。

“高中有老师和家长督促,上了大学全靠自己。

”他表示,高中阶段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清华社会科学学院女生崔力道出自己的学习秘诀:揪着问题不放。

这位文科尖子生当年是老师中“知名度”最高的学生,学习上碰到“拦路虎”,她一下课就冲进办公室问老师,自己班级的老师不在,就问其他班的老师。

她说:“会
提问的学生老师最喜欢。


让大学生回到中学母校引导学弟学妹,是清华的实践活动,目前已坚持了10个年头。

两个新生一相逢
便换了专业
高考进了大学,报到第一天,专业还可以互换?
在浙江工商大学,真的可以这样。

浙江工商大学鼓励学生进入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只要找到愿意与你互换专业的同学,父母点头,大一报到开学时,就可以转到心仪的专业就读。

以去年为例,开学第一天,该校下沙校区刚好100人要求互换,而有5对互换成功。

第1对:开学前在QQ上就商量好的,“日语”换“工商管理”。

第2对:“动画”换“艺术设计”,两个同学私下里认识,考上艺术设计的同学准备出国,所以多了一个名额。

第3对:在报到现场找到的,“经济”换“日语”。

经济专业的女生,特别想学日语;日语专业的男生,他的父母不喜欢孩子学日语,两家人正好在报名的时候碰到,结果皆大欢喜。

第4对:更神奇,居然是在校门口偶遇的,之前完全不认识,没想到一拍即合。

第5对:是杭州商学院的两位学生。

国外高校
中国留学生扎堆
2010年,中国超越印度成为赴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的统计,中国也已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在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中国学生扎堆挑选就读国家、就读城市、就读学校、就读专业的情形也渐渐普遍起来。

日前发布的《2012年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从留学目的地看,美国仍是中国学生的第一选择,紧随美国之后的分别是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四大留学目标国大约占中国自费留学市场份额的75%;从专业上看,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中,约50%的学生选择了经济、金融、管理专业。

这与出国攻读研究生的学生的选择基本相同。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国外华人圈里被戏称为“清华大学”――清一色华人大学,华人孩子扎堆申请。

事实上,这样的名校还有不少。

以英国为例,2011年媒体报道的一组数据显示,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国际传媒专业,中国学生超过了50%;就读伦敦艺术大学时尚营销专业的中国学生同样是人数最多的外国留学生群体。

选择高校的
“二元定位法”
很多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都是根据分数选择高校,
即根据高考成绩选择一个最相匹配的、最可能录取的学校。

但从学业规划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元定位”,只考虑了成绩对选择学校的影响,而另外“一元”――专业的问题则基本上不予考虑,最多是确定学校后做个测评,选个有兴趣的专业而已。

学业规划指导专家提出的“二元定位法”,则指出了新形势下高考志愿决策的基本流程,即首先考虑自己未来的就业目标,然后根据就业目标确定专业,再根据专业选择学校,看哪些学校在所定的专业上有竞争和就业的优势,从这一角度可以选择一批学校,从高分到低分都有;第二步才是根据高考成绩在上面所定的学校和专业范围内具体定位,看哪一所学校的哪个专业最有可能录取。

这就是高考志愿决策中“二元定位法”的具体内涵,也是决策高考志愿的一种基本理念和方法。

(编辑蓝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