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原文

合集下载

1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1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xx学习提示这是一篇讲话,作者时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这是他在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礼上的讲话。

这篇讲话的对象虽然是大学毕业生,但对我们同样有看深刻的启示。

从学校向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充满幻想到走向现实的过程。

作者送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校园里,老师们以分数奖你的成功,并且不要求物质回报,而社会更多是一个市场,不能把自己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

第二句话是“要安分守己”,作者告诫大家要恪守自已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从容坦然面对平凡,勤勤恳恳地为社会和大众服务。

这篇讲话面对现实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共性、就业特点以及成才、成功的可能性来讲,很有针对性。

在说理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举出大家熟悉或了解的事例,很有说服力。

课文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在这个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语。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

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

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很不同。

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

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拓展延伸
思考:该演讲为什么没有大谈“未来美好, 奋斗重要”? ①演讲内容切合毕业生需要,解答了学生需 了解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
②内容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助于学生培 养正确的价值观。 ③用事实说话,形象化地阐述了道理。
文章写作特点
• 1、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 2、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深刻的哲理。
小组合作探究(1)
“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表现在: • 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不一样 (消费者VS教师) • 生活环境不一样 (平民政治VS贤人政治
/精英政治)
• 接纳方式不一样 (“硬成果”VS“软实力”) • 生活内容不一样(琐细的事情VS激动人心的故事)
小组合作探究(2)
要“安分守己”,指的是: ①要有对成功的渴望,更要有失败的心理准 备。 ②克服浮躁和自傲。 ③正确界定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舍我其谁 界定
边际效用
生词释义:
• 嗜好: 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 格格不入: 有抵触,不投合。 • 诉讼: 俗称“打官司”。
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 • 舍我其谁: 遇到该做的事儿绝不退让。 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 安分守己:
• 界定: 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
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简介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苏力
演讲现场
学习目标
• 1、熟练掌握课文生字词。
• 2、学会客观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成 功,作好迎接各种考验的心理准备。 • 3、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扫障碍”
嗜好 膨胀 楚材晋用 格格不入
迥然不同
蜕变 安分守己
闪烁
诉讼
深闺
• 苏力(朱苏力),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教 授、博士生导师。 • 本文选自《演讲与口才》,是作者2003年在北京 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社会没义务等待你成长

社会没义务等待你成长
社会没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老师们,同学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们好!在这个欢庆你们毕业,欢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束语。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跟学校很不一样。
在校园里,个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份。老师不要求你们物质回报,只要你们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因此,第二句话,要安分守己,这是对每个同学就的。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人时代也许过时了,但对你们可能还不过时。因为我从来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是否远大,而更多地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地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当年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摸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还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我当然希望而且想信,你们当中能涌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但只可能是少数--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在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值得了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社会则很不同。社会更多是一个世俗利益交换的场所, 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智力优越(尽管你的聪明和智力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因此,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你李白那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为一人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在将来的事业中,如果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时, 要坦然面对平凡。
如果取得的成就得不到世人的肯定,要正确地看 待,既不要被世俗的错误观念所左右,也不要经 不起诱惑而改变自己正确的信念。
正确看待成功,将成功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 来,也会从平凡中感受带幸福。
写作特点
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一是符合听众需求。作者第一句忠告解答了即将踏 入工作岗位、缺乏对社会认知能力的应届毕业生最迫 切需要了解的问题。第二句忠告重在着眼于毕业生将 来的发展需要
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导入
同学们,你考虑过自己的职 场之路吗,那将会是怎么样 的呢?
那你认为你选择的职业之 路会与社会和谐并行吗?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 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 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学业·职业·事业》 “所学即所用,人得其事,事得其 人,不过这只是理想,事实上一个 人的职业往往和他的学业不很相 关。”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评价主体和标准、生活环境、接纳方式、生 活内容。

要安分守己。
要安分守己,具体是什么意思?
要界定属于自己的成功,端正心态,接受平凡,并坚守着自己的初 心,在平凡中造就不平凡的幸福。
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不一样
学校:“成绩的优劣”“由教师制定评价体系” 社会:“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 “由消费者制定体系”
幸福
安分守己 ——本 义: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近义词:循规蹈矩、老实巴交 ——反义词: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惹是生非
安分
遵守规则,做好本职工作。
守己
坚守信念,为理想而努力。
笑对失败 接受平凡 坚守初心 发现幸福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ppt课件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ppt课件

众观社会:
陈怡是武汉某大学新闻学院广告 专业2008级毕业生,因为今年金融危机,大 学生找工作难度加大,陈怡一直没有找到合 适的工作单位,于是她趁着过年家政工紧俏, 临时去家政公司报名,骑驴找马,一边做家 政挣出生活费来,一边继续参加各种招聘会。 她替人买菜、烧饭煮菜、洗衣服、整理房间、 甚至照顾老人、小孩等。终于她出色的表现 受到了一家女主人的认可,推荐她到一家公 司当文员。
苏力(朱苏力),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 法律系,于1982年获得法学学士。后再 度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中国法 律思想史。其后,他赴美留学。1992年 归国,任教北京大学法律系。
演讲的基本要求
1.演讲要内容正确、观点鲜明、平易近人、亲切感人 2.演讲要材料充实、论据确凿、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3.演讲语言要通俗明白、生动流畅,声音要清晰明亮 4.演讲感情要真挚朴实,体态要自然得体
赠言:
在将来的事业中,如果自己的理想得 不到实现时,要坦然面对平凡。
如果取得的成就得不到世人的肯定, 要正确地看待,既不要被世俗的错误观念所 左右,也不要经不起诱惑而改变自己正确的 信念。
要保持正常的心态,正确看待事 业上的困难和挫折,人生旅途上的误解 和失意。
小结:
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要安分守己。

要安分守己,这是什么意思?
本文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送出的两句忠告。
• 这是在怎样的场合里送出的?
——毕业典礼。
• 毕业典礼本应是怎样的氛围?
——欢快,激动,对未来充满信心,斗志昂扬。
作者为何不鼓舞大家,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呢?
第一句: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1. 不同之处 2. 相似之处
第二句:要安分守己。

15-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15-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二、预读课文,字词正音
未雨绸缪 安分守己 宪章 膨胀 琐细 谦逊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演讲词的基本要求 2.本文的中心观点 3.本文的论证方法
四、老师导学,理解观点
1.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2.要安分守己
五、联系实际,修正自身
“既然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那我们应该如何 来适应,从学校走向社会?我们在步入社会之前, 应该准备些什么?我们应该褪去身上的什么,再为 自己穿上什么?”(分组讨论形式)
第三组
第二组
第一组
第四组
六、归纳总结,老师赠言
1.社会是残忍的,社会是不相信眼泪的,她不接受任何 人的任何理由! 2.要坦然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磨难,那是对你的洗礼!
3.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积极投身社会!
七、作业布置,课后反思
给即将步入社会的自己写一封信!
微型课堂 展示环节
五、联系实际,修正自身
各小组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刚才经历了激烈 的讨论和积极的发言,相信你们已认识到自己 身上的不足,同时也虚心的接受了他人的宝贵 建议。正如大家讨论的结果一样: 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她不相信眼泪,不 同情弱者,她只相信实力、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的所学所获,真正地 运用到生活、学习、工作中去!
重点研读观点: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针对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这一观点,那我们应该如 何来适应,从学校走向社会?我们在步入社会之前,应 该准备些什么?我们应该褪去身上的什么,再为自己穿 上什么?”(分组讨论形式)
(一)分组讨论 任务驱动
全班分为四小组,确定每组的组长、记录 员、发言人,分配好任务
第二组
第三组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15号

第10课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版)教案资料

第10课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版)教案资料

第10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版)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预习案】一、基础梳理(字、词):1.单音易误读字迥(jiǒng )然不同闪烁( shuò ) 深闺( guī )膨( péng )胀蜕( tuì )变2.多音易误读字①识认识( shí ) 博闻强识( zhì )②差差( chā )别出差( chāi ) 参差( cī )二、整体感受文本: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

作者在毕业典礼上对即将离校的学生提出了两点忠告:一是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二是要“安分守己”。

指出眼高手低,不切实际,是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很容易犯的错误。

2.主体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3—8段):提出第一句忠告:“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第二部分(第9—13段):提出第二句忠告:“要安分守己。

”三、我的疑问:我们应该怎样界定自己的成功?【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探究一:成语“安分守己”的原意是什么?作者赋予它什么新含义?成语“安分守己”的原意是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作者要求学生“安分守已”,其用意是说在将来的事业中如果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时,要坦然面对平凡;如果取得的成就得不到世人的肯定时,要正确地看待。

既不要被世俗的错误观念所左右,也不要经不起诱惑而改变自己正确的信念。

他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保持正常的心态,正确看待事业上的困难和挫折,人生旅途上的误解、失意等。

探究二:成语“楚材晋用”出自何处?如何解释?作者将“楚材晋用”改为“楚材晋不用”意在说明什么道理?“楚材晋用”出自《左传》“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可解释为:楚国的人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被晋国使用。

比喻本国的人才被别国使用。

作者将“楚材晋用”改为“楚材晋不用”意在说明如果学生将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就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并使用,从而达到作者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目的。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章 ” , 们 还 可 以 评点 孔 、 、 等 你 孟
老 、 , 论柏拉 图 、 里士多德 , 庄 议 亚 甚 至“ 舍我其谁 也” 。大学 的文科
校, 会让 你补考 , 或者 到老 师那里
象 ( 大家还记 得 甲骨 文公 司首席 执 行 官埃 里 森 20 0 0年在 耶 鲁 大 学 毕业 典 礼上 的讲 话 吗 ) 。这 种
什。因此 , 我们 的同学千万不要把 自己 l 6年来 习惯 了 的校 园标 准
少现在不行 。如果你有什么素质 , 有什 么潜 力 , 什么后劲 , 有 你就得 给我拿 出来 ,你 就得给我 变成实 打实 的东西——也许 是一份合 同
些 同学离 开校 园的场合 ,我说
两句话 ,作 为你们大 学生活 的结
域长
▲▲苏力( 来苏力)祖 籍江苏东台,9 5年 出生于安徽合肥。17 年 l : 15 90 2月入伍。
换 的场所 , 是一 个 市场 , “ 民 是 平
政治 ”评 价的 主要 不是你 的智力 ; 优越 ( 管你 的聪 明和智 慧仍然 尽 可以帮助你 )而是你 能否拿 出别 , 人 想要的东 西 ;这 个标准不 再 由 中心—— 老师确定 ,而 是分 散 由 众 多消 费者确定 的。因此 , 尽管定
试作弊 的学生 。他每年都 出现在
“ 十佳 教师 ” 晚会 上 , 不是 在 的 但 台上接过鲜 花 ,而是 在 台下安排 布置 。他没 有车子 、 房子 , 更不 如 他的许 多同学 有钱 。但是 , 当他离
常 的琐细之 中。 因此 ,第二句话 ,要安 分守
己, 是对每个 同学说 的。这句话 这
“ 脑体倒挂 ” 不完美 , 也恰恰 表 , 但
求个 情 、 改个分 数。“ 北大学 生有 潜力 、 有后 劲” 别人这样说 行 , , 你 们 自己则 千万 不要说 。也不要 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苏力
老师们,同学们:
①你们好!在这次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语。

②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③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

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

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很不同。

④社会更多是一个世俗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
特与凤凰令》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大家还记得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森2000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吗?)。

这种“脑体倒挂”,不完美,但也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锺书或纳什。

因此,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⑤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期货,讲也都是将之转为现货。

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作平等的,不考虑你刚毕业,没有经验。

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你就失去了;不像在学校,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数。

“北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行,你们自己则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

这种说法不是安慰剂,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说你不行,至少现在不行。

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就得给我拿出来,你就得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西——也许是一份合同起草,也许是一次成功诉讼。

⑥这一点对于文科毕业生尤其重要。

理工科的学生几乎是从一入学就很务实,就是一次次实验,一道道习题,就是一个毕业设计,没有什么幻想;他们几乎没有谁幻想自己成为牛顿、达尔文或爱因斯坦,就是成名了,也是他或她自己。

而文科学生,大学4年,往往是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交往,在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你们知道了苏格拉底审判,知道了马伯利诉麦迪逊,知道了“大宪章”等等,你们还可以评点孔、孟、老、庄,议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舍我其谁也”。

大学的文科教育往往会令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和时代,甚至使人膨胀起来。

但这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琐细之中。

⑦因此,第二句话,要安分守己,这是对每个同学说的。

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许过时了,但对你们,可能还不过时。

因为我从来也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是否远大,而更多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当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黯淡起来的时候;还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我当然希望而且相信,你们当中能涌现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但只可能是少数——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

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在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

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⑧让我告诉你们一个人吧,一个也许当年把你们当中的谁招进北大的人,一个本来会且应当出现在这一场合却再也不可能的人。

这个人当年曾以全班第一名毕业于这个法学院,毕业留校后,长期做学生工作、党团工作、行政工作;在北大这样一个学者成堆的地方,他的工作注定了他只能是配角,而且还永远不可能令所有的人满意,乃至有人怀疑他当年留校做行政工作是不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行。

但他安分:勤勤恳恳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为我们和你们服务;他守己:恪守着他学生时代起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一直到他外出招生不幸殉职。

他不是学者,更谈不上著名;他没有留下
学术著作,留下的,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中,是诸多的报告和决定,有关招生,有关法学院大楼,有关保送研究生以及处分考试作弊的学生;他每年都出现在“十佳教师”的晚会上,但不是在台上接过鲜花,而是在台下安排布置;他没有车子、房子,更不如他的许多同学有钱。

但是,当他离去之际,他的同事、同学和学生都很悲痛,包括那些受过他批评的学生。

是的,他没有成为一个被纪念的人,甚至不是一位会被许多人长久记住的人,但是,他是一位令他的同事和同学们怀念的人。

这难道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成功?尽管有点惨烈和令人心痛!
⑨我们的事业,中国的事业,其实靠的更多是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⑩安分守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时代,“守己”则更不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