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2022学年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1

2022学年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1

2022学年高二语文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优化演练粤教版选修1[学生用书P45~P46]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虏弦.悬.疑玄.妙B.才俊.疏浚.竣.工C.四散.播撒.撤.退D.潇.湘肃.穆啸.傲解析:选B。

A项,ián/uán/uán;B项,都读“ùn”;C项,àn/ǎ/chè;D项,iāo/ù/iào。

2.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一组是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D。

①是对项羽自刎的批判,③是对项羽穷兵黩武的批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解析:选A。

B项,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C项,介词赘余,去掉“在……中”;D项,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紧密,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峰回路转,华亭寺的山门突现在眼前。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013学年 粤教版 语文选修2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含答案

2013学年 粤教版 语文选修2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含答案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一无所求泰戈尔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

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我沉静地站立着.我没有说出一个字。

那是藏起的鸟儿在密叶中歌唱。

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

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

我提着空桶站立着。

我没有走近你。

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你的钏镯丁当,乳沫溢出罐沿.晨光渐逝而我没有走近你。

1.这首诗原来没有题目,“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的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歌的题目要能体现诗歌的主旨,《我一无所求》这个题目正好反映了诗人的纯洁追求.答案:用“我一无所求”作为标题很好。

全诗表达了对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的崇尚和追求,也是诗人对纯真、和谐的人生的崇尚和追求。

2.“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逗留”“懒"等词语中不难发现是拟人手法.表达效果可结合拟人的作用分析即可。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三单元第13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8页)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三单元第13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8页)

2021学年高二语文电子(diànzǐ)题库第三单元第13课知能优化演练粤教版选修3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方方的月亮在挪动,消失,又重新诞生。

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是落日的余辉还是站台的灯?为什么连另外三个方窗也遮严了呢?黑咕隆咚,好似紧接着下午便是深夜。

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

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是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铁,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兴旺的肌肉!呵,当然,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

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柔的歌曲吗,叫作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

假如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人可真会生活,不像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

人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

HY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

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

下一站,或者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者许多许多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者孩子,友人或者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者丰富的饮食正在那里等待着你。

都是回家过年的。

过春节,我们的古老的民族的最美妙的节日,谢天谢地,如今全国人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年了。

再不会用“革命化〞的名义取消春节了。

1.月亮本来是圆的,作者为什么反复描绘为“方方的大月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突出闷罐子车窗口小,从而提醒闷罐子车条件简陋、落后。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由声音展开联想,简要说说作者的意识流动的线索及其根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识流动的线索: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风铃的清音——HY的抽象派音乐(yīnyuè)——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12页)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12页)
2021学年高二语文 电子题库(tí kù) 第二单元第8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3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型通信设施将使得与地理上相距遥远的亲友保持联络比现今状况下容易做到。我们很多人都和远方的人费力地保持一份友谊。我以前常和住在另一座城的一个女士约会。我们都在电子邮件上花了许多时间是。我们找到了一种方式使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说来也算是一起看电影。我们找一部在两座城大约在同一时间是放映的电影。我们开车去各自的影院,通过挪动 聊天,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再用挪动 讨论电影。将来这种“仿真约会〞会好些,因为看电影的过程能与电视会议连接。
我已对这些细节考虑了许多,因为我如今正在构建一所房子,我想尽量在这房子里面预见近期的将来。我的房子设计(shèjì)和建筑都有点领先于时代,但也许它预示着家庭将来的情况。
与任何盘算建房的人一样,我希望我的房子与周围环境和将要住进去的人的需要相和谐。尽管我想让它从建筑角度上吸引人,但我更希望它舒适。它将是我和家人的住所。房子是一个亲密伴侣,或者用20世纪伟大的建筑家勒·考布什尔的话来说,是“为了居住的机器〞。
1.“我们很多人都和远方人费力地保持一份友谊〞,联络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用“费力〞一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下文的语境,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没有“新型通信设施〞时的情况。
4.把以下句子填入横线,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科学和艺术的一共同根底是人类的创造力,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亲密关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9页)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9页)

2021学年高二语文电子题库(tí kù)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粤教版选修3[学生用书 P40]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致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是从事音乐活动。

但音乐还是有的。

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

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

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

它开场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局部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

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

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

这是一种沉思的、假设询假设诉的音乐。

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歌鸲能唱婉转的歌子,其中含有它可以随自己的喜欢重新安排的多样主题。

每一个主题的音符构成句法,种种可能的变奏曲形成相当可观的节目单。

北美的野云雀能纯熟运用300个音符,它把这些音符排成3到6个一组的乐句,谱出50种类型的歌曲。

夜莺会唱20支根本的曲子,但通过改变乐句的内部构造和停顿,可以产生数不清的变化。

苍头燕雀听其他的同类唱歌,能把听来的片断输入自己的记忆里。

人类普遍地表现出创作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

我不能想像,甚至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之时,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

唱歌像说话一样,乃是人类生物性活动的主导方面。

1.“事务性通讯〞和“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指什么?答:解析:从节选局部第一自然段来看,“事务性通讯〞和“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yǔyán)〞指代的内容是一样的,是与“从事音乐活动〞相对而言的,在文中有详细的列举内容。

答案:指的是鸟之间用于沟通和联络、交流的声音信号。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三单元第10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10页)

高中 电子题库 第三单元第10课知能优化演练 选修3 试题(共10页)

2021学年(xuénián)高二语文电子题库第三单元第10课知能优化演练粤教版选修3[学生用书 P55]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个星期天,她上大街去漫步,消除一星期来的疲劳。

她突然看见一个妇人带着孩子在漫步。

这个妇人原来就是福雷斯蒂埃太太,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罗瓦赛尔太太心情非常冲动。

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债务都已经还清了,她可以把一切都告诉她。

为什么不可以呢?她于是走了过去。

“您好,让娜。

〞对方一点也认不出她来了,被这个贫民妇女这样亲密地一叫,觉得很惊讶,便结结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认错人了吧。

〞“没错。

我是玛蒂尔德·罗瓦赛尔。

〞她的朋友喊了起来:“哎哟……是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吗?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儿啦!……〞“是的,自从那一次跟你见面之后,我过的日子可困难啦,经历了不知多少苦难……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因为我……那是怎么回事呀?〞“你还记得你借给我去参加教育部晚会的那串项链吧。

〞“是啊。

那又怎样呢?〞“那又怎样!我把它丢了。

〞“那怎么会呢!你不是给我送回来了吗?〞“我给你送回的是跟原物一样的另外一串。

为此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是还债。

你知道,对我们说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我们是什么也没有的……如今总算还清(hái qīnɡ)了,我太快乐了。

〞福雷斯蒂埃太太停住了脚步。

“你刚刚说,你买了一串钻石项链还我?〞“是的。

你没看出来吧,是不是?简直一模一样!〞说完她快乐地笑了,显得自豪而又天真。

福雷斯蒂埃太太非常冲动,抓住了她的两只手。

“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至多值五百法郎!……〞1.文中画线的语句通过玛蒂尔德的眼睛写福雷斯蒂埃太太风韵照旧,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玛蒂尔德如今的变化之大,不再年轻、不再美丽动人,从侧面写出了她不同寻常的十年艰辛;二是在玛蒂尔德的心里,仍然有一种美妙的回忆,或者者说是对上流富庶生活的向往。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演讲与辩论_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演讲与辩论_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第6课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第6课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野蛮 (má n) . 匮 乏(kuì ) . 2.多音字 予jǐ 给 . 给 送给ɡěi . 冷漠 (mò ) . 恩赐 (cì ) . 濒 死(bīn) . 邂逅 (xièhò u) ..
3.演讲者在文中高度赞美了特里萨修女的奉献精 神,那么她的这种奉献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提示】 在桑内斯看来,特里萨修女精神的伟 大之处在于“对个人、对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 重”,这正是特里萨修道会与其他慈善机构的最 大的区别。 虽然其他组织与机构也在这方面做出 了巨大的工作,有大量的统计数字可以证明这一 点,但从对个人和对个人的价值的尊重上,特里 萨修女及其修道会更能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做到这 一点。
其一是深刻的思想性。一篇好的演讲词不能只靠 辞藻与文采,而必须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与心灵 感悟。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始终站在世界和平 与人类发展的立场上来评价特里萨修女工作的意 义,立意高远,言辞得体。在文章的第一部分, 演讲者立足于时代背景揭示特里萨修女荣获1979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高屋建瓴地阐明特里萨 修女的意义,指出肯定她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是人类社会和平与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文章的第 三部分中,约翰· 桑内斯代表诺贝尔委员会又阐明 了特里萨修女对当今世界的巨大意义。
4 .通观全文,概括 1979 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特 里萨修女的原因。 【提示】 特里萨修女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 世界上最贫困、最孤独、最悲惨的人,几百万社 会最底层的人从她所领导的修道会的社会福利与 救援工作中受益。更重要的是,特里萨修女将博 爱与平等意识注入到她的工作中,无论多么卑微 的贫民、病人、弃儿,都能在她这里得到不带任 何屈尊恩赐意味的热诚帮助,对个人、对个人的 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正是她工作的最重要标志,而 这种精神正是人类和平与社会发展的希望。

粤教版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

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社,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他在信中用平和的语气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1976年至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

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

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就会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

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

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他进而写道,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很悬殊。

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

袁隆平就这样以事实来捍卫科学的原则。

对于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也以同样的胆识力排众议。

1993年湖南农村部分地区发生了盲目大面积推广未经品种审定的玉米稻的现象。

“玉米稻”有这么个来历:某农学院用幼芽浸泡法将玉米的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育成了具有某些玉米特征特性的玉米稻,取名“遗传工程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

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

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

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

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

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

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

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着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

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

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

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1.在节选部分第一句“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这种力量”指代的是人类的各种发明。

“发生的变化”应结合对环境的破坏回答。

答案: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各类科学发明。

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

即人类借助大量化学药品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对其周围的环境,如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的关键词是“自己创造的魔鬼”,即人类制造出的种种危害。

答案:人类觉得自己在对世界进行改造,实际是在对世界进行破坏,但自己并未觉察,甚至对污染后的新形势、新情况也难以预料,难以把握,这也正是污染的可怕性。

3.作者为什么说“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要抓住时间和人类制造的新药物、新污染的速度不成比例分析。

答案:时间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个适应时间不是若干年,而是若干世代、千百年的漫长时间,但人类总在不断制造新药物、新污染,人适应这种污染的能力赶不上人制造污染的速度,人短暂的一生是不能够适应的。

二、语言运用4.(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②⑥①③④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解析:选C。

②句说食品产业环节多,容易出问题,⑥句说必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消除各环节的隐患,所以②⑥关系最密切,排除B、D两项。

⑤提出总的观点,说明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其他的几句都是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的,所以⑤在前,排除A项。

5.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简要概括渤海湾漏油事件经过。

不超过25字。

搜狐财经讯国家海洋局2011年7月5日在京召开渤海漏油通气会,会上海洋局环保司司长李晓明介绍了漏油事件的先后经过。

漏油发生的先后顺序为,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公司的报告,报告称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发现不明来源油膜,6月8日康菲再报告在B平台东北方向附近海底发现溢油点,6月12日,经海洋局分析认定漏油源头为蓬莱19-3B平台。

继B平台之后,6月17日,海洋局再次接到蓬莱19-3C平台的漏油报告,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

海洋局称,发生漏油事故后,截止7月4日,海洋局共安排4艘海监船、2架海监飞机、40余名现场人员和将近400名陆岸工作人员参与相应工作。

B平台溢油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于6月21日基本控制。

从接到报告,到两座出事平台基本控制,前后17天时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题目要求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压缩至25字以内,所以细节性的介绍应省略,抓住起止时间和结果即可。

答案:渤海漏油经过:6月4日和17日先后接到报告,17天后方控制。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慰藉./声名狼藉.勾当./长歌当.哭栖.居/栖.栖遑遑B.山脉./含情脉.脉囤.粮/囤.积居奇弄.堂/弄.巧成拙C.血.泊/一针见血称..赞/称.心如意累.赘/日积月累.D.互见./图穷匕见载..体/载.歌载舞冠.军/冠.冕堂皇解析:选C。

C项,分别读xuè/xiě,chēnɡ/chèn,léi/lěi。

A项,分别读jiè/jí,dàn ɡ/dànɡ,qī/xī;B项,分别读mài/mò,tún/tún,lònɡ/nònɡ;D项,分别读jiàn/xiàn,zài/zài,ɡuàn/ɡu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重庆卫视3月1日起全面改版,推出“天天红歌会”栏目推广红歌,此举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B.2011年NBA全明星赛在洛杉矶上演,“飞侠”科比献上37分和14个篮板两项全场最高数据,当仁不让....地第四次当选最有价值运动员。

C.当下,改革发展生机蓬勃,国际形势风云变化,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但只要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就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D.目前,无论是实验区,还是全国其他地区,职业教育已逐步占据我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的教育结构。

解析:选C。

C项,见微知著:指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实质。

A项,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误用褒贬;B项,当仁不让:应做之事,就应积极主动去做,不能推托。

不合语境;D项,半壁江山:指保留下来的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用错对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D.作为南京城市形象符号之一的梧桐树,负载了丰富内涵,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与梧桐树保护的关系,要用经济与文化统一的视角。

解析:选D。

A项,语序不当,“因为”应放在句首;B项,搭配不当,“越来越重”和“职场竞争”不搭配;“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不能并列;C项,成分残缺。

“爱幻想”后加“的特性”之类的中心语。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青衫是文化的,它昭示的一切,来自十年寒窗、秉烛夜读之苦。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何况还有心中那座黄金屋,在远方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①只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判断,也美若虚幻②且不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③即使读遍经史子集,又何苦之有呢④苦虽苦矣,但是,苦中之乐,自有个中真味⑤夜深人寂,有红颜相伴,素手秉烛,红袖添香A.④⑤①②③ B.⑤③④②①C.④②①⑤③ D.⑤①④③②解析:选C。

注意语句的前后承接和最后一句的语气。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

如今辐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

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也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他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

……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履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5.对两个加点的“它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它们”指代的对象相同,都是指化学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