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在于提高了资产负债表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准确性。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风险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也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需要银行更加谨慎地管理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有重要影响。

总体评价显示,公允价值计量在提高银行业运行效率、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未来我国银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应用,制定相应的策略应对未来挑战。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银行业、资产负债表、风险管理、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总体评价、发展趋势、策略。

1. 引言1.1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基于市场价格或者市场相关数据,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我国银行业,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允价值计量日益成为银行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显著的。

通过公允价值计量,银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有利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银行的风险状况有更清晰的了解。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公允价值计量,银行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和评估风险,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提高其经营稳健性和风险抵御能力。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和监管政策都有着深远影响。

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

在未来,我国银行业应积极应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挑战,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以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和监管要求。

2. 正文2.1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银行业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因其潜在的及时性和高度相关性,克服了历史成本计量重成本轻价值、重利润轻现金流、重历史轻未来的状况,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相关市场还不成熟,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会遇到诸多障碍。

公允价值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允价值;市场经济;会计计量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information users in China.In February 15, 2006, China's Ministry of Finance issued a new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large scale introduction of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Fair val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timeliness and high correlation, overcome status of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heavy cost light value, heavy profit cash flow, heavy history light future This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measurement, but also adapt to the objective needs of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 due to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relevant market is not mature, Lack of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to guide, the use of fair value is bound to encounter many obstacles.What issues the fair value will appear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how to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e article undertook discussing to these problems.Key words:fair value;market economy;accounting measure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引言 (1)㈠研究背景 (1)㈡写作目的 (1)㈢研究结论 (1)㈣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2)二、公允价值概述 (2)㈠公允价值的定义 (2)1、国际及国外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2)2、我国学者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2)㈡公允价值的特征 (3)1、公允性 (3)2、估计性 (3)3、时效性 (3)㈢文献综述 (4)三、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障碍 (5)㈠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 (5)㈡依赖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5)㈢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控制 (6)㈣公允价值信息获取成本高 (6)㈤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6)四、有效应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对策 (7)㈠构建公允价值理论框架 (7)㈡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完善相关的市场环境 (7)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8)㈣加强对新准则执行的监管 (8)㈤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和执业能力 (8)五、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一)研究背景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了获取租金、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不用于自己使用的房地产。

在会计报告中,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可以采用两种模式,即成本模型和公允价值模型。

本文将分析影响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法规和准则的要求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受制于法规和准则的要求。

以国际会计准则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为例,该准则要求在公允价值可可靠测量的情况下,使用公允价值模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因此,法规和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二、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也是影响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部分企业可能倾向于选择成本模型,因为成本模型相对稳定,可以避免对于市场波动的敏感度。

而另一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公允价值模型,因为公允价值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房地产的价值变动。

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受到其经营策略、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和目标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和目标也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重要考虑因素。

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波动较小,成本模型更适合用于计量,因为它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计量结果。

然而,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波动较大,公允价值模型更适用,因为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房地产市场的变动。

四、市场情况和投资决策市场情况和投资决策对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市场上存在充足的可靠市场数据,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这时选择公允价值模型更具可行性。

而如果市场上的数据缺乏或者不稳定,选择成本模型可以避免过度依赖市场数据带来的误差。

五、投资性房地产的持有期限投资性房地产的持有期限也会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产生影响。

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的预期持有期限较短,选择成本模型更为合适,因为成本模型更注重资产的历史成本和折旧摊销,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计量结果。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本文结合我国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剖析了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几个难点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加强审计配套建设;加强资产评估的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对策建议1 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 缺乏完整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或者账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的计量,充分活跃的市场,信息畅通,才可能保证公允价值中所谓的“公平交易”。

公允价值的获取应该在一个活跃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下进行的。

首先,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有较大的发展,但活跃市场远未形成,市场不活跃,信息获取不对称,很多小企业在获取信息方面远比不过大机构,因此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公平交易”前提自然无法满足,公允价值自然无法体现。

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转型并没有完成,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企业之间的非货币交易不规范,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

因此,造成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实践中运用比较困难。

1.2 缺乏完善的公允价值体系第一,没有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新会计准则中虽然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但没有一个单独的关于公允价值方面的主体准则。

从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哪些经济事项适用于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已经作了明确规定,它们分散在各个准则中,但对于其他公允价值却没有给予充分说明。

第二,公允价值的披露方法不完善。

虽然在新的会计具体准测38项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有17项,但对公允价值计量如何披露的规定只在金融工具列报标准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他涉及披露的条款很少。

第三,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还没有定论,计算方法还不规范,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都是体现在别的准则中,使公允价值计量缺乏相应而有效的解释与指引,这不利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和应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面临问题及对策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面临问题及对策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面临问题及对策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主要亮点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以便公允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实务,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1.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1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受到质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虽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也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例如首先在经济不成熟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会使得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就会导致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频频发生。

其次,公允价值本身就建立在许多假设和估计之上,所以受人为主观影响的可能性也很大,再加上公允价值本身的变动性、不确定性这些特点,都难以保证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难以同时满足。

1.2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仍然不够成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很可能成为企业管理盈余的工具。

例如,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时,控股股东为了提高其持续经营能力和业绩,可以通过放弃全部或部分债务这种债务重组的方法为其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再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方式,用自己的优质资产换取其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为当期收益,以提高当期利润。

1.3易引起财务信息的波动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固然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是若该项资产价格总是频繁地变动,必然会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变化。

而这些由于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市场上原料或商品的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引起股价的较大波动,将给投资者带来公司财务发展不稳定的信息。

2.原因分析2.1市场环境尚不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合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经济环境。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公允价值也称称公允市价和公允价格,其利弊一直受到广泛的争议。

美国在2007年爆发了次贷经济危机,更加加重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争议性。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的理论与应用也逐渐完善,但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开始质疑公允价值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公允价值在社会经济中承担的角色的重要性。

公允价值的发展还并不完善,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为今后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的应用做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公允价值基本属性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导向,结合国内具体经济环境,对公允价值在国内的具体应用以及影响公允价值因素展开研究,为实现高公允价值与我国经济的适应性做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标签: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因素;会计准则目前,我国更加重视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并在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中占有更重要地位。

但是,公允价值所体现的与我国经济制度的不适应性以及自身的缺点,使公允价值在应用中饱受非议。

且后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公允价值再次受到质疑。

因此,要结合当代经济背景,对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认知公允价值的基本属性,进而更好地利用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发展还并不完善,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为今后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的应用做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1]。

一、内部因素分析1.垄断:现代经济市场中,垄断经济学术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买者垄断则刚刚相反。

垄断者在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2]。

因此,当发生垄断时,垄断者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将商品的价格制定大大高于分垄断时商品的价格,从而不能真正反映商品价值,导致公允价值失效。

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准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话题。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在交易市场上作出的交易,根据市场价格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量法,公允价值计量更能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会计信息的特点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等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公允价值是指在买方和卖方在自愿和知情的市场交易中可以达成的价格。

公允价值计量是将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其报告金额的依据,是一种相对新的会计计量方法。

传统的成本计量法是以资产和负债的历史成本为依据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则是根据市场价格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二、会计信息的特点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财务状况的记录和报告,具有一定的特点。

会计信息要求公允、真实、可靠、与时俱进、保密、可比、用户适用等特性。

其中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公允和真实可靠。

公允价值计量正是基于这两个特点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1. 更真实的财务状况传统的成本计量法往往无法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则可以更真实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

这样就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性。

2. 更及时的信息披露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及时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变动,因为它是基于市场价格的,而市场价格是随时在变动的。

这样就可以更及时地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及时地了解企业的情况。

3. 更适应市场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和可靠的财务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更加需要能够反映市场价格的财务信息。

公允价值计量正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会计计量方法,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4. 更复杂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计量相对于成本计量法来说,更加复杂和严谨。

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津生慕国庆王磊来源:《商情》2017年第42期[摘要]1994年,公允价值首次进入我国,此后,各方学者对公允价值争论不止。

2007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次贷危机,一时间,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使用方面的争论也更为激烈。

在本文中,笔者以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作为切入点,综合经济学方面的各种理论,就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提升公允价值实践价值的有效策略,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因素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我国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更趋近于国际会计准则。

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但是,由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比较落后,在实际应用中被各方质疑。

2007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人们再次关注公允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对公允价值产生怀疑。

在这种状况下,就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因素展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帮助人们认清公允价值的本质,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公允价值,能够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

在现代科技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公允价值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

然而次贷危机的出现令相当一部分人质疑公允价值,很多学者就针对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角色展开研究。

通过这些我们可知,在实践应用中,公允价值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方面过于落后,使得人们的主观臆想一度呈现出非理性的特点,进而使得上市公司有更多的机会借助公允价值而操控利润。

针对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各种因素展开研究,有助于构建起科学的公允价值估值模型,使得相关研究工作更加有效。

一、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因素自公允价值引入到我国以来,其在我国经济市场中的应用过程艰难而又复杂。

早在1994年国家翻译编制的《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有了初步的概念,即将“Fairvalue”译为“公正价值”,后来公允价值逐渐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频繁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公允价值也称称公允市价和公允价格,其利弊一直受到广泛的争议。

美国在2007年爆发了次贷经济危机,更加加重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争议性。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的理论与应用也逐渐完善,但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开始质疑公允价值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公允价值在社会经济中承担的角色的重要性。

公允价值的发展还并不完善,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为今后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的应用做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公允价值基本属性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导向,结合国内具体经济环境,对公允价值在国内的具体应用以及影响公允价值因素展开研究,为实现高公允价值与我国经济的适应性做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标签: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因素;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更加重视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并在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中占有更重要地位。

但是,公允价值所体现的与我国经济制度的不适应性以及自身的缺点,使公允价值在应用中饱受非议。

且后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公允价值再次受到质疑。

因此,要结合当代经济背景,对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认知公允价值的基本属性,进而更好地利用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发展还并不完善,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为今后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的应用做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1]。

一、内部因素分析
1.垄断:现代经济市场中,垄断经济学术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买者垄断则刚刚相反。

垄断者在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2]。

因此,当发生垄断时,垄断者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将商品的价格制定大大高于分垄断时商品的价格,从而不能真正反映商品价值,导致公允价值失效。

2.政府干预价格:在经济市场中,政府有权对商品进行价格的支持或干预。

对于支持价格即政府为了支持并扶持某种行业,规定该商品的价格要高于市场中同类商品的最低价格。

而对于限制价格即政府要对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幅度太大或者其它因素进而规定该商品的价格要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最高值。

国家对商品价格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因此,在关乎国家民生的重要商品,政府一般对商品进行最高价格的限制[3-4]。

政府对价格的干预会使得商品规定的价格与实际的商品的价值不符,使得该价格并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进而影响公允价值,使得政府的干预成为影响公允价值的内在因素。

二、外部因素分析
公允价值的发展与完善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成为影響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主要分为对商场经济信息的披露程度、公司内部制度及人员结构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1.信息披露程度: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易存在一些信息不平衡,其大对数卖家的交易信息要比买家多,导致交易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公正性,因此,在市场交易中,公允价值就要求交易双方拥有公平、同等的信息,即信息对称。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在交易中产生不公平现象的发展,是的交易双方利益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信息披露使政府、企业和债权人更好地对市场资源的配置进行决策,使得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信息,进行更好地投资计划。

信息披露的程度也是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改项目或者该公司负债情况及投资回报价值的判断依据,若信息披露程度不够,则会导致该投资者在进行项目价值判断上出现失误[5],使得上方的交易存在不公平现象,进而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

2.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即是公司的规章制度、运行模式、人员结构等,是对公司的管理、运行、控制,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不一致,公司所有者委托经营者对公司进行委托代理运行,其目的是在降低代理成本的情况下,使经营者对公司的经营尽量不受到公司股东的干预,且公司经营者又能保证公司股东的和公司的最大化利益。

利用会计信息对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业绩水平技能里进行评价及监督。

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用时,由于公司股东或者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达到某种利益或目的,进而对对公司会计利润进行操控[6],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公正性。

准确性。

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存在很多公司存在治理模式上的缺陷即“一股独大”。

“一股独大”代表国家的董事会占有绝对优势股权,哦日代表法人股、社会公众股人数虽多但其占有的股权极少,在决定权上票数较少导致在公司董事会的重大决策中出现不公现象,使得公司的治理出现“无效区”。

除此之外,在有些公司甚至还会出现公司的决策权集于一个人身上,导致公司在管理上出现较大的缺陷,严重中与公允价值相背离,进而严重影响公允价值计量。

3.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目前,公允价值在经济市场中的运用及其复杂,难度极大,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含量,若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或者不能建立合适的模型确定公允价值,那么就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专业的资产评估可以有效评估公司资产情况和负债状况,但其自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即自身机构的规章流程会影响公允价值的运行,以及评估师在执业评估中的专业水平个人能力、主观意识都会造成公允价值的影响[7]。

评估人员根据公司子安有的资产及其债务情况和市场环境,对该公司资产进行合理的估值和换算的到公允价值,其中评估人员是在评估过程中极其重要,在对公允价值的评估中对评估人员的要求较高,其专业水平高低与自身能力的大小则是影响公允价值的核心要素[8]。

三、结论
公允价值的影响因素包括:垄断、政府干预价格、信息披露程度、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等多种因素,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市场环境,公
允价值在我国的具体应用面临严重挑战,对公允价值具体应用中的问题和结局途径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又艰难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魏枫.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7):295-295.
[2] 高淑悦.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会计实务的影响[J].经济,2016(11):118-118.
[3] 魏枫.分析公司治理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影响[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7):231-231.
[4] 夏吉姣.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6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