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科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科学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观察、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下面将介绍5个适合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1:探索物体的浮沉原理活动目的:引导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观察探索物体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活动步骤:1. 给幼儿准备几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木块、橡皮泥球等。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上,而有些物体会沉到水底?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
3. 将准备好的物体逐个放入水中,观察和记录它们的浮沉状态。
4. 引导幼儿讨论观察结果,总结物体浮沉的原理。
活动2:探索光的传播路径活动目的:通过实践观察,培养幼儿对光线传播路径的认知,并了解光的基本性质。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个黑暗的房间,放置一个小孔板。
2. 引导幼儿围绕小孔板,观察光线传播的路径。
3. 将一个小手电筒放在小孔板后面,使光线通过小孔照射到另一面墙上。
4.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光线的路径和特点。
活动3: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需要的条件。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种子、土壤和小花盆。
2. 引导幼儿将种子放入土壤中,用透明的保鲜膜覆盖住小花盆。
3.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生长和开花等过程。
4.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所需要的光线、水分和养分等条件。
活动4:制作简单的物体机械模型活动目的:通过制作机械模型,帮助幼儿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活动步骤:1. 准备一些卡片、胶水、彩色纸等材料。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简单的物体机械模型,如摇摆摆动、滚动等。
3.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机械模型的运动方式和背后的力学原理。
活动5:研究动物的习性与适应性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动物观察和研究能力,了解动物的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活动步骤:1. 带幼儿到室外或动物园等地方,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参考案例【5篇】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参考案例【5篇】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参考案例【5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历的重要途径,扩大幼儿的视眼,使幼儿获得早期科学经历的积累。
下面是我精心采集整理的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感悟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观察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本人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围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表,课件。
活动经过:一、救小鱼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二、操作1.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拟,讲讲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经过,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考虑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三、观看课件播放大树和大白菜渐渐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四、记录、沟通鼓励幼儿用本人喜欢的方式(如打“?〞或“×〞)记录操作结果,并与同伴、老师沟通,进一步稳固相关经历。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2活动目的: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悟喷泉的构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共享沟通探索的经过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本人的心得。
活动准备: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蜡烛的作用及用途。
2.观察蜡烛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纸、理石板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让小朋友们猜出谜底是蜡烛。
2.出示蜡烛并且观察蜡烛,发现蜡烛遇冷水凝固的现象,观察蜡烛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讨论举出蜡的3种不同用途。
4.会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烛花,点燃蜡烛,让蜡烛油滴在水、纸、布、理石板上,发现它的变化。
5.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独立创作一幅蜡染画。
活动延伸:1.在家里与妈妈一起创作小蜡烛,找一个灌装的饮料桶,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2.加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3.把熔化的蜡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线做烛芯;4.冷却后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科学乐园:生活中蜡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蜡笔、制作蜡像、防水密封,还能去除房间里的异味等作用。
教学反思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
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
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 知道各种动物之最,了解一些动物的各种特征,积累相关经验。
2.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主动探索动物之最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班幼儿提供40个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活动教案。
教案一:彩虹实验目标:探究光的分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材料:玻璃杯、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白色蜂蜜步骤:1. 将蜂蜜倒入玻璃杯中。
2. 分别向三个杯子中加入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将三个颜色的食用色素滴入蜂蜜中心,形成彩虹。
教案二:水与油的实验目标:观察水和油的不相溶性质,学习分层现象材料:水、食用油、透明容器、食用色素步骤:1. 将透明容器分别倒入水和食用油。
2. 加入少量食用色素。
3. 观察水和油的分层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案三:橡皮向上浮的实验目标:观察橡皮在水中的浮力材料:橡皮、水盆、水步骤:1. 将水倒入水盆中。
2. 将橡皮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是否浮起。
3. 解释橡皮浮起的原因。
教案四:种子发芽的实验目标: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材料:豆子、湿纸巾、玻璃碟步骤:1. 将豆子放在湿纸巾上,将湿纸巾放在玻璃碟上。
2. 每天观察豆子是否发芽,并记录生长情况。
3. 分析种子发芽的原因。
教案五:制作风车目标:动手实践制作风车,观察风的作用材料:颜色纸、牙签、剪刀、胶水步骤:1. 在颜色纸上剪出方形和圆形,大小各一个。
2. 将方形纸对角线剪开,再对折成三角形。
3. 将三角形的每个顶角都剪到约离底部1/3的位置,形成三个小片。
4. 在三角形底部贴上圆形纸。
5. 在牙签上用胶水固定风车纸片。
6. 吹气或者用风机吹风,观察风车的旋转。
教案六:魔法糖水实验目标:观察魔法糖水的变化,并了解溶解的原理材料:魔法糖、水杯、水步骤:1. 将魔法糖放入水杯中。
2. 倒入适量的水,等待片刻。
3. 观察魔法糖是否融化,水的颜色是否改变。
......(依次类推,共列举40个科学活动教案)通过这40个科学活动教案,大班幼儿将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30篇

大班科学教案30篇《大班科学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30篇!(1)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果实宝宝们长在哪里》含反思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发展探索能力。
2、探索一些植物果实生长的地方。
3、了解植物果实生长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1、各种植物果实:苹果、西瓜、土豆、藕、山芋、萝卜、菱、荸荠、梨、草莓等。
2、幼儿记录表每人一张,大记录表一张。
3、实物投影,录像。
4、游戏准备:植物果实图片若干,一棵树、一盆泥土、一盆水。
活动过程:一、出示几种果实,让幼儿观察。
1、分别出示苹果、西瓜、土豆、藕2、提问:你知道它长在哪里吗?3、幼儿间自由讨论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5、教师小结:苹果是长在树上的,西瓜是长在地面上的,土豆是长在泥土里的,藕是长在水里的。
二、观察探索各种果实,并记录。
1、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果实,请你们去观察一下,说说它们是长在哪里的?2、出示记录表要求幼儿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自由探索记录。
三、总结记录结果。
1、出示个别幼儿的记录表2、请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说说每一种果实它们是长在哪里的?2、出示大记录表,并根据总结结果作好记录。
3、教师小结通过记录结果,幼儿知道了有的果实长在树上,有的长在地面上,有的长在泥土里,还有的长在水里。
让幼儿了解植物果实生长的多样性。
四、游戏活动,把它们送回家。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游戏规则:(出示一棵树、一盆泥土、一盆水)长在树上的果实贴在树上,长在地面上的放在泥土上,长在泥土里的埋在泥土里,长在水里的放在水盆里。
1、幼儿根据自己拿到的果实图片,把它们送回家。
2、请幼儿相互检查游戏结果。
五、观看录像,了解无土栽培科技在不断发展,让幼儿知道有些农作物离开了泥土也能长出果实。
活动建议: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收集一些植物的果实,与同伴说说它们是长在哪里的?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热爱水生动物,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发展幼儿的分类、概括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主要类别并能正确分类。
活动准备1、精神准备:带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事先了解海洋的有关知识2、物质准备:(1)配合活动的课件《水生动物》。
(2)鱼类等各类别的图片活动分析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孩子对这个世界也充满好奇,设计此活动的重点为: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认识水生动物的主要类别。
活动中教师结合前不久刚播出的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多利的形象引领幼儿去了解,利用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力求扩大幼儿的视野。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位朋友。
2、出示多利,借用多利带幼儿去认识它水中的朋友。
二、展开:1、让幼儿自己去认识各种水中动物,然后请幼儿说一说。
2、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鱼类动物的特征。
提要求:(1)两个人一组交换桥的模型进行实验。
(2)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你发现什么?怎样知道的?交流讨论:结果怎样?为什么拱式桥承受的木片更多呢?3、利用课件演示两种桥关于承重力的科学道理。
小结: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构造不同,拱式桥比梁式桥的承重力大。
4、欣赏各种桥的图片。
小结: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需要,聪明的人们建造了美观、坚固、实用性强的桥。
现在,各种桥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引导提问:你想有一座什么神奇的桥?总结:把小朋友想出来的金点子寄给造桥的工程师叔叔,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说的新式桥会诞生的。
三、延伸活动:带幼儿参观。
活动反思(一)制作的课件能很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
本次的活动中在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教师采用了课件的形式进行介绍,漂亮的课件一下就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这样也就更能让幼儿较快的了解活动的内容。
(二)将各类动物的特点编成了简单易记的儿歌。
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向幼儿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也采用了这一形式,将鱼类、水生哺乳动物、水生爬行动物、水生甲壳动物及水生软体动物各自的特点编成了便于幼儿记忆、朗诵的儿歌让幼儿了解,一方面带幼儿了解了其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幼儿朗诵诗歌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科学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能够培养出探索精神、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在大班教育中,科学教案的编写和实施对于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启发他们对科学领域的兴趣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班教师提供面向幼儿的科学教案大全10篇。
一、清晰的水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变化。
活动步骤:1. 分发一杯清水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观察水的样子和颜色。
2. 给每个幼儿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让他们用薄膜挡住自己的眼睛,并在上面滴一滴水。
观察水滴的形状。
3. 取出一小块冰块,将其放在一个容器中。
观察冰块的特点,比较它和水的不同之处。
4. 提问幼儿,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水滴和冰块?5. 带领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水的特性和变化。
二、彩色的光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幼儿了解光的颜色和变化。
活动步骤:1. 使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词汇,解释什么是光,以及光的颜色。
2. 在房间的一角放置一个白色的纸板,将阳光通过一个小孔射向纸板。
观察纸板上的光斑。
3. 指导幼儿完成自己的实验,通过改变孔的大小,观察光斑的颜色变化。
4. 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光斑颜色,光是由什么组成的?5. 帮助幼儿总结出光的颜色和变化的规律。
三、力量的秘密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力量的概念和应用。
活动步骤:1. 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使用力量的场景,如开门、搬重物等。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木块搭建简易的斜坡。
然后让幼儿用不同力量推滚珠。
3. 观察滚珠受到不同力量作用时的滚动速度和距离。
4.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力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5. 引导幼儿探讨力量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进行对比。
四、有声的空气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幼儿了解空气的性质和声音的传播。
活动步骤:1. 解释什么是空气,空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2. 给幼儿准备一个吹气球,让他们用力吹气球,观察气球变大的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方案【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方案【8篇】推荐文章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热度:大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热度: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方案热度:大班户外体育活动方案设计热度: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方案【8篇】热度: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还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篇1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
2、培养、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认识、理解词汇:融合、分离。
4、探索各类绘画材料的特性(水粉颜料、油画颜料、蜡笔等)。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1、清水、牛奶、红色水、蓝色水、油各一小杯。
2、图片一张、一盆清水、一个空盆学具:(1)桌面:一小碗油、红色水、_水、蓝色水各半杯(2)桌底:一盆清水、一个空盆(3)每位幼儿两个透明杯、一把小勺。
3、棉签、白纸教具的准备中,控制好有色颜料水的浓度,以便可以在清水中更好的体现出它的色彩。
选择深色系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清晰的观察出透过水和水杯展现出的影像。
学具的准备需要为每位幼儿准备好一套实验工具,让每位幼儿都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其中的乐趣。
清水和空盆的提供可以每桌一个,大家共用。
透明的水杯以选择底部较稳的杯子为宜,以免幼儿在操作中碰到后,将水洒出。
活动过程一、巩固已有知识经验1、出示水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隔着玻璃杯,透过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图片上内容。
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水是透明的。
请小朋友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说出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透明、可以流动的。
再出示牛奶提问:刚才水颜色是无色,那请小朋友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幼儿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于水的了解,小朋友们从小班开始就有了逐步的接触和认识。
所以这一系列的操作由老师进行,幼儿进行总结归纳,在锻炼了他们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于科学实验所产生的结果能用语言进行总结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的开展,幼儿对四季的季节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对哪个季节好产生了争论,并纷纷讲述了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
于是孩子们自由组合分成了四组,分别为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冬天组。
我们以"四季的服装"为切入口,引起了幼儿主动收集四季的实物和资料的兴趣。
同时又提出了"擂台赛"的建议,更是激起了各组幼儿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和议论的热点。
我们对每一组孩子的交流都仔细的倾听和了解,并适时提出一些建议。
今天的活动预设也是在孩子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现在的媒体中经常出现各种智力竞赛类节目,孩子也很感兴趣,因此,活动以竞赛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展开,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竞争意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让幼儿产生集体荣誉感,乐意积极动脑,力争为小组争光。
在竞赛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要讲述自己组的内容,同时还要分辨其他组的孩子讲述的内容正确与否,也是帮助幼儿了解和积累四季的特征知识。
在活动中还力争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碰到困难请教听课的老师,邀请他们成为后援团;培养孩子数数的能力,如用不同的方法数五角星等,使幼儿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四季的特征给予人们生活的关系。
2、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3、继续培养幼儿的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积极的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