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8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蜡烛的作用及用途。
2.观察蜡烛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纸、理石板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让小朋友们猜出谜底是蜡烛。
2.出示蜡烛并且观察蜡烛,发现蜡烛遇冷水凝固的现象,观察蜡烛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讨论举出蜡的3种不同用途。
4.会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烛花,点燃蜡烛,让蜡烛油滴在水、纸、布、理石板上,发现它的变化。
5.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独立创作一幅蜡染画。
活动延伸:1.在家里与妈妈一起创作小蜡烛,找一个灌装的饮料桶,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2.加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3.把熔化的蜡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线做烛芯;4.冷却后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科学乐园:生活中蜡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蜡笔、制作蜡像、防水密封,还能去除房间里的异味等作用。
教学反思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
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
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 知道各种动物之最,了解一些动物的各种特征,积累相关经验。
2.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主动探索动物之最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班幼儿提供40个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活动教案。
教案一:彩虹实验目标:探究光的分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材料:玻璃杯、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白色蜂蜜步骤:1. 将蜂蜜倒入玻璃杯中。
2. 分别向三个杯子中加入蓝色、黄色、红色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将三个颜色的食用色素滴入蜂蜜中心,形成彩虹。
教案二:水与油的实验目标:观察水和油的不相溶性质,学习分层现象材料:水、食用油、透明容器、食用色素步骤:1. 将透明容器分别倒入水和食用油。
2. 加入少量食用色素。
3. 观察水和油的分层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案三:橡皮向上浮的实验目标:观察橡皮在水中的浮力材料:橡皮、水盆、水步骤:1. 将水倒入水盆中。
2. 将橡皮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是否浮起。
3. 解释橡皮浮起的原因。
教案四:种子发芽的实验目标: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材料:豆子、湿纸巾、玻璃碟步骤:1. 将豆子放在湿纸巾上,将湿纸巾放在玻璃碟上。
2. 每天观察豆子是否发芽,并记录生长情况。
3. 分析种子发芽的原因。
教案五:制作风车目标:动手实践制作风车,观察风的作用材料:颜色纸、牙签、剪刀、胶水步骤:1. 在颜色纸上剪出方形和圆形,大小各一个。
2. 将方形纸对角线剪开,再对折成三角形。
3. 将三角形的每个顶角都剪到约离底部1/3的位置,形成三个小片。
4. 在三角形底部贴上圆形纸。
5. 在牙签上用胶水固定风车纸片。
6. 吹气或者用风机吹风,观察风车的旋转。
教案六:魔法糖水实验目标:观察魔法糖水的变化,并了解溶解的原理材料:魔法糖、水杯、水步骤:1. 将魔法糖放入水杯中。
2. 倒入适量的水,等待片刻。
3. 观察魔法糖是否融化,水的颜色是否改变。
......(依次类推,共列举40个科学活动教案)通过这40个科学活动教案,大班幼儿将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1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1设计理念1.对序数的认识: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时或排行时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是在基数前加“第”来表示。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大班幼儿在该课程内容上的发展目标为:确定某一目标的空间方位,指出前往目标的路径;理解数字的序数意义,懂得数字可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3.幼儿基础分析:初入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方位经验,如上、下、里、外、前、后等;对数字表示的序数意义(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经验认识(小区楼房上的数字、电影院座椅上的数字等);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运用幼儿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学习生活经验进行本节活动的学习,是对幼儿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教学目标1.学习从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2.理解序数的意义,能够用“第几”准确表示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
3.在游戏中发展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
教学活动一、设疑导入,呈现基础经验情境设计:现场请三位小朋友在幼儿的前面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幼:在中间(或在XXX的旁边,或在第二个)。
师:你怎样知道他的位置的?幼:我是看出来的(或我是数的)。
【注:若出现“第几”的资源,教师要呈现孩子对“第几”的认知思维过程,若孩子只能说出“中间”等概括性方位词,教师也表示认可,随即进入第二环节】(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老师能很快地发现幼儿现有的经验基础。
大班科学教案30篇

大班科学教案30篇《大班科学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30篇!(1)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果实宝宝们长在哪里》含反思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发展探索能力。
2、探索一些植物果实生长的地方。
3、了解植物果实生长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1、各种植物果实:苹果、西瓜、土豆、藕、山芋、萝卜、菱、荸荠、梨、草莓等。
2、幼儿记录表每人一张,大记录表一张。
3、实物投影,录像。
4、游戏准备:植物果实图片若干,一棵树、一盆泥土、一盆水。
活动过程:一、出示几种果实,让幼儿观察。
1、分别出示苹果、西瓜、土豆、藕2、提问:你知道它长在哪里吗?3、幼儿间自由讨论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5、教师小结:苹果是长在树上的,西瓜是长在地面上的,土豆是长在泥土里的,藕是长在水里的。
二、观察探索各种果实,并记录。
1、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果实,请你们去观察一下,说说它们是长在哪里的?2、出示记录表要求幼儿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自由探索记录。
三、总结记录结果。
1、出示个别幼儿的记录表2、请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说说每一种果实它们是长在哪里的?2、出示大记录表,并根据总结结果作好记录。
3、教师小结通过记录结果,幼儿知道了有的果实长在树上,有的长在地面上,有的长在泥土里,还有的长在水里。
让幼儿了解植物果实生长的多样性。
四、游戏活动,把它们送回家。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游戏规则:(出示一棵树、一盆泥土、一盆水)长在树上的果实贴在树上,长在地面上的放在泥土上,长在泥土里的埋在泥土里,长在水里的放在水盆里。
1、幼儿根据自己拿到的果实图片,把它们送回家。
2、请幼儿相互检查游戏结果。
五、观看录像,了解无土栽培科技在不断发展,让幼儿知道有些农作物离开了泥土也能长出果实。
活动建议: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收集一些植物的果实,与同伴说说它们是长在哪里的?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优质课40篇

大班科学教案优质课40篇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下面是40篇优质的大班科学教案,供教师们参考使用。
一、动物类1.《了不起的蚂蚁》目标: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方法:安排学生观察蚂蚁的运动和它们在蚁巢中的分工合作。
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力和兴趣。
2.《海洋世界》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海洋中的动物。
方法: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海洋生物,通过讲解和讨论促进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知。
评估: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知程度。
3.《小鸟的家》目标: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方法:观察鸟类的栖息地,了解它们的巢穴和食物来源。
评估:学生对鸟类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理解。
4.《昆虫探险》目标:让幼儿认识昆虫的种类和生活方式。
方法:观察昆虫,并帮助幼儿分辨不同种类的昆虫。
评估:学生对昆虫种类和生活方式的认知。
二、植物类5.《植物的生长》目标: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根、茎和叶,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评估: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6.《花開的季節》目标:让幼儿了解植物的花开过程。
方法:观察不同的花朵,并用图片展示花朵的开放过程。
评估:学生对植物花开过程的理解。
7.《果实的世界》目标: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
方法:展示各种水果,并让幼儿尝试品尝水果。
评估:学生对各种水果的认识程度。
8.《种菜乐趣》目标:了解蔬菜的种植过程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方法:带领学生一起动手种植蔬菜,并讲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评估:学生对蔬菜种植和健康饮食的理解。
三、物品类9.《纸是怎样做出来的》目标:让幼儿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方法:用图片和模型展示纸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亲自体验制作纸的过程。
评估:学生对纸的制作过程的理解。
10.《玩具的制作》目标: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制作的成果。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热爱水生动物,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发展幼儿的分类、概括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主要类别并能正确分类。
活动准备1、精神准备:带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事先了解海洋的有关知识2、物质准备:(1)配合活动的课件《水生动物》。
(2)鱼类等各类别的图片活动分析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孩子对这个世界也充满好奇,设计此活动的重点为: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认识水生动物的主要类别。
活动中教师结合前不久刚播出的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多利的形象引领幼儿去了解,利用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力求扩大幼儿的视野。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位朋友。
2、出示多利,借用多利带幼儿去认识它水中的朋友。
二、展开:1、让幼儿自己去认识各种水中动物,然后请幼儿说一说。
2、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鱼类动物的特征。
提要求:(1)两个人一组交换桥的模型进行实验。
(2)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你发现什么?怎样知道的?交流讨论:结果怎样?为什么拱式桥承受的木片更多呢?3、利用课件演示两种桥关于承重力的科学道理。
小结: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构造不同,拱式桥比梁式桥的承重力大。
4、欣赏各种桥的图片。
小结: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需要,聪明的人们建造了美观、坚固、实用性强的桥。
现在,各种桥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引导提问:你想有一座什么神奇的桥?总结:把小朋友想出来的金点子寄给造桥的工程师叔叔,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说的新式桥会诞生的。
三、延伸活动:带幼儿参观。
活动反思(一)制作的课件能很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
本次的活动中在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教师采用了课件的形式进行介绍,漂亮的课件一下就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这样也就更能让幼儿较快的了解活动的内容。
(二)将各类动物的特点编成了简单易记的儿歌。
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向幼儿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也采用了这一形式,将鱼类、水生哺乳动物、水生爬行动物、水生甲壳动物及水生软体动物各自的特点编成了便于幼儿记忆、朗诵的儿歌让幼儿了解,一方面带幼儿了解了其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幼儿朗诵诗歌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科学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能够培养出探索精神、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在大班教育中,科学教案的编写和实施对于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启发他们对科学领域的兴趣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班教师提供面向幼儿的科学教案大全10篇。
一、清晰的水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变化。
活动步骤:1. 分发一杯清水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观察水的样子和颜色。
2. 给每个幼儿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让他们用薄膜挡住自己的眼睛,并在上面滴一滴水。
观察水滴的形状。
3. 取出一小块冰块,将其放在一个容器中。
观察冰块的特点,比较它和水的不同之处。
4. 提问幼儿,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水滴和冰块?5. 带领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水的特性和变化。
二、彩色的光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幼儿了解光的颜色和变化。
活动步骤:1. 使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词汇,解释什么是光,以及光的颜色。
2. 在房间的一角放置一个白色的纸板,将阳光通过一个小孔射向纸板。
观察纸板上的光斑。
3. 指导幼儿完成自己的实验,通过改变孔的大小,观察光斑的颜色变化。
4. 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光斑颜色,光是由什么组成的?5. 帮助幼儿总结出光的颜色和变化的规律。
三、力量的秘密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力量的概念和应用。
活动步骤:1. 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使用力量的场景,如开门、搬重物等。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木块搭建简易的斜坡。
然后让幼儿用不同力量推滚珠。
3. 观察滚珠受到不同力量作用时的滚动速度和距离。
4.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力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5. 引导幼儿探讨力量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进行对比。
四、有声的空气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幼儿了解空气的性质和声音的传播。
活动步骤:1. 解释什么是空气,空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2. 给幼儿准备一个吹气球,让他们用力吹气球,观察气球变大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教案40篇《大班科学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40篇!(1)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我是小侦探》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迁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进行案情分析。
2、感受对人物、场景等的细致观察在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已认识各种脚印。
2、课件:ppt画面3、幼儿侦探卡人手一张,笔。
4、侦探道具(眼镜,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
1、点击ppt画面一:熊猫开超市。
师:熊猫开了一个超市,生意可好了,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
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熊猫要整理货物,清点商品数量了。
2、点击ppt画面二:商品清单。
幼儿对照自己的清单卡,记录数量。
师:算出来的单子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问题?幼:货架上有1块蛋糕,记录单上有3块蛋糕,少了2块蛋糕。
幼:货架上有3罐蜂蜜,记录单上有4罐蜂蜜,少了1罐蜂蜜。
二、进行侦破。
1、猜测。
师: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
引导幼儿说出有人拿走了。
师: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到过超市的顾客们吧!(有熊、猴子、狐狸、小狗等6种动物,动物神情、动作、衣着等各不相同,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与推理。
)幼:是猴子,因为它戴着一副眼镜像坏人。
幼:可能是小狗,因为狗在流汗,很紧张。
幼:是熊,因为熊爱吃蜂蜜。
幼:可能是鸡,因为鸡背着背包上超市,很可疑。
幼:……。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想想侦探破案需要找到什么?引导幼儿得出:找线索。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2、根据线索,圈定嫌疑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神奇的力
郭艳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纸球、沙包、矿泉水瓶、药瓶、塑料袋、报纸、松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扔东西的游戏。
”(2)游戏要求:每次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尝试,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实践要求:幼儿每次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
(2)选择你认为落地速度快的物体
(3)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
3、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知道物体扔上去以后
都会下落。
那是因为地球具有吸引力。
而且还发现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
4、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5、延伸活动:观看人在太空的录象
《神奇的力》教学活动的反思
郭艳
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怎样让幼儿去理解吸引力呢?我选择了游戏活动——扔东西,通过游戏的层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设计的活动延伸实验:如何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意欲将正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活动(区域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孩子的积极思考引发孩子再次实践探索的兴趣,从而萌发幼儿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在实施中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多了一份观察和思考,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思路。
在预设活动中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使用记录表,但考虑幼儿缺乏基本的经验而选择了让幼儿自己选取实践中他认为落地速度比较快的物体,可结果和我意料恰恰相反,除了报纸和塑料袋都被孩子选择了,所以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将快慢的相对性及时的引进教学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也实现了自己教学活动穿新鞋走老路的突破。
我觉得在实施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材料考虑还不够细致周到,还可以丰富一些材料:如各
种糖纸、包装纸、羽毛、雪花片、手绢、纸杯、吸管、橡皮泥、气球等
2、在孩子游戏时很多孩子都会第一时间把他的发现告诉我,可是在集体交流中一些幼儿就不是很积极主动,对于这种现象我想有孩子个性的原因,也有我们平时的锻炼引导原因。
因为集体活动的弊端之一就是不能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所以以后我可以尝试设一个同伴交流的环节,让他们相互交流,分组选择代表进行发言,这样既鼓励了幼儿的交流又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3、虽然在活动中我努力的要求自己做支持者和引导者,相对以往的教学活动我说的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孩子的实验、孩子的总结,但在总结的时候我还是出现了急于替代的现象。
回想以往自己的教学活动,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尝试,虽然每次实施中都会自问“为什么就没有人家上海老师的那份从容和自信”,但是每次也能在实施中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也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我想观摩教学活动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成长的引路人,它能让我们不断的成熟,所以我们要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
对其它教学活动的感悟:
第一、我觉得这种新形式的听课活动,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听棵模式,老师能带着期待的情感,积极的思想去听课。
第二、7节教学展示活动的选材都来源于生活,体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都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再次实践操作的好素材。
第三、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记得刚开始整合课程的时候我们的观摩活动象拼盘,什么都有就叫综合活动,而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老师的教学重点,又能深刻的领悟到学科融合的恰倒好处
第四、教学活动的准备简单而有实效性。
在我们以往的观摩活动中也曾出现过很多的形式性材料、花哨性课件。
而本次活动的材料投放是值得我们大家借鉴的。
材料并不是越新奇越好,重要的是要有实效性和操作性。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两天来听课活动的一些反思,也有很多不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进行指正,也希望老师对于我的教学活动多提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