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合集下载

工业集聚及分散

工业集聚及分散
最早钢铁工业区指向煤炭区
20世纪初因冶炼钢铁使用的焦 煤量大幅度下降而指向铁矿区
二战后,交通发展,技术进步很 多的钢铁工业区指向市场和港口
再见!
2007年1月15日
生产上的联系
工业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
信息上的联系
工业的集聚
二、工业的集聚
1、概念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 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 业的集聚。
钢铁工业区有
烧结厂 焦化厂 炼铁厂 炼钢厂 铸造厂
它们集聚在一起 有什么好处?
2、工业集聚的好处
(1)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2)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3)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潜 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工业
如 面粉厂
制糖厂 糕点厂 糖果厂
四、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什么是工业分散
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2.工业分散的几种类型
(一)传统工业的分散
老工业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 “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 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 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 集聚走向分散。 (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
(二)新兴工业的分散
条件一:
轻、薄、 短、小, 价格昂贵 的电子元 器件厂
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
工业分散
条件二:
可以充分利用各地 的优势条件
结果
跨国 公司
趋向
中小型 全球化
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工业的集聚 传统工业生产的集聚
(1)集聚的两种情况 新兴产业的集聚
(2)意义: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地域的形成学案(答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学案(答案)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认识。

2、了解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4、了解工业分散形成条件,带来的结果,工业分散产生的原因;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教学重点】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基础知识落实】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及其它生产、生活,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

2、工业集聚(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作用: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进而降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还可以共同利用,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1概念: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分类a.按形成因素:分为的工业地域和的工业地域。

b.按性质: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协作企业、生产规模大。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工业;工业联系,规模,工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1)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而形成了工业分散。

(2)企业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生厂可分散在许多地方。

(3)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2、工业的地域联系(1)条件:现代化的方式,现代化的和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的、物质和等的流动。

【课堂合作探究】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下列各组布局在一起的工厂之间存在哪种联系(1)服装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2)玻璃厂、橡胶厂、油漆涂料厂、电子元器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齿轮厂(3)服装厂、电器厂、制鞋厂、食品厂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阅读课本64页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1、分析图中的现象说明了工业的布局有什么趋势?2、工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分散?3、对比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一)、工业分散的原因与工业类型:
类型
原因
目的
案例
利用廉 传统工业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 价土地、企业由美国东 发展中的 地价、工资上涨,资 原材料、北部向西部、 工业分散 源紧张,污染严重 劳动力, 南部迁移
占领市 场,寻 求最优 区位, 利于环 境保护
美 国 工 业 区 的 变 化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一、工业集聚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1、工序上(投入—产出)的联系
钢铁工业生产的过程:
开采焦煤 —— 炼焦
开采铁矿石 ——铁粉
炼铁 —— 炼钢 —— 轧钢 —— 钢材
纺织工业的生产过程:
生产棉花 —— 纺纱 —— 织布 —— 印染 —— 服装
工序复杂;前一个工厂的产品是后一个 工厂的原料
福特汽车、空 客飞机制造, 零部件工业分 散在世界许多
地区
境保护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接近市场,接近原料,接近劳动力
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
现代工业分散 复杂产品的配件厂
利用地 区优势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等)。
结果
跨国 公司
趋向
全球化、 中小型
跨国公司是工业分散的结果,产生原因: 一,产品较复杂,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多,
1、(2018全国卷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
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 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 年之 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 部沿海地区。2010 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 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 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 7),因气候凉爽、用 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 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 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第二部分 第九章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第二部分  第九章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样、方便快捷 方便快捷 市场广阔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返回
市场 劳动力
市场广阔 ③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
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 市发展的范例,据图、表,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 要原因。
返回
[答题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由图文材料可获取以下信息:
(1)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位置、交通、城市状况。
(2)B地四个年份经济发展状况及变化。
(3)B地的区位条件。
返回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第(1)题,鲁尔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和高
素质的劳动力等优势条件;沪宁杭地区还具有便利的海运 条件。第(2)题,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进 行环境治理,是鲁尔区振兴经济的主要措施,对我国传统 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3)题,长江三
返回
[特别提醒]
不合理的工业生产活动不仅造成严重的工业
污染,破坏环境,而且造成工业对原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
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还会造成城市 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城市环境问题。
返回
[例2]
(2010·山东高考)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
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 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 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
3.(易混点)同为新工业区美国“硅谷”和意大利新工业区
特点相同吗? 提示:不相同。新工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并不是等同 的,意大利新工业区是新工业区但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区, 而美国“硅谷”是新工业区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返回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B案 案
•工序 工序 原料 空间利用 生产效率 生产成本 • 信息 跨地区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棉 花
纺纱 厂
棉 纺
织布 厂
棉 布

印染 厂
品 布
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分厂与总厂的关系) 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分厂与总厂的关系)
铁矿石 焦煤 焦化 焦
(1)发育程度较高 大范围) (大范围)的工业地域
钢铁工业城 : 鞍山 包 头 马鞍山 芝加哥(美国) 芝加哥(美国)
特点:面积广, 特点:面积广,协作企 业多, 业多,生产规模大
石油城 :大庆 克拉玛依 阿伯 丁(英) 汽车城: 汽车城:长春 十堰 底特律
鞍钢
宝钢
3、工业地域的分类: 工业地域的分类:
(三)工业地域
1.概念: 概念: 概念 2.形成: 工业联系 形成: 形成
自发形成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工厂
规划建成 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3、工业地域的分类: 工业地域的分类:
(2)发育程度较低 小范围) (小范围)的工业地域
特点:工业联系简单, 特点:工业联系简单, 规模小, 规模小,工厂少
如面粉厂 制糖厂 糕点厂 糖果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几种情况 1.工业分散的几种情况
现代工业分散
轻、薄、 短、小, 价格昂贵 的电子元 器件厂
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 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 不要求工业集聚
钢铁工业区内有 烧结厂、 烧结厂、焦化厂 炼铁厂、 、炼铁厂、炼钢 铸造厂等, 厂、铸造厂等, 它们聚在一起有 什么好处? 什么好处?

工业集聚的原因和意义

工业集聚的原因和意义

工业集聚的原因和意义工业集聚是指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相互联系的工业生产活动中心,在空间上形成某种形态。

它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工业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区域;二是这些工业生产活动中心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三是工业生产活动中心的集聚能带来其他一些优势。

工业集聚有利于集约化发展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还有利于工业企业与所在地居民共享市场、技术及基础设施服务。

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工业集聚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加重、城市住房紧张等问题,因此,要避免工业集聚过度形成不合理的工业集聚则应对工业集聚的原因进行研究,以便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工业集聚趋于合理。

(一)有利于降低单位成本。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工业集聚也是如此。

首先,同样的生产要素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节省了企业购买和维护设备等方面的支出,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工业集聚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因此工业集聚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减少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从而降低单位成本。

第三,工业集聚使工业间的信息传递、交易成本下降,增强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第四,工业集聚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向集聚中心靠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一,技术创新会促进区域的工业集聚,增加投入的专用性和复杂性,使得企业在单位投入获得更高收益,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

第二,在较高的地区集聚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加快知识在企业中的扩散,缩短企业间的知识差距,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第三,随着工业集聚的发展,相关技术在企业之间传播、交流,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也会越来越频繁。

第四,当某一地区吸引到大量人才时,就会为该地区的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交通拥堵。

随着工业集聚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

交通拥堵不仅会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还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 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 原因。 2.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 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 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图中各厂之间在哪些方面存在联系? 产品—原料
课堂小结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
(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形成工业集聚 (2)意义: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 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 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②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集聚形式: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区;新兴工 业区
1.在香港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 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之间( C ) A.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 B.基本上没有空间联系 C.存在着紧密的空间联系 D.既有紧密的生产联系又有紧密的空间联系 2.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哪些应 靠近钢铁厂( B ) A.纺织厂 B.机床厂 C.砖瓦厂 D.糖果厂 3.工业集聚可以( D ) A.提高生产成本 B.降低产品利润 C.获得环境效益 D.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合作探究
P62案例2活动
1、惠州音响整机生产厂与周围音响零件专业生产厂集聚 属于专业化的工业联系 2、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 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取得规模效益. 3、距离递减规律,距离惠州音响整机厂越远的地区零件 来源所占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 通信技术和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 流动

4.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转移的关系

4.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转移的关系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美国东北部、英 国中部、德国鲁 尔区、我国辽中 南地区
美国硅谷、日本 九州岛、印度班 加罗尔、意大利 东北部
我国开 发区和 专业化 产业区
工业布局 表现出明 显的趋向 性
工业联系
发达国家工资水平提高; 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 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基 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 改善
大量劳动密 集型产业由 发达国家转 移到发展中 国家
工 业 转 移
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工业集聚 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 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率 工业区域
4.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转移的关系
原料投入、生产活 动和产品产出组成 工业生产系统 生产链的环节分散到世 界不同地方,形成全球 生产系统;生产链集中 在同一区域,形成地方 生产系统 计 算 机 网 络 等
“投入—产供给、劳 动力素质、工资水平、 市场需求、环境容量不 同,且不断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第一节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是当代工业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是观察和研究工业集聚与分散的基础。

因此,学习工业联系的概念,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工业区位的选择、工业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公司组织的区位战略,以及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等问题。

本节将从工厂联系的传统概念出发,探讨概念的拓宽及深刻的内涵。

一、工厂联系的传统概念
工厂联系即工厂与工厂之间的联系。

自工业革命开始就客观地存在着这种联系,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工厂联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早在1898年,英国学者A.马歇尔(Marshall)对工业联系曾作过这样的描述:“一旦一种工业选定某个地方,辅助的同种工业向它靠近,得到很大的优势,可以经济地提供原料、组织交通、共同利用昂贵的机器。

……如果一人有了新思想,可以很快被别人接过去并结合自己的意见,成为更新思想的源泉”。

1947年,原苏联H.H.科洛索夫斯基在对动力生产循环的研究中,也提到“一些生产成群地围绕着主要的生产过程,而且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3年法国Y.A.夏尔多内(Chardonnet)分析鲁尔区时,1955年法国F.帕鲁(Ferroux)提出增长极理论时,1958年美国赫希曼(Hirschman)和1959年艾萨德(Isard)、1962年原苏联A. E.普洛勃斯特都曾分别对工业联系作过大量
研究,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从30年代到50年代致力于将经济部门相互关系定量化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并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根据前人的研究,可把传统的工厂联系划分为功能联系和非功能的空间联系两个类型。

1.功能联系
包括工厂的垂直联系(纵向联系)和水平联系(横向联系)。

(1)垂直联系: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或工序)而形成产品,各个过程(或工序)可能由各个工厂来完成。

进行各加工过程(或工序)的工厂之间的联系称为垂直联系。

垂直联系即生产的投入产出联系,它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两种。

工厂与为它提供原料或服务、技术的工厂之间的联系称为后向联系;工厂与用它的产品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工厂或所服务和提供技术的工厂之间的联系称为前向联系。

一些工厂的产品可以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与其他工厂只有后向联系,没有前向联系。

前向或后向联系可能是单维的,也可能是多维的,例如木材厂与家具厂和与锯木厂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可能是单维的,因为某锯木厂提供给木材厂的原料可能全部用作家具。

乙烯厂的前向联系则是多维的。

汽车厂的后向联系也是多维的。

由工厂的垂直联系概念可以延伸到工业部门(产业)的垂直联系概念。

垂直联系可以看成是复杂性不同的产业链。

关于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概念的论述,最初是由赫希曼提出来的,他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年)中强调,把投资重点放在中间的基本工业上,会引起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后向联系的工业又称为上游工业,前向联系的工业又称为下游工业,例如,
水泥工业的建立可以引起水泥袋包装工业和水泥制品工业的兴建。

关于这一点,在以后第七章内还要进一步学习。

(2)水平联系:一些工厂的产品最后装配(或组合、化合)成另一件产品,如车身、轮胎、汽车零部件、电器配件、火星塞、车身装饰品等装配成汽车,生产这些产品的工厂之间的联系就是水平联系。

2.非功能的空间联系
我们可以发现,集聚在同一个地方的工厂,有些相互之间并没有功能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这种空间联系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结构,或同被廉价劳动力等要素的吸引而形成的。

例如,在香港或我国其它沿海地区的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包装等多种工厂,除了个别工厂间可能有物质流(如服装下脚料做鞋)的以外,它们之间的联系大都是非功能的空间联系。

我国50年代建的某些工业区,如合肥东郊大通路工业区最初就是由毫无功能联系的中小工厂组合起来的,由于设立了公用的商店、剧场、学校等设施而联系在一起。

二、工厂联系概念的拓宽
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工厂联系的概念在传统概念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1)从工厂联系延伸到工业联系;(2)工业联系不仅包括工厂之间的实体的物质联系,而且包括非实体的信息联系,例如电讯联系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3)不仅包括同一公司内不同地点的工厂之间的生产过程联系,而且包括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