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1002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正方,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

首先,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因为现行的教育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教育内容滞后,与社会发展脱节,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较大,这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而改革后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基础教育改革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

通过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反方,基础教育改革并非必要的。

首先,基础教育改革并非必要,因为现行的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改革后的教育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进一步集中,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大。

另外,改革后的教育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改革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导致教育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基础教育改革,不宜盲目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改革并非必要,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谨慎对待基础教育改革。

名人名句:"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改革,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 ——李克强。

"教育改革需要谨慎对待,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宜盲目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

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

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2016新)刊物名称邮发代号国际刊号国内刊号1.大江周刊 44-64 2011 CN36-1249/G22.小学数学一点通 8-309 ISBN-80883-716-6 CN22-10633.教学与研究 2-256 ISSN0257-2826 CN11-14544.华东大学 ISSN0257-5817 CN37-1032/I5.江西中医学国内44-5,国外BM1012 ISSN0411-9584 CN36-1095/R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新一代 ISSN1003-285125.教师文苑 21-539 ISSN1003-3880 CN11-1536/G426.经营管理者 ISSN1003-6067 CN51-1071/F27.江西图书馆学刊 44-106 ISSN1003-725X CN36-1150/G228.企业新天地 42-204 ISSN1003-8434 CN43-1027/F29.湘潮 42-163 ISSN1003-949X CN43-1345/D30.教师教育科研教师教育科研 ISSN1004-0458 CN62-8126/G431.民间对联 22-88 ISSN1004-142 CN14-1026/I32.教育文法 82-559ISSN1004-237733.现代教师2-082 ISSN1004-5630 CN11-0127/G434.改革开放 28-253 ISSN1004-7069 CN32-1034/F35.另保健营养 82-911 ISSN1004-7484 CN14-1172/R36.中国校外教育 80-609 ISSN1004-8502 CN11-3173/G437.教研研究与探索 ISSN1004-920738.基础教育(月刊) 4-740 ISSN1005-2232 CN31-1914/G439.科学时代 80-782 ISSN1005-250X CN46-1039/G321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青春岁月 ISSN1007-5070 CN13-1035/C59.大众文艺 ISSN1007-582860.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7-8657 CN19-3268/H61.河北农业科学 ISSN1008-1631 CN13-1197/S62.成才之路 ISSN1008-3561 CN23-1437/C63.新余高等学报(增刊) ISSN1008-6765 CN36-1223/G464.教学理论与实践 ISSN1008-7443 CN11-3874/G65.现代语文 ISSN1008-8024 CN37-1333/G466.现代语文24-194 ISSN1008-8024 CN42-1078/G467.大观周刊 64-55 ISSN1008-925X CN53-1152/G068.数学小灵通 8-203 ISSN1009-0320 CN21-1329/C469.法制与社会 64-52 ISSN1009-0592 CN53-1095/C70.数学大世界 12-14 ISSN1009-5608 CN22-125371.考试与评价(英语通) 8-226 ISSN1009-6027 CN22-1315/H72.考试与评价 ISSN1009-6027 CN22-1387/G473.教育学文摘 2-683 ISSN1009-7406 CN11-5773/G4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ISSN1618-2616 CN65-1085/Z93.新课程学习 22-404ISSN1624-697X CN14-1353/0194.新教育时代 2-1139ISSN1632-2601 CN11-4910/G495.时代教育科研论坛科学教育研究 ISSN1658-6501 CN43-1658/G496.新课程研究 38-423(345) ISSN1671-0568 CN42-1778/G497.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ISSN1671-056898.华夏教育 ISSN1671-133599.成功 ISSN1671-3052100.中国科技教育 ISSN1671-4350 CN11-4765/N101.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8-225 ISSN1671-489X CN11-4754X 102.世界教育信息 82-128 ISSN1672-3937 CN11-4123/G4103.文学教育 38-423 ISSN1672-3996 CN42-1768/G4104.中外健康文摘 80-107 ISSN1672-5085 CN11-5062/R105.教师教育研究 ISSN1672-5905 CN11-5147/G4106.科教文汇外:1881内:26-205 ISSN1672-7894 CN34-1274/G 107.语文学刊 ISSN1672-8610 CN15-1064/H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学园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ISSN1674-6317 CN22-1388/G4127.科教导刊 ISSN1674-6813 CN42-1795/N128.新课程学习 22-403ISSN1674-697X CN14-1353/01129.教育教学论坛 ISSN1674-9324130.教育学刊 ISSN1675-8153 CN65-3842/G131.当代创新教育 ISSN1682-2563132.中国现代教育方园 ISSN1682-3380133.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ISSN1687-726X CN37-1268/G134.科学教育论坛 ISSN1718-2765 CN11-1382/G4135.中国教育教学论坛 ISSN1726-8176 CN31-7/38/G136.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 ISSN1727-5113 CN37-3181/G137.中国教育科学探究 ISSN1728-2462 CN64-1032/G138.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ISSN1729-8490 CN43-1318/G139.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ISSN1738-1559 CN13-2327140.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ISSN1810-7117 CN43-1328/G141.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ISSN1811-105/01X CN43-1348/G 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中国教师教学研究 ISSN1991-1610 CN39-7936/G4161.新课标教育研究 ISSN1991-4024 CN44-1397/G4162.江苏教师 ISSN1992-7711 CN14-1307/G4163.中国教育科学 ISSN1993-6893 3800027164.学科教育研究 ISSN1994-7680165.东方教育 27-4 ISSN2079-3111 CN32-0034166.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 ISSN2080-2043 CN37-2569/G 167.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2135-3603 CN11-1758/G4168.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4068/G4 CN11-4068/G4 169.现代教师教学 ISSN6610-7564 CN11-3286/G4 170.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ISSN727-737X CN79-8168/G 171.今日中国教研境外172.中外教学研究 2-45 境外173.当代教育研究 CN11-1281/G4174.管理观察 2-634 CN11-56888/F175.教学交流 22-47 CN14-1025/C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5.现代中小学教育196.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197.教师文苑198.中国基础教育研究199.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0.科教导刊201.教育教学交流202.新课程教研版报纸203.科学导报报纸。

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

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

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12 教育新视线82-968 ISSN1002-2151 CN26-1035R13 青年科学8-140 ISSN1002-2562 CN21-1202/N14 基础教育研究ISSN1002-3275 CN45-1094/G415 中国教育学刊82-410 ISSN1002-4808 CN11-2606/G416 教育研究2-277 ISSN1002-5731 CN11-1281/G417 大众健康2-234 ISSN1002-574X CN11-1023/R18 素质教育论坛38-448 ISSN1002-7661 CN42-1078/G419 读写算ISSN1002-7661 CN42-1078/G420 散文选刊36-77 ISSN1003-272X CN41-1671/121 新一代ISSN1003-285122 教师文苑21-539 ISSN1003-3880 CN11-1536/G423 经营管理者ISSN1003-6067 CN51-1071/F24 江西图书馆学刊44-106 ISSN1003-725X CN36-1150/G225 企业新天地42-204 ISSN1003-8434 CN43-1027/F26 湘潮42-163 ISSN1003-949X CN43-1345/D27 教师教育科研ISSN1004-0458 CN62-8126/G428 民间对联22-88 ISSN1004-142 CN14-1026/I29 教育文法82-559 ISSN1004-237730 现代教师2-082 ISSN1004-5630 CN11-0127/G431 改革开放28-253 ISSN1004-7069 CN32-1034/F32 另保健营养82-911 ISSN1004-7484 CN14-1172/R33 中国校外教育80-609 ISSN1004-8502 CN11-3173/G434 教研研究与探索ISSN1004-920735 基础教育(月刊)4-740 ISSN1005-2232 CN31-1914/G436 科学时代80-782 ISSN1005-250X CN46-1039/G337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82-611 ISSN1005-2984 CN11-3284/C38 教坛聚焦4-324 ISSN1005-6639 CN31-2091/G439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38-429 ISSN1006-026X CN51-1114/I40 读写月报《教研版》ISSN1006-2424 CN36-1049/H41 知识窗《教师版》Oct-44 ISSN1006-2432 CN36-1072/G042 教学实践与研究ISSN1006-2718 CN36-1086/G443 教学实践与研究(增刊)ISSN1006-2758 CN36-1086/G444 小学教学研究(增刊)ISSN1006-284K45 商场现代化2-398 ISSN1006-3102 CN11-3518/T5 .46 中国教师与教学18-202 ISSN1006-3315 CN32-1427/N47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8-225 ISSN1006-3315 CN32-1427/N48 教育·中教教师ISSN1006-596249 兰台世界8-292 ISSN1006-7744 CN21-1354/G250 中外教育研究ISSN1006-9682 CN53-1037/C51 科教创新ISSN1007-0745 CN53-1103N52 科学致富向导ISSN1007-1547 CN37-1264/N53 希望月报82-422 ISSN1007-3442 CN11-3825/C54 新课堂教研论坛ISSN1007-4880 CN50-1079/G455 课堂内外78-126 ISSN1007-4902 CN51-1391/G456 青春岁月ISSN1007-5070 CN13-1035/C57 大众文艺ISSN1007-582858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7-8657 CN19-3268/H59 河北农业科学ISSN1008-1631 CN13-1197/S60 成才之路ISSN1008-3561 CN23-1437/C61 新余高等学报(增刊)ISSN1008-6765 CN36-1223/G462 教学理论与实践ISSN1008-7443 CN11-3874/G63 现代语文ISSN1008-8024 CN37-1333/G464 现代语文24-194 ISSN1008-8024 CN42-1078/G465 大观周刊64-55 ISSN1008-925X CN53-1152/G066 数学小灵通8-203 ISSN1009-0320 CN21-1329/C467 法制与社会64-52 ISSN1009-0592 CN53-1095/C68 数学大世界12月14日ISSN1009-5608 CN22-125369 考试与评价(英语通)8-226 ISSN1009-6027 CN22-1315/H70 考试与评价ISSN1009-6027 CN22-1387/G47172 新课程教育探索42-225 ISSN1009-9298 CN43-1344/G273 教育创新与发展25-46 ISSN1009-9326 CN42-1523G74 新作文22-74 ISSN1009-9433 CN14-1274/G75 教育改革与实践ISSN1028-1557 CN13-1418/G476 当代中小教育文刊ISSN1057-5635 CN44-1283/G477 教育实践与探43-59 ISSN1059-2368 CN11-1038/G4 . 索78 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2-452 ISSN1065-0415 CN31-5522/G479 网络财富82-113 ISSN1072-5441 CN12-T392/G280 中国基础教育学刊ISSN1079-092781 新课程教育探索48-241 ISSN1083-7062 CN45-1386/G482 中国教师学刊82-207 ISSN1201-3049 CN11-2013/G483 教育创新与实践ISSN1205-2038 CN11-1185/G484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ISSN1481-1241 CN11-2186/G485 教育视野ISSN1544-5153 CN51-4817/G486 今日中国教研ISSN1562-251887 中外教学研究ISSN1562-257988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9389 ISSN1562-3890 CN11-4365/G489 中国科教创新杂志ISSN1569-374X CN43-1763/G90 中国教育理论研究杂志/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论文暨教案精选ISSN1608-5319 CNII-2173/G491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ISSN1618-2616 CN65-1085/Z92 新课程学习22-404 ISSN1624-697X CN14-1353/0193 新教育时代2-1139 ISSN1632-2601 CN11-4910/G494 时代教育科研论坛ISSN1638-4553 CN41-1273/C95 科学教育研究ISSN1658-6501 CN43-1658/G496 新课程研究38-423(345)I SSN1671-0568 CN42-1778/G497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ISSN1671-056898 华夏教育ISSN1671-133599 成功ISSN1671-3052100 中国科技教育ISSN1671-4350 CN11-4765/N101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8-225 ISSN1671-489X CN11-4754X102 世界教育信息82-128 ISSN1672-3937 CN11-4123/G4 103 文学教育38-423 ISSN1672-3996 CN42-1768/G4 104 中外健康文摘80-107 ISSN1672-5085 CN11-5062/R 105 教师教育研究ISSN1672-5905 CN11-5147/G4106 科教文汇外:1881内:26-205ISSN1672-7894 CN34-1274/G107 语文学刊ISSN1672-8610 CN15-1064/H 108 文苑ISSN1672-9409 CN15-1336/G0 109 才智ISSN1673-0208 CN22-1357/C 110 魅力中国ISSN1673-0992 CN41-1390/G111 试题与研究(中学生报社)36-390 ISSN1673-1301 CN41-1368/G4112 试题与研究ISSN1673-1301 CN41-1368/G4 113 教育科研Aug-41 ISSN1673-1875 CN43-0044 114 新课程22-405 ISSN1673-2162 CN14-1324/G4 115 新课程22-312 ISSN1673-2162 CN14-1324/G4 116 新课程ISSN1673-2162 CN14-1324/G4 117 现代教师论坛ISSN1673-2669 CN45-3526/G4 118 商情18-202 ISSN1673-4041 CN13-1370/F 119 现代阅读18-16 ISSN1673-8497 CN11-5566/G2 120 考试周刊12-53 ISSN1673-8918 CN22-1381/G4 121 学周刊18-407 ISSN1673-9132 CN13-1063 122 学周刊ISSN1673-9132 CN13-1379/G4 123 教师42-351 ISSN1674-120X CN46-1072/G4 124 学苑教育18-340 ISSN1674-179X CN13-1386/G4 125 中学英语之友16-98 ISSN1674-2575 CN15-1158/G4 126 学园64-53 ISSN1674-4810 CN53-1203/C127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ISSN1674-6317 CN22-1388/G4128 科教导刊ISSN1674-6813 CN42-1795/N 129 新课程学习22-403 ISSN1674-697X CN14-1353/01 130 教育教学论坛ISSN1674-9324131 教育学刊ISSN1675-8153 CN65-3842/G 132 当代创新教育ISSN1682-2563133 中国现代教育方园ISSN1682-3380134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ISSN1687-726X CN37-1268/G135 科学教育论坛ISSN1718-2765 CN11-1382/G4136 中国教育教学论坛ISSN1726-8176 CN31-7/38/G137 现代教育管理ISSN1727-5113 CN37-3181/G138 中国教育科学探究ISSN1728-2462 CN64-1032/G139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ISSN1729-8490 CN43-1318/G140 新课程改革与ISSN1738-1559 CN13-2327141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ISSN1810-7117 CN43-1328/G142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ISSN1811-105/01X CN43-1348/G143 中国教师与教学杂志ISSN1811-105101X CN43-1348/G4144 中国育人ISSN1811-105X CN43-1348/G145 中国教师与教学ISSN1811-105X CN43-1348/G146 教育科研与实践Nov-43 ISSN1812-1055 CN11-1018/G4147 教育与教师4-548 ISSN1812-5417 CN31-2096/G4 148 中国教育与教学ISSN1812-5867 CN98-1813/G149 基础教育教学2-1028 ISSN1813-9883 CN11-1288/G4150 当代教育研究与探索ISSN1814-0734 CN14-0702/(F)151 中国教育创新ISSN1815-4778 CN11-4111/G4 152 中国教研交流ISSN1816-1723153 中国育人ISSN1817-105X CN43-1348/G154 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杂志ISSN1819-9682 CN68-3615/G155 教育科研实践Nov-43 ISSN182-1055 CNII-1018/G4 156 教育之声6-813 ISSN1829-5426 CN64-2239/G4 157 中国医学指南ISSN1851-1806 CN43-1275/R 158 创新教育导刊2-1328 ISSN1860-0121 CN11-4883/G4 159 中国教研交流ISSN1866-1723 160 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ISSN19816-1723161 中国教师教学研究杂志ISSN1991-1610 CN39-7936/G4162 中国教师教学研究ISSN1991-1610 CN39-7936/G4163 新课标教育研究ISSN1991-4024 CN44-1397/G4164 江苏教师ISSN1992-7711 CN14-1307/G4 165 中国教育科学ISSN1993-6893 3800027166 学科教育研究ISSN1994-7680167 东方教育4月27日ISSN2079-3111 CN32-0034168 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ISSN2080-2043 CN37-2569/G169 现代教育与教ISSN2135-3603 CN11-1758/G4170 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ISSN4068/G4 CN11-4068/G4171 现代教师教学ISSN6610-7564 CN11-3286/G4172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ISSN727-737X CN79-8168/G173 今日中国教研境外174 中外教学研究2-45 境外175 当代教育研究CN11-1281/G4 176 管理观察2-634 CN11-56888/F 177 教学交流22-47 CN14-1025/C178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CN26-1035179 中国科教研究杂志CN37-1239/G180 信息教研35-163 CN41-0100 181 文学教育CN42-1768 182 湖南中学物理42-344 CN43-1041/03 183 当代教学论坛CN43-1678/G4184 小学创新一点通ISSN978-5434-6255-7185 基础教育研究赣内资字第D011号186 基础教育研究赣内资字第D011号187 中国教育与发展188 中国教研交流189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0 科学教育家191 中学教学研究192 都市家教193 井冈社科194 江西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通讯195 中国育才196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7 现代中小学教育198 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199 教师文苑200 中国基础教育201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2 科教导刊203 教育教学交流204 新课程教研版报纸205 科学导报报纸。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提出与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本文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了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09-01普通初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的重要任务,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而数学在初中教育中是重点学习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而从当前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象。

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都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的责任。

那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有哪些呢?具体探讨如下:一、学习源于兴趣,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源动力。

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灵活积极地创设情境,达到唤醒学生探索精神,调动学习思维的目的。

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一般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或者天下趣闻,当教师讲到某个数学理论时,就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该理论提出者的故事或童年趣事、成长事迹等,让学生对这个人产生兴趣,从而对他提出的伟大理论也产生求知的心理,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可增加其对数学的兴趣,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2、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兴趣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受挫,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果他们对某一事物失去了信心,那么他将不会再对其感兴趣。

如果老师能合理利用这一特点,比如老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对数学课程也不再畏惧,其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

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

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

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摘要基础教育的发展给师范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母机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只有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主动适应、推动和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师范教育适应基础教育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001-03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师范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方位的考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增强师范教育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

一、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是关乎国家民族振兴、公民素质提高的奠基工程,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

1.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不高,专业性不强据1998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小学教师合格率94.6%,初中教师合格率只有83.4%,到2003年底,我国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7.8%、92.0%。

虽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接近100%,但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教师的学历起点仍然偏低。

现在,多数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已要求幼儿园、小学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

在我国,还存在着教师专业性不强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能把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任何有点文化的人都可以当教师。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具有不可替代性,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关于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正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注的新课题,文章将从八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数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75-01小学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教育。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指脑、口、耳、手等各种器官的协调活动的程度。

社会文化素质品德素质——爱祖国、爱科学、爱数学,具有勇于进取、勇于开拓、敢于竞争、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

知识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审美素质——指数、形、图、式等的审美修养,能从美的角度去审视和欣赏数学知识。

劳动素质——具有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些劳动技能,会制做一些数学模型、学具、测量数据等。

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素质——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非智力品质素质——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

上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在具体数学教学中,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

一、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转化学习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调节、强化作用。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不同方面,认知过程是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能使非智力因素对智能发展起到调节、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把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身看成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二、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发展趋势之一。

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等。

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摘要: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要求我们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

倡导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需要。

关键词:语文;倡导;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36-01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从而形成知识技能等方面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良好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一些看法: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有这么一句“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看到这学生也提出了问题:“它怎么能爬呢?”有了这一个问题的提出,我就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你认为它是怎么爬的。

先让学生各抒己见。

另外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正好学校运动的南面墙上满是爬山虎,于是老师把学生带出去观察,每一个学生仔细观察后,再相互说一说。

这样对于爬山虎怎么爬也就容易理解了。

又例如学习《麻雀》一课,学生对“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一句不能理解:为什么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这种强大的力量又是指什么?这时老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最后学生明白了:“世界上的母亲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就是这种爱使每一位母亲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危险时会不顾一切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摘要: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是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教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79-01一、提出问题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是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教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程。

国家教育部2003年4月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是新课程改的关键,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要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培养学生“阅读”、“质疑”、“探究”、“实践”和“反思”五方面入手多。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正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了大量数学史料书籍、数学名人传、数学期刊杂志、世界名题与趣题的简易读本等,供学生课外阅读。

这些书籍疑聚了众多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心血,是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阅读的。

对于学生而言,要完全理解这些内容是不现实的,但读书的乐趣、良好数学修养的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治学方法、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往往都蕴涵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据调查,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数为1.39万人, 2007年则为1.06万人,9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人。 随之而来的乡村小学数量锐减,1985年,全国有 83万所乡村小学,至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 20年间减少3/5。湖北长阳 “希望小学。
• 撤并校点
• 办寄宿制学校
6、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
据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对18个省2万多个家庭的教育 支出调查显示,义务教育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 出的比例,城市为24%,县乡村为23%。
• “名校腐败”案件
5、农村教育的“集中化”与“空客 化”
• 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大量减少,农村 中小学开展布局调整,集中资金办学,实行了撤
并校点和开办寄宿制学校。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潘洪建 教授、博士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第三部分 教育制度变革研究
专题十 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制度创新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5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 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地基础教 育的重点工作。
(一)基本成绩
•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2、大力打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 • 3、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 • 4、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从20世纪80年代改善基本办学条件、20世 纪90年代基本实现“两基”目标、21世纪 初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到实现免费义务 教育四个阶段,我国完成了义务教育发展 的“四级跳”。四个阶段的奋进、四个阶 段的跨越发展共同铸起了义务教育的世纪 伟业。
• 据世界银行的计算,1999年,中国人均受 教育年限为7.11年,世界平均年限为6.66 年。
• 山东潍坊市进行中考制度改革探索,基本
7、农村留守儿童
• (1)寄宿制。江苏省沭阳 • (2)家长代理制。 重庆市南川县鸣玉中
学。 • (3)留守小队模式 安徽省肥东县 • (4)留守儿童之家 重庆市南川县部分小
学 • (5)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四川省妇联 • (6)民警介入保护 四川省广安市
8、中考制度改革问题
• 安徽铜陵市1998年就实行了中考制度改革
• 《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教育公平重点是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 战略性任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缩小 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 距”;“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3、城乡教育统筹问题。
• 苏州、昆山的教育统筹改革,成都、重庆统筹 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
• 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 “两免一补”
2006年在西部农村开始实行,2007扩大 到所有农村, 2008年秋季起,在全国范围 内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 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 国家决定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2008年12月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 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
• 珠海已实现12年免费教育。山西长治、新 疆和田、喀什等地也准备尝试。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 政府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三免一补” 与“希望工程”。
• 1995年的2.32%到2007年的3.32% ,12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 教育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 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江苏规范办学行为
• 江苏省规范办学行为“五严”规定(苏办发
〔2009〕24号)
• 一、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 • 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 • 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 四、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 • 五、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
(二)主要问题与讨论
• 1、义务教育如何延长,学前教育还是高中教育 优先?
•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 3、城乡教育统筹问题。 • 4、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热”热度不减 • 5、农村教育的“集中化”与“空客化” • 6、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 • 7、农村留守儿童 • 8、中考制度改革问题。
1、义务教育如何延长,学前教育还 是高中教育优先?
• 争论:孰优先发展
• 中国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占整个普通 教育人数9.5%左右的幼儿,得到的教育财 政投入每年只有100多亿,只占整个投入的 1.2.~1.3%。国外学前一年免费
• 沈阳市——中小学干部教师全面流动; • 北京东城区——学区化管理实施资源共享; • 天津河西区——建立“教育发展联合区”; • 宁波市江东区——建设“学校共同发展学区”; • 河南辉县——中小学一体化建设。
4、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热”热度不减
表现:公办高中择校收费,非计划生、自费生、调节 生、转学生、旁听生收费,重点校、实验班、重点 班收费,“校中校”、“校中班”、“一校两制” 收费。
• 2001年国家方针:“两为主”即“以流入 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
• 2007年,中国在小学、初中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 女已有765万人,其中分别有77%和80%的的学 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有23%和20%的学生在已批 准的民办学校就读。
• 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模式 • 以民办学校为主 • 上海模式 • 北京模式
4、素质教育推进
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应试教育——唯应 试教育:
表现 危害 原因 对策 分层推进问题。
山东推进素质教育
• 2007年底,山东教育厅出台 《山东普通中 小学管理基本规范》。40条
• 规范分为五个方面:
• (1)规范课程,每所学校必须开足开全课 程;(2)规范课时,任何学校不得随意增 删课时;(3)规范作业量,严格控制学生 的书面作业量,坚决减掉机械的无效作业; (4)规范作息时间,给孩子多一点睡眠时 间;(5)规范考试评价。
2、大力打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教育 均衡发展)
• 沈阳市 • 北京市 • 武汉市 • 安徽省
3、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
成都市青羊区 2007年5月试行校长职级制 沈阳市从2006年开始强力推行教师交流制度 重庆市规定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
三种模式: • “柔性流动”。 • “支教”。 • “轮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