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为了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并且评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控制项: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一般项: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优选项: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建筑垃圾: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回收利用率:施工现场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
施工禁令时间: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
基坑封闭降水:在基坑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基本规定绿色施工评价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并且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4.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5.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施工。
6.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8.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
During the n process。
XXX the level of green n XXX: 1) safety XXX。
2) major quality accidents that cause us impact。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目次1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管理4.1 组织职责4.2 规划管理4.3 实施管理4.4 评价管理5 资源节约5。
1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5.2节能与能源利用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6环境保护6.1 扬尘污染控制6。
2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6。
3 水土污染控制6.4 噪声污染控制6。
5 光污染控制6.6 建筑垃圾控制6。
7 环境影响控制7 职业健康与安全8 绿色施工检查与验收1总则1.0。
1为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的方针和技术措施,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规范绿色施工管理,制定本规程。
条文解释:绿色建筑是由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四个阶段构成,施工阶段是绿色建筑的组成部分,因此,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规程对施工阶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1。
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的建设工程。
条文解释:本规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线路管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及装饰工程等。
根据住建部“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要求和北京市环境保护要求,最大程度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同时考虑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投入,建筑规模在5000平方米或合同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必须实施本《规程》,限额以下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可参照实施。
1.0.3本规程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1。
0。
4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条文解释: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向工业化生产发展,是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减少施工现场作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建筑生产成本,尽快实现建筑工程向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发展的途径。
8.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综述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由2014年1月29日发布,自(D)起实施。
A、2014年4月29日B、2014年7月29日C、2014年7月30日D、2014年10月1日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C)。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监理单位3、施工单位应建立以(B)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A、法定代表人B、项目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总监4、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选用距施工现场(C)以内生产的材料。
A、50kmB、100kmC、500kmD、1000km5、节能及能源利用应符合规定要求,应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线路,选用节能器具,采用声控、光控和节能灯具;照明照度应按( A )照度设计。
A、最低B、最高C、最近D、最远6、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C),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A、0.5mB、1mC、1.5mD、1.8m7、施工现场宜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场届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B)dB;夜间不应超过()dB。
A、70;50B、70;55C、75;50D、75;558、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D);对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A、60%B、80%C、90%D、100%9、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边宜设( C )。
A、绿色施工制度图牌B、绿色施工宣传栏C、绿化隔离带D、洗车台10、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施工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时,宜采用(A)沉桩工艺。
A、静压B、锤击C、振动法D、干作业法11、回填土应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C )风以上天气严禁回填土施工。
施工间歇时应对回填土进行覆盖。
A、2级B、3级C、4级D、6级12、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粉尘浓度不应大于(B)mg/m³,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拥挤。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 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 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2014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说明

绿色建筑标准汇总及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变化说明2006 年,国家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今年国家编制了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特点,并对已颁布的国家、行业或协会标准进行了汇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2006 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
该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和试评,借鉴了有关国外先进标准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
修订后的标准评价对象范围得到扩展,评价阶段更加明确,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整体具有创新性。
在过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六大指标。
每个指标下,满足一定的项数即可被评为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绿色建筑。
不过,在上述标准的试运行中,发现不少问题。
而新的标准里则是采用打分的方式,总分达到45-50分是一星级,60分是二星级,80分是三星级。
评审专家认为重要的就打8分、1 0分,有的虽然需要,但做起来容易,也不需要多少钱,就4 分。
这样一来,不少过去被评为一星级的项目现在可能评不上,二星级可能降为一星级,三星级则降为二星级或者一星级。
2013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发改委和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 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 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目标。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顺应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该标准从2015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
新标准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 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 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09号――关于2014年度第十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09号――关于2014年度第十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4.08.06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09号
•【施行日期】2014.08.0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09号)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建科[2008]113号)、《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建科函[2009]235号)和相关地方标准,我部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第十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评价工作。
经审定,海口南洋国际公馆等2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现予公布。
附件:2014年度第十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8月6日
附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

GBT 50905-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组织与管理3.2资源节约3.3环境保护4施工准备5施工场地5.1一般规定5.2施工总平面布置5.3场区围护及道路5.4临时设施6地基与基础工程6.1一般规定6.2土石方工程6.3桩基工程6.4地基处理工程6.5地下水控制7主体结构工程7.1一般规定7.2混凝土结构工程7.3砌体结构工程7.4钢结构工程7.5其他8装饰装修工程8.1一般规定8.2地面工程8.3门窗及幕墙工程8.4吊顶工程8.5隔墙及内墙面工程9保温和防水工程9.1一般规定9.2保温工程9.3防水工程10机电安装工程10.1一般规定10.2管道工程10.3通风工程10.4电气工程11拆除工程11.1一般规定11.2拆除施工准备11.3拆除施工11.4拆除物的综合利用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
1.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0.2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trash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3建筑废弃物building waste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2.0.4绿色施工评价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对工程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所进行的评估活动。
2.0.5信息化施工informative construction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将工程工程实施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存储、处理和信息反馈用以指导调整施工的方法。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相关知识讲解

Page 19
绿色施工管理评价
绿色施工管理评价只在阶段检查时进行 评价(分四个阶段),所形成的阶段性评价 资料在验收评价时进行汇总评分。
Page 20
绿色施工技术与创新评价
在验收评审时需对评价,绿色施工技术与创新评价 是针对整个示范工程的,需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附件6 实施效果一览表.doc
Page 22
评价结果的判定
1. 绿色施工管理评价、绿色施工技术与创新评 价、绿色施工成效评价三个部分在整体评价中所占 比例权重分别为60%、20%、20%。
2.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按绿色施工评价得分 高低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根据综合 得分,原则上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 - 80分为合 格,80分以上为优良。
承建单位按照绿色施工方案要求并有效实施其 全部内容后,应准备好评审资料,并填写《绿色 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申请表》一式两份,在项目即 将竣工时向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提出验收评审 申请。
附件5 评审验收申请表.doc
Page 18
四.验收评价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专家按照《绿 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用表》进行验收评价。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相关知识讲解
Page 1
绿色施工的目的
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严格的过程管理,以最大限 度地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工程为目的。
创建绿色施工工程的依据 1.《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2.《全国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办法(试
行)》建协〔2010〕15号 3.《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
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10版)提出的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施工过 程水回收利用技术、预拌砂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由2014年1月29日发布,自(D)起实施。
A、2014年4月29日B、2014年7月29日C、2014年7月30日D、2014年10月1日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C)。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监理单位3、施工单位应建立以(B)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A、法定代表人B、项目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总监4、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选用距施工现场(C)以内生产的材料。
A、50kmB、100kmC、500kmD、1000km5、节能及能源利用应符合规定要求,应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线路,选用节能器具,采用声控、光控和节能灯具;照明照度应按( A )照度设计。
A、最低B、最高C、最近D、最远6、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C),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A、0.5mB、1mC、1.5mD、1.8m7、施工现场宜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场届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B)dB;夜间不应超过()dB。
A、70;50B、70;55C、75;50D、75;558、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D);对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A、60%B、80%C、90%D、100%9、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边宜设( C )。
A、绿色施工制度图牌B、绿色施工宣传栏C、绿化隔离带D、洗车台10、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施工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时,宜采用(A)沉桩工艺。
A、静压B、锤击C、振动法D、干作业法11、回填土应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C )风以上天气严禁回填土施工。
施工间歇时应对回填土进行覆盖。
A、2级B、3级C、4级D、6级12、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粉尘浓度不应大于(B)mg/m³,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拥挤。
A、5B、10C、15D、2013、采用井点降水施工时,地下水位与作业面高差宜控制在(C)以内,并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水位自动控制。
A、150mmB、200mmC、250mmD、300mm14、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减少( A )用量。
A、水泥B、工业废料C、矿山废渣D、粉煤灰15、钢结构安装连接宜选用高强螺栓连接,钢结构宜采用金属涂层进行(B)处理。
A、防潮B、防腐C、防锈D、防尘16、大跨度钢结构安装宜采用起重机吊装、整体提升、顶升和滑移等机械化程度()和劳动强度(B)的方法。
A、高、高B、高、低C、低、高D、低、低17、I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氡的浓度限量为(C)Bq/m³。
A、400B、300C、200D、10018、II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TVOC的浓度限量为(D )mg/m³。
A、0.3B、0.4C、0.5D、0.619、找平层、隔汽层、隔声层厚度应控制在允许偏差的(A )范围内。
A、负值B、均值C、正值D、绝对值20、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时,环境温度宜为10~4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B),风力不宜大于3级。
A、60%B、80%C、90%D、100%二、多选题1、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应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A、B、C、D)等方面的条件保障。
A、场地B、环境C、工期D、资金2、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承担监理责任,应审查(B、C、D),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A、检验批材料B、绿色施工专项方案C、绿色施工方案D、绿色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单位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A、B、C )工作。
A、自检B、联检C、评价D、考核4、参建各方应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
建筑工业化宜重点推进(B、D )。
A、安全质量标准化B、结构构件预制化C、项目管理规范化D、建筑配件整体装配化5、节材及材料利用应符合规定要求,应根据(A、B、C )制定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计划。
A、施工进度B、材料使用时点C、库存情况D、资金情况6、施工使用的(A、B、C、D )等危险品、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应采取隔离措施。
A、乙炔B、氧气C、油漆D、防腐剂7、施工单位宜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数据库,采用(A、B、D )的机械设备。
A、高性能B、低噪声C、低振动D、低能耗8、在绿色施工评价前,依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情况,应对绿色施工评价要素中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条目进行相应调整,并经工程项目(A)和( D )方确认后,作为绿色施工的相应评价依据。
A、建设B、设计C、施工D、监理9、临时设施宜选用由(A、C、D)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A、高效保温B、防水C、隔热D、防火10、土石方开挖宜采用逆作法或半逆作法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采取(B)和(C)等改善地下工程作业条件的措施。
A、排水B、通风C、降温D、提高照明11、施工现场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搅拌机应有封闭(C)和( D )措施。
A、防污染B、防潮C、降噪D、防尘12、进场钢筋原材料和加工半成品应(A、B、C、D )。
A、存放有序B、标识清晰C、储存环境适宜D、制定相应保管制度13、钢筋除锈时,应采用(B、D)的措施。
A、防止水污染B、避免扬尘C、防潮D、防止土壤污染14、模板工程宜使用(A、B、C、D )等工业化模板及支撑体系。
A、大模板B、定型模板C、爬升模板D、早拆模板15、脚手架和模板支撑宜选用(A、B、C )等管件合一的脚手架材料搭设。
A、承插式B、碗扣式C、盘扣式D、附着式16、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宜采用(A、B )布料浇筑。
A、泵送B、布料机C、溜槽D、串筒17、一般情况下,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宜采用(A、B、D )施工。
A、滑动支座法B、跳仓法C、低温补仓法D、综合治理法18、钢结构现场涂料应采用(C、D )的材料。
A、防火B、防潮C、无污染D、耐候性好1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要求进行(A、B、C、D )等有害指标的检测。
A、甲醛B、氨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D、放射性20、拆除工程应制定专项方案,明确拆除对象及其(A、B、C、D)等。
A、结构特点B、拆除方法C、安全措施D、拆除物的回收利用价值21、拆除施工应依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A、B、C、D )拆除的方法。
A、人工拆除B、机械拆除C、爆破拆除D、静力破碎22、下列选项中,属于I类民用建筑工程的是(A、B、D )。
A、住宅B、医院C、体育馆D、幼儿园E、美术馆23、下列选项中,属于II类民用建筑工程的是(B、C、E )。
A、老年人建筑B、办公楼C、商场D、学校教室E、博物馆24、噪声敏感区包括(A、B、C、D、E)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区域。
A、医院B、学校C、机关D、科研单位E、住宅和工人生活区25、基坑施工排出的地下水可以用于(A、B、C、D )等。
A、冲洗B、降尘C、绿化D、养护混凝土三、判断题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
(√)2、建筑垃圾是指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废物料。
(×)3、建筑废弃物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4、施工现场应建立机械设备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台账和清单。
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存放、运输可以不制定保护措施。
(×)5、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宜使用自来水。
(×)6、施工现场宜错峰用电。
(√)7、施工过程宜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对噪声控制要求较低的区域应采取隔声措施。
(×)8、施工单位宜实行电子文档管理。
施工单位宜建立建筑材料数据库,应采用绿色性能相对优良的建筑材料。
(√)9、施工现场作业棚、库房、材料堆场等布置宜远离交通线路和主要用料部位。
(×)10、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设备宜靠近噪声敏感区。
(×)11、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宜使用强夯法施工地基工程。
(×)12、采用砂石回填时,砂石填充料应保持湿润。
(√)13、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锚杆(锚索)时,宜采用可拆式锚杆。
(√)14、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时,应使用散装水泥。
(√)15、当采用木或竹制模板时,宜采取工厂化定型加工、现场安装的方式,也可以在工作面上直接加工拼装。
(√)16、模板拆除宜按支设的逆向顺序进行,不得硬撬或重砸。
(√)17、门窗槛周围的缝隙填充应采用亲水保温材料。
(×)18、防水层宜采用热粘法施工。
(√)19、管线的预埋、预留应与土建及装修工程同步进行,不得现场临时剔凿。
(√)20、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宜利用非自来水源。
(√)四、简答题1、绿色施工的定义是什么?答: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的基本规定中,施工单位应履职的主要职责有哪些?答:(1)、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
(2)、实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对绿色施工负总责。
(3)、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实施管理,专业承包单位应对工程承包范围内的绿色施工负责。
(4)、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自检、联检合评价工作。
(5)、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前,应进行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并据此制定实施对策和绿色施工评价方案。
3、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的基本规定中,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应符合哪些规定要求?答:(1)、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垃圾站。
(2)、细散颗粒材料、易扬尘材料应封闭堆放、存储和运输。
(3)、施工现场出口应设冲洗池,施工场地、道路应采取定期洒水抑尘措施。
(4)、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不得扩散到作业外区域。
(5)、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宜使用清洁燃料。
不得在施工现场融化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4、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应符合哪些规定要求?答:(1)、应考虑到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