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单
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单

4.结合原著分析曹操人物性格。
1回
4回
8回
魏武挥鞭
曹军壮大
(15-33)
1.梳理重要情节:
(1)煮酒论英雄(2)击鼓骂曹
(3)许田打围(4)挂印封金
(5)过五关斩六将(6)古城会
2.理清吕布、曹操、刘备、袁绍之间的矛盾纠葛,用思维导图展示。
2.梳理重要情节:
(1)吕蒙白衣渡江
(2)关公败走麦城。
3.结合曹操“遗命”再评曹操。
4.辩论会: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还是假意。
75回
84回
南北征战
鞠躬尽瘁
(86-104)
1.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的是哪件事?请结合原著,分析诸葛亮是否有必要亲征。
2.梳理重要情节:
(1)诸葛亮收姜维(2)空城退兵
进位汉中
(51-74)
1.复述“三气周瑜”的始末,并分析周瑜失败的原因。
2.梳理重要情节:赵云忠心护主
3.根据原著内容,合理想象,补写诸葛亮吊孝时的心理活动。
4.用思维导图厘清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几个主要步骤。
55回
63回
70回
73回
争夺荆州
白帝托孤
(75-85)
1.梳理三国中与“荆州”有关的事件。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姜维北伐
2.曹髦诗云“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请分析其深意。你如何评价曹髦率三百余人讨伐司马昭的行为?
3.用思维导图梳理历代魏主更替的原因和经过。
4.畅想:如果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如果曹操悟到“三马同槽”的深意,结局会是怎样?
《三国演义》阅读计划表

讨论主题思想
第 91-100 回
第十天
1.5 小时
读完第 91-100 回
深入研究探讨
《三国演义》阅读计划表
章节
日期
阅读时间
阅读进度
备注
第 1-10 回
第一天
1 小时
读完前 10 回
可做简单批注
第 11-20 回
第二天
1.5 小时
读完第 11-20 回
思考人物形象
第 21-30 回
第三天
1 小时
读完第 21-30 回
分析情节发展
第 31-40 回
第四天
1.5 小时
读完第 31-40 回
探讨谋略策略
第 41-50 回
第五天
1 小时
读完第 41-50 回
与相关历史对照
第 51-60 回
第六天
1.5 小时
读完第 51-60 回
感受文学魅力
第 61-70 回
第七天
1 小时
读完第 61-70 回
总结阅读心得
第 71-80 回
第八天
1.5 小时
读完第 71-80 回
与影视作品比较
第 81-90 回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任务单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任务单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任务单(一)了解作者你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其他资源去寻找更多关于这本书作者的息。
作者的名字:调研之前我已经知道的我想知道的调研之后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任务单(二)学会观察书名、封面和封底封用一句话描述你从封面或封底看到或读到了什么,并写出推断结果。
你可以用这样的格式来记录:我从观察到,我推断。
封面封底练习说明:为什么要边阅读边作推断?当你边读边推断时,意味着你正在主动阅读。
你的结论来自书中的线索、证据和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他人直接告诉你的。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任务单(三)画一画,手绘群英图提示:采用目录式跳读的方式,用两周时间初步浏览《三国演义》,以人物为核心独立绘制“三国鼎立图”,可用8开纸画,可与同学合作完成。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任务单(四)慧眼识英雄,三国主公PK请你对三国的主公曹操、刘备和孙权这3个人物,进行对比。
选出最佳主公,并说明推荐理由。
他们的共同点人物:人物:人物:他们的不同点你心目中的最好主公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任务单(五)慧眼识豪杰,评比十佳谋士士三国谋士谁更赞?小组讨论搜集三国著名谋士,锁定相关章回,2周内自由选择几位谋士阅读相关章回。
评选出公认的十佳谋士,并写出推荐理由。
12375468910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任务单(六)慧眼识英雄,我最喜欢的名将请你给这位名将建立一份个人档案。
在最大的框中,画一画他在你心中的样子。
在右边框中,写一写可以用来形容他性格和行为的词。
这个人物的名字和年龄是什么?这个人物长什么样?这个人物在故事中的角色地位是什么?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对于这小我物,你还知道哪些息?你想给这小我物打几分?为什么?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任务单(七)章回。
国演义阅读任务单

75回
84回
南北征战
鞠躬尽瘁
(86-104)
1.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的是哪件事?请结合原著,分析诸葛亮是否有必要亲征。
2.梳理重要情节:
(1)诸葛亮收姜维(2)空城退兵
3.王平与马谡就屯军地点发生争执,请根据原著完成阅读卡片“屯军之争”。
4.品读《短歌行》,说说对曹操形象的理解。
5.根据原著内容,自主完成三国鼎立的地图,标注魏、蜀、吴的位置和荆州、益州、建邺、洛阳、许昌等城市。
6.你如何评价关云长义释曹操的举动?
7.请结合原著,分析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原因。
37回
42回
46回
47回
50回
刘军强盛
进位汉中
(51-74)
1.复述“三气周瑜”的始末,并分析周瑜失败的原因。
1回
4回
8回
魏武挥鞭
曹军壮大
(1论英雄 (2)击鼓骂曹
(3)许田打围 (4)挂印封金
(5)过五关斩六将 (6)古城会
2.理清吕布、曹操、刘备、袁绍之间的矛盾纠葛,用思维导图展示。
3.你如何评价陈宫择吕布弃曹操的选择?
4.请结合原著分析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
21回
2.梳理重要情节:赵云忠心护主
3.根据原著内容,合理想象,补写诸葛亮吊孝时的心理活动。
4.用思维导图厘清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几个主要步骤。
55回
63回
70回
73回
争夺荆州
白帝托孤
(75-85)
1.梳理三国中与“荆州”有关的事件。
2.梳理重要情节:
(1)吕蒙白衣渡江
(2)关公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 学习任务单

《三国演义》学习任务单《<三国演义>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以及文化内涵。
2、熟悉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命运走向。
3、掌握书中的重要情节和经典战役,理解其战略战术的运用。
4、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包括写作手法、语言特色和艺术成就。
5、通过阅读和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对历史文化的鉴赏能力。
二、学习内容1、历史背景了解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状况。
研究黄巾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探讨董卓之乱对当时局势的冲击和改变。
2、主要人物曹操:一代枭雄,其政治手段、军事才能以及复杂的性格特点。
刘备:以仁德闻名,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用人之道。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善于守成与制衡的策略。
诸葛亮:智慧的化身,忠诚勤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谋略。
关羽:义薄云天,勇猛善战但性格孤傲。
张飞:勇猛鲁莽,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3、重要情节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人的忠义盟誓,奠定了蜀汉的基础。
三顾茅庐: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出山相助,展现了君臣相知的典范。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分析其中的战略战术。
夷陵之战:刘备伐吴的失败,导致蜀汉国力衰退,探讨其决策失误的原因。
4、文学价值写作手法:如对比、烘托、伏笔等手法的运用,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
语言特色: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艺术成就:在人物塑造、情节架构、历史观表达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三、学习资料1、原著《三国演义》2、相关的研究著作和评论文章3、影视作品和戏剧改编4、在线课程和讲座四、学习方法1、阅读原著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逐步完成全书的阅读。
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重要的人物、情节和自己的感悟。
2、观看影视作品对比原著和影视作品的差异,思考改编的合理性。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小组讨论组织学习小组,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和观点。
共同探讨书中的疑难问题,互相启发。
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单一读前探望

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单一读前探望《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作为一部宏大的历史小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公元184年-280年)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豪杰的世界。
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我对其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我先对这本书进行了一些了解。
这是一部由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共有120回。
小说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背景,通过讲述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物形象。
小说中充满了智谋、勇猛和忠诚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在开始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我先从书中的前言开始。
前言中提到,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是一位爱国志士,他通过这本书想要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我也深刻地意识到,阅读这本书不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更是为了了解历史和思考人生。
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被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所吸引。
小说中的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深受感动。
他们以忠诚、仁爱和勇敢为核心价值观,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些英雄形象让我对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说中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也让我对古代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书中的描写,我了解到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
这些历史事件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除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小说中的文学风格和语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贯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整个故事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他的描写细腻而精准,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其中的战火和磨难。
这种文学风格让我更加喜欢阅读这本书,并且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三国演义》1-7回导读任务单

《三国演义》1-7回导读任务单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导读重点:结义、反黄巾起义、桃园之义。
- 阅读任务:1. 理解结义三兄弟的背景和动机。
2. 总结反黄巾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3. 分析桃园之义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导读重点:张飞、何国舅、督邮、截访。
- 阅读任务:1. 理解张飞怒鞭督邮的原因和背景。
2. 总结何国舅谋害宦竖的经过。
3. 分析截访梨园的情节设计。
第三回:议论金瘤腊宴赞韩香主- 导读重点:金瘤腊、韩香主、宴会、徐州。
- 阅读任务:1. 理解金瘤腊及其重要性。
2. 总结宴会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3. 考虑作者在写徐州之战中的用意和手法。
第四回:张公神算卧龙岗吕布背城借一带- 导读重点:张郃、卧龙岗、吕布、背城借一。
- 阅读任务:1. 理解张郃的人物特点和地位。
2. 总结卧龙岗之战的经过和结果。
3. 分析吕布背城借一的计谋和可行性。
第五回:冀州牧袁绍挥军北海孙坚背水严阵以待- 导读重点:袁绍、孙坚、北海、背水战。
- 阅读任务:1. 理解袁绍的兵力和战略思路。
2. 总结孙坚背水之战的情节和结果。
3. 分析袁绍的失败原因和启示。
第六回:孙坚败走麦城关公击杀秦琪- 导读重点:孙坚、麦城、关羽、秦琪。
- 阅读任务:1. 理解孙坚失败的原因和过程。
2. 总结关羽击杀秦琪的情节和影响。
3. 分析作者在写孙坚失败和关羽战斗中的用意和特点。
第七回:张飞壮志凌云诸葛亮孔明巧布八阵图- 导读重点:张飞、诸葛亮、八阵图。
- 阅读任务:1. 理解张飞攀登幽州山的背景和动机。
2. 总结诸葛亮设计八阵图的用意和效果。
3. 探究八阵图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单

原著内容,再现图本内容。
5.结合原著内容,参考杜甫《八阵图》或《蜀相》梳理诸葛亮一生
重大事件,写一篇论文。
1.梳理重要情节: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姜维北伐
2.曹髦诗云“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请分析其深意。你如何
1.梳理重要情节:
(1)煮酒论英雄(2)击鼓骂曹
(3)许田打围(4)挂印封金
(5)过五关斩六将(6)古城会
2.理清吕布、曹操、刘备、袁绍之间的矛盾纠葛,用思维导图展示。
3.你如何评价陈宫择吕布弃曹操的选择?
4.请结合原著分析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
1.班级故事会:讲述三顾茅庐、巧借荆州、义激周瑜、定计火攻、
评价曹髦率三百余人讨伐司马昭的行为?
3.用思维导图梳理历代魏主更替的原因和经过。
4.畅想:如果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如果曹操悟到“三马同槽”的
深意,结局会是怎样?
5.绘制《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关系图(包含魏蜀吴晋主要人物)92回95回104回三国归晋
天下一统
(105-12
0)
群雄登场
(1-14)1回4回8回魏武挥鞭
曹军壮大
(15-33)21回26回27回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34-50)37回42回46回47回50回刘军强盛
进位汉中
(51-74)55回63回70回73回争夺荆州
白帝托孤
(75-85)1.梳理三国中与“荆州”有关的事件。
2.梳理重要情节:
(1)吕蒙白衣渡江
(2)关公败走麦城。
蒋干中计、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等故事。
2.从以上故事中选择一个,完成6—10幅连环画的文字脚本,交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104)
1.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的是哪件事请结合原著,分析诸葛亮是否有必要亲征。
2.梳理重要情节:
(1)诸葛亮收姜维(2)空城退兵
3.王平与马谡就屯军地点发生争执,请根据原著完成阅读卡片“屯军之争”。
4.结合原著分析曹操人物性格。
1回
4回
8回
魏武挥鞭
曹军壮大
(15-33)
1.梳理重要情节:
(1)煮酒论英雄 (2)击鼓骂曹
(3)许田打围 (4)挂印封金
(5)过五关斩六将 (6)古城会
2.理清吕布、曹操、刘备、袁绍之间的矛盾纠葛,用思维导图展示。
3.你如何评价陈宫择吕布弃曹操的选择?
4.请结合原著分析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
21回
26回
27回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34-50)
1.班级故事会:讲述三顾茅庐、巧借荆州、义激周瑜、定计火攻、蒋干中计、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等故事。
2.从以上故事中选择一个,完成6—10幅连环画的文字脚本,交代画面中人物外貌、语言、神态以及环境背景等内容,让几个画面衔接流畅,反映故事的主要情节。
3.以小组为单位,为电视剧《舌战群儒》配音。
4.王平将蜀军最终下寨情况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请根据原著内容,再现图本内容。
5.结合原著内容,参考杜甫《八阵图》或《蜀相》梳理诸葛亮一生重大事件,写一篇论文。
92回
95回
104回
三国归晋
天下一统
(105-120)
1.梳理重要情节: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姜维北伐
(3)2.曹髦诗云“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请分析其深意。你如何评价曹髦率三百余人讨伐司马昭的行为?
《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单
阅读范围
阅读任务
重读章节
序幕拉开
群雄登场
(1-14)
1.整理下列人物简介: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介绍人物的身份、相貌等特点。
2.品读“桃园三结义”中的誓词,分析三人的志向抱负。
3.“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这首诗。
(4)3.用思维导图梳理历代魏主更替的原因和经过。
(5)4.畅想:如果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如果曹操悟到“三马同槽”的深意,结局会是怎样
5.绘制《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关系图(包含魏蜀吴晋主要人物)
2.2.梳理重要情节:赵云忠心护主
3.根据原著内容,合理想象,补写诸葛亮吊孝时的心理活动。
4.用思维导图厘清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几个主要步骤。
55回
63回
70回
73回
争夺荆州
白帝托孤
(75-85)
1.梳理三国中与“荆州”有关的事件。
2.梳理重要情节:
(1)吕蒙白衣渡江
(2)关公败走麦城。
3.结合曹操“遗命”再评曹操。
4.品读《短歌行》,说说对曹操形象的理解。
5.根据原著内容,自主完成三国鼎立的地图,标注魏、蜀、吴的位置和荆州、益州、建邺、洛阳、许昌等城市。
6.你如何评价关云长义释曹操的举动?
7.请结合原著,分析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原因。
37回
42回
46回
47回
50回
刘军强盛
进位汉中
(51-74)
1.复述“三气周瑜”的始末,并分析周瑜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