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完整word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1

3、乱世造就英雄,书中人物曹操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的上是英雄?快去书中找一找吧!(出示曹操的话)
三、品读人物
1、猜英雄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2、出示三国歇后语,根据歇后语说一说相关故事。
5、课件出示阅读方法
点:抓住人物特征特征
面:理清故事情节
教研组长审核意见:教导处审核意见:
(3)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4)找出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体会一下。
3、学生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是《三国演义》的一个主要特点。人物众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共1191人,期中文官451人,武将436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三教九流和官亲176人。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围绕着这些人物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共同构成了三国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以在读三国演义时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抓住每一个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理清故事情节、全面了解三国这部作品。
一、谈话导入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都有哪些好处?的确,书籍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
2、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这样一本书:一部历史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毛泽东
它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俄】科洛克洛夫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鲁迅
3、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优选份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优选份《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 1一、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__文学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__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__军事__,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__的__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描写了__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指导目标:1、通过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__、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__,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
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式上的艺术成就: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3、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计划:期初进行阅读《三国演义》的导读以后,每天阅读15分钟,阅读能力较强的可自行安排阅读量,利用每周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老师为学生念读故事,师生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朗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月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汇报,完成读书卡各阶段要求,交流各自读书方法,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
具体安排:第1周布置购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导读,明确阅读方法,第2周检查《三国演义》的购买情况,并要求每日读15分钟左右,至少读完一回的内容,并明确做批注的方法要求。
发放读书卡。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迁安市杨各庄镇青山院完全小学薛秀红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书中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三绝”尤为经典。
书中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三国演义》是作为课外必读篇目,推荐给六年级学生的。
学情分析:《三国演义》,有小说,有评书,有电视剧,后来还出了三国杀,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丝毫不过。
但《三国演义》思想内容、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的了解学习,依然是枝头苹果,需跳摘方可得到。
可见,《三国演义》,学生熟悉、感兴趣,初步阅读学习,已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城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网查找《三国演义》小说、评书、影视剧视频,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了,已是得心应手。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有意识地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特定情景,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终身学习的兴趣,是课内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故事,评析人物形象,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自豪感,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课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准备:把上次《红色经典阅读成果展演》上传微信群、QQ群,鼓励不辍阅读。
2.每小组一台上网电脑,一部《三国演义》纸质原著。
《三国演义》电子版原著、评书、影视剧。
教学流程:一、导入激趣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杨洪基演唱。
(完整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_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新河中心小学施义宝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4。
引导学生自主、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们刚学过的课文《三顾茅庐》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回的内容改编而成.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的名气已经远播于海内外,国外专家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作为中国的一名小学生,你们想不想好好地读一读《三国演义》呢?二、阅读欣赏:(一)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呢?我相信肯定有不少同学对《三国》有所了解.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抢答几个问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3。
“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5.“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6。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谁的?(教师提示正确答案:1.罗贯中2。
刘备、关羽、张飞3.关羽4.周瑜5.貂禅6。
吕蒙)过渡:看来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在读《三国》这部经典著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歇后语和成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二)积累语言-—歇后语、成语1。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名著,并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包括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重要事件。
3.扩展阅读:推荐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以增加对小说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4.设计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就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5.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三国演义》的印象。
第二课时1.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
指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各方势力的情况以及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展示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线。
第三课时1.扩展阅读:推荐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鼓励学生主动研究和了解《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背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第四课时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或主题,设计一份展示,通过图片、文字等展示给全班。
第五课时1.阅读指导:提供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加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和活动的参与程度。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评论。
3.展示评估:评估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角色扮演表演,考察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三国演义》原著或简化版阅读材料。
2.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教案《三国演义》阅读课教学设计-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三国演义》一书,并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读《三国演义》。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
2、课件。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演唱。
2.过渡: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一首雄浑的歌曲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今天,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进三国”。
二、了解三国1、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师出示图书图片。
教师介绍手中图书:封面、书脊、封底、目录、及前言。
2.介绍书名及作者。
出示课件,指名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书中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三绝”尤为经典。
书中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三国演义》是作为课外必读篇目,推荐给六年级学生的。
学情分析:《三国演义》,有小说,有评书,有电视剧,后来还出了三国杀,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丝毫不过。
但《三国演义》思想内容、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的了解学习,依然是枝头苹果,需跳摘方可得到。
可见,《三国演义》,学生熟悉、感兴趣,初步阅读学习,已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城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网查找《三国演义》小说、评书、影视剧视频,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了,已是得心应手。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有意识地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特定情景,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终身学习的兴趣,是课内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故事,评析人物形象,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3.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自豪感,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课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准备:1.把上次《红色经典阅读成果展演》上传微信群、QQ群,鼓励不辍阅读。
2.每小组一台上网电脑,一部《三国演义》纸质原著。
3.《三国演义》电子版原著、评书、影视剧。
教学流程:一、导入激趣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杨洪基演唱。
师:雄浑、古朴的乐曲,再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欣赏中,接受刀光剑影的洗礼,也唤起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2.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4.引导学生对巨作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二、教学内容1.《三国演义》的背景介绍2.《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3.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4.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背景介绍(15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罗贯中,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该作品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步骤二: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30分钟)1.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例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等重要事件。
2.介绍主要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并简要描述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和特点。
步骤三: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90分钟)1.选取关键章节,如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等,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情节转折、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思想。
2.提供相关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章节中的复杂情节和文化内涵。
步骤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7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三国演义》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辅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和研究,拓宽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及影响。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5分钟)1.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对个人的影响和价值,鼓励他们通过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眼界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对其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
五、教学资源1.《三国演义》的简化版本或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料。
2.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的资料或教辅书籍。
以上是《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意识,培养其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泗洪人民路小学侯素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书名,简单介绍。
2.作者简介。
3.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
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
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
在崇拜英雄的美国
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
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一、七嘴八舌猜英雄
竞赛办法:
1.全班参加,每组三名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2.每道题有三个提示,根据提示不同得分也不同,分值分别为 30分 20分10分
题目类型:抢答题
抢答秘诀:速度快者根据分值得分。
(1)三国英雄之曹操
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 .
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
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2)三国英雄之诸葛亮
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
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提示二: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
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对他的评价。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三国英雄之关羽
提示一:他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候.
提示二:他有着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提示三:他的武器是冷艳锯,重82斤。
(4)三国英雄之刘备
提示一:他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吕布等人.
提示二:他使用双股剑,他骑的卢马,这只马虽然克主却跃马檀溪,救了他一命.
提示三:他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知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5)三国英雄之张飞
提示一:他义释严颜展示出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提示二:他曾经是卖肉的,后是五虎将之一。
提示三:他英勇善战威镇长坡桥吓死曹操深爱的侄子夏侯杰。
(6)周瑜
(7)吕布
(8)司马懿
名著阅读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背景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典型人物的描写和分析。
4.积累语文知识。
感悟情节,从语言、细节品人物形象。
文中细节描写节选刘备,细品刘备的特点。
二、侃侃而谈说英雄
(一)(必答题,四组同学分别做答,答对一题得十分)
过渡:看来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麽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看大家所积累的成语和歇后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二)积累语言——歇后语、成语
歇后语:你知道后半部分吗?
刘备摔阿斗——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箭——徐庶进曹营——
曹操败走华容道——三个臭皮匠——张飞穿针——张飞妈妈姓吴—
(教师给出答案:收买人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借无还、一言不发、走对了路、顶个诸葛亮、粗中有细、无事生非、)
三、你言我语品英雄
规则:每组事先选定一位选手起来回答问题。
全对加十分,发现错误本组不能补充,其他组可订正,补充正确也可加十分。
四、各抒己见论英雄
七神:华佗神医、孔明神算、关羽神威、张飞神声、赵云神将、黄忠神箭、管辂卜
八献:袁绍献玉玺、王允献貂婵、曹操献宝刀、庞统献连环、阚泽献降书、黄盖献苦肉、孔明献空城、张松献地图
十字歌: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请诸葛、四别徐庶、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卦阵图、九伐中原、舌战群儒
布置作业:
1.阅读《隋唐演义》选择三至五回摘选好词好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查找资料,积累其中的成语、歇后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