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3(66-70回教师版)
最新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3(教师版66-70)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6-70回(教师版)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情节梳理填空】孙权命诸葛瑾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其奔波无获而回。
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
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单刀赴会。
操欲起兵南征,从谏作罢,王粲等人欲尊操为“魏王”,荀攸反对,操言其欲效荀彧,荀攸愤疾而死。
(注意:区别于61回荀彧之死:董昭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反对,后曹操兴兵下江南,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
开盒视之,并无一物。
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如坐针毡,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曹操逼汉献帝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
汉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都不敢说话。
见宫内平定下来,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汉中,再夺巴蜀,然后一举夺得天下。
【经典情节复述】1、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思考题:关云长说:“昔者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
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
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
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到江边才放手道别。
鲁肃被吓得浑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6(91-10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91-100回第九十一回:祭沪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情节梳理填空】南蛮平定,诸葛亮祭祀了泸水的鬼魂后胜利班师回成都。
魏主曹丕崩,曹睿立。
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提督雍、凉等处兵马。
孔明根据参军马谡建议使“反间计”(注:第100回,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也对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睿把司马懿削职回乡。
孔明上《(前)出师表》一道,劝后主刘禅尽心治国并准备伐魏,谯周谏阻不听。
诸葛亮率领众将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
曹睿封夏侯楙(mào夏侯渊之子,武帝曹操女婿)为大都督,司徒王朗谏劝不听。
楙率兵二十余万,星夜到长安,来敌孔明。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诸葛亮在《(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临崩寄臣以大事”的相关情节。
参考答案:刘备讨伐东吴,兵败,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
诸葛亮哭拜在地,表示一定会忠诚辅佐,直到死去。
刘备还提醒马谡是个言过其实的人,不可重用。
他又嘱咐赵云要看好刘禅。
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事诸葛亮如父。
思考题2:作者通过《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参考答案: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
思考题3: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劲敌,但是诸葛亮开始伐魏的时候,魏国并没有让司马懿迎战诸葛亮,试简要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诸葛亮用了反间计;魏主曹睿多疑,中了诸葛亮的计谋;魏主曹睿手下乱出谋划策。
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情节梳理填空】孔明不用魏延长驱直入之计,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
蜀、魏两军在西凉大战,西凉名将韩德带领四子(瑛、瑶、琼、琪)出马迎战蜀军,但五人皆被赵云所杀。
赵云为先锋,此时已是七旬老将,仍不减当年之勇。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3(教师版66-70)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6-70回(教师版)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情节梳理填空】孙权命诸葛瑾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其奔波无获而回。
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
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单刀赴会。
操欲起兵南征,从谏作罢,王粲等人欲尊操为“魏王”,荀攸反对,操言其欲效荀彧,荀攸愤疾而死。
(注意:区别于61回荀彧之死:董昭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反对,后曹操兴兵下江南,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
开盒视之,并无一物。
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如坐针毡,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曹操逼汉献帝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
汉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都不敢说话。
见宫内平定下来,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汉中,再夺巴蜀,然后一举夺得天下。
【经典情节复述】1、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思考题:关云长说:“昔者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
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
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
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到江边才放手道别。
鲁肃被吓得浑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0(51-55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51-55回(教师版)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情节梳理填空】玄德为云长告免,屯兵油江口,准备进兵攻取南郡。
周瑜与鲁肃同往油江口欲杀玄德。
孔明教玄德回答周瑜:周瑜先取南郡若取不下,刘备再取。
周瑜派蒋钦、徐盛、丁奉往取南郡,败于曹仁、牛金而回。
周瑜亲自出马,得彝陵;曹仁、曹洪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
瑜回营诈死,曹仁等劫寨中计,大败而走。
瑜正欲乘虚攻占南郡,赵子龙已占南郡,还说孔明令张飞已取荆州,令云长已取襄阳。
瑜听后大叫一声,火气攻心,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
这是孔明一气周瑜。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诸葛亮用计取得了南郡,又取得了荆州和襄阳,试简述诸葛亮是如何取得荆州和襄阳的?参考答案:诸葛亮抓住了曹营陈矫,取得了兵符,星夜诈称调荆州守城军马前去救南郡,趁机派张飞袭击了荆州;又用兵符诈称曹仁求救,引出了襄阳守将夏侯惇,暗中叫关云长袭取了襄阳。
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情节梳理填空】周瑜欲与玄德、诸葛亮决战,鲁肃劝阻,往荆州讨荆州九郡。
鲁肃向刘备讨荆州,孔明借口荆襄九郡是刘表地盘,刘表虽死,其子刘琦尚在,刘备以叔辅侄,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为由,将鲁肃哄骗了回去。
孙权取合肥不下,周瑜派程普助战。
刘备取得了荆州、襄阳以及南郡后,伊籍献策推荐了马氏五人,乡里谚语所说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指的是马良,五史兄弟中还有一个后来让诸葛亮挥泪斩首的是马谡。
玄德命刘琦回襄阳养病,命关云长守荆州。
刘备用马良之计,自领大军南征零陵、武陵、桂阳、长沙。
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赵云拒娶赵范寡嫂为妻。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刘备曾多次夸赞赵云赵子龙“子龙真丈夫也!”请说说赵云在取了桂阳郡以后和郡守赵范交往中是如何体现“真丈夫”的气概的。
参考答案:赵云在攻取了桂阳郡以后,与郡守赵范以兄弟相称,但是赵范却欲将其寡嫂樊氏嫁与赵云,赵云大怒,当刘备问及此事时,赵云认为与赵范既结为兄弟,再娶其嫂乃为乱人伦之举,同时妇人再嫁本就是失节之事,而赵范刚刚投降,其心难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件

人物的身份
பைடு நூலகம்
刘备:刘豫州、益州牧、汉中王、先主、刘先主 关羽:汉寿侯 诸葛亮:军师、武乡侯、武侯、丞相、汉相、汉丞相
人物的美称或蔑称
刘备:刘皇叔、英主 曹操:曹公、老瞒、汉贼、国贼、奸雄 关羽:关公、美髯公 诸葛亮:卧龙
初读体验
读《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 雄首立功”,梳理情节,说说主要内容。
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 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借助次要人物,烘托人物形象
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 一惊,措手不及……
初读体验
思考:读了第一回,你感受到古典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独 特之处?
半文半白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 “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 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 若不杀之,难消我气!”
阅读指导课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
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第一 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 罗贯中。书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 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是 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
章回目录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
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
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
——金庸
《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 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
——(日)吉川英治
阅读计划表
阅读书目 阅读时限 阅读状况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0回(附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0回(参考答案)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情节梳理填空】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
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
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
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经典情节复述】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汉室衰微,民不聊生。
(背景)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
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关羽、张飞愿协助刘备共谋大业。
(原因)三人于张飞庄后桃园,面对盛开的桃花,焚香礼拜盟誓,结成结义兄弟。
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按年岁,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称弟。
(过程)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来看曹操时,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阅读探究研讨】思考题1:请根据对刘关张三人的相关描写初步分析其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刘备:相貌奇特,两耳垂肩(曾被敌人骂作“大耳贼”);出身高贵,乃汉室宗亲;性格宽和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幼时与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2(教师版61-65)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1-65回(教师版)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情节梳理填空】魏延舞剑欲杀璋,璋手下人对舞,刘备止之。
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他的母亲吴国太听见,吴国太怕孙权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
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派周善前往荆州去接孙夫人和阿斗回东吴,意在令刘备拿荆州换阿斗。
赵云追赶周善的船队,在张飞的援助下夺回阿斗。
孙权迁居秣陵,治建业,筑石头城,又于濡须水口筑坞,以防曹操。
操尊魏公,加“九锡”以彰功德,荀彧因从中阻扰,被赐死。
曹操率军攻打东吴,要报赤壁之仇,被孙权击败。
孙权送给曹操一封书信,曹操收到信后退兵。
【经典情节复述】1、赵云截江夺阿斗①孙权欲乘刘备出征西川的时候夺回荆州,便用张昭之计,谎称吴国太病重,要见女儿和外孙,想把妹妹和刘备唯一的血脉阿斗骗回江东。
孙夫人不知是计,未禀刘备,独自带阿斗离去。
②赵云闻讯独自来追,从孙夫人手中夺了阿斗,抱出船头上。
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
③恰好此时张飞提剑来救,顺利救回阿斗,孙夫人回了东吴。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对谁的评价?请简述相关情节。
参考答案: 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
曹操要先取吴,以报赤壁之仇,后灭蜀,统一中国。
东吴在濡须口筑了船坞,凭险拒敌。
曹操数次进攻,攻不下长江天险。
曹操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有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
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思考题2:“长阪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
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所赞何人?赞其何事?参考答案:赞的是张飞。
一赞其长坂桥三声怒吼吓退曹兵的气魄;二赞其在赵云截江夺阿斗的危急关头出手相助,杀死周善,救下幼主。
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情节梳理填空】见曹操兵退,孙权又想再取荆州。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8(111-12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8(111-120回教师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1-120回(教师版)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情节梳理填空】姜维四伐中原,邓艾料敌如神,已经作好了准备。
姜维布下疑兵,去攻南安,又被邓艾识破,在段谷中了邓艾的埋伏,张嶷(yí)阵亡,姜维退回汉中,仿诸葛亮兵败自贬的旧例,上表自贬为右将军。
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于司马昭的行为,便送子质于吴,联合东吴征讨司马昭。
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迫使曹髦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于寿春。
【经典情节复述】1、邓艾智败姜伯约①姜维出兵伐魏,见魏兵已有准备,便留下少量兵力迷惑邓艾,自领大军去攻南安。
②邓艾看破姜维的计谋,领兵去上懈、段谷埋伏。
③姜维中了埋伏,被夏侯霸救出。
④魏将陈泰、邓艾追击之,所幸援兵张嶷赶到,⑤姜维、夏侯霸趁势杀出重围,张嶷则被乱箭射死。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姜维狄道城外中了埋伏,败退汉中后,用什么理由说服众将“必取陇西”的?魏将邓艾凭什么断定姜维“必出汉中”?邓艾为什么会制胜姜维?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魏洮西一战,挫尽锐气,我军虽败,不曾损折;2.我军船载而进,不致劳困,敌旱地来迎士卒疲惫;3.吾兵久经训练,敌乃乌合之众;4.吾兵自出祁山,掠抄秋谷为食;5吾兵一处而去,敌兵力分开,难以救援。
(答出其中三条得满分)知彼知己,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精心设谋,而姜维对敌方却一无所知,全然不知自己的行动全在敌人的掌握之中,所以邓艾会赢得这场战斗。
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情节梳理填空】司马昭采取钟会的建议,三面包围寿春,以分散诸葛诞的军心。
诸葛诞暴虐无度(杀文钦),部将蒋班、焦彝等出城而降。
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昭,诸葛诞被杀,吴将于诠为乱军所杀。
姜维乘魏国内乱之机,五伐中原。
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一篇,劝阻姜维,维不听。
姜维起兵进攻长城,守将司马望奋力抵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6-70回
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
【情节梳理填空】
孙权命诸葛瑾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其奔波无获而回。
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
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单刀赴会。
操欲起兵南征,从谏作罢,王粲等人欲尊操为“魏王”,荀攸反对,操言其欲效荀彧,荀攸愤疾而死。
(注意:区别于61回荀彧之死:董昭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反对,后曹操兴兵下江南,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
开盒视之,并无一物。
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
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如坐针毡,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曹操逼汉献帝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
汉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都不敢说话。
见宫内平定下来,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汉中,再夺巴蜀,然后一举夺得天下。
【经典情节复述】
1.单刀赴会
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
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思考题:关云长说:“昔者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
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
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
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到江边才放手道别。
鲁肃被吓得浑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情节梳理填空】
曹操率兵攻打汉中张鲁,操派兵抄追杀曹兵的杨昂、杨任之后,胜得阳平关,又得南郑。
操计收张鲁大将庞德又得东川。
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杨松因卖主求荣被操杀。
西川人闻操至,皆惧。
为了维持孙刘联盟,刘备将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还给孙权,请孙权趁曹操在汉中之际兵进合淝。
诸葛亮许诺,等刘备夺下汉中后,将荆州之地全部奉还东吴。
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齐心协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进攻的队伍,自此张辽威震东吴。
【经典情节复述】
1.张辽威震逍遥津(第67回)
①东吴孙权、甘宁、凌统集10万大军,进逼合淝,志在必得。
魏国张辽、李典、乐进率部7千,兵力悬殊。
②张辽决定主动出击。
他募集八百敢死队员,趁敌方阵脚未稳,向吴军发起突击。
③众将士异常勇猛,令吴军为之胆寒。
又趁孙权败退之时,张辽率军突击,打散吴军的后队。
凌统部下全军覆没,孙权跃马逍遥津才得以逃脱。
吕蒙、甘宁皆死命逃过河南。
④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请简述得陇望蜀的故事
参考答案:曹操平定汉中地,汉中太守张鲁投降,士气大振。
主簿司马懿和刘晔皆建议宜当乘势起兵攻打西川的刘备,以绝后患;以为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曹操却认为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并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遂按兵不动。
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情节梳理填空】
曹操撤兵汉中,留曹洪驻守,自己率军下江南救合淝。
甘宁率百骑夜袭曹营,纵横驰骤,安然返回。
凌统见甘宁有功,奋然出战,曹休暗放冷箭,危急中甘宁放箭射中曹将乐进面门,救出凌统。
凌统遂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前嫌尽释。
曹操分兵五路来袭濡须,孙权被围在垓心,周泰勒
马杀回,遮护孙权突围。
陆逊引十万兵到,曹兵大败。
孙权与曹操苦战数月,不能取胜,派人求和,答应每年给朝廷进贡。
曹操见一时攻不下江南,也班师回朝。
曹操回许昌后,晋升为魏王。
道士左慈用道术戏弄曹操,搞得曹操惶惶不安。
【经典情节复述】
1.左慈掷杯戏曹操
①奇人左慈有奇门遁甲之术。
②曹操见之,左慈欲让刘备称王,劝曹操退出争斗,和他一起去山中修行。
③曹操大怒,拘禁左慈。
左慈使用遁甲之术,戏弄曹操。
④曹操杀之,虽死又生,演武厅里幻化出无数“左慈”,提头来打曹操。
⑤众将奔逃,曹操惊吓成疾。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甘宁是吴国著名水军将领,勇猛过人,打仗常冲锋陷阵,一生建功无数。
其中“甘宁百骑劫曹营”尤为著名,请简述之。
参考答案:曹操进攻濡须时,他率敢死队百人,约至二更时,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披甲上马,左冲右突,曹兵惊慌,自相扰乱,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大胜而还,未伤一人。
思考题2:请简述凌统对甘宁态度变化及原因。
参考答案:凌统之父凌操在征黄祖时被甘宁射杀,两人结下仇怨。
在曹操领兵救合淝、孙权想挫其锐气时,凌统与甘宁都想出战,凌统提出用兵三千,而甘宁则只需一百人,二人在孙权面前争执起来,由此进一步
结怨。
凌统率领的三千兵马战败,而甘宁只用一百人却取得了胜利,于是凌统对甘宁产生嫉恨心理。
在随后的一次战争中,甘宁在凌统危急时解救了他,凌统知道后,对其怨恨全消,并与之结为生死之交。
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丧命
【情节梳理填空】
曹操因惊吓而得病,请来平原神卜管辂(lù)到许都为曹操占卜,皆灵验。
并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
耿纪、韦晃、金祎是汉室大臣,曹操欲夺权乱政,奸恶甚,此三人欲讨伐曹贼,以扶汉室。
吉邈、吉穆因父亲吉平被曹操杀,欲报杀父之仇。
此五人趁许都正月十五庆赏元宵佳节之际欲讨曹操,不成皆亡。
曹洪、张郃(hé)领兵到汉中,初战告胜。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三国中有一神卜——管辂,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为曹操卜了那些卦?请简述。
参考答案:一卜:天下大事“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
”二卜:传祚修短之数:“狮子宫中,以安神位;王道鼎新,子孙极贵。
”三卜:东吴西蜀二处,“东吴主亡一大将,西蜀有兵犯界。
”四卜:进汉中“大王未可妄动。
来春许都必有火灾。
”
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情节梳理填空】
张飞兵犯汉中,曹将张郃坚守不战。
张飞扎住大寨,每日饮酒,醉后大骂。
孔明有意让魏延送五十瓮酒到军
前,张飞令军士痛饮以诱敌,当夜张郃来袭,见张飞帐中饮酒,一枪刺到,却是个草人。
张飞杀来,张郃三寨俱失,坚守瓦口关。
张飞令百姓引路,从小路而进,张郃败逃。
葭萌关孟达兵败,孔明智激老将黄忠,黄忠和严颜两员老将前往葭萌关,扣关下寨,坚守不出,用骄兵之计,夜袭成功,夺下了天荡山。
于是孔明建议刘备乘机夺取汉中。
【经典情节复述】
1.张飞智取瓦口隘
①张飞兵犯汉中,曹将张郃坚守不战。
张飞借酒来迷惑张郃,张郃果然中计,来袭击“张飞”。
②却不知,在帐中喝酒的张飞是一个草人。
③真张飞从后面杀来,张郃措手不及,三寨俱失,只好逃往瓦口关。
④张飞从百姓的口中得知,瓦口关还有小路,从小路攻下瓦口关。
⑤张郃败逃至葭萌关。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老将黄忠是如何智取天荡山的?
参考答案:老将黄忠先是采用骄兵之计。
他与夏侯尚、韩浩作战时,多次假装败走,连续三日后退三十里。
第三个夜晚,黄忠引五千军攻破夏侯尚、韩浩营寨逼其夜投天荡山。
后来,黄忠又采取前后夹击法,黄忠杀了韩浩,严颜杀死夏侯德,夺取了天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