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答案

工程力学答案

工程力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序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1.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C)。

A.二力平衡原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力的可传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2.图示为一轴力杆,其中最大的拉力为(B)。

3.圆形截面梁受横向力作用而弯曲时,其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的大小是平均剪应力的(D)。

倍倍倍3倍4.图示悬臂梁AC,C截面处的挠度值,有四种答案,其中正确的是(C)。

=θB·a=θA·2a=f B+θB·a=f B5.图示三铰刚架,受水平力P作用,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的是(C)。

为二力平衡杆件为三力平衡构件C.反力R A和R B的方向都指向C的方向指向C,R B的方向不确定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力偶的两个力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为矩心的力矩之和均等于力偶矩值,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2.构件对变形的抗力称为内力。

()3.脆性材料的变形性能比塑性材料的变形性能要好。

()4.应力集中对构件的承载力没有影响。

()5.挡土墙是一种实体结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B两点的距离a=10cm,P=15KN,欲将P力从B点平移到A 点,得到的力P′=__15kN__,附加力偶矩m A=。

2.所谓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3.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轴的转速越高,则其所承受的外力偶矩越______小___;反之,轴的转速越低,则其所承受的外力偶矩越______大_____。

4应力单元体中切应力为零_的平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_主应力_。

5.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为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6.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包括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7.空间固定支座的支座反力包括X,Y,Z,M x,M y,M z。

8.如图所示的组合图形的形心坐标y=23mm,c z=53mm。

c四、简述题(共10分)1.简述几种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发生的条件(5分)答: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包括斜弯曲、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及弯扭组合变形。

工程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共20小题)1.以下哪个是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A.质量B.速度C.功率D.电流答案:A 质量2.以下哪个是工程力学的单位?A.米B.牛顿C.度D.秒答案:B 牛顿3.下列哪个是牛顿第一定律?A.质体静止B.速度恒定C.加速度不断变化D.物体受到力时才会运动答案:B 速度恒定4.物体所受的外力大小等于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的惯性力,这是牛顿的哪个定律?A.一定律B.二定律C.三定律D.四定律答案:B 二定律5.哪个是工程力学中动力学的研究对象?A.平衡结构B.静力学C.运动结构D.变形结构答案:C 运动结构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共15空)1.牛顿的第一定律也叫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定律2.________是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物理量。

答案:速度3.牛顿的第三定律也叫________定律。

答案:作用与反作用定律4._______是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的物理量。

答案:加速度5._______是测量物体质量大小的物理量。

答案:质量第三部分: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共3题)1.简述牛顿的三大定律。

答案:牛顿的第一定律是运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至受到外力的作用;牛顿的第二定律是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的第三定律是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

2.什么是动力学学?答案:动力学是力及物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3.简述质量和重力的区别。

答案:质量是物体所拥有的物质量大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力的作用。

以上就是工程力学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知识。

祝大家考试顺利!。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解得: P F P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在木桩的点A 上系一绳,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点C ,在绳的点B 系另一绳BE ,将它的另一端固定在点E 。

然后在绳的点D 用力向下拉,并使绳BD 段水平,AB 段铅直;DE 段与水平线、CB 段与铅直线成等角α=0.1rad (弧度)(当α很小时,tan α≈α)。

如向下的拉力F=800N ,求绳AB 作用于桩上的拉力。

题2-4图作BD 两节点的受力图 联合解得:kN F F F A 80100tan 2=≈=α2-5 在四连杆机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详细答案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详细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图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2-1解:由解析法,23cos 80RX F X P P Nθ==+=∑12sin 140RY F Y P P Nθ==+=∑故:22161.2R RX RY F F F N=+=1(,)arccos2944RYR RF F P F '∠==2-2解:即求此力系的合力,沿OB 建立x 坐标,由解析法,有123cos45cos453RX F X P P P KN==++=∑13sin 45sin 450RY F Y P P ==-=∑故: 223R RX RY F F F KN=+= 方向沿OB 。

2-3 解:所有杆件均为二力杆件,受力沿直杆轴线。

(a ) 由平衡方程有:0X =∑sin 300AC AB F F -=0Y =∑cos300AC F W -=0.577AB F W=(拉力)1.155AC F W=(压力)(b ) 由平衡方程有:0X =∑ cos 700AC AB F F -=0Y =∑sin 700AB F W -=1.064AB F W=(拉力)0.364AC F W=(压力)(c ) 由平衡方程有:0X =∑cos 60cos300AC AB F F -=0Y =∑sin 30sin 600AB AC F F W +-=0.5AB F W= (拉力)0.866AC F W=(压力)(d ) 由平衡方程有:0X =∑sin 30sin 300AB AC F F -=0Y =∑cos30cos300AB AC F F W +-=0.577AB F W= (拉力)0.577AC F W= (拉力)2-4 解:(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x =∑ 22cos 45042RA F P -=+15.8RA F KN∴=由Y =∑ 22sin 45042RA RB F F P +-=+7.1RB F KN∴=(b)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x =∑3cos 45cos 45010RA RB F F P ⋅--=0Y =∑1sin 45sin 45010RA RB F F P ⋅+-=联立上二式,得:22.410RA RB F KN F KN==2-5解:几何法:系统受力如图所示三力汇交于点D ,其封闭的力三角形如图示所以:5RA F KN= (压力)5RB F KN=(与X 轴正向夹150度)2-6解:受力如图所示:已知,1R F G = ,2AC F G =由x =∑cos 0AC r F F α-=12cos G G α∴=由0Y =∑ sin 0AC N F F W α+-=22221sin N F W G W G G α∴=-⋅=--2-7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取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由x =∑cos 45cos 450RA CB P F F --=0Y =∑sin 45sin 450CBRA F F '-=联立后,解得:0.707RA F P=0.707RB F P=由二力平衡定理0.707RB CB CBF F F P '===2-8解:杆AB ,AC 均为二力杆,取A 点平衡由x =∑cos 60cos300AC AB F F W ⋅--=0Y =∑sin 30sin 600AB AC F F W +-=联立上二式,解得:7.32AB F KN=-(受压)27.3AC F KN=(受压)2-9解:各处全为柔索约束,故反力全为拉力,以D ,B 点分别列平衡方程(1)取D 点,列平衡方程由x =∑sin cos 0DB T W αα-=DB T Wctg α∴==(2)取B 点列平衡方程:由0Y =∑sin cos 0BDT T αα'-=230BD T T ctg Wctg KN αα'∴===2-10解:取B 为研究对象:由0Y =∑sin 0BC F P α-=sin BC PF α∴=取C 为研究对象:由x =∑cos sin sin 0BCDC CE F F F ααα'--=由0Y =∑ sin cos cos 0BC DC CE F F F ααα--+=联立上二式,且有BCBC F F '= 解得:2cos 12sin cos CE P F ααα⎛⎫=+⎪⎝⎭取E 为研究对象:由0Y =∑ cos 0NH CEF F α'-=CECE F F '= 故有:22cos 1cos 2sin cos 2sin NH P PF ααααα⎛⎫=+= ⎪⎝⎭2-11解:取A 点平衡:x =∑sin 75sin 750AB AD F F -=0Y =∑cos 75cos 750AB AD F F P +-=联立后可得: 2cos 75AD AB PF F ==取D 点平衡,取如图坐标系:x =∑cos5cos800ADND F F '-=cos5cos80ND ADF F '=⋅由对称性及ADAD F F '=cos5cos5222166.2cos80cos802cos 75N ND AD P F F F KN'∴===⋅=2-12解:整体受力交于O 点,列O 点平衡由x =∑cos cos300RA DC F F P α+-=0Y =∑sin sin 300RA F P α-=联立上二式得:2.92RA F KN=1.33DC F KN=(压力)列C 点平衡x =∑405DC AC F F -⋅=0Y =∑ 305BC AC F F +⋅=联立上二式得: 1.67AC F KN=(拉力)1.0BC F KN=-(压力)2-13解:(1)取DEH 部分,对H 点列平衡x =∑05RD REF F '= 0Y =∑05RD F Q =联立方程后解得: 5RD F Q =2REF Q '=(2)取ABCE 部分,对C 点列平衡x =∑cos 450RE RA F F -=0Y =∑sin 450RB RA F F P --=且RE REF F '=联立上面各式得: 22RA F Q =2RB F Q P=+(3)取BCE 部分。

工程力学答案

工程力学答案

1.过受力构件内任一点,取截面的不同方位,各个面上的()。

A.正应力相同,切应力不同B.正应力不同,切应力相同C.正应力相同,切应力相同D.正应力不同,切应力不同2.滚动支座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线过铰链中心、方向()。

A.与活动方向垂直B.与活动方向平行C.为铅锤方向D.为水平方向3.对称循环时,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r= ()。

A.-1;B.0;C.0.5;D.1。

4.二力杆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铰链中心、方向()。

A.未知B.平行于两个铰链的中心连线C.垂直于两个铰链的中心连线D.为水平方向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B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C 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D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6.圆轴扭转时,表面上任一点处于()应力状态。

A.单向B.二向C.三向D.零7.梁的截面为 T 字型, Z 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

A.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 CB.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 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 DC.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 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 CD.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 D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B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C 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D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9.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提高:A 比例极限、屈服极限B 塑性C 强度极限D 脆性10.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有关。

B.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无关。

C.主矢与简化中心有关,而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D.主矢与简化中心无关,而主矩与简化中心有关。

11.图所示阶梯形杆 AD 受三个集中力 F 作用,设AB、BC、CD 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 2A、3A、A,则三段杆的横截面上()。

工程力学精选题答案

工程力学精选题答案

工程力学精选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轴向拉压1.集度均为q(A) q gAρ=(B)(C)(D)2.(A)(C)3. 在A和应力为[]σ(A) 0;(C) 45;60。

4. 桁架如图示,载荷F可在横梁(刚性杆)(A) []2Aσ;(C) []Aσ;5. 设受力在弹性范围内,问空心圆杆受轴向拉伸时,外径与壁厚的下列四种变形关系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 外径和壁厚都增大; (B) 外径和壁厚都减小;(C) 外径减小,壁厚增大; (D) 外径增大,壁厚减小。

6. 三杆结构如图所示。

今欲使杆3的轴力减小,问应采取以下哪一种措施 (A) 加大杆3的横截面面积; (B) 减小杆3的横截面面积; (C) 三杆的横截面面积一起加大; (D) 增大α角。

7. 图示超静定结构中,梁AB和2l ∆分别表示杆1的伸长和杆2种答案中的哪一种 (A) 12sin 2sin l l αβ∆=∆; (B) 12cos 2cos l l αβ∆=∆; (C) 12sin 2sin l l βα∆=∆; (D) 12cos 2cos l l βα∆=∆。

8. 图示结构,AC 为刚性杆,杆1(A) 两杆轴力均减小; (B) 两杆轴力均增大;(C) 杆1轴力减小,杆2(D) 杆1轴力增大,杆29. 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则:(A) (B) (C) (D) 10.为径向压强,其截面n-n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 pD ; (B)2pD; (C) 4pD ; (D) 8pD 。

11. 图示受力结构中,若杆同,则节点A 的铅垂位移A x Δ= 。

12. 一轴向拉杆,横截面为形,受轴向载荷作用变形后横截面的形状为13. 一长为l 该杆铅垂悬挂时由自重引起的最大应力14. 图示杆1和杆2横截面面积12A A >则两杆轴力之间的关系是间的关系是1σ 2σ。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2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d)(e)(f)(g)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3 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b)(c)(d)6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7 (f)(g)8 第二章 平面力系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第二章 平面力系 9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习题一1.根据三力汇交定理,画出下面各图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

解:(a )杆AB 在A 、B 、C 三处受力作用。

由于力和的作用线交于点O 。

如图(a )所示,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以判断支座A 点的约束反力必沿 通过A 、O 两点的连线。

(b )同上。

由于力和的作用线 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判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如 下图(b )所示。

2.不计杆重,画出下列各图中AB 杆的受力图。

解:(a )取杆AB 为研究对象,杆除受力外,在B 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在A 和E 两处还受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力和的方向分别沿其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指向杆。

其中力与杆垂直,力通过半圆槽的圆心O 。

AB 杆受力图见下图(a )。

(b)由于不计杆重,曲杆BC 只在两端受铰销B 和C 对它作用的约束力和,故曲杆BC 是二力构件或二力体,此两力的作用线必须通过B 、C 两点的连线,且=。

研究杆AB ,杆在A 、B 两点受到约束反力和,以及力偶m 的作用而平衡。

根据力偶的性质,和必组成一力偶。

(d)由于不计杆重,杆AB 在A 、C 两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和,在B 点受到支座反力。

和相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以判断必沿通过pB RpB Rp B T A N E N E N A N B N C N BN CN A N B N A N B N A T C T B N A T C TB NB、O两点的连线。

见图(d).第二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9. √.1. 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 ,求此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是等值、反向、共线。

( √ ) 2. 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个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 ) 3. 理论力学中主要研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 √ ) 4。

凡是受到二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 × ) 5. 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 ) 6.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7.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8。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9。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0.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

作用在刚体上两个不在一直线上的汇交力F 1和F 2,可求得其合力R = F 1+ F 2,则其合力的大小( B;D )(A) 必有R = F 1 + F 2 ; (B) 不可能有R = F 1 + F2 ; (C) 必有R 〉 F 1、R 〉 F 2 ; (D) 可能有R < F1、R 〈 F 2。

2. 以下四个图所示的力三角形,哪一个图表示力矢R 是F 1和F 2两力矢的合力矢量 ( B )3。

以下四个图所示的是一由F1、F 2、F 3三个力所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的力三角形,哪一个图表示此汇交力系是平衡的( A )4.以下四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 )(A )力在平面内的投影是个矢量;(B)力对轴之矩等于力对任一点之矩的矢量在该轴上的投影; (C)力在平面内的投影是个代数量;(D)力偶对任一点O 之矩与该点在空间的位置有关. 5。

以下四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B )(A) 力对点之矩的值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B) 力偶对某点之矩的值与该点的位置无关。

(C)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力的作用来与它等效替换。

(D) 一个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相互平衡。

四、作图题(每图15分,共60分)画出下图中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和整体受力图。

题中未画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

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F 1 F 2R (A)F 1 F 2R (B)F 1 F 2R (C)F 1 R F 2(D)F 1 F 2F 3 (A)F 1 F 2F 3 (B)F 1 F 2F 3 (C)F 1 F 2F 3 (D)1、无论平面汇交力系所含汇交力的数目是多小,都可用力多边形法则求其合力。

(√)2、应用力多边形法则求合力时,若按不同顺序画各分力矢,最后所形成的力多边形形状将是不同的。

(×)3、应用力多边形法则求合力时,所得合矢量与几何相加时所取分矢量的次序有关。

(×)4、平面汇交力系用几何法合成时,所得合矢量与几何相加时所取分矢量的次序有关.(×) 5、若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必定相等。

(×)6、两个大小相等式、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之间的距离称为力臂.(×)7、力偶对物体作用的外效应也就是力偶使物体单纯产生转动。

(√)8、力偶中二力对其中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的力矩之和等于此力偶的力偶矩。

(√)9、因力偶无合力,故不能用一个力代替。

(√)10、力偶无合力的意思是说力偶的合力为零。

(√)11、力偶对物体(包括对变形体)的作用效果是与力偶在其作用面内的作用完全可以等效地替换。

(×)12、对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这两个力偶中的二力大小相等或者力偶臂相等,转向一致,那么这两个力偶必然等效。

(×)13、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偶,此合力偶与各分力偶的代数和相等。

(√)14、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可以合成一个力,反之,一个力也可分解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 15、力的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刚体,而且也只能在同一个刚体上应用。

(√)16、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中心)简化后,所得到的作用于简化中心的那一个力,一般说来不是原力系的合力。

(√)17、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内任一点简化的主矢,与原力系中所有各力的矢量和相等.(√) 18、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得到的主矩大小都与简化中心位置的选择有关。

(√)19、在平面力系中,无论是平面任意力系,还是平面汇交力系,其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都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20、只要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结果主矩不为零,一定可以再化为一个合力(×).二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平面力系中,若各力的作用线全部汇聚于一点(交于一点),则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这一个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系的汇交点,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力系各力的矢量和。

3、若平面汇交力系的力矢所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表示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4、如果共面而不平行的三个力成平衡,则这三力必然要交于一点.5、力在平面的投影是矢量,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6、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相同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

7、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值为零;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值等于力的大小.8、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方程,因此可以求解两个未知量。

9、一对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___。

10、力偶中二力所在的平面称为___力的作用面。

11、在力偶的作用面内,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应取决于组成力偶的反向平行力的大小、力偶臂的大小及力偶的__方向。

12、力偶无合力,力偶不能与一个集中力_等效,也不能用一个__力__来平衡.13、多轴钻床在水平工件上钻孔时,工件水平面上受到的是平面力偶__系的作用。

14、作用于物体上并在同一平面内的许多力偶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偶的_力偶矩__代数和为零。

15、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的任意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力偶,此时力偶的__大小_等于__原力_对新的作用点的矩.16、一个力不能与一个力偶等效,但是一个力却可能与另一个跟它__大小相等_的力加一个力偶等效.1。

计算图中已知,,三个力分别在z y x ,,轴上的投影并求合力.已知kN F 21=,kN F 12=,kN F 33=。

解:解:12kN x F =,110y z F F ==,2210x F F ==22y F ==,22kN 2z F ==330x y F F ==,33kN z F =2.424kN Rx ix F F ==∑,0.566kN Ry iy F F ==∑,3.707kN Rz iz F F ==∑合力大小 4.465kN R F ==合力方向cos(,)0.543RxR RF F x F ==,cos(,)0.127Ry R RF F y F ==,cos(,)0.830RzR RF F z F == 1。

如果平面力系是平衡的,那么该力系的各力在任意两正交轴上的代数和等于零。

( √ ) 2。

如果平面力系是平衡的,那么该力系的各力对任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不等于零.( √ )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中二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表达式为∑M A(F ) = 0, ∑M B (F ) = 0;∑Fx = 0。

( √)4. 如果一个平面力系是平衡的,那么力系中各力矢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 5。

如果一个平面力系是平衡的,那么力系中各力矢的矢量和不等于零。

( × )6.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 √ )7。

若一个物系是平衡的,则意味着组成物体系中每个组件都是平衡的。

( √)8。

对于有n 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若系统是静定的,则最多可列出3n个独立方程. ( √ )9。

对于一个物体系统,若未知量的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则该系统是静不定的. ( √)10. 在理论力学研究范畴,静不定系统可以求出未知量的解,因为未知量的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

( × )二填空题。

(每小题5分,共50分)1。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为: 2. 平面平衡力系中,二力矩形式平衡方程表达式为:3. 平面平衡力系中,三力矩形式平衡方程表达式为: 4。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表达式为: 5。

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方程表达式为: 6. 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表达式为: 7.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表达式为: 8. 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表达式为: 9。

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表达式为: 10. 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表达式为:四、计算题(每图20分,共40分)1.试求图示两外伸梁的约束力F R A、F RB ,其中F P = 10 kN,F P 1 = 20 kN ,q = 20 kN /m ,d = 0。

8 m 。

解:1。

选择研究对象以解除约束后的AB C梁为研究对象 2. 根据约束性质分析约束力A 处为固定铰链,约束力为铅垂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分力Fay 和FAx ;B处为辊轴支座,为铅垂方向的约束力,指向是未知的,可以假设为向上的FB 。

3。

应用平衡方程确定未知力FB = 21 kN(↑)2.结构上作用载荷分布如图,q 1=3 kN/m ,q 2=0。

5 k N/m,力偶矩M=2 kN ⋅m,试求固定端A 与支座B 的约束力和铰链C 的内力。

解:先研究BC 部分,画受力图。

简化成合力Fq =q 2×2。

列方程如下:)(=∑F A M P P12302B dqd F d F d F d ⋅++⋅-⋅=0)(=∑F B M kN 15 y FA ;02251P R P ==⨯-⨯-+⋅d F d F d F dqd A 00x Ax F F ∑==,()0122,02N =⨯⨯-+⨯=∑q M F M B C F kN 5.022N -=-⨯=Mq F B再取A C部分画受力图,列方程1。

所有杆件的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桁架,称为平面桁架 。

2. 桁架杆件内力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有节点法和截面法。

其中节点法适用于求解全部杆件内力的情况,而截面法适用于求桁架中某些指定杆件的内力。

3. 平面一般力系只有3 个独立平衡方程,所以一般说来,被截杆件应不超出3 个。

4. 若桁架杆件数为m,节点数目为n,那么满足桁架静定的必要条件是2n=3m+1。

5。

在临界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满足下列条件: 。

6。

当物体所受主动力的合力Q 的作用线位于摩擦锥以内时,无论主动力Q 的大小增至多大,当物体恒处于平衡状态时,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