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脉冲电治疗操作规范

低频脉冲电治疗操作规范
低频脉冲电治疗操作规范

低频脉冲电治疗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小儿脑瘫、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引起的瘫痪。

二、禁忌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理进展恶化期;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孕妇的下腹部;急性化脓性炎症部位;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的金属异物。

三、操作步骤:

1、治疗前仔细询问患者,了解有无理疗禁忌症。

2、治疗前常规检查治疗局部皮肤有无皮损或抓痕,如有

皮损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皮损处。

3、采用薄型衬垫(厚度为0.3-0.5cm),取相同大小电极3

个,煮沸消毒备用。

4、测定水分

(1)先将薄型衬垫于温水中浸透,逐个将正电极和负电极合起,按下电极水分测定按钮。

(2)水分足够时,绿灯亮;水分不够时,红灯亮,应补充水分至绿灯亮。

5.将治疗电极负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将治疗电极正极放置于两治疗电极间,在电极上覆盖塑料薄膜,用沙袋或绷带固定。

6.开机,放下启动键,按照医嘱选择好治疗处方。

7.先启动温度调节旋钮,调节至高位,然后启动治疗旋钮,按医嘱缓慢调节治疗剂量至感觉适宜的强度,患者感觉治疗剂量合适后,再将温度调节至合适的温度。

8.治疗过程中应经常询问患者自我感觉,若患者感觉剂量过高或过低,或治疗部位出现烧灼感,治疗师应及时调整治疗剂量或温度。

9.经调整后患者仍感觉剂量过高、过低或有刺痛感,治疗师应及时终止治疗,作相关检查。

(1)取下电极,检查电极放置部位皮肤状况。

(2)检查电极导线是否完好。

(3)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10.治疗结束后,仪器报警,治疗电源自动断电,按操作顺序切断仪器电源,取下电极,煮沸消毒备用。

11.每次治疗结束后常规检查治疗部位皮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