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任孟涵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传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却是一个长期困扰着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问题。
本文将从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机理分析入手,探讨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鸟类触碰电力设备或通过飞行方式造成的接地故障或倒塌事故。
鸟类在输电线路上造成的故障多半是由于鸟类与输电线路设备之间的直接接触所引起的。
据统计,输电线路鸟害故障主要发生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其次是在中压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鸟类触碰导线:许多鸟类喜欢栖息在输电线路上,当它们飞行或站在导线上的时候,极易与导线接触,导致导线间短路或接地故障。
2. 鸟类触碰绝缘子:鸟类在导线与绝缘子之间飞行,或直接站在绝缘子上,可能会导致绝缘子污秽,引发放电故障。
4. 鸟类的粪便:鸟类的粪便会导致绝缘子被污染,造成电力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引发输电线路故障。
以上情况都可能引发输电线路的故障,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针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机理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治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发生:1. 线路选址时应避开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减少鸟类对输电线路的干扰。
2. 采用导线避鸟装置,如导线振摆器、振荡器、点式导线避鸟器等,来防止鸟类在导线上停歇、栖息和觅食。
3. 在绝缘子上安装避鸟装置,比如高压绝缘子上可采用圆筒形绝缘子,中、低压绝缘子采用特制的防鸟盖,来防止鸟类触碰绝缘子。
4. 对绝缘子进行定期清洗和检查,及时清除鸟类粪便等污染物,确保绝缘子的使用性能。
5. 在输电线路附近设置鸟类警示牌或利用声光器材,以吓跑鸟类,减少其对输电线路的干扰。
6. 采取物理防控措施,如设置避鸟网、荷电导线绝缘套管、挂车式防鸟网等,来防止鸟类接触导线与设备。
配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配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3-02-27T08:13:01.684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0月19期作者:朱炫[导读] 鸟害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威胁,导致配电线路的故障每年都在增多;朱炫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沾益供电局云南曲靖655000摘要:鸟害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威胁,导致配电线路的故障每年都在增多;鸟类危害具有地域、时间等特征。
由于在运行过程中,飞鸟的上下移动而引起的相间短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鸟窝会引起单相接地,而鸟类的排泄物则会在绝缘子处发生污闪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线路的正常稳定供电。
通过安装驱鸟器、清除鸟巢、对电线暴露部分进行绝缘处理,可以通过调整开关安装方式、改引线角度等方法,取得良好的控制结果。
关键词:配电线路;鸟害故障;防止措施引言由于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禽类种群的数目显著增加,其生存空间也日益扩展。
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鸟类在配电线路杆基上、变台上筑巢、活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如何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鸟工作,降低配电线路的失效频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配电线路鸟害统计1.1鸟害故障按地理特征分布配电系统周边的地域特点也与鸟类事故的出现有很大的相关性。
针对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杆塔周边的地域分布特点较为复杂、多变,将其附近的地形特点称作一级地理特性,并根据对该区域内鸟类危害的一次地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在大多数情况下,鸟类灾害发生的次数受区域分布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首先是靠近水体的地方,如池塘、湖泊和河流周围的电线受到了鸟类的影响最大,所造成的损失数量的36%,荒山和耕地次之,这三种情况合计为77%。
由此可见,在鸟害控制中,地理环境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1.2鸟害故障杆型特性在鸟类危害事故处置中,多数鸟窝是用树枝、铁丝、茅草等材料制成,容易在6~10kV的架空线上设置,尤其在线路的耐张横担和“十”字横担等之间最为严重。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飞鸟在输电线路上触电或撞击导致线路发生跳闸、短路等
故障。
具体分析其机理和防治措施如下:
机理:
1. 鸟类触电:鸟类在输电线路上觅食或栖息时,可能会不慎触碰到带电导线,导致
电流通过鸟体致死,同时也会引发线路的短路故障。
2. 鸟类撞击:部分大型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可能误飞进输电线路的禁飞区域,造成与
带电导线的碰撞,导致导线跳闸或线路短路。
防治措施:
1. 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可以有效阻挡鸟类接近带
电线路,降低鸟害故障的发生概率。
常用的鸟害屏蔽装置有倒挂式、螺旋式和环形式等。
2. 安装鸟类警示器:在输电线路附近的杆塔上安装鸟类警示器,通过声音、光线等
方式来吸引鸟类,使其远离线路,减少撞击事故发生。
鸟类警示器可以使用闪光灯、警示
标志等。
3. 密封线路设备:对于一些易受鸟害影响的线路设备,如绝缘子、开关跳闸器等,
可以进行密封处理,避免鸟类造成短路故障。
4. 处理周边环境:及时清理线路附近的杂草和树枝等,以减少鸟类在线路附近停留
的机会。
适当修剪附近树木的树枝,减少鸟类离地高度,降低撞击风险。
5. 增加巡检频率:对易受鸟害影响的线路,增加巡检频率,早发现鸟类骚扰和故障
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线路中断。
鸟害是输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通过合理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安装鸟类警示器、密封线路设备,处理周边环境并增加巡检频率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输电线路鸟害
故障的发生,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输电线路被鸟类损坏或占据,造成线路短路、断路等故障的现象。
这种故障通常难以预测和避免,对电网的安全和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威胁,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鸟害故障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鸟类误入导线间隙,造成导线之间的短路。
2. 鸟类停留在导线上,导致导线弯曲、悬垂,导致线杆倒塌或导线断裂等。
3. 鸟类筑巢在线路上,产生绝缘性的杂物垫在导线上,可导致导线间短路、跳闸。
4. 鸟类在导线上停留,排便等行为,直接破坏了绝缘层,并可能导致漏电,井壁环形结构电气绝缘故障,使电力设备局部过热。
为有效防止鸟害故障的发生,下面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措施:1. 安装鸟害除鸟装置。
如安装鸟嘴、反射器、弹射器、音响器等,这些装置可以起到击退鸟类、阻止其靠近电线的作用。
2. 采用导线披挂措施。
如在导线上绑架绝缘套,或者更换导线,增加其直径,或者在导线中间间隔添加防鸟装置,以阻止鸟类占据和损坏导线。
3. 安装监测系统。
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是使用红外线、毫米波雷达等监测设备,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4. 加强现场巡查。
电力工作人员应经常巡查线路,及时发现并处理鸟类占据和损坏现象。
5. 加强环保教育。
应对全社会进行环保意识的普及,使人们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鸟类的意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鸟害现象。
综上所述,鸟害故障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项难题,需要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去应对这一问题。
必须深入分析其机理,及时研究和开发更加先进的鸟害防治技术,才能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配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配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作者:宋方正郭元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鸟害给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隐患,由此造成的线路故障逐年增加;鸟害的发生具有地域、时间和一定的杆型特性。
线路在运行中因鸟起落造成相间短路,鸟巢在恶劣天气可引发单相接地,鸟的粪便掉落在绝缘子上易引发污闪等故障,给线路安全平稳供电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鸟害的治理采取安装驱鸟器、清除鸟巢,以及对线路裸露部位进行绝缘改造等措施效果较好,还可与改变开关安装方式、引线改为倾斜连接等多种措施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配电线路;鸟害;措施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类的繁衍数量和活动范围日趋扩大,许多鸟类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筑巢繁殖,严重威胁电力线路和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统计资料表明,由于鸟类活动引起的线路故障仅次于雷害和外力破坏,已经占居线路故障总数的第三位,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1配电线鸟害的特点从一些研究可以得出,高压配电线鸟害主要有以下特点:1)季节性:3-5月是鸟巢搭建的高峰期,数量占全年的80%以上,因此在这两个季节发生鸟害事故的机率较大;2)气候性:鸟害事故多发生在阴雨天、雾天和风天,空气湿度相对较大。
3)重复性:鸟害事故发生后,如果线路运行单位没有找到故障点,同一故障点可能在近期内连续多次重复出现相同故障;4)顽固性:鸟类一旦选择在某基杆塔下筑巢,在一段时间内即使是受到外界较大的干扰也不会轻易离开。
5)瞬时性:鸟类筑巢、排便、飞翔或争斗时易引发瞬时短路故障、绝缘子闪络等,但重合闸成功的概率较高,不易找到跳闸原因和事故地点。
2鸟害故障机理分析2.1鸟粪空间闪络具有较高电导率的鸟粪从绝缘子旁两边空气间隙下落时,会引起局部场强发生严重畸变,进而引起间隙击穿。
该理论有别于传统的鸟粪积累造成绝缘子污闪的观点。
2.11闪络过程1)鸟粪排出后拉伸变长。
鸟粪从鸟身体排出后,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下坠落,在下落过程中,鸟粪前部速度一直大于后部,由于鸟粪具有一定的黏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拉伸性,当前端一直快于后端时,鸟粪长度越来越大,并在绝缘子两端空气间隙里形成了细长的导电通道。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 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近年来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的改善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数量逐渐增多,伴随鸟类迁徙规律影响,输电线路杆塔成为许多鸟类作为驻足的场所,这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埋下了隐患。
鸟害已成为线路故障跳闸的一个主要原因,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威胁。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害;防范措施1鸟害的常见类型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不断的加大,人们的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不断增强,各种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也在持续增加,活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鸟类活动给输电线路带来的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大。
如何实现环境与安全的双赢,成为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就必须加强对鸟害事故的分析研究。
1.1鸟类筑巢活动引起线路故障每年春季,鸟类进入繁殖季,通常会选择合适的位置筑巢产卵,基于输电杆塔独特的优越条件,许多鸟类选择在输电线的上方构架筑巢。
鸟类在筑巢的时候会叼着树枝、铁丝一类的筑巢材料在线路上空飞行、停留,铁丝等金属细长物有可能垂下,甚至直接落在杆塔和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导线之间引起线路短路跳闸。
筑巢过程中,若是遭遇狂风等恶劣天气,鸟巢都会被吹散吹落,掉落在带电的导线和绝缘子上,这些都可能引发输电线路的短路接地故障。
1.2鸟害引起跳闸的原因鸟害引起跳闸的原因有6种:一是鸟站在杆塔横担、地线支架或上部均压环上排泄的粘稠粪便落在绝缘子串上,导致线路因污闪而跳闸;二是大鸟(如猫头鹰等)在悬垂绝缘子串正上方排粪时,连续不断下落的粪便直接短接全部或部分绝缘子造成线路跳闸;三是一些形体较大的鸟类(如苍鹰、黑鹳等)在线路上活动,造成线路相间短路或接地;四是一些鸟类(如乌鸦、喜鹊等)衔着树枝、柴草和细铁丝等物,在线路上穿越飞行时,造成线路接地;五是在暴风雨天气,杆塔上的鸟巢被大风吹散,鸟巢里的少量树枝、柴草或细铁丝等物飘落到导线和绝缘子上,造成线路接地;六是一些动物(如蛇等)爬到横担上捕食鸟类,不慎短接绝缘子造成线路接地。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鸟类在输电线路上活动或停留,导致电线短路、断路、烧蚀等现象,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世界各国输电线路中发生的鸟害事故日趋增多,成为一大困扰和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
因此,对于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
(一)鸟害故障机理1.鸟类造成的直接短路和接地故障。
当鸟类同时触碰到输电线路上的两个导线或导线与杆塔接触面形成接地时,就会导致电流短路和接地故障,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鸟类造成的线路断路。
当鸟类停留在输电线路上,形成鸟架,会导致导线松弛、振荡和振铃,从而导致线路断路。
3.鸟类造成的电弧烧蚀故障。
当鸟类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停留或通过时,由于鸟类体表积聚了许多离子,会产生电弧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电线烧蚀,进而形成电弧烧蚀故障。
(二)防治措施1.优化输电线路设计。
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应根据鸟类活动规律和行为特点,合理确定线路走向和布置。
采用斜交式布线和欠张越架设计,减少长跨,可以降低鸟害故障的发生率。
2.安装鸟害防护设施。
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鸟害防护器具,如鸟笼、鸟刺、电线挂囊、阻止挂条等,可以有效地避免鸟害故障的发生。
3.配合科学管理控制鸟类数量。
采用防止鸟类筑巢、喂食和必要的鸟类普查等方法,控制鸟类数量。
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避免鸟类与输电线路的冲突,从而减少鸟害故障。
4.加强技术维护。
要定期组织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和维护,对发现的鸟害隐患给予及时处理,及时排除潜在危险。
总之,通过科学的防鸟害技术、合理的线路设计和鸟类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爱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趋扩大,给输电线路造成了极大危害。
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
1鸟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1.1鸟类筑巢
春季鸟类开头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
经实地观看,多是喜鹊、乌鸦、苍鹰等鸟类。
这些鸟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来回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会造成线路故障。
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1.2鸟类飞行
体型较大的鸟类,如黑鹳,其体长1m多,翅膀绽开更大。
体型较大的鸟类或鸟类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1.3鸟粪闪络
鸟类(特殊是猫头鹰的稀屎)污染瓶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络。
鸟站在瓶串上部的横担上向下拉稀屎并沿瓶串下流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故障。
2鸟害故障发生的特征
2.1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经观看,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多在靠近河流、水库、低洼潮湿地带;有较大树
木和一些村庄少、偏僻开阔的庄稼地带。
依据大同地区的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特征如表1所示。
表一鸟害区域分布特征
分布区域
河流
农田
森林
开阔地
平地
沼泽地
其它
分布率(%)
35
15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任孟涵
发表时间:2019-11-29T10:04:55.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5期作者:任孟涵
[导读] 据国内外统计数据,1988—1992年间美国弗罗里达州线路总跳闸次数为3230次,不明原因闪络占比为4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安市供电分公司江苏 226600
摘要: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大范围投入运行,较高的输电线路是鸟类喜欢栖息的场所,频繁的鸟类活动已经给电网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分析鸟害故障形成原因,进而找到鸟害防范措施,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同时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故障定位;防鸟害措施
引言
相当比例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是因鸟类活动所致。
据国内外统计数据,1988—1992年间美国弗罗里达州线路总跳闸次数为3230次,不明原因闪络占比为48%,推断鸟害是其中最主要因素。
1996至1999年三年间南非275kV系统共发生事故1326次,其中鸟粪闪络占比高达34%,是造成该地区电网事故的首要原因。
近20年来,随着人类逐渐关注并致力于环境及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与此同时,鸟类数量也得到大幅增加。
1鸟害故障机理分析
1.1闪络过程
1)鸟粪排出后拉伸变长。
鸟粪从鸟身体排出后,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下坠落,在下落过程中,鸟粪前部速度一直大于后部,由于鸟粪具有一定的黏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拉伸性,当前端一直快于后端时,鸟粪长度越来越大,并在绝缘子两端空气间隙里形成了细长的导电通道。
2)电场畸变。
鸟粪具有一定的电导率和长度,部分甚至全部短接绝缘子旁高低压端空气间隙,引起两端间隙场强严重畸变。
3)间隙击穿。
高低压端空气间隙场强超过临界击穿场强时,间隙发生击穿,击穿后产生电弧并沿鸟粪通道迅速向中间蔓延,当电弧完全贯通两极时,闪络即发生,线路跳闸。
1.2鸟粪空间闪络影响因素
1)电压等级。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110kV输电系统,当鸟粪前端部与高压端导体距离约13cm时,鸟粪闪络概率为50%,当距离低于13cm时,则100%概率闪络。
500kV以下电压等级绝缘子串长度相对不算很长,自然界鸟类排便较易桥接绝缘子旁空气间隙,因此鸟粪闪络发生概率较高,而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由于绝缘子串很长,自然界很难形成如此长串鸟粪使得间隙发生有效桥接,因此闪络较难发生。
2)鸟粪电导率。
鸟粪电导率较小时,类似于绝缘物质,其存在对空间电场分布影响较小,对空气绝缘影响不大,难以发生闪络;反之,鸟粪电导率较高时则类似于良导体,容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
文献[3]研究数据表明,对于110kV输电线路,当鸟粪电导率不超过2000μs/cm时,无闪络发生,而鸟粪电导率达到3200μs/cm后则100%发生闪络。
国外有学者测得部分鸟粪电导率可达8000μs/cm,该电导率鸟粪足以引起间隙闪络。
3)鸟粪黏度。
鸟粪形态是影响鸟粪闪络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连续的长串鸟粪更容易造成间隙击穿,反之断断续续形态的鸟粪对绝缘子空气间隙闪络特性影响较小。
当鸟粪黏度过低时,鸟粪下落时很容易呈断断续续的状态,反之当鸟粪黏度过高时,难以拉伸成长条状态,因此过低或过高黏度的鸟粪均难以使间隙发生击穿,只有适度黏度的鸟粪下落时才可形成长直鸟粪通道,使得闪络易于发生。
不超过2000μs/cm时,无闪络发生,而鸟粪电导率达到3200μs/cm后则100%发生闪络。
国外有学者测得部分鸟粪电导率可达8000μs/cm,该电导率鸟粪足以引起间隙闪络。
3)鸟粪黏度。
鸟粪形态是影响鸟粪闪络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连续的长串鸟粪更容易造成间隙击穿,反之断断续续形态的鸟粪对绝缘子空气间隙闪络特性影响较小。
当鸟粪黏度过低时,鸟粪下落时很容易呈断断续续的状态,反之当鸟粪黏度过高时,难以拉伸成长条状态,因此过低或过高黏度的鸟粪均难以使间隙发生击穿,只有适度黏度的鸟粪下落时才可形成长直鸟粪通道,使得闪络易于发生。
1.3鸟粪污闪
鸟粪下落时,有可能滴落在绝缘子上并不断累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污闪事故,鸟粪污闪按形成过程来看可分为以下两种。
1)大排量鸟粪下落时造成多片绝缘子伞裙严重积污,绝缘子沿面在很短时间内即发生击穿,当大量集群鸟类出现时容易造成此类闪络发生,文献[2]报道了国外成千上万鸟类密集排便引起多起鸟粪污闪跳闸事故。
2)鸟粪在绝缘子上经过长时间的逐渐累积后,对绝缘子伞裙形成了有效覆盖,在气候潮湿环境下,绝缘子表面鸟粪受潮,引起沿面闪络发生。
2鸟害故障防治措施
2.1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1)加强配网运维管理,制定分线分段线路负责人制度,明确责任。
春、夏两季鸟类活动频繁,组织人员对鸟害区域重点巡视,加大巡视力度,密切监控鸟类动向。
在日常巡视工作中,统计并记录鸟类筑巢的线路和杆塔信息,在适当位置安装预防鸟害设备。
(2)将新型与传统防鸟害装置纳入设备巡检项目内容,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
将防鸟害装置的安装与应用纳入运检工作暂行规定中,使鸟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采取防鸟害特殊巡视与防鸟害装置安装应用两方面全方位、多层次交叉进行,对鸟害进行预控,及时有效消除鸟害隐患。
(4)加强输电线路巡视维护:根据鸟类的习性,在春季繁殖期和和冬季迁徙期的阶段,加强对鸟害区域输电线路的巡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科学规划、动态管理:通过对输电线路发生鸟害故障的区域实地考察,着重分析鸟类的种群数量等信息,根据实际研究结果划分管理区域,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态管理。
2.2在技术方面采取的措施
(1)研制反光膜。
在杆塔顶部粘贴反光膜,反射的光线可使鸟类不敢靠近杆塔。
(2)横担刷漆。
喜鹊等鸟类比较害怕红色,将横担刷上红色油漆,鸟类自然会“不战而退”。
(3)喷雾驱鸟。
驱鸟剂主要成分为天然香料,稀释后对杆顶喷雾,雾滴黏附于杆塔顶部,可缓慢持久地释放出一种清香气体,鸟类闻后即会飞走。
(4)安装应用风力驱鸟器。
风力驱鸟器是根据鸟类怕光、恐色的特性,特别是惧怕闪光的习性研发而成,风叶与反光镜以快速不同方向的旋转能够产生对鸟类视觉的干扰和惊吓,达到驱鸟效果。
风力驱鸟器安装使用方便,与
横担连接牢固可靠。
(5)驱鸟刺驱鸟。
驱鸟刺安装在杆塔横担的上部,有效防止鸟类在导线绝缘子及横担上筑巢、停留,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驱鸟刺具有较强的安装适应能力,且便于检修,驱鸟性能突出。
(6)加装绝缘护套防治鸟害。
将线路耐张杆塔绝缘子串连接弧线、隔离开关和断路器连接线带电部位用硅橡胶绝缘护套进行包封,避免鸟类活动或搭窝时引起相间短路、放电等故障。
(7)引导鸟类筑巢:在鸟害重灾区的输电线路安全范围为鸟类筑巢提供合适的场所,引导鸟类栖息筑巢。
同时,对于杆塔主材处的鸟巢在不影响线路运行的条件下,建议保留,不做处理,防止鸟类再次筑巢绝缘子横担侧导致线路跳闸等故障。
结语
对于拟新建的输电线路,对输电通道走廊内鸟类活动进行充分详尽的考察与统计,并对可能出现的鸟害故障情况评估,在综合防鸟措施投入、防鸟措施对鸟类的影响、防鸟措施对输电线路鸟害防护效果等多方面制定最佳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晓斌.江门地区架空输电线路鸟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视界,2012(8):157-158.
[2]温渡江.电力线路鸟害故障与防治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04(8):22-23.
[3]余雷,李胜利.输电线路鸟害规律分析及防治对策[J].湖北电力,2004,28(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