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航天一院研究生2024年招生简章

航天一院研究生2024年招生简章

一、报考资格航天一院研究生2024年招生简章中规定,报考硕士研究生须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及以上学历,报考博士研究生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

报考者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应与其所获得的学位相符。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1. 报名时间:报考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入航天一院研究生招生全球信息站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2. 报名方式:报考者需自行登入招生全球信息站进行上线报名,同时缴纳报名费用。

三、招生专业及指导教师1.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航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领域。

指导教师包括航天一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2.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航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

指导教师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指导和研究支持。

四、招生考试及录取1.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包括综合素质测试和专业课考试。

考试内容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测试两部分。

录取结果将综合考试成绩和相关学术成果综合评定。

2.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包括学术素质考核和面试。

学术素质考核主要测评考生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创新潜质。

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的了解和研究打算。

五、奖学金及学习生活航天一院将对获得入学资格的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支持,满足条件的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资助项目。

学生还可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丰富学习生活。

六、注意事项1. 报考者需认真阅读并遵守招生简章的各项规定,确保报名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报考者需及时关注招生全球信息站公布的相关通知,如有疑问可及时与招生办公室通联进行交流。

航天一院研究生2024年招生简章为广大研究生考生提供了详细的招生政策、专业要求和培养计划,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希望各位考生能够认真准备,积极报名,抓住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七、培养计划1.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航天一院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实践实习三个方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沈阳发动机设计地的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沈阳发动机设计地的研究所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624所)始建于1965年4月,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预研、设计和大型试验研究基地,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1997年经国家批准改为研究院建制,院部坐落在成都市新都区,试验基地位于绵阳江油市,现有在岗职工22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00余人。

该院拥有世界第五、亚洲唯一的大型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和涡轴涡桨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以及40余台(套)零部件试验设备,其中1/3左右为国内唯一或居技术领先地位,部分设备可以与西方国家同类设备媲美。

高空台1995年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我院先后完成国家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三大高压部件研制、中等推力发动机核心机研制等任务,目前承担有国家高推重比发动机核心机研制、航空推进技术验证计划、多用途发动机型号研制以及在研重点型号试验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现已建立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设计体系、设计规范和数据库,具有较强的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能力。

建院以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0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32项,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科研条件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致力于建成国家级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并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 项基础研究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广泛联合全国优势力量协同开展基础技术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建成 “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的研发生产模式,引领和支撑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
航空发动机需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高载荷等严酷条件下工作,涉及气动热力学、燃烧学等众多基础学 科以及工程领域,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具有独立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产业链是中 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国向科技创新型国发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代号:606所)简称:中国航发沈阳所 中国航发株洲动力机械研究所 (代号:608所)简称:中国航发株洲所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代号:624所)简称:中国航发涡轮院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代号:649所)简称:中国航发贵阳所 中航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代号:621所)简称:中国航发航材院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国家级科研事业单位
01 发展历史
03 建设意义
目录
02 科研条件 04 成员单位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研究院”),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直属的技术研究单位,主 要开展航空发动机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研究,是国家级科研事业单位。
发展历史
航空发动机素有“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是基础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为突破航空发动机研制的 “瓶颈”,摆脱航空动力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2016年12月28日,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组建的中国航空发 动机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
谢谢观看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仿 真技术研究、研发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对外合作和集团内技术交流等工作,旨在促进我国发动机自主创新能 力的提升,并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研究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航空工业研究机构简介

中国航空工业研究机构简介

中国航空⼯业研究机构简介航空⼯业601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战⽃机研发:J8 J8II J8ⅡM、J11等系列飞机)航空⼯业602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景德镇) (直升机研发、⽣产)航空⼯业603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飞⾏器设计 (研发⽣产军⽤轰炸机 JH7飞豹)航空⼯业604所上海飞机研究所 (从事民⽤飞机设计和研究)航空⼯业605所中国特种飞⾏器研究所(湖北荆门) (⽔上飞机飞艇等特种飞⾏器)航空⼯业606所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军⽤航空发动机 “昆仑”、“太⾏”发动机)航空⼯业607所中国雷华电⼦技术研究所(四川内江) (机载雷达)航空⼯业6O8所中国航空动⼒机械研究所(湖南株洲)(结构强度与振动)航空⼯业6O9所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湖北襄樊) (航空机载设备系统及附件)航空⼯业610所中国航空救⽣研究所(湖北襄樊) (安全救⽣飞机弹射救⽣装置)航空⼯业611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战⽃机 J7 J10)航空⼯业612所中国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航空⽕⼒控制系统)航空⼯业613所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 (航空机载设备系统及附件)航空⼯业614所⽆锡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发动机)航空⼯业615所中国航空⽆线电电⼦研究所(上海) (航空电⼦设备和系统)航空⼯业616所航空⼯业618所西安飞⾏⾃动控制研究所 (飞⾏控制和惯性导航)航空⼯业621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材料技术)航空⼯业623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西安) (结构⼒学⼯程)航空⼯业624所中国燃⽓涡轮研究所(四川江油) (发动机试验与测试)航空⼯业625所北京航空制造⼯程研究所 (飞机先进制造技术)航空⼯业626所沈阳空⽓动⼒研究所 (航空⽓动⼒应⽤研究)航空⼯业627所哈尔滨空⽓动⼒研究所 (航空⽓动⼒应⽤研究)航空⼯业628所中国航空信息中⼼(北京)航空⼯业630所中国飞⾏试验研究院(西安) (飞⾏器)航空⼯业631所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 (航空机载设备系统及附件)航空⼯业637所济南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及专业方向中国航空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我国航空科技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现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生。

本次招生计划共涵盖多个专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 航空工程2. 航空装备技术3. 航天工程与技术4. 航空材料与工艺5. 航空信息工程6. 航空运输与管理7. 飞行器控制与导航技术二、申请资格1. 申请人应具备中国大陆高校认可的硕士学位。

对于之前完成海外学位的申请人,需要提供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学历认证文件。

2. 申请人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 申请人需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统一的英语考试。

三、报名方式1. 申请人需登录中国航空研究院官方网站,下载并填写《博士研究生报名表》。

2. 报名表填写完整后,须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身份证复印件- 学位证书和学历证明复印件- 导师推荐信- 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英语水平证明文件3. 报名表及相关材料请通过邮寄或直接递交至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四、招生流程1. 符合申请资格的申请人将进入初审环节。

2. 初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被邀请参加面试,面试将涵盖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3. 面试合格的申请人将被录取为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五、奖学金情况研究院将为符合条件的博士生提供奖学金支持。

奖学金涉及学费减免、生活费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

具体奖学金政策将在录取通知中明确。

六、学制及学位授予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4年,满足学位要求后将颁发中国航空研究院授予的博士学位。

七、相关联系方式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联系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 (填写地址)- 电话: (填写电话号码)- 邮箱: (填写邮箱)以上是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招生简章的详细内容。

研究院欢迎优秀的科研人才积极申请,希望能为申请人提供一个优质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平台。

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2024招生简章

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2024招生简章

我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2024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及人数1. 我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将面向全国范围内招收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

2. 预计招生人数为3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0人,硕士研究生150人。

二、招生条件1. 具有我国国籍,身体健康,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品学兼优。

2. 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学位。

3.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

4. 对航空工程和相关领域有浓厚兴趣,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招生程序1. 报名阶段: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入我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冠方全球信息站,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相关材料。

2. 考试阶段:合格的考生将接受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数学、物理、英语等相关学科知识,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背景、研究兴趣、团队合作能力等。

3. 录取阶段:根据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择优录取合格考生。

四、培养计划1. 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4年,前两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后两年主要进行博士论文撰写和学术论文发表。

2.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前一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后一年主要进行硕士论文撰写和学术论文发表。

3. 研究生将在导师指导下,参与我国航空研究院的航空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

五、学费和奖学金1. 学费:学校按照相关规定收取学费,具体标准详见我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冠方全球信息站公布。

2. 奖学金:我国航空研究院设立了丰富多样的奖学金项目,包括国家奖学金、院内奖学金等,资助对象为优秀学生。

六、通联方式我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冠方全球信息站:xxx通联通联方式:010-xxx通联位置区域:北京市海淀区航空院路1号我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以上为我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2024招生简章,欢迎广大符合条件的考生前来报名,共同开启卓越航空科研之路。

2024年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2024年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2024年国际学生招生简章范本一、学校简介[学校名称]是一所位于[国家/地区]的知名学府,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传统。

自[创立年份]年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体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的未来领袖。

我们的教职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选择和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二、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1. [专业名称1]: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相关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在[行业/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课程包括:[课程名称1]、[课程名称2]、[课程名称3]等。

2. [专业名称2]: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研究能力,为他们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支持。

主要课程包括:[课程名称1]、[课程名称2]、[课程名称3]等。

3. [专业名称3]: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相关领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主要课程包括:[课程名称1]、[课程名称2]、[课程名称3]等。

三、招生对象及条件1. 招生对象:国际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2. 学历要求:申请本科学位的申请人需具备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申请人需具备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需具备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3. 语言要求:非英语国家的申请人需提供托福(TOEFL)或雅思(IELTS)等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具体要求如下:-本科生:TOEFL iBT 80分或IELTS 6.0分;-硕士生:TOEFL iBT 90分或IELTS 6.5分;-博士生:TOEFL iBT 100分或IELTS 7.0分。

四、申请流程1. 在线申请:访问[学校官网],填写在线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2. 缴纳申请费:根据所申请的项目和学位,支付相应的申请费。

3. 提交材料: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等申请材料。

2020年航空航天系统各单位(详细介绍)

2020年航空航天系统各单位(详细介绍)

作者:旧在几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时间:2020.12.13航天系统原来航天系统是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国防科工委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的机构,既带有军队性质,又是政府部分,1998- 1999的改革后,国防科工委的军队职能划给了解放军总装备部,成为了一个纯政府部门。

这样,航天系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军队系统和非军队系统。

军队部分的航天系统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和各航天测控中心(北京、西安、远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业和航天工程的领导机构,比如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等。

各单位的职能从名称上就一目了然,比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是负责卫星发射的,如此等等。

非军队系统包括政府部分的国家航天局,国家航天局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一个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业、对外代表国家。

真正的航天科研体系已经改组为了企业体制,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这两个集团下属的各研究院/所/事业部,是中国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

也就是说,航天大部分型号产品都是他们研制的。

航天科技集团实行母子公司体制,下设7个大型研制实体: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运载火箭与战略导弹2)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卫星与飞船4)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5)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运载火箭、导弹、卫星、飞船6)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十院合并重组而成电子技术、导航技术7)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实行事业部体制,下设四个事业部和六个研究院,在六个研究院中,有四个研究院与四个事业部是一体的,还有两个研究院没有编入事业部体制1)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一事业部(航天科工一院)宇航与信息技术2)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二事业部(航天科工二院)防空、防天技术3)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三事业部(航天科工三院) 飞航导弹技术4)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四事业部(航天科工四院)运载技术与特种地面车辆5)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六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6)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七院北京建筑设计补充:1)航天科技集团和科工集团在研究院编号上已经有了重复,科工集团一院的说法还很少出现,所以现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2)科技集团没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团的二、三事业部(二、三院)是以原来的二院、三院为主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还是原来的二院和三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招生简章
2016年硕士招生简章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又名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大型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中心和综合试验研究基地。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4人,省部级专家21人,省学术与科技带头人5人,研究员48人,高级工程师312人)。

拥有比较完整配套的整机试验设备--大型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以及大、中型零部件试验设备37台(套),其中1/3的试验设备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或是独一无二的。

高空台(亚洲唯一)在96年被评为'95全国10大科技成就之一,97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并确定为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重点试验室。

另外还配有比较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设计软件。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是国内高性能航空动力装置预先研究的技术抓总单位、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的总设计单位,已取得各项技术成果1600多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180多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美、俄、英、法、德、日、加拿大、印度等国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40余人,研究生导师46人。

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来与北航、西工大、南航等高校共同致力于高层次航空人才的培养。

目录说明
一、工学硕士专业: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14人);航空制造工程(1人)
二、招收的研究生均为定向培养,从录取报到之日起即为我单位职工,免交学费,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并根据成绩享受奖学金,毕业后留单位工作,待遇从优。

三、考试科目中的专业基础课由我单位自行命题。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研究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思想政治
①复试科目:航空发动机原理笔试、综合素质面试
01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与优化
2英语
02航空发动机内流场及气体动力学
3数学一
03传热、传质与燃烧
4发动机专业综合一、二
04强度、振动与可靠性
05发动机测试、控制、状态监视与故障维修
②除具有学士学位证书外,还应为航空发动机及相关专业领域毕业生
06航空发动机总体结构与机械系统
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1思想政治
01数控及数字化加工制造技术
2英语
3数学一
4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注:综合一:01、02、03、04、06方向
综合二:05方向
专业参考书目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发动机专业综合:
综合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综合二:自动控制原理;
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冯青等主编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华自强主编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张也影主编
《气体动力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王新月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卢京潮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科学出版社胡寿松主编
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现代制造工艺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阎光明等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荆长生等编
五、联系人:史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