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生产中常见的一种问题,病虫害的发生会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介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预防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种植园艺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密植:密植可以有效阻止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的传播,但是过密植物也容易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从而容易引发病害,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但需注意施肥量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植物的过肥,反而容易引发病害。
4.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可以维持植物的生长需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定期药浴:对种植园艺植物的种苗进行定期的药浴处理,可以有效杀死植物体表的病菌。
二、监测1.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园艺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2.利用监测器具:可以利用显微镜、拍摄设备等器具对病虫害进行细致的观察。
三、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药剂:选择对目标病虫害起效果的药剂进行喷洒,注意不同的病虫害需要不同的药剂。
2.注意喷洒浓度:喷洒药剂时要注意使用适量,不能过量喷洒,以免导致植物受害。
3.注意喷洒时间:要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喷洒,以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药剂挥发。
四、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有些天敌可以对一些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利用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1.利用隔离措施:在种植园艺植物时,可以利用物理隔离措施隔离病害植株,防止病害传播。
2.利用灭菌措施:对种植用具、种植容器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菌。
总结: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在预防、监测、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有效监测和及时防治则可以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主要措施1 天敌昆虫天敌昆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最重要的自然控制因子,也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2大类。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捕食螨[2]等,可直接杀死蚜虫、叶螨、介壳虫、鳞翅目幼虫等害虫[3]。
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它们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寄生在害虫体内,导致害虫逐渐死亡,广泛应用的有赤眼蜂、姬小蜂、蚜小蜂等,使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4]和刺蛾[5],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6]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已经可以工厂化生产瓢虫、草蛉、赤眼蜂、蚜茧蜂等天敌昆虫[7]。
2 病原微生物微生物防治法是指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具有对人畜安全、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等优点,可用于微生物防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毒等。
(1)病原微生物杀虫。
昆虫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虫体内,导致败血症或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使昆虫死亡[8]。
具有杀虫作用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来自芽孢杆菌科、假单孢杆菌科和肠杆菌科,其中应用最普遍的为芽孢杆菌科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其制剂可防治松毛虫、枯叶蛾、尺蛾、刺蛾、毒蛾、卷叶蛾、天社蛾、蓑蛾、巢蛾、灯蛾等鳞翅目园林植物害虫[9]。
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10],病原菌以其孢子或菌丝自体壁侵入害虫体内,消耗虫体各种组织和体液最终杀死害虫[8]。
目前我国用于防治园林植物害虫的病原真菌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属真菌和虫霉属真菌等[11],尤以白僵菌和绿僵菌应用最广,可有效控制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害虫[12]。
昆虫病毒具有极强的专一性,一般一种病毒只感染一种昆虫。
昆虫病毒杀虫剂对环境的干扰最小,这也是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最大优点。
昆虫幼虫感染病毒后,病毒会急剧吞噬消耗虫体组织,导致昆虫消化系统紊乱,食欲丧失,行动迟缓等,最终虫体组织液化死亡[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有各种昆虫、真菌、病毒等生物在其身上寄生、侵害导致植物功能损失的现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园林植物生长环境,防止病毒、细菌和昆虫侵害,从而保障园林景观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据以下原理进行:1.综合防治原理: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原则,结合土壤准备、植物保护、应用化学、生物防治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园林病虫害防护。
2.优先预防原理:加强预防,重视早期预警,加强管理,防止园林病虫害的产生。
3.科学防治原理:科学评估园区病虫害的类型和种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寄生菌、病毒等一系列生物因素来防治园林病虫害的措施,其原理是利用有益生物的天敌关系、寄生益虫关系自然控制或干预有害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实现病虫害的不断控制。
例如引入控制寄生昆虫、利用微生物等生物制剂等。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或农药来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措施。
其优点是使用简单、药效迅速,在防治突发病虫害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有缺点,如环境污染和有机物残留等不利影响。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采用物理手段清除病菌和虫害,例如利用高温烘烤法杀菌、利用人工贴网阻拦虫害等措施来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4. 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指采用人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例如加强园林植物管理、定期除草杂草等措施。
结论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用综合防治原则,重视预防,注重科学防治和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方式,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植物环境的健康生长,为人们的生活和景观环境的美好做出贡献。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诱杀成虫
迷向法干扰成虫交配
绝育法
内激素
有三种:脑激素、脱皮激素、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有防治上的应用其作用有如下方面:
妨碍正常变态
打破滞育
成虫不孕或卵不孵化。
以菌治菌
01
其机制为:
02
竞争作用
03
拮抗作用
04
寄生作用
05
交叉保护
06
形成菌根
07
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
具体方法 捕杀法 阻隔法:涂毒环、胶环、挖障碍沟、设置障碍物、纱网隔离、土表覆盖强盖草。 诱杀法:灯光诱杀、食物诱杀(毒饵、饵木、植物)潜所诱杀、色板诱杀。 高温处理:繁殖材料、土壤 电磁波处理:微波、高频处理、辐射处理。
2
稀释剂重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原药剂重量
3
例1: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加水稀释成50倍药液,求稀释液重量。
4
计算100倍以上时:
5
稀释剂重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
6
例2 :用50%敌敌畏乳油50ml加水稀释成2000倍药液,求稀释液重量。
7
二、农药的使用方法
喷粉法
喷雾法
放烟法
土壤处理
(二)、天敌昆虫的利用途径和方法
当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
1
移放天敌。
2
保护天敌越冬。
3
改善昆虫天敌的营养条件。
4
合理使用农药:药剂选择、施药期选择、浓度选择、施药方法选择。
5
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昆虫
6
引进天敌昆虫
7
注意问题:原产地、控制力强、生态要求
8
二、以菌治虫
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前言在这里重点介绍了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包括病虫害的调查内容、取样、记载方法、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及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方法;概述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综合防治的概念及目前生产上实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一部分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要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首先必须掌握病虫害在田间的发生动态,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到田间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对于生物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所用的数学分析方法,通常称生物统计方法。
调查统计不仅可以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因此,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是开展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的基础。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病虫害调查一般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两类。
普查只了解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如病虫种类、发生时间、为害程度、防治情况等。
专题调查是有针对性的重点调查。
在病虫的防治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调查:(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普查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病虫种类、发生时间、发生数量及为害程度等。
对于当地常发性和暴发性的重点病虫,则应详细记载害虫各虫态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数量消长情况或病害由发病中心向全田扩展的增长趋势及严重程度等,为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对象提供依据。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专题调查某种病虫或天敌的寄主范围、发生世代、主要习性及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数量变化的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和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依据。
(三)越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病虫越冬场所、越冬基数、越冬虫态、病原越冬方式等,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开展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四)防治效果调查包括防治前与防治后、防治区与不防治区的发生程度对比调查,病虫害次数的发生程度对比调查,以及不同防治时间、采取措施等为选择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取样必须有代表性,这是正确反映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昆虫学概论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成虫有六足;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大部分成虫具两对翅,胚后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
昆虫头部着生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因此头部是昆虫的取食与感觉中心。
胸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二个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一胸节各有一对足,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翅。
因此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昆虫的腹部通常由9-11节构成,节与节之间通过节间膜相连,腹部内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器官,腹部末端有外生殖器,所以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繁殖的中心。
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和分布广泛的原因:1、由于昆虫本身具有坚硬、轻便、富有弹性的外骨骼保护身体;取食器官多样化,食源广,身体小,以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生存营养需要;2、具翅能飞,有利于觅食,求偶,避敌,扩大了活动和分布的范围。
3、昆虫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主要特点是有坚硬的上颚,用于咬切和磨碎固体食物。
其基本构造为一个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一个下唇和一个舌。
昆虫的取食器官称为口器(mouthparts),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类型也不同。
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为咀嚼式,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吸收式。
比较形态学表明,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类型都由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来。
具有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的症状是形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有的能把植物叶片食成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为典型的食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卷叶性);潜叶食叶肉留表皮,形成灰白色虫道(潜叶性);蛀根、茎、果等(钻蛀性)。
二、昆虫生物学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卵受精后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雌虫不经交配或卵不经受精即能繁殖新个体的现象,称为孤雌生殖。
可分为三种类型,偶发性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
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虫态。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药用植物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生长环境多样,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药用植物的生长和药用品质,病虫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以帮助种植者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病害的防治技术1. 病害的预防措施病害的预防是防治的首要环节。
首先要做到良好的田间管理,包括定期清理杂草和落叶,保持通风透光,并进行适宜的疏密栽培。
此外,要注意使用无病种子和健康的种苗,以免引入病原体。
另外,采用轮作制度和间作,使土壤得到充分休养,减少病原体的积累。
2. 病害的综合防治(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杀死或阻断病原体的传播。
比如,可以利用密封布覆盖,防止病菌通过风或昆虫传播。
此外,可通过光照消毒、干燥处理等手段来控制病害。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寄生性真菌来控制病害。
例如,可以引入控制病虫害的天敌昆虫,如瓢虫和蚜虫。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对抗病菌,比如利用拮抗菌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繁殖。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具体病害种类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3. 病害的病理鉴定与处理在药用植物种植过程中,病害的病理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明确了病害的病原菌和传播途径,才能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采取剪除感染部位、烧毁病植株、深埋病茎等方法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
二、虫害的防治技术1. 虫害的预防措施虫害的预防同样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保持田间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定期清除草地和残株,减少虫害的滋生地点。
其次,要适时采用旋作、轮作等方式,破坏虫害的生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种植区的监测和巡视,及时发现虫害的苗头,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虫害的综合防治(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寄生性昆虫来控制虫害。
可通过引进食草昆虫来控制草食性虫害,如利用寿命短的寄生性蜂类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植物保护常用技术

植物保护常用技术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农业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植物保护常用技术。
本文将围绕植物保护的常用技术展开论述,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制剂、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农业害虫、病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生物防治技术在植物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1 生物制剂的应用生物制剂是指利用微生物、菌种、真菌等天然生物材料制成的一种农业生物制品。
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防治土壤病害、根系病害和叶面病害,同时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在生产中,合理使用生物制剂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性。
生物制剂在植物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天敌的引入与利用天敌是指能够捕食或寄生害虫的昆虫、螨类等天然生物。
天敌的引入与利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尤其是在应对农业有害昆虫方面,天敌的引入和利用成为一种可行的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以保护农作物不受害虫的侵害,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1.3 微生物的防治应用微生物在植物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用于土壤改良、病害防治、有害物质降解等方面。
利用一些产生抑制性化合物的微生物进行土壤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还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生长发育。
二、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农药对农业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效果明显,是植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注意科学使用,合理施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白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剂质量检验与使用
3、白僵菌应用 (1)喷雾法:1-5亿孢子/ml (2)地面撒粉:7.5kg/ha (3)放粉炮: (4)飞机撒粉: (5)超低容量喷雾: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白僵菌制剂质量检验与使用
4、注意事项 (1)应用白僵菌防治害虫要选择湿度大的 林分和季节,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2)白僵菌是蚕的重要病原,因此禁止在 蚕场附近使用。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五、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运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 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特点: 优点:快速高效、使用方便、不受地域 限制、适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杀病 虫范围广。 缺点:污染环境、毒性大、易杀伤天敌, 经常使用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和药害。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任务2、农药的性状及质量检验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 防治方法。 优点:大多数天敌对人、畜、植物无毒无害;选择性强, 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域;病虫不会产生抗性;能长期 控制病虫;天敌资源丰富,材料易得,可以就地取材。 局限性:防效缓慢,在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起到迅速 压低虫口的目的;技术要求高受环境条件限制大。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四、经济阈值
经济阈值是指应决定采取防治以防有害生物 种群上升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时的种群密度。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是指会造成损害的最低种 群密度。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植物检疫
1、什么是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 布法令, 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 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地传入 或传出, 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 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二、实施综合防治的原则
生态原则 控制原则 综合原则 客观原则 效益原则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三、实施综合防治的原因
一、化学防治带来的3R问题: 抗药性(Resistance )、 再增猖獗(Resurgence ) 残留(Residual )。 二、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否有害与数量有关 三、效益问题:经济阈值
实训目的 了解黑光灯杀虫原理,会安装和使用黑光灯。 实训材料与用具 黑光灯,支架,电工器材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频振式杀虫灯的安装与使用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频振式杀虫灯的安装与使用
三、实训内容与步骤 1、频振式杀虫灯的构造 2、田间布局:棋盘式或闭环式 3、距离和高度:100~120M,1-3M 4、挂灯固定: 5、使用时间:一年中5-10月,一天中傍晚开灯24时关灯。 6、管理: 四、实训作业 简述频振式杀虫灯的杀虫原植物理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白僵菌制剂质量检验与使用
实训内容与步骤 1、白僵菌的生产流程考察 (1)一级培养(斜面菌种培养) (2)二级培养(一级扩大培养) (3)三级培养(二级扩大培养)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白僵菌制剂质量检验与使用
2、产品质量检查 (1)含水量:用分析天平称取菌粉1g,放在烘箱内用 120℃烘2小时,算出失水重量百分比。 (2)含菌量计算 A、平板计数法 B、血球计数法 (3)孢子存活率
一、实训目的 了解苗木调运检疫证书的申办程序,能正确 填报各种检疫表格,顺利申办检疫证书。 二、实训材料与用具 检疫证申办各种表格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检疫证书的申办
三、实训内容与步骤 1、申办检疫登记证 2、申办产地检疫合格证 3、植物检疫证书的申办 四、实训作业 1、查找国家检疫对象名单。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措施 以虫治虫:捕食性、寄生性 以菌治虫:真菌、细菌、病毒 以鸟治虫: 以蛛螨类治虫: 以激素治虫:保幼激素、脱皮激素 以菌治病:重寄生、拮抗作用、竞争、交叉 保护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白僵菌制剂质量检验与使用
实训目的 了解白僵菌生产流程,能正确使用白僵菌制 剂。 实训材料与用具 白僵菌生产车间,白僵菌制剂。
农药基本知识
农药的分类
根据防治对象分: 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 剂、除草剂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杀虫剂
(1)按作用方式和进入虫体的途径分: 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此外还有特异性杀 虫剂(如忌避剂、引诱剂、拒食剂、不育剂、昆虫生长 调节剂等) (2)按化学成分分 有机磷类、有机氮类、有机氟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 虫菊酯类杀虫剂。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三、物理机械防治
主要措施: 1、捕杀法:手捕、剪枝叶、钩杀。 2、阻隔法:涂胶、挖障碍沟、设置障碍物、挂防 虫网、盖薄膜、覆草。 3、诱杀法:灯光、食物、潜所、色板 4、高温处理:热水浸种、土壤热处理 5、微波与辐射处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频振式杀虫灯的安装与使用
项目四、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1、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农药的性状及质量检验 3、农药的配制和稀释 4、农药的合理使用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任务1、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一、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含义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 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必要的措施,将有 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 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一、植物检疫
2、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 (1)有害生物自然分布有一定的范围。 (2)人为传播导致有害生物在新发生地猖 獗。 (3)危险性害虫防治困难。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一、植物检疫
3、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主要包括: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实训:检疫证书的申办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二、栽培技术措施
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种 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培育健 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 补偿能力,或避免有害生物危害的一 种植物保护措施。 主要包括:培育良种壮苗、合理种植、 科学管理等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
三、物理机械防治
概念:物理机械防治是指利用一些器械或 物理因素(光、热、电、风、放射能等) 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特点:简单易行,很适合小面积场圃和庭 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但费工费时,有很大 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