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混凝土养护、配比配方及水泥强度等级
浇地面混凝土配方比例表

浇地面混凝土配方比例表1.常规地面混凝土配方比例表:
-水泥:1份(约为10-12%)
-砂:2份(约为20-25%)
-骨料:4份(约为40-45%)
-水:0.4-0.6份(约为4-6%)
2.高强度地面混凝土配方比例表:
-水泥:1份(约为15-20%)
-砂:1.5份(约为15-20%)
-骨料:3份(约为30-40%)
-水:0.3-0.4份(约为3-4%)
-粉煤灰:0.2-0.3份(约为2-3%)
3.耐磨地面混凝土配方比例表:
-水泥:1份(约为10-12%)
-砂:1.5份(约为15-20%)
-骨料:3份(约为30-40%)
-水:0.3-0.4份(约为3-4%)
-磨料(如石英砂):0.3-0.5份(约为3-5%)4.防水地面混凝土配方比例表:
-水泥:1份(约为10-12%)
-砂:2份(约为20-25%)
-骨料:3份(约为30-40%)
-水:0.3-0.4份(约为3-4%)
-防水剂:根据需要添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配方比例仅作为参考,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另外,还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混凝土应用的需求,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增塑剂、减水剂、膨胀剂、缩微剂等,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耐磨水泥、高强度水泥等)、砂和骨料的规格(如粗砂、中砂、碎石等)以及严格控制配制过程中的水胶比和施工工艺等都是确保地面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最后,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方的质量,建议在实际施工之前进行小样试验和质态检测,以确保所配制的混凝土具备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混凝土材料比例配比

混凝土材料比例配比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子和水,不同的配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比例配比的确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泥、砂、石子、水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材料比例配比的规范标准。
一、水泥的配比1.水泥种类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石膏水泥等。
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常用的水泥种类,其含有的三种物质分别是SiO2、CaO、Al2O3,具有良好的硬化性能和抗压强度。
2.水泥标号水泥标号是指水泥的28天强度等级,其强度等级越高,代表着水泥的强度越大。
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标号有32.5、42.5、52.5等。
3.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重量。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水泥标号,可以确定不同配比下的水泥用量。
例如,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采用42.5号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水泥用量为400kg。
二、砂的配比1.砂种类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常见的砂有河砂、海砂、山砂等。
其中,河砂是最为常见的砂种,其颗粒圆润、坚硬度高、含泥量低,适用于混凝土的配制。
2.砂用量砂用量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的重量。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可以确定不同配比下的砂用量。
例如,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其配合比为1:2:3,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砂用量为700kg。
三、石子的配比1.石子种类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常见的石子有鹅卵石、碎石、砾石等。
其中,鹅卵石是最为常见的石子种类,其形状圆润、硬度高、表面光滑,适用于混凝土的配制。
2.石子用量石子用量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石子的重量。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可以确定不同配比下的石子用量。
例如,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其配合比为1:2:3,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石子用量为1050kg。
四、水的配比1.水质要求水是混凝土中的添加剂,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全文)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全文)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一、概述在建筑施工领域,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和养护的过程。
二、混凝土配比设计1. 原材料选择a. 水泥:选择标准达到要求、质量稳定的水泥。
b. 砂:选择粒度适宜、清洁无杂质的砂。
c. 石子:选择颗粒均匀、无软弱颗粒的石子。
d. 水:选择清洁、无杂质的水源。
2. 配合比计算a. 确定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
b.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计算配合比。
c. 进行配合比研究。
3. 配合比调整和试制a. 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
b. 进行试制,检验混凝土性能。
三、混凝土施工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a. 清理工作区域。
b. 搭建模板支撑、脚手架等施工设施。
c. 调试搅拌设备。
2. 混凝土浇筑a. 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浇筑顺序和层高的安排。
b. 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和均匀性。
c. 使用振动器进行混凝土振实。
3. 混凝土养护a. 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进行养护措施。
b. 保持施工现场湿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c. 定期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养护期限1. 装饰性混凝土:一般养护期为7天。
2. 结构性混凝土:养护期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一般为28天。
3. 特殊混凝土:根据特殊要求确定养护期限。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强度等级:指混凝土在规定养护期内的抗压能力。
2. 抗渗等级:指混凝土在规定条件下的抗渗性能。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使用广泛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和养护的步骤和要点。
二、混凝土配比设计1. 水泥选择与控制a. 选择符合标准要求、质量稳定的水泥。
b. 控制水泥的用量,避免配比偏差。
2. 砂与石子筛选和质量控制a. 选择粒度适宜、无杂质的砂。
b. 选择颗粒均匀、无软弱颗粒的石子。
混凝土浇筑工艺标准

混凝土浇筑工艺标准混凝土浇筑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使用范围广泛,包括地面、墙壁、柱子等。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制定一套完整的混凝土浇筑工艺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材料准备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水泥。
2. 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砂,不得使用过于湿润的砂。
3. 石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粗石子,不得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石子。
4. 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或经过处理的水。
三、混凝土配合比1. 混凝土等级: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相应的混凝土等级。
2. 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四、混凝土浇筑前准备1. 现场清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地面平整、整洁。
2.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好混凝土模板,确保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 钢筋绑扎:应按设计要求在模板内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搅拌:应将水泥、砂、石子和水按配合比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2. 浇筑方式: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每层浇筑后应使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
3. 混凝土密实: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使用平板器对表面进行密实处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4. 浇筑施工环境:应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风力等因素符合设计要求。
六、混凝土养护1. 覆盖保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覆盖保护,避免混凝土受到阳光、雨水等自然影响。
2.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等级和厚度,合理确定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养护方式:应采用喷水养护的方式,每天喷水2次,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七、验收标准1. 混凝土强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 表面平整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表面平整度检测,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混凝土养护、配比配方及水泥强度等级

浇筑混凝土养护、配比配方及水泥强度等级《浇筑混凝土养护方法汇总》1:混凝土成型后,为保证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应及时作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养护的目的就是给混凝土提供一个较好的强度增长环境。
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是依靠水泥水化反应进行的结果,而影响水泥水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温度越高水化反应的速度越快,而湿度高则可避免混凝土内水分丢失,从而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充分,当然水化反应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时间越长,水化越充分,强度就越高。
因此混凝土养护实际上是为混凝土硬化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条件。
2:方法:混凝土的养护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自然养护、加热养护、蓄热养护。
其中蓄热养护多用于冬季施工,而加热养护除用于冬季施工外,还常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
1)自然养护自然养护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平均气温高于5℃),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浇水、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水泥水化作用在所需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顺利进行。
自然养护又分为覆盖浇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
(1)覆盖浇水养护覆盖浇水养护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3~12h内,可选用草帘、芦席、麻袋、锯木、湿土和湿砂等适当材料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并经常浇水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的养护方法(2)塑料薄膜养护塑料薄膜养护就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物,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可防止混凝土内的水分蒸发,水泥依靠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而凝结硬化,从而达到养护目的。
塑料薄膜养护有两种方法a:薄膜布直接覆盖法是指用塑料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养护。
其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
b:喷洒塑料薄膜养生液法是指将塑料溶液喷涂在混凝土表面,落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结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内的水分不再被蒸发,从而完成水泥水化作用。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
而混凝土配合比则是决定混凝土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所谓混凝土配合比,简单来说,就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等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关系。
一个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从而满足工程的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首先,我们来谈谈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
对于 C15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大致为:水泥 246 千克,砂 767 千克,石子1199 千克,水 175 千克。
C20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配合比一般为:水泥 343 千克,砂 621 千克,石子 1261 千克,水 175 千克。
C25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通常每立方米需要水泥 398 千克,砂 566 千克,石子1261 千克,水 175 千克。
C30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常见的配合比是水泥 461 千克,砂 512 千克,石子 1252 千克,水 175 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常见的参考配合比,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原材料性能、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比如说,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不同,其用量就会有所差异。
优质的水泥,可能在达到相同强度时用量相对较少。
砂和石子的质量也会对配合比产生影响。
砂的粗细程度和含泥量,石子的粒径和级配,都会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如果砂过粗或者含泥量过高,就需要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同样,石子的粒径不合理或者级配不好,也可能需要调整配合比。
施工条件也是决定配合比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高温天气下,水分蒸发快,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能需要适当增加用水量。
而在冬季施工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冻,可能需要加入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除了普通混凝土,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混凝土,它们的配合比也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防水混凝土,为了提高其抗渗性能,通常会减少水的用量,增加水泥用量,并适当提高砂率。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等级和配合比是混凝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二、混凝土强度等级1.定义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标准试件上经过一定时间养护后的抗压强度值,是评价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
2.分类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和C90共16个等级。
3.选用原则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考虑以下因素:(1)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荷载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2)材料条件:根据材料的质量、强度等条件确定合适的强度等级。
(3)施工条件:根据施工的要求、养护条件等确定合适的强度等级。
4.实验方法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方法主要有两种:标准养护试件法和现场取样试件法。
其中,标准试件法是国际通用的试验方法,常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1.定义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等各种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2.组成混凝土配合比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水泥:用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2)砂:用于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3)石: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4)水:用于混合混凝土材料,形成流动性。
3.设计方法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荷载要求等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2)材料条件:根据材料的质量、强度等条件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3)施工条件:根据施工的要求、养护条件等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4.控制方法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应考虑以下因素:(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配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 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 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浇筑混凝土养护、配比配方及水泥强度等级
《浇筑混凝土养护方法汇总》
1:混凝土成型后,为保证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应及时作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养护的目的就是给混凝土提供一个较好的强度增长环境。
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是依靠水泥水化反应进行的结果,而影响水泥水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温度越高水化反应的速度越快,而湿度高则可避免混凝土内水分丢失,从而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充分,当然水化反应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时间越长,水化越充分,强度就越高。
因此混凝土养护实际上是为混凝土硬化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条件。
2:方法:
混凝土的养护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自然养护、加热养护、蓄热养护。
其中蓄热养护多用于冬季施工,而加热养护除用于冬季施工外,还常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
1)自然养护
自然养护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平均气温高于5℃),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浇水、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水泥水化作用在所需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顺利进行。
自然养护又分为覆盖浇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
(1)覆盖浇水养护
覆盖浇水养护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3~12h内,可选用草帘、芦席、麻袋、锯木、湿土和湿砂等适当材料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并经常浇水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的养护方法
(2)塑料薄膜养护
塑料薄膜养护就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物,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可防止混凝土内的水分蒸发,水泥依靠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而凝结硬化,从而达到养护目的。
塑料薄膜养护有两种方法
a:薄膜布直接覆盖法是指用塑料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养护。
其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
b:喷洒塑料薄膜养生液法是指将塑料溶液喷涂在混凝土表面,落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结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内的水分不再被蒸发,从而完成水泥水化作用。
这种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表面积大或浇水养护困难的情况。
2):加热养护
自然养护成本低、效果较好,但养护期长。
为了缩短养护期,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和场地的利用率,一般生产预制构件时,宜采用加热养护。
加热养护是通过对混凝土加热来加速混凝土的强度增长。
常用的方法有蒸气室养护、热模养护等。
a:蒸气室养护
蒸气室养护就是将混凝土构件放在充满蒸气的养护室内,使混凝土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迅速达到要求的强度。
蒸气养护过程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
b:热模养护
热模养护也属于蒸气养护,蒸气不与混凝土接触,而是将蒸气通在模板内,热量通过模板与刚成型的混凝土进行热交换进行养护。
此法养护用气少,加热均匀,既可用于预制构件,又可用于现浇墙体。
《水泥强度等级》
按照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规定,采用GB/T17671-1999规定的方法,将水泥、标准砂和水按1∶3.0∶0.5的比例,制成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1d内为20±1摄氏度、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空气中,1d后为20±1摄氏度的水中)养护至规定的龄期,分别按规定的方法测定其3d 和28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根据测定的结果划分水泥强度等级。
如硅酸盐水泥(P.0/P.Ⅰ/P.Ⅱ)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62.5和62.5R八个强度等级(分别代表试件28d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最小值为32.5MPa、42.5MPa、52.5MPa、62.5MPa,带R的为早强型等级)。
《早强剂简介》
混凝土早强剂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且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早强剂的主要作用在于加速水泥水化速度,促进混凝上早期强度的发展;既具有早强功能,又具有一定减水增强功能的外加剂称为早强减水剂。
《混凝土防冻剂简介》
混凝土防冻剂是结合冬施气温条件,商品混凝土泵送,抑制碱集料反应而设计研制的,它用高浓型高效减水剂作为减水组分,含碱量低,减水率高,可以加速混凝土负温条件下的凝结和硬化,强度增长明显并且不影响后期强度的发展,无氯盐避免了钢筋锈蚀,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掺量:液体温度 -5 ~ -20℃占胶凝材料的2.0-5.0% 粉体温
度 -5 ~ -20℃占胶凝材料的2.0-5.0%
二、作用:主要用于商品混凝土,适用于钢筋砼、预应力砼及掺粉煤灰砼。
三、技术性能如下:
1、混凝土防冻剂为复合产品,在提高早期强度的基础上能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掺量为总胶量2 ~ 5%。
使用时可通过调整掺量,即可适应-5 ~ -20的冬季施工要求。
2、混凝土防冻剂为无氯防冻剂,不会产生钢筋锈蚀。
3、采用了新型防冻组分,大幅度降低了碱含量,可避免混凝土碱集料的反应,使防冻剂本身在负温下存放不沉淀、不结晶。
4、采用新型组分,不含氨成份,对环境无污染危害。
5、掺入混凝土防冻剂的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10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低于90%,90天收缩率比小于120%
四、应用范围:
高性能砼复合防冻剂,可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构件、公路、桥梁砼中。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区别》
共同特点:
1、早期强度较高;凝结硬化速度快(前者比后者还要快)
2、水化热较大(前者比后者还要大得多)
3、耐冻性差
4、耐热性较差
5、耐腐蚀及耐水性较差
适用范围:
前者——硅酸盐水泥——适用于快硬早强的工程、高强度等级砼。
不适用于大体积砼工程(发热量比普通水泥大得多,不用)、受化学侵蚀、压力水(软水)作用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后者——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适用于地上、地下及水中的大部分砼结构工程。
不适用于大体积砼(实际施工时一般视这个大体积到底有多大以及它的重要性,或者采取控温措施后还是经常用的,至少西南地区是这样)、受化学侵蚀、压力水(软水)作用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国家于2001年4月对水泥的标号制定新的标准。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
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
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国家建材局经测试,得出新水泥标准的强度等级与老水泥标准的水泥标号之间存在如下表中对等关系:
GB175-92 GB175-1999
725(R) 62.5(R)
625(R) 52.5(R)
525(R) 42.5(R)
425(R) 32.5(R)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
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
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其中带字母R的表示为早强型水泥。
如某水泥厂介绍其产品性能时说的:
产品性能
·普通42.5级水泥早期强度高、凝结硬化快、抗冻性好、耐磨性好,对各种工程适应性强,适用于配制高标号混凝土及道路、交通、
工业及民用建筑。
·普通32.5R水泥属早强水泥,早期强度可与525#水泥相同,凝结硬化快、富裕标号高,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尤其适用于施工要求进
度快的工程。
·粉煤灰32.5R水泥属早强水泥,比传统粉煤灰水泥凝结硬化快,早强发挥快,对各种外加剂适应性强、水化热低、抗水性和抗硫酸盐
侵蚀性强,后期强度增长率大、保水性好、干缩小,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中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复合32.5R水泥属早强水泥,掺有两种混合材料,比粉煤灰水泥早强高、水化热低、抗水性能好、干缩性较小,耐热性好、后期强
度高,适用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工程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