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第十一节全身体格检查

第十一节全身体格检查

第十一节、全身体格检查
习题与自我评价
(一)填空题
1.全身体格检查前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病人的。

2.全身体格检查开始前必须洗净双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3.为避免检查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或负担,全身体格检查一般应尽量在
完成。

4.由于体格检查通常于问诊之后进行,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还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在有所侧重。

5.重点体格检查的检查顺序与全身体格检查基本一致,但首先应进行
的检查。

(二)思考题
1.以卧位为例,列举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2.解释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求“手脑并用”的确切含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紧张情绪融洽双方的关系
2预防医源性感染
3.30~40分钟
4.全面系统检查的基础上
5.生命征
(二)思考题
1.以卧位为例,列举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卧位者,按一般情况与生命征→头颈部→前胸与侧胸部(包括胸廓、乳房、肺、心)→(坐位)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与下肢→肛门与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取立位)的顺序进行。

采用上述顺序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是为减少病人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变动,同时亦为了方便护士的操作,提高体格检查的效率及速度。

2.解释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求“手脑并用”的确切含义。

“手脑并用”指的是在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中应边检查边思考,将检查结果结合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以及其他基础医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从而确认检查结果是否异常及其可能的原因。

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全身体格检查是什么社会压力逐渐的增加让很多人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开始关注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的意思就是全面的身体体格检查。

为了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称为全身体格检查,也叫做健康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不同于一般的公司体检和学校体检,全身体格检查的要求比较高。

想要达到完整的全身体格检查结果,在检查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的要求。

1、检查的内容(项目)全面并且有系统性。

2、检查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从头部开始到足部结束。

3、遵循全身检查的内容和顺序形成自己的体检习惯。

4、在检查的时候医生要一边想一边查,并且要记住要点。

5、医生要掌握时间进度,被检查者要配合。

6、特殊情况在遵守原则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安排。

全身体格检查有哪几项全身体格检查,那么检查的部位就很多了,具体有哪些呢?在医学诊断学里面,全身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及“两对半”,血常规检查,血流变,肾功能,风湿三项,肝、胆、胰腺B超,尿常规,胸透,内科,外科,妇科,男科等12个项目。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

1、肝功能及“两对半”:这项检查需空腹,肝功能主要是用于了解肝脏的功能情况,“两对半”则是查有无乙肝感染,二者检查的内容不同,可以互相补充。

2、血常规检查:通过采血化验,检查受检者的血细胞及血液其他成分如血脂等含量是否符合标准,确定营养状态、部分免疫功能、血液凝固功能等,进而判断受检者是否有某些疾病。

3、血流变:对疾病有预报性,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

4、肾功能:用于急慢性肾炎、肾病、尿毒症、肾衰竭等疾病的检查。

5、风湿三项:类风湿性关节炎,在风湿病的病程中对风湿活动与否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指标。

6、肝、胆、胰腺B超:对肝胆的形态、肝胆肿瘤、胆囊结石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7、尿常规:检查尿液,主要反映泌尿系统有无感染、肿瘤等情况。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正确。

5)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汇报:体温为xx℃,脉搏为xx次/分,呼吸为xx次/分,血压为xx/xxmmHg。

2、头面颈部检查1)外观检查:头颅大小、形态、头发、颜色、分布等。

2)颈部检查:颈部活动度、甲状腺大小、质地、结节等。

3)口腔检查:口腔黏膜、齿列、牙龈、舌、咽部等。

4)眼科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眼球运动、视力等。

5)听力检查:听力、耳廓、外耳道等。

6)鼻腔检查:鼻腔粘膜、鼻中隔、鼻窦等。

汇报:头颅无畸形,颈部活动度正常,甲状腺未触及异常,口腔、眼、耳、鼻检查无明显异常。

3、胸部检查1)外观检查:胸廓形态、呼吸运动、皮肤、等。

2)触诊:乳房、胸壁、肋间隙等。

3)叩诊:肺界、胸膜腔、心浊音界等。

4)听诊:心脏、肺部、气管等。

汇报: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乳房、胸壁、肋间隙触诊无异常,肺部叩诊、听诊无明显异常。

4、腹部检查1)外观检查:腹部形态、皮肤、脐部、肠道蠕动等。

2)触诊:腹部肌肉张力、压痛、包块、脾、肝、肾等器官。

3)叩诊:肝浊音界、脾浊音界、肠鸣音等。

4)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等。

汇报:腹部平坦,无压痛、包块、脾、肝、肾未触及异常,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

5、四肢检查1)上肢:手指、手掌、腕关节、肘关节等。

2)下肢:足趾、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

汇报: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肿胀、压痛等异常。

6、神经系统检查1)粗略神经系统检查:意识、语言、视力、听力、运动、感觉等。

2)深度神经系统检查:腱反射、病理征、锥体束征等。

汇报: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7、肛门直肠检查1)外观检查:肛门周围皮肤、肛门括约肌等。

2)指检:肛管、直肠、前列腺等。

汇报:肛门周围皮肤无异常,肛管、直肠、前列腺指检无明显异常。

8、外生殖器检查1)男性:、阴囊、附睾、精索等。

2)女性:外阴、、宫颈、附件等。

汇报:男性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女性外阴、、宫颈、附件检查无明显异常。

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
12
• 7.下肢
• (144)正确暴露下肢; • (145)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 (146)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 (147)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 (148)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 (149)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 (150)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 (151)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 (152)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 (153)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 (154)检查髌阵挛; • (155)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 (156)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 (157)触诊双足背动脉; • (158)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 (159)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 (160)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 (161)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 (162)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 (163)检查膝腱反射; • (164)检查跟腱反射; • (165)检查Babineski征; • (166)检查Oppenheim征; • (167)检查Kernig征; • (168)检查Brudzinski征; • (169)检查Lasegue征。
3
8、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熟悉检查项目之后,可以使体检从 容不迫、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了避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或负担,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9、检查结束时应与患者简单交谈,说明重要发现,患者应注意 的事项或下一步的检查计划。但如对体征的意义把握不定, 不要随便解释,以免增加患者思肢
• (123)正确暴露上肢; • (124)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 • (125)观察双手及指甲; • (126)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 (127)检查指关节运动; • (128)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 (129)触诊腕关节; • (130)检查腕关节运动; • (131)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决突 • (132)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 (133)检查肘关节运动; • (134)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 (135)暴露肩部; • (136)视诊肩部外形; • (137)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 (138)检查肩关节运动; • (139)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 (140)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 (141)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 (142)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 (143)检查Hoffman征。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2、头颈部 3、前、侧胸部 4、背部 5.腹部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15页
基本项目
6.上肢 7、下肢 8、肛门与直肠 9、外生殖器 10、共济运动/步态/腰椎运动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16页
特殊情况体格检验
1、智力障碍患者难以很好地配合检 验,医生要有耐心,无须急于求成,必 要时可分段进行,也可让亲属在旁,以 降低患者顾虑。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3页
检验中自我保护
人性别有男女之分, 检验身体时不 可防止地要求患者袒露身体, 进行一些在 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接触。做为医生, 无 须过分考虑自已是男是女性别问题, 只要 工作需要, 医生就不可强调患者是异性而 拒绝进行某项工作。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4页
检验中自我保护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自已心中不存邪 念, 同时必须充分了解和照料病人接收程 度, 防止产生误解。
一、内容务求全方面系统。
目标是为了搜集尽可能完整客观资料, 也是为 了完成住院病历需要。
对于应重点深入检验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 也 就是说在全方面系统基础上有所侧重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7页
基本要求
二、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目标是最大程度地确保体格检验效率和 速度, 而且也可无须要体位更换
为了检验方便, 一些器官, 如皮肤、淋巴 结、神经系统, 采取分段检验, 统一统计 。
全身体格检验
(Complete Physical Examination)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1页
概述
全身体格检验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必备基本功, 也评价 和考评医生基本临床技能主要组成部分。
只有遵照一定全身体格检验标准和规范, 才能确保内容 全方面系统、次序合理流畅, 从而提升体格检验技能和 质量

全身体格检查要点

全身体格检查要点

全身体格检查要点全身体格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可用于评估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全身体格检查的要点,包括常规检查、系统检查和特殊检查。

一、常规检查1. 体温检查: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正常体温范围为36.5°C至37.5°C。

2. 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在上臂测量患者的血压,正常血压范围为90/60 mmHg至120/80 mmHg。

3. 脉搏检查:触摸患者的脉搏,计算其心率,正常心率范围为60次/分钟至100次/分钟。

4. 呼吸检查: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规律,正常呼吸频率范围为12次/分钟至20次/分钟。

5. 体重测量:使用体重计测量患者的体重,可评估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6. 身高测量:使用身高仪测量患者的身高,结合体重测量计算BMI。

二、系统检查1. 头部与颈部检查:- 检查头皮、发际线和面容,观察是否有红肿、疮疖等异常。

- 检查眼睛,包括眼球、结膜、睫毛、瞳孔等,进行视力测试。

- 触诊检查颈部淋巴结,评估是否有肿大等异常。

2. 胸部检查:- 观察胸廓外形和对称性,检查乳房是否有异常。

- 听诊心脏,评估心率、心律和心音是否正常。

- 听诊肺部,检查呼吸音和罗音是否正常。

3. 腹部检查:- 观察腹部形状和腹肌紧张度,检查有无腹部肿块。

- 触诊腹部,评估肝脾大小和腹部压痛等症状。

- 打听肠鸣音,判断肠道是否正常蠕动。

4. 下肢检查:- 观察下肢外形和水肿情况。

- 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和足底脉络。

三、特殊检查除了常规的全身体格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进行进一步的特殊检查,例如:1.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等项目。

2. 尿液检查:用于评估肾功能和排泄系统的健康状况。

3. 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MRI等,用于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总结:全身体格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医学检查,通过常规检查、系统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全面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三基全身体格检查

三基全身体格检查
二.情绪障碍或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可能由于不 合作、敌意而妨碍检查
三.病重或生理缺陷患者的检查检查需要更长 的时间更轻柔的手法变通的检查方法和顺序
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
一.注意随着年龄增加而可能出现的老年性改变 二.老年人体检时特别注意事项
一定期的体格检查十分必要
二检查的方法应灵活、机动如在交谈中有效地 了解智力、记忆力
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以坐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 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 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六、强调边查边想正确评价;边问边查核实补充 七、检查过程中与患者的适当交流
八、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熟悉检查项目之后可以使体检从容 不迫、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了避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或负 担一般应尽量在三0~四0min内完成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务求全面系统这是为了搜集尽可能完整的客观资料 起到筛查的作用也便于完成住院病历规定的各项要求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三、遵循上述全身体格检查内容和顺序的基本原则的同时允许形成自己的
体检习惯 四、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五、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以卧位患者为例: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 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
• 七.下肢
• 一四四正确暴露下肢; • 一四五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 一四六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 一四七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 一四八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 一四九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 一五0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 一五一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 一五二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 一五三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 一五四检查髌阵挛; • 一五五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 一五六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 一五七触诊双足背动脉; • 一五八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 一五九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 一六0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 一六一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 一六二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 一六三检查膝腱反射; • 一六四检查跟腱反射; • 一六五检查Babineski征; • 一六六检查Oppenheim征; • 一六七检查Kernig征; • 一六八检查Brudzinski征; • 一六九检查Lasegue征

第十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ppt

第十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ppt

背部检查
视诊:皮肤、胸廓、呼吸运动、脊柱外形 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叩诊:叩诊后胸部(直接叩诊与间接叩诊)、肺
下界及其移动范围 听诊:呼吸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脊柱触诊:畸形、压痛、叩击痛、骶尾部有无水肿 肋脊角叩击痛Fra bibliotek背部检查
全身检查前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全身体格检查
教学目标
1.分段掌握各部分体格检查。(8项)
包括:一般状态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头颈部检查、 胸廓与肺、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检查与四肢检 查、神经系统检查。
2.在规定时间内正确、有序地完成全身体格检查。
顺序:一般状态、头颈部、前胸与侧胸部、背部、腹 部、上肢、下肢、共济运动功能检查、步态与腰椎运 动。
皮尺、体温计、血压计、手表、手电筒、 压舌板、听诊器、叩诊锤、牙签或棉签、 记录纸、笔(视力表)。 环境准备 病人准备(视情况而定)
全身检查全过程 (示教)
体检考核项目
1. 眼睛检查 2. 浅表淋巴结检查 3. 甲状腺检查,气管位置判断 4. 三种正常呼吸音听诊,鉴别三种呼吸音。 5. 心脏听诊,鉴别正常和典型异常心音。 6. 全腹触诊、移动性浊音叩诊 7. Murphy征检查、麦氏点检查、腹膜刺激征检
查 8. 肝脏触诊、脾脏触诊
体检考核项目
9. 检查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10. 脊柱与四肢活动度检查 11. 肌力与肌张力检查 12. 生理反射(浅反射、深反射)检查 13. 病理反射检查 14. 脑膜刺激征检查 15. 共济运动功能检查 及格分:80
全身体格检查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生谢浩,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

请您配合一下,好吗?(2)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3)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12样东西)(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主体位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长,营养:中等、不良、恶病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汇报:体温摄氏36度6手法:手不能触及水印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十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

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汇报:脉搏每分钟70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右手测左桡动脉,左手测右桡动脉)(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汇报: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6~18)次手法:检查者已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双手放在剑突部位,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数最少30秒,计数呼吸是在触摸比较双侧桡动脉时,使受检者不注意时计数。

(9)测右上肢血压汇报:血压120、80毫米汞柱。

注意:测2次,取2次平均值。

放气以2mmHg/s的速度进行。

测第二次时,水银一定要放气至0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测血压。

收缩压取声音消失时的值,声音持续不消失时取声音变调值。

手法:暴露受检者右上肢(注意范围需要足够),上肢伸直并轻度外展45度平放在床上。

将血压计、肘部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腋中线),同时触摸肱动脉搏动位置。

打开水银计,开水银柱开关。

将袖带平整缠与受检者右上臂,袖带下缘在肘窝上2~3cm。

袖带的气管正好位于肱动脉之上。

球囊至于床边身体旁。

用右手的1个指头或2个指头可以塞进袖带内。

判断袖带松紧程度。

戴听诊器,再触及到肱动脉。

左手将听诊器体检放在肱动脉波动之处,体件不能塞进袖带内。

右手握球囊缓慢充气。

收缩压消失后,再充气20~30mmHg,缓慢放气,2mmHg/s,将袖带气体完全放完为止,水银柱归0后,再测第二次血压。

将血压计收好。

听诊器体件放入白大衣右侧口袋中。

取两次测得平均值汇报。

2、头面及颈部(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2)触诊头颅汇报:头颅未见畸形。

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瘢痕。

头部未见异常运动。

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

(3)视诊双眼及眉毛汇报:双眼裂等大。

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

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

(4)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33cm汇报:左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右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

(5)检查双侧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6)检查双侧泪囊(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汇报: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血。

巩膜未见黄染。

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

(8)检查眼球运动。

检查六个方位距离25cm汇报:双侧眼球运动自如。

眼震阴性。

(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汇报:双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园,直径约3mm。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汇报: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手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再间接。

(11)检查集合反射汇报:双眼集合反射存在。

手法:医生手指由受检者眼睛前方逐渐缓慢移向眼睛5~10cm,观察双眼有无向内斜视。

(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汇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

乳突区无压痛。

(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汇报: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手法:将双手食指、中指先放在耳前,然后再将中指放在外耳道,令受检者张口。

(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摩擦手指,受检者掩耳闭目)汇报:双耳听力粗测正常。

手法:受检者捂住左耳,医生手在1米外搓指逐渐移向左耳。

(16)观察外鼻汇报:鼻外形正常。

(17)触诊外鼻汇报:鼻部无压痛。

(1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汇报:鼻前庭未见分泌物、鼻中隔居中。

手法:左手拇指上推鼻尖,暴露鼻前庭。

用手电筒照射。

(1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汇报:左右鼻道通畅。

手法:左手拇指食指分别按压鼻翼,令受检者呼气。

(20)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肿胀、压痛等汇报:各副鼻窦区无压痛,肿胀。

手法:双手拇指按压眶上神经孔的上方、内眦、眶下神经孔的下方。

(21)观察口唇、牙齿、上颚、舌质和舌苔用手电筒压舌板(22)借助压舌板检查口腔黏膜、牙齿、牙龈同上(23)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嘱受检者发“啊”音)同上汇报:口唇红润。

口腔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点、溃疡。

牙龈无红肿。

牙齿排列整齐,未见残齿、缺齿、义齿。

舌质红,舌苔薄白。

咽部未见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

(24)检查舌下神经(伸舌)汇报:伸舌居中,舌体无震颤,舌肌无萎缩。

(25)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哨,双侧对比)汇报:双侧面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首先令受检者皱眉,观察额部皱纹,再令受检者闭眼,左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上睑,右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下睑,令受检者呲牙,令受检者鼓腮或吹口哨。

(26)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汇报: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手掌挨在受检者面部,食指、中指放在嚼肌处,令受检者咬牙,感觉肌力,然后令其张口,手掌感觉张口肌力。

(27)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比);(令受检者闭目)汇报:双侧三叉神经感觉功能正常。

手法:受检者闭目,用曲别针刺左右额部、面部、下颌部皮肤感觉,受检者同时手示曲别针刺的是哪一侧。

(28)暴露颈部(取出体温计)(29)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汇报:颈部两侧对称,皮肤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30)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汇报:颈椎活动不受限。

手法:取枕,左手托起枕部,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托头前屈后仰、左右旋转。

(31)检查副神经(对抗头部旋转及耸肩,双侧对比)汇报:副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按住双肩,令受检者耸肩,双手感觉力量。

然后左手扶肩、右手在另一侧耳部,令受检者头转向左侧,感觉头旋转力量,再测右侧。

(32)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汇报: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双手触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单手分别触摸左右枕后淋巴结。

左侧颌下(头转向检查侧)、右侧、颏下、左颈前(头转向检查左侧)、右颈前(头转向检查右侧),触摸颈前三角区。

(33)触诊甲状腺软骨(以便确定甲状腺的检查部位)汇报:甲状软骨无压痛。

手法:右手触摸甲状软骨,确定甲状软骨位置,为寻找甲状腺准备。

(34)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35)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触诊可疑者,需增加坐位背面检查法复查汇报: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手法:右手拇指放在甲状软骨之下的气管表面,令受检者吞咽。

右手拇指放在环状软骨之下气管左侧旁边,其余四指放在胸锁乳突肌后向前推,将胸锁乳突肌向前推,左手拇指将气管向右推。

右手拇指放在气管旁边触摸甲状腺,同时令受检者吞咽。

(36)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汇报:颈动脉搏动可触及,两侧对称。

手法:甲状软骨旁边、颈前三角内,不能同时触摸双侧动脉。

(37)触诊气管位置汇报:气管位置居中。

手法: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法,将食指、无名指放在左右胸锁关节与甲状腺之上,先将中指放在气管上,然后再放在气管左右侧观察甲状腺是否居中。

(38)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汇报: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手法:听诊器钟型体件听诊左右颈内动脉处、甲状腺左右叶部位。

3、前、侧胸部(1)暴露胸部(2)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汇报: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部皮肤未见黄染、蜘蛛痣及静脉曲张,双侧乳房对称、发育正常,未见乳头溢液。

胸式呼吸运动正常。

(3)右手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4)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五群)左手提起受检者左侧腕部。

(5)左手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6)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五群)右手提起受检者右侧腕部。

汇报:乳房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用四个指的指腹,右手顺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左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左手逆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右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胸大肌外侧缘(胸肌淋巴结群)、腋中线(中央淋巴结群)、腋后皱壁(肩胛下淋巴结群)、腋窝外侧壁(外侧淋巴结群)、腋窝顶端(腋尖淋巴结群)(7)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汇报:胸壁弹性正常、胸壁无压痛。

手法:双手按压胸前、外侧、下部。

(8)检查双侧呼吸动度汇报:双侧呼吸动度对称。

手法:双手放在胸廓下方。

拇指放在肋缘指向剑突。

将皮肤用力向中间推的隆起,用力吸气。

(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汇报: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双手手掌放在腋下部,令受检者用力吸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