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治疗原则

合集下载

尿路感染抗菌治疗原则PPT共17页

尿路感染抗菌治疗原则PPT共17页

病原学
单纯性膀胱炎大肠杆菌80%、腐葡菌5- 15%,偶见肺杆、奇变及其他病原菌
单纯肾盂肾炎大肠杆菌80%以上,其它为奇 变、肺杆、腐葡等
复杂性尿感多为较耐药的大肠杆菌、变形 杆菌、克雷伯菌、假单孢菌、沙雷菌、肠 球菌、腐葡外的CoNS
院内尿感G-b约占70%,主要为肠杆菌科和 假单胞菌;G+c约占20%,主要为葡萄球菌和 肠球菌;近年来真菌尿感呈增多趋势
单纯性膀胱炎病原学
JAMA,1999;281:736-38
90
86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43
3 1.4 0.8 0.5 1.3
0 单纯尿感
大肠杆菌 腐葡菌 克雷伯菌 奇异变形 肠杆菌属 柠檬酸菌属 肠球菌属 其他
单纯性肾盂肾炎病原学
Stamm WE.Urinary tract infections.i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49-659
▪ 血源途径:见于败血症、心内膜炎时,致病 菌多为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 淋巴途径:非重要途径
尿路感染的分类
感染部位: --下尿路(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 --上尿路(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
发作形式
– 初发或孤立发作 – 反复发作性感染:每年发作≥3次或每半年发作≥2次
(不包括本次发作)
至于循证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 物-医 学模式 ”近代 发展起 来的西 医,20世纪西 医又发 展到“ 社会-心 理-生物 医学” (df高血压958心脏病983u6糖尿病87fr) 或综合 医学模 式,后 基因组 时代系 统生物 学的兴 起,(45传染 病q566丙肝964jo乙肝 28jgsx甲肝gh)形成 了系统 医学在 全球的 迅速发 展,成 为继传 统医学 、西医 学之后 中、西 医学汇 通的未 来医学 。当代 中国医 学类专 业比较 优秀的 学校有 北京大 学、( 4f肿瘤fbb癌症 yuw3胃 癌d65i o肠癌.f2tr肺癌 65ff)

尿路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案

尿路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案

尿路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案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总体原则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

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选用肾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单一药物治疗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出现耐药菌株时应联合用药。

对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给予不同治疗疗程,综合考虑感染部位、菌种类型、基础疾病、中毒症状程度等因素。

1、急性膀胱炎短疗程疗法可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任选一种药物连用3天,约90%的患者可治愈。

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2、盂肾炎首次发生的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80%为大肠埃希茵,在留取尿细菌检查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治疗,首选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

病情较轻者:可在门诊口服药物治疗10~14日,通常90%可治愈。

常用药物有喹诺酮(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素类(如头孢呋辛)等。

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需住院治疗静脉给药。

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

必要时联合用药。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肾毒性大,应慎用。

可于热退后继续用药3日再改为口服抗菌药物,完成2周疗程。

治疗72h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疗程不少于2周。

3、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再感染和复发)再感染: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

复发:复发且为肾盂肾炎者,特别是复杂性肾盂肾炎,在去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梗阻、尿路异常等)的基础上,应按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杀菌性抗菌药物,疗程不少于6周。

反复发作者,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4、无症状菌尿(ASB)推荐筛查和治疗的人群:孕妇以及接受尿路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非妊娠女性及老年人常出现无症状菌尿,但不推荐对其进行治疗;不推荐对无症状的下列患者进行菌尿筛查和治疗包括:患糖尿病的女性,健康的男性,有长期护理设备,留置导尿管、肾脏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管,脊髓损伤和念珠菌尿的患者。

规培题库 尿路感染

规培题库 尿路感染

1/50.【A1型题】对于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治疗原则为A.急性期控制后,采用原剂量1/3每晚睡前顿服持续3个月B.急性期控制后,采用原剂量1/3每晚睡前顿服,每2~3周换另一种有效抗生素,疗程3个月到1年C.急性期控制后,采用原剂量给药继续3个月D.凡反复感染的患儿均可见泌尿系统畸形E.如有泌尿系畸形患儿首选手术而非抗感染治疗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无2/50.【A1型题】诊断慢性肾孟肾炎不正确的是)A.病史超过半年B.大量蛋白尿)C.两个肾脏大小不等)D.肾孟、肾盏狭窄变形)E.持续性肾小管功能受损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慢性肾孟肾炎导致的蛋白尿为小管性蛋白尿,小于1~2g/d。

3/50.【A1型题】急性肾孟肾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具备A.全身感染性症状B.急性起病C.腰部、肋脊角压痛或叩痛D.高血压及氮质血症E.血培养可能阳性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无4/50.【A1型题】慢性肾孟肾炎的易感因素有A.糖尿病)B.高血压)C.冠心病)D.胸膜炎)E.甲状腺功能亢进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无5/50.【A1型题】女性,着凉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该患者因为延误治疗发展为急性肾孟肾炎。

患者的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E.不规则热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间歇热常见于疾疾、急性肾孟肾炎、胆道感染等。

6/50.【A1型题】不是影响急性肾孟肾炎尿培养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的是A.晨尿B.大量饮水C.已应用抗菌药物D.标本污染E.非中段尿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无7/50.【A1型题】对于急性肾孟肾炎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尿路刺激征B.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发热、白细胞增多)C.大量蛋白尿D.有脓尿或血尿E.肾区叩击痛与压痛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无8/50.【A1型题】有关慢性肾孟肾炎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女性多见B.尿路不通畅时容易发生本病C.可能有肉眼血尿D.尿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的唯一根据E.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无9/50.【A1型题】当病人在手术期间出现寒战时,首先应A.使用镇静剂B.使用激素C.加深麻醉D.保温E.监测体温查看答案:答案:D10/50.【A1型题】对肾孟肾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肾孟肾炎病史超过一年即为慢性期B.“无症状性菌尿”亦需及时系统治疗C.容易再次复发D.诊断慢性肾孟肾炎时,过去可无明确病史E.判定急性期或慢性期有困难时,可作短期治疗,以利鉴别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目前认为肾孟肾炎病程超过半年,同时伴有以下情况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肾孟肾炎:①在静脉肾孟造影片上可见肾孟变形和缩窄;②肾外形凹凸不平,且两肾大小不等;③肾小球功能有持续损害。

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

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

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结石和根治尿路感染。

对尿路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感染:首先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期间定期每月进行尿液细菌培养检查,如果病人出现菌尿或有症状,抗生素剂量恢复至治疗剂量。

当尿液无菌维持了3个月后,停止应用抗生素,定期行尿液细菌培养观察,以防感染复发。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尿中细菌的菌落如从107降至105,可使尿素酶的活性降低99%。

(2)尿素酶抑制药:应用尿素酶的抑制药可以阻止尿素的分解,从根本上防止感染结石的形成。

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结石病专家陈雪珍介绍,目前主要选用乙酰异羟肟酸(AHA),能预防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结晶的形成,其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效力,减少药物的用量。

口服后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

AHA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胃肠道紊乱和精神症状,如震颤、头痛、心悸、水肿、恶心、呕吐、腹痛、味觉丢失、幻觉等。

其他症状包括脱发、皮疹、静脉炎、肌软弱、溶血性贫血等。

乙酰氧肟酸妊娠妇女禁用。

尿素酶的其他抑制药包括:羟基缬氨酸、丙异羟肟酸等。

(3)溶石治疗:溶石治疗是通过各种管道(如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造口管、术后留置的肾造口管等)向肾盂、输尿管内注入溶石药物来达到溶石的目的。

进行溶石治疗前应尽可能彻底清除结石碎片,以减少溶石的困难。

进行溶石治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尿液应是无菌的,必须在尿路感染得到完全控制后才能应用灌洗溶液,以免在溶石过程中大量细菌释放出来而引起尿路感染;②溶石液体的流进及流出应当通畅;③肾盂内压力维持在 2. 94kPa(30cmH。

O);④没有液体外渗,如有液体漏出,则应停止灌洗;⑤要监测血清中镁的水平,避免发生高镁血症。

等渗的枸橼酸液在pH 4.0时能溶解磷酸钙和磷酸镁铵,形成可溶性的枸橼酸钙复合物。

可应用溶肾石酸素,但毒性大,甚至可引起死亡。

肾盂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以120ml/h的速度,灌洗24h后如无异常,才可开始进行溶石治疗。

女性尿路感染,指南教你如何用药

女性尿路感染,指南教你如何用药

女性尿路感染,指南教你如何用药发表时间:2020-08-11T07:10:12.2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作者:罗怡[导读] 尿路感染也叫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因细菌侵入尿路上皮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女性的常见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近10%左右,该病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现象,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那么女性尿路感染,该如何用药进行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尿路感染也叫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因细菌侵入尿路上皮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女性的常见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近10%左右,该病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现象,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那么女性尿路感染,该如何用药进行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什么是女性尿路感染?女性尿路感染是在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一种因病原微生物异常繁殖在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等处所导致的急性/慢性炎症。

根据女性特有的状态,可将其分成妊娠尿路感染、非妊娠绝经期尿路感染、绝经后尿路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成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发无症状性菌尿、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以及尿道综合征;根据解剖部位又可分成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以及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

二、关于尿路感染的病因及诱因据相关资料显示,有95%以上的尿路感染都是由单一细菌引发的,且最为常见的就是大肠埃希杆菌,其诱因诸多,如: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妊娠、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等)、梗阻原因(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结石)、医源性原因(尿道扩张、留置导尿管等)以及女性的生理因素。

由于女性尿道较短,所以也比较容易发生上行感染,特别是更年期、经期或性交时;妊娠期女性,因为内分泌和机械性的原因,输尿管口会发生松弛、扩张,从而易发生感染;阴道炎、尿道口畸形等也是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

尿路感染及用药

尿路感染及用药

尿路感染及用药尿路感染及用药一、定义: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好发人群: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尿路感染是临床较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屈居第二。

二、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为膀胱炎。

分别又分急性和慢性。

根据有无尿路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

三、治疗:1、一般治疗:1)急性期注意休息,多喝水,勤排尿。

2)膀胱刺激征及血尿明显者口服碳酸氢钠。

3)反复发应急性寻找因素并去除。

2、抗感染治疗:1)用药原则:选择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选用对G-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首发感染。

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应按药敏调整用药。

选择在肾内和尿液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推荐初始经验治疗的抗菌素:喹诺酮、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类(2代或3代)。

如初始失败,可根据微生物检查结果调整,如无结果,可选择针对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推荐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推荐7-14天,疗程与潜在疾病的治疗相关。

根据临床需要可延长至21天。

对于长期留置导尿及尿路支架的,尽量减少疗程避免耐药。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复发。

1、急性尿道炎:1)病症:尿道分泌物较多,开始为粘液,后逐渐变成脓性,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2)常用药物短疗程疗法:任选以下任一种药物服用3天,约90%的患者可治愈。

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环丙沙星0.25g,每日2次);②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③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每日2次)等。

治愈标准:服用3天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

如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3)联合用药: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等)+清热通淋药(石淋通胶囊、热淋清片等)2、慢性尿道炎:1)病症分泌物少,症状轻,部分患者无症状。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1.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对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审其主次缓急,兼顾治疗。

2.辨证论治(1)膀胱湿热证证候:小便频数,灼热刺痛,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见恶寒发热,或腰痛拒按,或见口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可重用生大黄,加枳实;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可加竹叶、甘草以清心火、利湿热;舌苔厚黄腻者,可加苍术、黄柏;湿热伤阴者,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光红等,去大黄、加生地黄、牛膝等。

中成药:甘露消毒丸,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

(2)肝胆郁热证证候:小便灼热刺痛,小便不畅,有时可见血尿,少腹胀满疼痛,烦躁易怒,口苦口黏,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舌质暗红,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通淋。

方药:小柴胡汤合石韦散加减。

加减:少腹胀满疼痛,痛引阴器,加川楝子;湿热伤阴,口干,舌红少苔,加知母、生地黄、白茅根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小蜜丸每次6~12g(30~60丸),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脾肾亏虚,湿浊缠绵证证候: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每于劳累后发作或加重,尿热,或有尿痛,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水,舌质淡,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健脾,清利湿浊。

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

加减:兼脾虚气陷,肛门下坠,少气懒言,可合补中益气汤;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可合金匮肾气丸。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证候:小便频数,滞涩疼痛,尿黄,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加减:小便灼热刺痛,加瞿麦、萹蓄、滑石;骨蒸潮热,加鳖甲、青蒿;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加黄芪、党参、白术。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口服,水蜜丸每次6g(30粒),每日2次。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引言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尿液通过尿路系统时的任何部位。

它可能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路感染一旦被诊断,适当的用药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尿路感染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尿路感染治疗的关键。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适用于对青霉素敏感的感染。

–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地尼):对青霉素不敏感的感染有效。

–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复杂的尿路感染。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原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来确定。

常见的治疗时间为7-14天,且应该按时按量使用,直至治疗完毕。

2.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对症治疗也是尿路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对症治疗方案:–饮水: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刺激尿路黏膜的机会。

–疼痛缓解:可以使用非处方的疼痛缓解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尿路碱化:碱化尿液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可使用柠檬酸钠等碱化尿液的药物。

3.预防性措施:为了避免尿路感染的复发,患者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性措施:–饮水: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四肢清洁:保持四肢的清洁干燥,防止细菌从肛门进入尿路。

–尿频:避免尿憋,尽量保持尿频,减少细菌的滋生。

–避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清洁剂清洗外阴,以避免破坏正常的酸碱平衡。

注意事项在使用尿路感染用药方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药物过敏: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应该避免使用相关的药物。

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使治疗变得困难。

因此,应该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3.治疗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复查尿液常规和尿培养,以监测治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单纯肾盂肾炎大肠杆菌80%以上,其它为 奇变、肺杆、腐葡等
• 复杂性尿感多为较耐药的大肠杆菌、变形 杆菌、克雷伯菌、假单孢菌、沙雷菌、肠 球菌、腐葡外的CoNS
• 院内尿感G-b约占70%,主要为肠杆菌科 和假单胞菌;G+c约占20%,主要为葡萄 球菌和肠球菌;近年来真菌尿感呈增多趋 势
单纯性膀胱炎病原学
• 外科手术所致的回肠襻
实验室诊断
• 尿常规:
– 白细胞计数:WBC≥5/HP,WBC≥10/mm3
–红细胞计数:可轻度上升至肉眼血尿
– 亚硝酸盐试验: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 部分抗生素
JAMA,1999;281:736-38
90
86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43
3 1.4 0.8 0.5 1.3
0 单纯尿感
大肠杆菌 腐葡菌 克雷伯菌 奇异变形 肠杆菌属 柠檬酸菌属 肠球菌属 其他
单纯性肾盂肾炎病原学
Stamm WE.Urinary tract infections.i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49-659
为15-20%
菌尿的发生率
Infect Med 1999,16:533-40
40
35
30
25
20
15
10
5
11
0 <1岁
40
35
35
20
20
5 1
1-5岁
511源自6-15岁 16-35岁 36-65岁
>65岁
女性 男性
入侵途径
▪ 上行途径:非常重要,绝大部分尿感有其 所致
▪ 血源途径:见于败血症、心内膜炎时,致 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 淋巴途径:非重要途径
尿路感染的分类
• 感染部位: --下尿路(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 --上尿路(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
• 发作形式
– 初发或孤立发作 – 反复发作性感染:每年发作≥3次或每半年发作≥2次
(不包括本次发作)
• 复发:病原菌同前,多发生于停药后2周之内 • 再感染:病原菌不同,多发生于停药后2周之外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解剖学异常
• 尿路梗阻
Infect Med 1999,16:533-40
– 结石(肾、膀胱、前列腺) – 先天性异常 – 前列腺梗阻(良性、肿瘤) – 囊肿 – 狭窄(尿道、输尿管) – 肿瘤(肾、膀胱、前列腺)
• 膀胱输尿管返流
• 神经性膀胱(糖尿病、截瘫)
• 非阻塞性结石
• 异物:尿道或尿路插管或其他引流装置
增多
– 局部应用雌激素效果显著,UTI发生率自6次/年下降至 0.5次/年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复杂因素
Infect Med 1999,16:533-40
•全身性因素
–糖尿病 –应用免疫抑制剂 –肾移植 –免疫功能损伤 –HIV/AIDS
•泌尿系局部因素
–尿路解剖及功能异 常 –膀胱或尿路结石 –留置导尿或其他装 置 –近期尿路器械操作 –男性 –妊娠
35
32
30
25
22
20
20
15
15
10
10
5
54
5
11
0 复杂性尿感
大肠杆菌 肠球菌 绿脓杆菌 表葡菌 混合感染 克雷伯菌 奇异变形 腐葡菌 酵母菌 其它
导尿管相关尿感病原学
Stamm WE.Urinary tract infections.i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49-659
尿路感染发生率
Clin Infect Dis 2000,30:152-6
• 前瞻性研究显示青年女性(18-35岁)发生率 为0.5-0.7次/人.年
• 40-50%女性一生中曾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 • 65岁以上老人尿路感染发生率女性为9.3%,
男性为2.5-11% • 女性菌尿发生率65-70岁为10-15%,>80岁
流行病学
• 尿路感染为院外感染的第2位原因,但最 近资料显示为第3位
• 全球每年1.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所消耗 的医疗费用约为60亿美元
• 美国每年超过800万人就诊(多为膀胱 炎),超过10万人住院(多为肾盂肾炎)
• 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35-45%,为院内 GNB败血症的首位原因
• 院内尿感约50-80%系留置导尿管或其它 装置所致
• 病程:急性、慢性 • 基础疾患:单纯性、复杂性 • 无症状菌尿
尿路感染的分类
Clin Infect Dis 1992,15:S216
•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 •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男性尿路感染) •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复发,再感染) • 无症状性菌尿
病原学
• 单纯性膀胱炎大肠杆菌80%、腐葡菌5- 15%,偶见肺杆、奇变及其他病原菌
89 90
80
70
60
大肠杆菌 50
奇异变形 40
克雷伯菌 30
混合感染 20
其他
10
4
4
5
2
0 单纯肾盂肾炎
复杂性尿感病原学
Stamm WE.Urinary tract infections.i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49-659
39th ICAAC ,Abstr1353,P769
• 性交 • 近期尿路感染史 • 应用阴道隔膜-杀精子剂(或仅杀精子剂) • 性交后未及时排尿 • 近期应用抗生素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39th ICAAC, Abstr:1353, P769
• 母亲或家庭尿路感染病史 • 初次发病年龄<15岁 • 非分泌型者:具有特异性大肠杆菌结合糖
脂(glycolipid) • 性生活 • 应用杀精子剂
绝经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Clin Infect Dis 2000,30:152-6
• 尿失禁 • 膀胱膨出 • 膀胱残尿量增多 • 尿流量减低 • 绝经前尿路感染病史 • 泌尿科及妇科手术 • 非分泌型者 • 阴道菌群改变:乳酸杆菌缺失,大肠埃希菌寄殖
30
28
25
24
20
15
10
9
8
8
7
11 10 6
5
0
酵母菌 大肠埃希菌 绿脓杆菌 克雷伯菌 表葡菌 肠球菌 变形杆菌 混合感染 其他
院内尿感病原学
25
24
20
16
15
11
10
88
5
554
6
2
0
大肠杆菌 肠球菌属 绿脓杆菌 念珠菌 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 奇异变形 CoNS 金葡菌 其他真菌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