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G-2000发电机故障录波器使用说明书
故障录波器技术要求规范书

实用文档第一部分总的部分 (2)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及供货围 (3)第三部分技术要求 (4)第四部分图纸资料、试验及其它 (7)第一部分总的部分本技术规书所列之技术条件为本工程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设备供应方(以下简称供方)应根据本技术要求向用户(以下简称需方)推荐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书所提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为满足本工程需要而必须的最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书所未详细提及的技术指标、性能要求应不低于有关的中华人民国国标、电力行业标准、IEC标准。
当某项要求在上述几种标准中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参照标准:·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70-199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2-9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 14285-2006·微波电路传输继电保护信息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62-1996·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769-200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720-2000·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478-2001·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DL/T 553-94·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
·关于继电保护光耦回路研讨会会议纪要及整改措施华北调局继[2005]7号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及供货围2.1 工程概况1 主接线型式: (详见附图)2 各级电压及出线数量:10kV出线: 2 回3 发电机组:台数: 2发电机容量: 30 MW电压: 10 kVCosΦ: 0.84 机组控制方式: DCS控制2.2 故障录波器配置及供货围本工程配置的故障录波器应为微机型装置,本工程配置1套微机故障录波装置,每套装置组1面柜(含针式打印机),本工程需1面故障录波器柜。
中元华电中元华电故障录波器操作说明书第1章 ZH-2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介绍

第1章 ZH-2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介绍ZH-2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是新一代多功能电力故障动态记录及分析装置。
为适应电力系统的最新发展,它采用了DSP技术、录波双存储技术、同步编码技术、网络通讯技术、FPGA 技术、多层PCB、GPS授时等高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可靠录波、数据高速采集、数据同步、快捷稳定通讯、抗强电磁干扰和抗恶劣环境等工程技术难题。
它是一种功能全面、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的电力故障动态记录与分析装置,适用于各种需故障录波的场合。
1.1装置的结构装置主要由一个4U 19″传感器机箱、一个6U 19″主机箱、一台80列打印机和一台Modem 组成。
上层机箱为主机箱,下层为传感器机箱。
机箱为全密封结构,提高了抗电磁干扰能力。
主机箱内含一台高性能工控机、12.1″TFT液晶显示器、多至5块DSP板、同步板、电源、前置机等。
传感器机箱由PT、CT和直流电压/电流隔离变送器板组成。
机箱都安装在一个标准机柜内。
机柜为全封闭结构,在机柜前面设有密封玻璃门。
装置的进出线由柜底进出,柜内两侧端子排接模拟量、开关量、告警信号、对时信号及电源输入等,所有引线再通过插座转接至机箱背板,详见端子排图。
图1.1 ZH-2(64/128)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组屏示意图第1章 ZH-2电力故障录波分析装置介绍武汉中元华电科技有限公司2 1.2 端子排布局原则端子排分成2列,一列为电源、模拟量部分,另一列为信号、公共端、开关量部分,分别置于装置屏架两侧,从装置的屏后看,左侧为电源、模拟量端子,右侧为信号、公共端、开关量端子。
端子排的配置根据装置的配置不同而不同。
但遵守以下原则:1. 端子排分成电源段、电压段、电流段、高频/直流段、备用端子段、信号段、公共端段、开关量段。
2. 每段都有段名。
3. 除电压段、电流段和高频/直流段会因配置不同而对应的端子编号不同外,其余段的端子编号所有配置都一样。
4. 电压每8个端子为一组,前4个分别为Ua ,Ub ,Uc ,3Uo ,后4个分别为Uan ,Ubn ,Ucn ,3Uon 。
故障录波器运行规程(0)(1)(0)(1)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程1、设备规范1.1型号线路故障录波器型号:FH-3000;机组故障录波器型号:FH-3000B。
1.2系统配置(嵌入式 PC104 模块)1)主板:嵌入式低功耗工业级 PC104 模块;2) CPU:Pentium MMX 低功耗工控专用,主频为 400MHz;3)硬盘:≥60GB;4)内存:≥256MB;5)固态盘(CF 卡):≥1GB;6) MODEM:外置;1.3系统概述1.3.1全站设有一套线路故障录波装置及两套机组故障录波装置,线路故障录波器主要录制220kV 母线、线路、厂高变、母联的电压、电流、开关量等,第一套机组故障录波装置主要录制#0~2机的电压、电流、开关量等,第二套机组故障录波装置主要录制#3~4机的电压、电流、开关量等。
1.3.2每套装置的传感器处理模块、嵌入式 PC104 模块、电源模块、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模块等都集成于一个机箱内。
下层为开关量、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或其它需处理的单元模块,上层为嵌入式 PC104 模块及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模块。
1.3.3 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接入的模拟量信号:发电机机端定子电流、发电机机端定子电压(含零序电压)、主变压器高压侧电流、发电机励磁电流、发电机励磁电压、220kV母线电压、220kV线路侧电流、220kV母联电流、220kV厂高变高压侧电流、220kV线路侧高频量;接入的开关量信号:主要是各种保护动作信号和各种位置状态信号。
1.3.4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电源及冗余功能,输入电压交、直流互为备用,电源引自MK09盘。
1.3.5传感器处理单元模块包括 CT、PT、CT/PT、直流电压/电流插件。
电气设备引入的交流电流、电压信号进行隔离,变换处理后送到 DSP 处理单元模块。
直流电压/电流插件将外部引入的直流电压/电流信号通过光隔离放大器,隔离处理后送到 DSP 处理单元模块。
1.3.6打印机采用 EPSON 公司的 LQ_300K 24 针打印机。
故障录波器技术规范书(DOC)

第一部分总的部分 (2)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及供货范围 (3)第三部分技术要求 (4)第四部分图纸资料、试验及其它 (7)第一部分总的部分本技术规范书所列之技术条件为本工程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设备供应方(以下简称供方)应根据本技术要求向用户(以下简称需方)推荐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范书所提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为满足本工程需要而必须的最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所未详细提及的技术指标、性能要求应不低于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电力行业标准、IEC标准。
当某项要求在上述几种标准中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参照标准:·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70-199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2006·微波电路传输继电保护信息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2-1996·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69-200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DL/T 720-2000·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478-2001·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94·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
·关于继电保护光耦回路研讨会会议纪要及整改措施华北调局继[2005]7号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及供货范围2.1 工程概况1 主接线型式: (详见附图)2 各级电压及出线数量:10kV出线: 2 回3 发电机组:台数: 2发电机容量: 30 MW电压: 10 kVCosΦ: 0.84 机组控制方式: DCS控制2.2 故障录波器配置及供货范围本工程配置的故障录波器应为微机型装置,本工程配置1套微机故障录波装置,每套装置组1面柜(含针式打印机),本工程需1面故障录波器柜。
故障录波器ZH3_ 操作说明书-v2.4

1.1. 概述 .......................................................................................................................................................... 1 1.2. 特色 .......................................................................................................................................................... 2
3.3. 设置录波管理机用户权限 .................................................................................................................... 32 3.3.1. 增加新用户 ................................................................. 33 3.3.2. 修改用户参数 ............................................................... 33 3.3.3. 删除用户 ................................................................... 34
故障录波器技术规范标准书

第一部分总的部分 (2)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及供货范围 (3)第三部分技术要求 (4)第四部分图纸资料、试验及其它 (7)第一部分总的部分本技术规范书所列之技术条件为本工程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设备供应方(以下简称供方)应根据本技术要求向用户(以下简称需方)推荐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范书所提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为满足本工程需要而必须的最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所未详细提及的技术指标、性能要求应不低于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电力行业标准、IEC标准。
当某项要求在上述几种标准中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参照标准:·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70-199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2006·微波电路传输继电保护信息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2-1996·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69-200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DL/T 720-2000·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478-2001·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94·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
·关于继电保护光耦回路研讨会会议纪要及整改措施华北调局继[2005]7号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及供货范围2.1 工程概况1 主接线型式:(详见附图)2 各级电压及出线数量:10kV出线: 2 回3 发电机组:台数: 2发电机容量:30 MW电压:10 kVCosΦ:0.84 机组控制方式:DCS控制2.2 故障录波器配置及供货范围本工程配置的故障录波器应为微机型装置,本工程配置1套微机故障录波装置,每套装置组1面柜(含针式打印机),本工程需1面故障录波器柜。
发电机使用说明书(中文)word资料15页

1.概说1.1 发电机为隐极式同步发电机,由汽轮机驱动。
1.2 发电机采用静止可控硅励磁。
1.3发电机采用封闭循环的通风系统,有空气冷却器。
1.4 发电机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看为顺时针。
1.5 发电机的使用环境条件为:海拔不超过1000m ;冷却气体温度不超过+C o 40; 相对湿度不大于75%;不受昆虫,爬虫及腐蚀性气体侵蚀的室内。
1.6 空气冷却器的进水温度不大于+C o 33。
2 运行工况2.1 发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行时各部分温升限度如下:2.2 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轴承的出油温度不得超过C o 65,轴瓦温度不得超过C o 80。
2.3 当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为额定值,电压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5%,且其频率与额定值偏差不超过±2%时,其出力保持不变。
2.4 发电机在每相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且负序分量与额定电流之比不超过10%时,允许其在三相不平衡负载下连续运行。
2.5 发电机在一般情况下,不保证过载运转。
3 结构简介3.1 发电机机座由钢板焊成,吊攀位于定子两侧面的中部。
为防止油污及灰尘进入电机内部,在端盖上设有高压气密封装置。
3.2 发电机定子铁心是由经涂漆处理过的0.5mm高硅扇形片套于鸽尾支持筋上叠压而成,全长分成若干段,形成若干径向风道,铁心用压圈压紧。
3.3 发电机定子线圈由双玻扁铜线制成。
采用全粉云母F级绝缘。
直线部分与端部均采用模压,端部作成篮式渐伸线结构。
经三个端箍成一整体,并通过环氧玻璃布板支架固定在机座两端。
定子线圈对半组成,端部连接采用银焊。
定子在引出线端有6根出线铜排。
3.4 发电机转子用整体优质合金钢锻成,冷却方式为空气表面冷却。
在转子大齿上开有通风槽,通风槽楔上留有风孔,以改善转子表面散热效果,护环上开有通风孔以便更有效地冷却转子线圈的端部。
3.5 转子线圈是用裸铜线绕成,其匝间绝缘用绝缘垫条或半叠包以绝缘带。
转子线槽槽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以减少漏磁。
操作手册 W2000

操作手册 W2000序号:06.20.0902F003.0096出版日期:目录序列号:118406/0001[第二页]本操作手册只有同安全说明书一起使用才有效,序列号为:76779机器标示所有WIRTGEN的机器都用序列号来标示。
序列号位于机器底盘或标示牌上。
例如:06.20.0001=序列号06.20=序列号0001=机器号[0.00.01-1]1、概述1.00概述 1.00.01 介绍1.01 使用 1.01.01 使用范围1.02 规程 1.02.01 机器具体的安全规程1.02.02 噪音振动1.03 机器数据 1.03.01 标记牌1.03.02 安全设施1.04 技术数据 1.04.01 外型尺寸-重量介绍 1.04.02 吊装点 1.04.03 工作数据[0.00.01-2]2.操作2.00概述2.00.01控制-主控制面板 2.00.02 控制-辅助控制面板2.00.04 控制-找平机构-调整器 2.00.04 压力显示器2.01 机架2.01.01 发动机罩 2.01.02 安全盖2.02 机手座椅 2.02.01 机手站立位置 2.02.02 控制面板 2.02.03 机手座椅 2.02.04 安全护栏 2.02.05 防雨帐篷[0.00.01-3]2.03铣刨毂总成 2.03.01铣刨毂 2.03.02铣刨毂连接 2.03.03 铣刨毂前附件2.03.04 铣刨毂刮料板 2.03.05 侧板 2.03.06 切削工具分离器 2.03.07铣刨毂转动速度 2.03.08 材料阻尼器2.04发动机 2.04.01 起动前 2.04.02 起动 2.04.03 停机 2.04.04 燃料箱添加泵2.07 高度调整 2.07.01 升高-降低机器2.08 行走驱动 2.08.01行走驱动 2.08.02 控制负载 2.08.03 指针 2.08.04紧急拖动装置[0.00.01-4][0.00.01-4]2.08.05液压刹车释放2.09 转向系统 2.09.01 转向2.10 输送机2.10.01 卸料-主输送机 2.10.02 折叠卸料输送机2.11找平装置2.11.01 设置零位(手动) 2.11.02 调整铣刨深度 2.11.03 调整横坡 2.11.04 定位因素 2.11.05 机械式高度显示器2.11.04 调整铣刨深度 2.11.05 横坡调整 2.11.06 定位因素 2.11.07 安装调整器2.12 供水系统 2.12.01 喷水装置 2.12.02 添加水箱 2.12.03 高压力清洗器 2.12.04 水箱添加泵[0.00.01-5]2.30 可编程逻辑控制(CGC) 2.30.01 机手指南 2.30.02 设置语言 2.30.03 故障诊断 2.30.04 故障-出错信息 2.30.05 服务信息 2.30.06 符号2.31 可编程逻辑控制(找平装置)2.31.01 机手指南(V6.072) 2.31.02 传感器(V6.072) 2.30.03故障-出错信息2.50停机 2.50.01 关闭机器2.60运输 2.60.01 装车[0.00.01-6]3-维护保养3.0 概述3.00.01 维护保养图 3.00.02 提示 3.00.03 越冬保存 3.00.04 电器系统 3.00.05 焊接工作3.01 机架 3.01.01 灯光-报警装置3.02 机手座椅 3.02.01防滑表面3.03铣刨鼓 3.03.01 铣刨毂驱动 3.03.02 更换刀具 3.03.03 快速更换系统 3.03.04驱动皮带 3.03.05 铣刨毂冷却液 3.03.06 铣刨毂轴承[0.00.01-7]3.03.07 限位开关(刮料板)3.03.08 固定点3.04 发动机 3.04.01 燃油箱 3.04.02 发动机 3.04.03 利用搭线起动3.05 加注液压油 3.05.01 液压油箱 3.05.02 泵分离器齿轮箱3.05.03 滤清器 3.05.04 机油冷却器3.06 电力提供 3.06.01 电瓶3.08 行走驱动 3.08.01 行走驱动齿轮箱 3.08.02 履带板3.10 输送机 3.10.01 主/卸料输送机3.12 喷水系统 3.12.01 水箱 3.12.02 过滤器 3.12.03 喷嘴[0.00.01-8]3.12.04水箱添加泵(液压驱动)3.17 压缩空气系统 3.17.01 压缩空气箱 3.17.02 出霜装置3.70 润滑 3.70.01润滑点4 表格4.00燃油润滑油 4.00.01 系列容器加注量 4.00.02 润滑对照表4.01 拧紧扭矩 4.01.01 螺母和螺栓拧紧扭矩4.02 防冻保护 4.02.01 混合比[1.00.01-1]本操作手册是为了帮助用户能够安全正确地使用机器,并能够利用该机器所有的使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开关量记录方式 每当有开关变位时,记录所有变位的开关量号、变位后的状态,及变位时间。
3.记录过程 ○首次启动录波,符合启动条件中的任一条件则自动启动录波,由 S 点开 始,按 A-B-C 时序顺序记录,参阅图 1-3-1。 ○重复启动录波,在已启动的记录过程中,如起动判据满足零序电流突变、 电压突变的任一条件时,均由 S 点开始重新按 A-B-C 时序顺序记录。 ○记录终止条件 z 所有判据全部复归 z 越限时间大于设定越限闭锁时间
§4 系统软件说明 ................................................... 20
§4.1 运行环境 .........................................................................................................20 §4.2 系统约定 .........................................................................................................20
WLG-2000 微机故障录波器
技术说明书
§1 系统综述
§1.1 装置特点
1.全新工业级设计 ○工业级分体工控机(或一体化工作站) ○采用防尘和抗干扰机箱 ○主 CPU、A/D 板采用工业级产品,模板高集成化设计,大大地减少了模板和 芯片的数量 ○采用宽温型工业级电源 ○采用大容量硬盘直接存储数据,极大的提高了录波器的存储速度和在线记
○开关量 z 分辨率±1ms
3
WLG-2000 微机故障录波器
技术说明书
z 与模拟量对应关系不劣于 2ms 4.开出报警
○直流失电告警:由直流掉电产生。 ○启动录波告警:由装置启动录波产生。 ○装置异常告警:由测频错误、GPS 对时装置异常,CT 断线,PT 断线,采集
板异常产生。当硬盘存储数据文件 1500 个以上时,录波器 自动删除最早的文件。 开出报警信号为继电器的输出接点,接点容量为 220V、5A。
§3 硬件说明 ....................................................... 16
§3.1 整体布局 .........................................................................................................17 §3.2 硬件原理 .........................................................................................................17 §3.3 硬件配置 ..........................................................................................................17
§5 订货参数 ....................................................... 22
附录 1 屏后端子布置示意图................................................................................23 附录 2 WLB-TD 接线端子图 ...............................................................................24 附录 3 AC 插件位置图 .........................................................................................26 附录 4 AC 插件原理图 .........................................................................................27 附录 5 开关量原理图............................................................................................28 附录 6 D 型头定义图 ............................................................................................29
录能力,高速存储保证了复杂、长时间故障的可靠记录。 ○采用双硬盘备份技术,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2.更完善的功能设计 ○采用中断处理新技术,彻底消灭故障录波死区 ○分析软件除了能对电压、电流波形进行分析外,还具备相量分析、谐波分 析等功能。 ○完善了系统振荡时的起动判据算法 ○采用 GPS 秒脉冲作为采样脉冲同步信号,每一组采样数据都设有时标,保 证模拟量和开关量的采样与 GPS 脉冲准确同步,真正实现全网同步采样, 这为电网的大故障分析提供真实数据是十分有意义的。 ○任何一台单机均可作为工程师站与其他站通讯,每站均可作为调度方使用。 ○具备通过电话线、以太网或光缆线路等通讯媒体传输故障信息功能,进行 远方调用录波数据及修改定值的操作。 ○掉电保护功能,在故障记录时,系统失电(前/后台机),其失电前的故障
数据仍可完整保存。 ○具有完善的机组启动判据、机组试验录波功能,可进行离线试验分析。
3.标准化硬件设计 完全互换式、可插拔硬件设计;同类插件可完全互换,达到备品备件最
少;电流通道插件拔出时自动将外部 CT 回路短接。
4.标准化传输数据格式 记录数据传输格式符合 ANSI/IEEEC37,111-1991 COMTRADE 规定的暂态
数据统一格式发送,为了方便各电业局建立电网故障信息系统,将随机供应 通讯软件及文本。
2
WLG-2000 微机故障录波器
5.其它特点: ○人机接口全汉化显示 ○实时显示各路模拟量的波形和幅值 ○修改起动定值更加方便、直观
技术说明书
§1.2 技术指标
1. 基本功能 ○采集包括电压、电流、高频信号在内的模拟量,开关量,实时测量系统频 率。 ○反应于电压(单相、负序、零序)越限量、突变量,电流(单相、负序、 零序)越限量、突变量,频率越限量及频率变化率,开关变位等多种判据 启动录波,能够有效识别系统振荡。可以响应手动录波、远方启动录波等。 ○具有定子接地启动,低励磁和失磁启动,过励磁启动,逆功率启动。 ○发电机横、纵差动电流,纵向零序电压越限及突变量启动用于判断发电机内 部故障。 ○频率越限量,滑差启动,能够有效识别系统振荡。 ○开关量启动。 ○手动录波启动,试验录波启动,录波时间可实时设定。 ○高效的数据远传组网能力。 ○接受 GPS 卫星同步时钟信号,并可以为站内其他微机设备授时。 ○强大的在线监测能力,实现全面的运行监视和自检。 ○具有完善的机组启动判据、机组试验录波功能,可进行离线试验分析。
§1.3 记录方式及采样频率
1.模拟量记录的时间、方式及采样频率,如图 1-3-1 所示:
启动时刻
S
0.08s~7.99s
0.2s~27s
3.0s~480s
A段
S
B段
C段
图 1–3–1
○A 段:系统大扰动前的数据,长度 0.08s~7.99s,采样频率可达 5000Hz, 连续采样。 ○B 段:系统大动态过程中的数据,长度 0.20s~27s,采样频率可达 5000Hz, 连续采样。 ○C 段:系统大扰动后的数据长度,3.00s~480s,采样频率可达 200Hz~ 5000Hz 任选,连续采样。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和习惯灵活设定各段长度及 C 段的采样率。
目录
§1 系统综述 ........................................................ 2
§1.1 装置特点 ...........................................................................................................2 §1.2 技术指标 ...........................................................................................................3 §1.3 记录方式及采样频率 .......................................................................................4 §1.4 参数修改 ...........................................................................................................5 §1.5 通讯参数 ...........................................................................................................5
§2 启动定值 ........................................................ 6
§2.1 常规启动判据 ...................................................................................................6 §2.2 其它启动判据 ..................................................................................................8 §2.3 定值管理 ........................................................................................................12 §2.4 压板定义 ........................................................................................................12 §2.5 输入测点及清单(仅供参考) ........................................................................13 §2.6 中间变量清单 .................................................................................................14 §2.7 定值表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