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合集下载

《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滁州市旅游局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2018年8月15日《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茜滁州市旅游局局长、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副组长:陈义周滁州市旅游局副局长晋秀龙滁州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成员:黎国梁滁州市旅游局副调研员、管理科科长钱朝阳滁州市旅游局开发科科长郑敏滁州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俞礼同滁州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所长武玉柱滁州市旅游局管理科主任科员鲁进凤阳县旅游局局长许健全椒县旅游局局长刘宗兵来安县旅游局局长李恒好定远县旅游局局长林涛明光市旅游局局长蒋跃天长市旅游局局长丁伯让南谯区旅游局局长房勇琅琊区旅游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承担评估单位滁州学院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市级重点研究智库)主要编制人员:晋秀龙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主任滁州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博士教授金泉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硕士副教授郭爽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硕士黄翠婷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硕士讲师吴俏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硕士陈青松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硕士讲师汤云云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硕士讲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5)一、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背景 (5)二、评估目的和原则 (6)三、评估的方法和内容 (7)第二章《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 (11)一、《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情况 (11)二、旅游企业单位和公众对规划的了解和认可情况 (13)三、《规划》的实施进度与执行情况分析 (25)第三章《规划》实施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51)一、实施成效 (51)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4)第四章后期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56)一、规划的落实方面 (56)二、社会认可度方面 (57)三、主要指标方面 (57)四、重大任务方面 (58)五、支撑项目建设方面 (58)六、重点工程建设方面 (58)七、质量体系建设与保障方面 (59)附录问卷调查表 (60)第一章概述一、《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背景(一)滁州市旅游业“十二五”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滁州市旅游业总体呈现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发布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
对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提高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旅游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的规划措施如下:
首先,在旅游业规模的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
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5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5万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继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工程,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增加旅游消费。

其次,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旅游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推进旅游+各个领域
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竞争力。

再次,在旅游服务的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旅行社、导游、酒店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推动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和维权机制的建设。

最后,在旅游环境的改善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自然景区和文化遗产的保
护,推动旅游业的生态环保发展,加强对旅游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涵养水源保护,建设绿色旅游示范区。

总之,“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0省旅游局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 (5)一、规划背景 (5)二、规划围 (5)三、规划期限 (5)四、规划依据 (5)五、规划原则 (6)(一)全局化视野 (6)(二)差异化定位 (6)(三)市场化导向 (6)(四)可持续发展 (7)(五)协调化发展 (7)第二章基础分析 (8)一、资源分析 (8)(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二、市场分析 (9)(一)总量快速增长 (9)(二)结构稳中有变 (9)(三)消费形式多元 (9)(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三、产业分析 (10)(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四、机遇与挑战 (11)(一)发展机遇 (11)(二)面临挑战 (11)五、分析结论 (12)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一、总体思路 (13)(一)发展思路 (13)(二)发展任务 (13)二、发展战略 (14)(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一)总体目标 (18)(二)分期指标 (19)(三)产品建设 (19)四、分区目标 (20)(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三)经济圈旅游区 (21)(四)皖北旅游区 (21)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一、空间布局 (23)(一)三心引领 (23)(二)四片联动 (24)(三)十区聚集 (25)(四)六环联通 (30)二、旅游产品 (31)(一)旅游精品体系 (31)(二)重点旅游线路 (36)(三)产品支撑体系 (39)(四)产业融合发展 (49)三、各市发展指引 (50)(一)市 (50)(二)市 (51)(三)市 (52)(四)市 (54)(五)市 (55)(六)市 (56)(七)亳州市 (57)(八)市 (59)(九)市 (60)(十)市 (61)(十一)市 (62)(十二)市 (64)(十三)池州市 (65)(十四)市 (66)(十五)市 (67)(十六)马市 (68)第五章服务要素 (70)一、旅行社业 (70)二、旅游交通 (70)三、旅游住宿 (71)四、旅游餐饮 (72)五、旅游娱乐 (73)六、旅游购物 (74)八、安全保障 (77)第六章市场开发 (78)一、总体形象 (78)(一)全省形象表述 (78)(二)片区形象表述 (78)(三)各市形象表述 (78)二、市场结构 (79)(一)国客源市场 (79)(二)海外客源市场 (79)(三)重要细分市场 (79)三、重要措施 (80)(一)客源地建设 (80)(二)中距离多种媒体联合营销 (81)(三)远距离协作营销 (82)(四)全国性促销 (84)(五)海外旅游营销 (84)(六)营销经费 (86)(七)营销机构 (86)第七章可持续发展 (87)一、文化资源保护 (87)(一)文物保护 (87)(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87)(三)执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 (88)二、自然资源保护 (88)三、发展绿色旅游 (88)第八章保障体系 (90)一、加强统筹协调 (90)(一)强化综合协调机制 (90)(二)提高旅游管理能力 (90)二、体制机制创新 (91)(一)开展创新改革试点 (91)(二)建立战略合作机制 (91)(三)推进改组改制 (91)(四)加大对外开放 (92)三、旅游投资促进 (92)(一)实施“5233“行动计划 (92)(二)增加政府资金投入 (92)(三)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92)(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92)(五)完善价格和税费政策 (93)四、旅游用地保障 (93)(一)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93)(二)建立土地收储机制 (93)(三)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94)五、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94)(一)塑造服务品牌 (94)(二)加强市场监管 (94)(三)建设诚信旅游 (94)六、旅游人才保障 (94)(一)建立旅游人才开发基地 (94)(二)实施旅游人才培训计划 (95)(三)加强旅游产学研合作 (95)七、规划实施 (95)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背景为发挥省在资源、区位、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强后劲,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旅游对全国旅游业的贡献度,实现争先进位,建设全国旅游强省,特制订本规划。

安徽十三五规划

安徽十三五规划

安徽十三五规划安徽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中东部地区,东临江苏、浙江,南接江西、湖南,西连湖北,北邻河南。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在“十三五”时期,安徽省制定了一系列目标和计划,致力于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首先,在“十三五”规划中,安徽省确定了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致力于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徽省将注重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安徽省还将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在“十三五”规划中,安徽省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安徽省将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安徽省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安徽省还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草原生态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再次,在“十三五”规划中,安徽省注重城乡协调发展。

安徽省将加强城镇化进程,推动小城镇和农村的综合改革,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安徽省还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最后,在“十三五”规划中,安徽省注重脱贫攻坚和社会民生保障。

安徽省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此外,安徽省还将注重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安徽省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旨在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这一规划中,安徽省注重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脱贫攻坚和社会民生保障。

通过这些措施,安徽省将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跨越式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安徽省旅游发展意见

安徽省旅游发展意见

安徽省旅游发展意见如何把乡村旅游富民与精准脱贫工程结合起来?安徽省旅游局近日下发《进一步促进全省乡村旅游业提升发展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乡村旅游由一般性脱贫致富向更加精准扶贫发展。

下面xx整理了一些内容,提供给大家参阅。

安徽省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四项计划”促旅游投资消费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推进旅游公共服务提升计划、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旅游消费促进计划、乡村旅游提升计划,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

旅游公共服务方面,《意见》提出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环境,落实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至国内外主要客源地航线;到20xx年,全省建成100个旅游集散中心,实现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到20xx年,全省旅游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集散地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

促进旅游投资方面,《意见》提出推动旅游业集聚发展,到20xx年,培育形成10个左右省级旅游产业集聚区,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设区的市至少建成1处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条城市旅游休憩带、1条特色旅游街;力争3年内新建、改扩建旅游停车场150座,新增停车位50000个;到20xx年,全省3A 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等功能全覆盖。

促进旅游消费方面,加快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今年实现设区的市全覆盖;推出旅游必购商品、旅游特色产品各100个;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老年旅游、研学旅行、中医药健康旅游等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提升方面,力争到20xx年,建设30个旅游强县、300个旅游乡镇、1000个旅游示范村、1000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通过乡村旅游带动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
安徽省的十三五规划是指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安徽省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

这个规划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在经济方面,安徽省的十三五规划着重发展现代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其中,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此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安徽省将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着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完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在社会领域,安徽省将继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发展普惠性社会事业。

其中,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养老、光热水等民生领域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各项福利待遇。

此外,安徽省将打造宜居环境,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保护。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创建。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最后,安徽省还将积极推进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农村水利建设、农村道路改造等工作,打造安居乐业的农村环境。

总结起来,安徽省的十三五规划旨在发展现代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农村建设。

通过各项工作的推进,安徽省将逐步变成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6.05•【字号】皖政〔2017〕87号•【施行日期】2017.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皖政〔2017〕8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2017年6月5日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对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期为2016-2020年,发展趋势展望到2030年。

本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全省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全省人口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一)人口现状。

1.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省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和改进人口服务和管理,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0%以上,总和生育率1.7左右,常住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7.27‰。

五年累计出生人口384.25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少出生6.69万人。

2015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949.1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22.5万人;常住人口6143.6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86.9万人。

2. 人口结构不断变化。

全省人口结构持续调整,变动趋势明显。

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28.6下降为2015年的117.4,继续朝合理方向发展。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规划纲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方向、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以合芜蚌为依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创建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权威解读】“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下好创新“先手棋”,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围绕纲要,我省将持续抓好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落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人才、平台深度融合;实施好新型显示、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农业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100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00项重点研发项目;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政策先行先试;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重点实施好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努力取得基础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成果、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和增加值等产业成果、发明专利的应用和保护等创新成果。

——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周晓辉【专家评述】规划纲要提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科大讯飞作为省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方向上取得了突出成果。

目前,“讯飞开放平台”与超过13万家开发伙伴分享科大讯飞技术;借助“讯飞开放平台”,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资源和技术支撑,从而助力小企业和创业者腾飞。

中国人工智能可以由语音、语言为切入点,注重机器人理解、交互和预测能力,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

智能语音和机器人等是科大讯飞主要攻关项目,名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科大讯飞多年积累的源头基础,在未来必然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前景。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记者点评】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冲刺万亿元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旅游新路。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统筹推进皖南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业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

培育5个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我省将实施“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一计划”即:5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万亿元,打造山地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大类产业集聚区,实现省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的“111计划”;“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四个旅游”特色化、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幸福安徽”大众游、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低碳全域旅游、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打造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建立5A级景区备选名单遴选制度,推动巢湖中庙景区、亳州古城景区、皇藏峪景区、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焦岗湖风景区、
淮北隋唐运河、芜湖方特主题公园、采石矶景区、浮山景区、琅琊山风景区、大桃花潭景区、青龙湾景区、太极洞景区、敬亭山旅游度假区、齐云山风景区、牯牛降景区、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佛子岭水利风景区、金寨红军纪念园、泾县大云岭红色文化园等20个景区创建5A级景区。

力争到2020年,5A级旅游景区达到16个。

据悉,2016年,我省接待入境游客485万人次、国内游客5.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932亿元,全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680亿元,5A级旅游景区达到11个。

(本文由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