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习题集

合集下载

(完整版)《摄影测量学》试题

(完整版)《摄影测量学》试题

《摄影测量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2﹑共线方程相当于投影过程,既由物方经摄影中心到像方的过程。

3﹑像片判断按其应用目的可分为地形判读和专业判读,按其使用的技术手段可分为间接判读和直接判读。

4﹑绝定向的目的是将建立的模型坐标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并规化为规定的规定的比例尺。

5﹑等比线把倾斜相片的比例尺分为三部分,含主点部分的比例尺都小于f/H,含底点部分的比例尺都大于f/H,而本身的比例尺等于f/H。

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航带网法独立模型区域法和光束法三种。

7﹑投影的方式有中心投影和正摄投影两种,航空像片属于中心投影。

8﹑一个像对的两张像片有12个外方位元素,其中通过相对定向可以求得5个相对定向元素,要恢复像对的绝对位置还需要求解7个绝对定向元素。

9﹑像点坐标观测值主要包含摄影物镜畸变差大气折光差感光材料变形地球曲率等造成的系统误差。

10﹑在摄影测量中进行立体模型量测时,可以用两种量测方法,这两种量测方法分别为单测标量测和双测标量测。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像片的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相对于像片平面关系的数据。

2、2﹑摄影基线:两相邻摄站之间的距离为摄影基线。

3﹑核面:摄影基线与地面任一点组成的平面称为该平面的核面。

4﹑数字影像重采样:由于数字影响是个规则的灰度格序列,当对数字影像进行处理时,所求得的点位恰好落在原始像片上像素中心,要获得该点灰度值,就要在原采样基础上再一次采样。

5﹑像片主距:像片主点到物镜后节点的距离。

6﹑像片倾角:摄影像片在航线飞行方向上的倾斜角。

7﹑平高点:既做平面控制,又做高程控制的像方控制点。

8﹑景深:摄影时物体成像清晰的最远点与最近点的纵深距离。

9,相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的高度。

10﹑合线:真水平面与像平面的交线称为合线,又称真水平线。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T),错的打(F)。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摄影测量学是研究什么学科?A. 摄影技术B. 测量技术C. 摄影与测量技术D. 地理信息技术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测量的基本设备?A. 照相机B. 测量仪C. 计算机D. 打印机答案:D3. 摄影测量中,影像的几何纠正是为了消除什么误差?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D. 人为误差答案:A4. 立体观测仪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度D. 测量面积答案:B5. 摄影测量中,影像的分辨率是指什么?A. 影像的清晰度B. 影像的像素数量C. 影像的尺寸大小D. 影像的存储容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答案:倾角2.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答案:俯角3.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影像平面之间的夹角。

答案:像点角4.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答案:高差5.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影像平面之间的距离。

答案:像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区别。

答案:摄影测量主要依赖于摄影技术获取地面信息,而遥感技术则通过传感器接收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号来获取信息。

2. 描述一下摄影测量中控制点的作用。

答案:控制点在摄影测量中用于确定影像的几何位置和姿态,通过控制点可以进行影像的几何纠正,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

3. 阐述摄影测量中影像的立体观测原理。

答案:立体观测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不同位置的影像,利用视差原理来获取地面的立体信息,从而实现对地面物体的三维测量。

4. 说明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答案: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帮助规划者进行土地利用分析、城市设计和基础设施规划等。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摄影测量是以摄影测量基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为基准确定其余点的摄影测量方法。

以下哪项不属于摄影测量基准点?A. 地面控制点B. 相对定向模型点C. 基点D. 目标点答案:D2. 为了获得更高的摄影测量精度,以下哪种相机安装方式是更为常见的?A. 手持相机B. 平台相机C. 无人机相机D. 换光机相机答案:B3.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指利用数字相机进行摄影测量,以下哪种软件是专门用于数字摄影测量的?A. PhotoshopB. AutoCADC. Pix4DD. Microsoft Word答案:C4. 在摄影测量中,像点的像间距与相片的投影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关系B. 成反比关系C. 无关系D. 非线性关系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通过倾斜摄影测量可以获取地物的立体形态信息。

答案:正确2. 摄影测量技术仅适用于平面区域的测量,对于有高程起伏或较大坡度的地区无法应用。

答案:错误3. 不同的相机光圈设置会对摄影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答案:错误4. 相对定向是指摄影测量中确定物方和像方之间的关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述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及优势。

答案:摄影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测绘地理与测量工程等领域。

其优势包括高效快捷、成本较低、数据获取全面、精度高等。

2. 请简述数码摄影测量在测绘制图中的应用。

答案:数码摄影测量在测绘制图中可以通过数码相机获取影像,并利用摄影测量软件对影像进行处理和解算,得到地物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绘制地形图、制作数字地图等测绘制图工作。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地区高程点A的坐标为(500, 600),该地区在同一坐标系下建立了摄影测量坐标系,已知该摄影测量基准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为(1000, 1200).通过相对定向,求点A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

摄影测量学习题.doc

摄影测量学习题.doc

1、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他物体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2、摄影测量要解决的问题是:几何定位和影像解译。

3、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根据摄影时摄影机所处的位置的不同,摄影测量学可分为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航天摄影测量。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摄影测量学又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与非地形摄影测量两大类。

根据技术处理手段的不同(也是历史阶段的不同),摄影测量学又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

4、摄影测量经历的发展阶段和各阶段的特点:6、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小孔成像。

正射投影: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

中心投影:投影光线汇聚于一点。

7、摄影测量学的任务:是用于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8、摄影测量特点:在影像上进行量测和解译,主要工作在室内进行,无需接触物体本身;所摄影像是客观物体或目标的真实反映;可以拍摄动态物体的瞬间影像;适用于大范围地形测绘,成图快、效率高;产品形式多样,可以生产纸质地形图、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摄影像等。

9、量测摄影机特征:测量用摄影机的主距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量测用摄影机承片框上具有框标,即在固定不变的承片框上,四个边的中点各安置一个机械标志——框标,其目的是建立像片的直角坐标系、量测用的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值是已知的。

10、摄影测量比例尺: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l的影像与地面上相对应线段的水平距离L之比:()11、航向重叠:沿飞行方向相邻像片上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60%-65% 53% 旁向重叠:相邻航线影像之间的重叠。

30%-40% 15% 像片倾角:摄影机轴与铅直方向的夹角。

不大于2°,最大不超3°像片旋角: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框标连线间的夹角。

6° 8°12、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像平面坐标系统(像片平面坐标系是以该像片的像主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用来表示像点在像片上的位置)、像空间坐标系统(为建立像点与相对应地面点的联系,须将像点的平面坐标转换成为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此建立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统(各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给计算带来了困难,需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物方空间辅助坐标系统(地面测量坐标系统指空间大地坐标系基准下的高斯-克吕格6°带或3°带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定义的从某一基准面测量的高程,两者组合而成的空间左手直角坐标系。

摄影测量学习题

摄影测量学习题

摄影测量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摄影测量学2、光圈号数3、景深4、超焦点距离5、视场6、视场角7、像场8、像场角11、航向重叠12、旁向重叠主光轴主点13、摄影基线15、内方位元素16、外方位元素焦点17、像片倾角19、像片旋角20、倾斜误差节点21、投影差22、摄影比例尺23、像片控制点相对孔径25、左右视差26、上下视差27、核点28、核线29、核面30、投影基线31、像片基线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33、空间后方交会34、空间前方交会光圈号数摄影机轴像主点摄影机主距感光度景物反差影像反差摄影航高真实航高像片倾斜角航线弯曲度像片旋偏角航迹主垂面主纵线采样量化二、问答题:1、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摄影测量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哪几种?2、航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有哪几种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有哪几个作业阶段?3、摄影测量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单透镜包含哪些像差?4、摄影机物镜的焦距和摄影机主距有什么不同?试证明物镜成像的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是等效的。

景深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它们是怎样的关系?5、量测用摄影机较之普通摄影机有何特征?摄影机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哪几种摄影机?航空摄影机按像场角可分为哪几种航空摄影机?航空摄影机按摄影机主距可分为哪几种航空摄影机?航空摄影时,为何要进行摄影分区划分?6、航摄像片上有哪些特殊点、线?试作图示之。

7、摄影测量中常采用的坐标系有哪几种?航片外方位角元素中,以v轴为主轴的角元素是哪些?请写出旋转φ角的旋转矩阵。

请写出共线条件方程式,式中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解释等角点的含义。

解释等比线的含义。

8、航摄像片上一般有哪几种像点位移?并列出有关公式加以分析。

9、航测生产的作业工序有哪些?10、构建航带时,为什么要进行模型连接?如何计算模型连接系数?自然观察时,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有立体视觉?人造立体效能时,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有立体视觉?11、人造立体效能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单测标法和双测标法各取得哪些成果?12、双像投影测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3、立体像对间有哪些特殊的点、线和面?试作图示之。

(完整版)摄影测量习题整理

(完整版)摄影测量习题整理

习题——认识摄影测量1、下列关于摄影测量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资料是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B)数字摄影测量和解析摄影测量使用的投影方式分别是数字投影和物理投影(C)模拟摄影测量和解析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数据都是像片(均为数字投影)(D)数字摄影测量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的立体观测与识别,完成影像几何与物理信息的自动提取2、下列有关数字地面模型的相关概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合理规划及洪水子险情预报等(B)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地形表面形态等多种信息的一个数字表示(C)数字高程模型DEM只考虑DTM的地形分量,在计算机高级语言中,它就是一个三维数组或数学上的一个三维矩阵(D)与TIN相比,DEM能较好地顾及地貌特征点、线、面,表示复杂地形表面,其缺点是数据量较大,数据结构较复杂(与DEM相比,TIN能较好地顾及地貌特征点线、面,表示复杂地形表面,其缺点是数据量较大,数据结构较复杂。

)3、摄影测量的技术手段不包括(C)A模拟法B.解析法C实地法D数字法4、光学纠正仪是(A)时代的产品,其投影方式属于机械投影。

A模拟摄影测量B解析摄影测量C数字摄影测量D数字投影5、摄影机框架四边中点设有的框标记号,叫做光学框标。

(×)6、现有地图的数字化方法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数字化7、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解析摄影测量阶段)与(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

摄影测量的技术手段有(模拟法)、(解析法)、(数字法)。

8、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9、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像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

摄影测量学试题(含答案)

摄影测量学试题(含答案)

摄影测量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摄影测量学2航向重叠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4相对行高5像片纠正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79123451主合点2、以下为正射投影的为()。

A.框幅式相机拍摄的航片B.地形图C.用立体模型测绘的矢量图D.数字高程模型3、立体像对的前方交会原理能用于()。

A.相对定向元素的解求B.求解像点的方向偏差C.地面点坐标的解求D.模型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坐标的解求4、解析内定向的作用是()。

A.恢复像片的内方位元素B.恢复像片的外方位角元素C.部分消除像片的畸变D.恢复像片的外方位线元素5、光学纠正仪是()时代的产品,其投影方式属于机械投影。

A.模拟摄影测量B.解析摄影测量C.数字摄影测量D.数字投影6AC化。

7A8A D、9A10A四、简答题(第1题6分,第2,3题7分)1、倾斜位移的特性。

2、单行带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行比例尺归化?为何进行?3、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思想。

五、论述题(20分)以TM为例说明,说明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

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影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3456法。

78910确定相对定向所建立的几何模型比例尺和恢复模型空间方位的元素。

二、填空题1中心投影的像片、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2照射光线、吸收、反射、透视3生理视察4模型点在统一的辅助坐标系中坐标U、V、W的求出。

52N+2、N+3三、选择题1、ABC2、BCD3、CD4、AC5、A6、C7、C8、C9、C10、C四、简答题2答:在倾斜像片上从等角点出发,引向任意两个像点的方3取的b4内,缩放和平移,已取得在区域中的最或是值,从而求出各加密点的地面坐标五、论述题空间分辨率:传感器瞬时视场所观察到地面的大小。

辐射分辨率:传感器能区分两种辐射强度最小差别的能力。

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区重复获取图像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摄影测量与遥感》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及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

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相机主距:摄影中心到像片面对垂直距离,一般用f来表示。

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已知某张像片的内方位元素、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及对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共线方程列出至少六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六个外方位元素的过程,称为单张空间后方交会。

主合点:在主垂面内,过摄影中心点S做摄影方向线VV的平行线,交vv线于i点,称为主合点。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载波相位差分GPS动态定位技术获取影像获取时的摄站三维坐标,将其作为附加观测值引入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整体确定物方点坐标和像片方位元素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已知的相机,且其结构稳定,畸变较小。

非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未知,结构不稳定,且镜头畸变大。

航高:摄影中心到摄影区域平均高程面的高度。

DEM:即数字高程模型,用于表示地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数据阵列,常用的是用一系列地面点的平面坐标X 、Y 以及该地面点的高程Z 或属性组成的数据阵列。

摄影比例尺:像片水平,地面水平时,像片上一段距离l 与地面一段距离L 的比值。

航向重叠度:在摄影时,为了便于测图,一般要求航空像片在航向方向要有一定的重叠,其重叠大小即为航向重叠度,航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度:为便于航线间的拼接,相邻航线之间需要一定的重叠,其大小即为旁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24%以上。

数字微分纠正:根据有关的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的构象方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逐一进行纠正,且使用的是数字方式处理,叫做数字微分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1.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 测量对象的类型有哪几种?根据这些类型的不同,数据点采集的方式有哪些?3. 测绘中4D 产品的含义是什么?第二章 单张像片解析1. 单张航摄像片解析的目的是什么?2. 航摄机是如何进行分类的?3. 摄影测量对航空摄影有哪些要求?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 航摄像片上特殊的点、线主要有哪些?重要点、线特征有哪些?5. 主合点和像底点分别是什么的交点?像底点特性是什么?6.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两大类?其子类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7.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的定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元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8. R 矩阵的性质有哪些?9. 已知三个角元素及像点空间坐标,怎样计算像空间辅助坐标? 10. 共线条件是什么? 什么叫共线方程?它的作用是什么? 11. 简述中心投影和正射投影的区别。

12. 什么是像点位移?引起航空像片像点位移主要原因有哪两种? 13. 水平相片和倾斜相片上像点关系是14.mmf y f f y f y y f fxx 42.153,sin cos )sin cos (,sin cos 00=-+=-=αααααα,倾斜相片a 点坐标为(73.234,-35.736)mm ,相片倾斜6度,对应水平相片的x 坐标和y 坐标、位移量分别是多少?15. 水平相片和倾斜相片上像点关系如上题所示,倾斜相片a 点坐标为(78.234,-65.736)mm ,相片倾斜10度,对应水平相片x 坐标和y 坐标、位移量分别是多少?16. 某地面点在航摄像片上的投影差是个定值,这个说法对吗?原因是什么? 17. 航摄像片有统一的比例尺吗?为什么?18. 试从不同角度分析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差异。

19. 什么是空间后方交会?它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20. 简述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过程。

21. 如何获得像片的六个外方位元素?22. 已知四对点的像片坐标和地面坐标,试估计:1) 1、3点区域摄影比例尺; 2) 像片平均航高;3) 以Y 为主轴的κκωϕ系统下,,角的初始值(后方交会用);x(mm) y(mm) X(m)Y(m) Z(m) 1 -64.097 +72.924 670294.96 224735.29 1236.46 2 -64.017 +77.183 670274.05 2245263.62 1242.56 3 -23.087 -39.191 670736.69 224928.94 1313.25 4 +64.353 -37.129670734.89225269.751274.900005.11200===y x f 内方位元素23. 已知四对点的像片坐标和地面坐标,如下表所示,试估计4) 2、4点区域摄影比例尺和平均航高;5) 以Y 为主轴的κκωϕ系统下,,角的初始值(后方交会用);6) 已知地面点A 的坐标为(36998.78,28654.42,1545.93),求A 的像点坐标。

此时⎥⎥⎥⎦⎤⎢⎢⎢⎣⎡---=⎥⎥⎥⎦⎤⎢⎢⎢⎣⎡=⎥⎥⎥⎦⎤⎢⎢⎢⎣⎡9999.000184.000412.000211.099772.006753.000399.006753.099771.0,69.757246.2747645.39759R Z Y X s s s x(mm) y(mm) X(m)Y(m) Z(m) 1 -86.15 -68.99 36589.41 25273.32 2195.17 2 -53.40 82.21 37631.08 31324.51 728.69 3 -14.78 -76.63 39100.97 24934.98 2386.50 4 10.46 64.4340426.5430319.81757.310024.15300===y x mmf 内方位元素第三章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1. 什么是双像解析?2. 人造立体视觉必须符合自然界立体观察的四个条件是什么?3.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的任务和常用的方法分别是什么?4. 前方交会的作用是什么?5.给你一个像对,已知重叠区域最少有4个控制点,选择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进行双像解析的方法,试论述用它测绘地形图的过程。

6. 在双像解析中,共面条件指的是什么?7. 解析相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两种方法?各种方法的定向元素有哪些?8. 相对定向数学模型中,对每一对同名像点根据什么可列一个误差方程式?观测值是什么?9. 相对定向的原理是什么?10. 连续法相对定向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1.相对定向要不要外业控制点?为什么?定向采用的六个标准点位分别是什么?12.单独相对定向采用的是什么坐标系?13.简述相对定向元素的计算过程。

14.怎样求模型点的坐标?15.解析法绝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16.绝对定向元素有哪些?如何求定向元素?解求中需要几个控制点?17.写出绝对定向的基本公式,解释其中符号的含义。

18.双像解析光束法定向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和特点是什么?19.光束法的法方程系数有什么特点?20.简述光束法的作业过程。

21.地面点分为哪三类?比较使用这三者时误差方程式系数的区别。

22.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常用的方法是什么?23.GPS在航空摄影测量中应用有哪些?24.给你一个像对,试论述用它测图过程。

(摄区最少有8个控制点)。

第四章数字摄影测量1.数字摄影测量在哪些方面代替经了典摄影测量?2.什么是数字影像?3.什么叫影像采样?什么叫影像量化?量化的目的是什么?4.数字影像内定向的定义和目的是什么?其数学模型和定向参数分别是什么?5.数字影像相关的目的和原理分别是什么?一般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其常用的测度有哪三种?6.影像匹配的方法有哪些?7.核线解析的特点是什么?8.沿核线重采样的定义是什么?9.进行核线解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获取同名核线?10.双像核线解析中,两张像片平行于摄影基线时,核线在像片上处于什么状态?核线相关主要优点是什么?11.核线相关的数学模型特点是什么?12.核面和核线的定义是什么?核线有什么特点?13.什么叫影像的特征?分为几种?线特征提取常见的算子有哪些?14.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主要有哪些功能?15.常见的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有哪些?16.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的基本功能说明本门课程整体结构。

17.摄影测量分为内业和外业工作,它们分别包括哪些工作?第五章数字高程模型1.数字地面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定义分别是什么?2.数字高程模型的形式有哪些?与传统的地形图比较有哪些特点?3.参考数据点的获取方法有哪些?4.数字摄影测量的采集方法有哪些?5.摄影测量方法建立数字地面模型有什么特点?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6.TIN的建立方法有哪些?7.建立GRIDDEM的方法有哪些?8.简述VLL法的基本思想。

9.用VLL法建立DEM的基本过程是什么?其的优点是什么?10.如何用角度判别法建立TIN?11.曲面的内插和逼近常用方法有哪些?其假设条件是什么?12.简述使用移动曲面拟合法进行曲面的内插的过程。

13.生成等高线的方法有哪些?14.基于三角网等高线绘制的特点是什么?15.简述基于TIN等高线绘制的步骤。

16.数字地面模型的GridDEM和TINDEM有什么特点?17.什么是正射影像?特点是什么?其一般应用于哪里?18.简述正射影像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19.数字影像纠正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20.航空影像纠正方法依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哪两类?18、共线方程纠正法包含哪两种?纠正时必须已知影像哪些内容?21.用间接法进行数字像片纠正的基本过程是什么?22.已知数字影像中的四个相邻样点(像素)的灰度值Z11=34、Z12=55、Z21=56、Z22=36,试用双线性内插计算:1)68x处的灰度值;∆y=,0=∆.02)0∆y=x处的灰度值;40,.0=∆3)75=∆y∆x处的灰度值。

,.032.0=23.已知数字影像中的某个点所在四个格的灰度值Z11=134、Z12=155、Z21=256、Z22=189,试用双线性内插计算:1)73∆y=x处的灰度值;,0=.0∆2)2)、0=∆x处的灰度值;∆y,34.0=3)3)、55∆∆yx处的灰度值。

=.0.0=,8824.已知DEM的格网大小为10米,DEM(0,0)点地理坐标为(88500,55500),试计算1)平面坐标为(89453.543,57843.458)的点P所在的格,即四个格网交叉点的行列号;2)计算四点地理坐标;3)已知四个交叉点高程分别是234.12、254.33、203.324和267.34米,用双线性内插法计算P点的高程。

25.已知DEM的格网大小为5米,(0,0)点地理坐标为(54300,72500),试计算:1)平面坐标为(54532.675,72846.656)的点P所在的格,即四个格网交叉点的行列号;2)计算四点地理坐标;3)计算P点的高程(用双线性内插法),四个交叉点高程分别是234.12、254.33、203.324和267.34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