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气控制作业
电气作业控制程序

电气作业控制程序简介电气作业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电气作业的软件程序。
其主要功能包括电气设备的开关控制、电气工作流程管理、电气设备故障监测和报警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电气作业控制程序的功能、使用方法和架构设计。
功能1.电气设备管理:电气作业控制程序可以管理电气设备的开关状态,包括打开、关闭、重启等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程序界面或者通过指令进行设备控制。
2.工作流程管理:该程序允许用户定义电气设备的工作流程,包括设备的启动顺序、流程控制逻辑等。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文件定义工作流程,并通过程序界面进行监控和调整。
3.故障监测和报警:电气作业控制程序可以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程序将自动发出警报以便用户及时采取措施。
故障类型包括设备故障、电源异常、过载等。
4.安全管理:该程序提供用户管理功能,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登录和操作电气设备。
用户可以设置访问权限和角色,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使用方法安装电气作业控制程序支持 Windows、Linux 和macOS 系统。
用户可以从官方网站上下载安装程序,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用户可以在系统菜单中找到程序快捷方式,点击即可打开。
界面说明电气作业控制程序的界面分为主界面和设备管理界面。
主界面主界面显示了当前电气设备的状态,包括设备名称、开关状态、故障信息等。
用户可以通过主界面进行设备的打开、关闭和重启操作。
主界面还显示了当前工作流程的进度和状态。
设备管理界面设备管理界面允许用户添加、编辑和删除电气设备。
用户可以设置设备的名称、类型和相关属性。
配置工作流程用户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定义工作流程。
配置文件采用 YAML 格式,用户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打开并进行编辑。
在配置文件中,用户可以设置设备的启动顺序、延时时间和流程控制逻辑。
例如:- name: 设备1type: 电机delay: 3sdependencies:- 设备2- 设备3conditions:- 开关1 = 打开 - 开关2 = 打开- name: 设备2type: 开关delay: 0sdependencies: [] conditions:- 开关3 = 打开- name: 设备3type: 传感器delay: 2sdependencies:- 设备2conditions: []故障监测和报警电气作业控制程序会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电气作业控制工作程序

电气作业控制工作程序电气作业控制工作程序一、引言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套完善的作业控制工作程序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套电气作业控制工作程序,包括作业计划编制、作业票管理、作业现场控制和作业结束及验收等环节。
通过这套程序的执行,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作业计划编制作业计划编制是整个电气作业控制工作程序的首要环节。
在编制作业计划时,需要详细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作业方案。
作业计划编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作业的具体内容和目的;2. 作业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所需的设备和人员;3. 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4. 作业计划的审核和批准流程;5. 作业计划的调整和变更机制。
三、作业票管理作业票是指对于一项具体的电气作业,为了确保其顺利进行必须由专门的人员签发和管理的凭证。
作业票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每项作业都符合安全要求和作业计划,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故障。
作业票管理应包括以下环节:1. 作业计划审核和批准;2. 作业票的签发和管理;3. 作业票的流转和反馈;4. 作业票的归档和备份。
四、作业现场控制作业现场控制是指对于实施中的电气作业进行现场管理和监控,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规范性。
作业现场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作业人员;2. 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工具;3. 确保作业现场的清洁和通风;4. 监控作业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5. 处理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紧急状况。
五、作业结束及验收作业结束及验收是整个电气作业控制工作程序的最后环节。
作业结束应根据作业计划确定的完成标准和要求进行,包括设备恢复运行、清理现场和记录整理。
作业验收是对作业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作业结束及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完成作业的申请和批准;2. 恢复设备运行和测试设备状态;3. 清理作业现场和记录整理;4. 制定作业总结和反馈。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王永华(第二版)课后答案

现代电⽓控制及PLC应⽤技术-王永华(第⼆版)课后答案第⼀章作业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特性与反⼒特性?吸⼒特性与反⼒特性之间应满⾜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与⽓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与⽓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都必须⼤于反⼒。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特性在反⼒特性的上⽅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作中会出现衔铁产⽣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Fr的作⽤。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Fr作⽤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增⼤,当吸⼒⼤于反⼒时衔铁⼜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要两次过零,如此周⽽复始,使衔铁产⽣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硅钢⽚叠铆⽽成,⽽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整块钢材或⼯程纯铁制成,⽽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薄的瘦⾼型,且不设线圈⾻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 形接法的电动机可⽤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它利⽤的是双⾦属⽚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它利⽤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电气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电气作业安全控制措施概述电气作业是指在电气设施上进行的维修、安装、检修以及其他相关操作。
由于电气作业涉及高电压和危险电流,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电气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本文档旨在介绍电气作业安全控制措施的要点。
控制措施以下是电气作业安全的控制措施:1. 培训和教育:对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电气安全知识、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持续更新知识,以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作业策划:在进行电气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的作业策划。
策划包括制定作业方案、确定必要的工具和设备、评估作业风险等。
策划的目的是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并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
3. 作业许可:只有持有合法资质的人员,经过作业许可程序批准后,方可进行电气作业。
作业许可程序包括提出申请、审核评估、许可发放和监督等环节。
作业许可是对作业人员资质和作业计划的审核,以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4. 安全装备:在进行电气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装备,包括绝缘手套、安全鞋、防静电衣物等。
安全装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电气伤害的风险。
5. 电气设施维护:定期进行电气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
维护包括清洁、定期检查和维修故障等。
通过维护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6. 紧急处理: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制定应对预案,并进行演练。
作业人员应熟悉紧急处理措施,掌握抢修和救援技能。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减少事故影响。
7. 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对电气设施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设立定期的巡检制度,确保电气设施的运行安全。
结论电气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但通过采取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培训和教育、作业策划、安全装备等都是确保电气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同时,定期检查和紧急处理预案也是保障电气作业安全的关键。
现代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

现代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现代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现代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场景。
一、PID控制策略PID控制策略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它通过比较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PID控制策略具有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
PID控制策略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性和可调节性。
通过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系统的精确控制。
然而,PID控制策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效果不佳,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
二、模糊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策略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和模糊推理机制,将模糊的输入转化为模糊的输出,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模糊控制策略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的系统控制,如汽车驾驶、空调控制等。
模糊控制策略的优势在于其对于非线性系统的适应性强,能够处理模糊、不确定的输入和输出。
同时,模糊控制策略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则库的设计和模糊推理的计算量较大,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
三、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神经网络控制策略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它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学习到,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策略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的系统控制,如机器人控制、飞行器控制等。
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的优势在于其对于非线性系统的适应性强,能够处理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数据。
同时,神经网络控制策略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训练过程较为复杂。
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行为,从而制定控制策略。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适用于需要预测和优化系统行为的控制场景,如能源管理、交通控制等。
现代电气控制第一章 低压电器2.答案

3)组合开关 组合开关又称转换开关。在电气控制线路中,常被 作为电源引入的开关,可以用它来直接启动或停止 小功率电动机或使电动机正反转等。
4)低压断路器(Automatic Circuit Breaker) 低压断路器俗称自动空气开关,是低压配电网中 的主要电器开关之一,可自动切断电路,具有短 路、过载、过流、欠压保护等,须手动复位。允 许操作的次数较低,不适宜频繁操作。
设计一个K值的整定电路
4、参数
额定参数:
KV
V额 I额(线圈、触点)
动作参数:
V
衔铁刚产生动作时的值
整定值:
根据要求对动作的人为调
KV
整值,吸合/释放值。
各类继电器
二、各类继电器
1、电磁式继电器 结构: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释放弹簧等组成。 工作原理:同接触器。
为什么要有释放弹簧(反力弹簧)?
I < KI
KI KI
线圈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b) 欠流继电器符号
I > KI
KI KI
线圈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a) 过流继电器符号
图 1.17 电流继电器符号
U < KV
KV KV
线圈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b) 欠压继电器符号
U > KV
KV KV
线圈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a) 过压继电器符号
图 1.18 电压继电器符号
低压断路器图形文字符号
低压断路器的选用: 1)根据电气装置的要求确定低压断路器的类型, 如万能式、塑料外壳式等。 2)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应不小于电 路的正常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 3)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包括三部分的额定电流: 一是断路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二是电磁脱扣器的 额定电流,整定电流应大于负载电路正常工作时 的峰值电流(如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很大);三是热 脱扣器的额定电流,整定成与所控制电动机的额 定电流或负载额定电流一致。
电气自动化控制作业指导书

电气自动化控制作业指导书1. 背景介绍电气自动化控制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其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本指导书将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作业指导,并逐步引导您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2. 作业一:电气自动化概论2.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领域。
2.2 实验要求请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定义、基本原理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观察和思考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3 实验步骤1) 查阅资料,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通过工业案例分析,了解电气自动化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3)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所学内容。
3. 作业二: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3.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学习不同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选型方法,从而能够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与执行器。
3.2 实验要求请学生根据给定的工业场景,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场景中所需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类型,并给出具体的选型方案及理由。
3.3 实验步骤1) 确定给定的工业场景,并了解场景中所需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类型;2) 研究不同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3) 根据特性和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与执行器,并给出选型方案及理由;4) 撰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选型过程和结果。
4. 作业三:PLC编程实践4.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实践技巧,培养对PLC编程的基本理解和能力。
4.2 实验要求请学生根据给定的工业控制任务,利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对工业场景的自动化控制。
4.3 实验步骤1) 了解工业控制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场景背景;2) 学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编程语言;3) 设计并实现PLC程序,完成对工业场景的自动化控制;4)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程序设计思路、实现过程、以及控制效果的评价。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大作业(最终定稿)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大作业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姓名:任课教师:完成时间:2013/12/18一、运料小车延时自动往复行程控制控制要求:运料小车起动后自动在a、b两地之间往复运行。
运行到b地装货20秒,运行到a地卸货15秒。
小车可在a、b两地之间任意处起动或停车,并可向任意方向运行。
控制电路设计要求如下:(1)、设计出完整的电气原理图和继电器接触控制线路图;(2)、设计出采用S7-200实现的PLC控制程序。
设计方案如下:1、电气控制原理图2、PLC控制接线图如下3、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图如下:4、PLC控制梯形图二、三台三相异步电动机 M1、M2、M3,控制要求如下:(1)、按下启动按钮SB1时,电动机M1先启动,过10s后M2启动,再过10s后M3启动;(2)、按下停止按钮SB2时,电动机M3先停止,过10s后M2停止,再过10s后M1停止;设计方案如下:1、电气控制原理图2、PLC控制电路接线图3、PLC的I/O分配表4、梯形图三、通过编程实现跑马灯程序。
当I0.0输入高电平时,输出指示灯从Q0.0至Q0.7依次循环点亮;各指示灯点亮的间隔均为1.5s设计方案如下:1、PLC控制电路接线图2、PLC的I/O分配表3、梯形图四、三相异步电动机Y—Δ降压启动控制题目:(1)、设计出完整的电气原理图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图;(2)、设计出采用循环顺序方式实现的S7—200控制程序;设计方案如下:1、电气控制原理图2、PLC控制电路接线图3、PLC的I/O分配表4、循环顺序控制状态流程示意图5、梯形图五、某液压系统的控制要求如下所示(1)、试按逻辑设计法设计及其电器控制线路(2)、试编制采用S7-200PLC实现系统控制的程序要求全自动运行,每次工作循环之间停留时间为5S设计方案如下:1、根据上述动作状态图可画出逻辑关系图2、上图中运算原件的逻辑式如下KM1=(SB1*KM3+KM1)*SQ2KM2=(SQ1+KM2)SQ5*KM3=(SQ1+KM2)*(SQ5+KM3)KM3=(SQ2*SQ3+KM3)*SQ4 YA1=KM1 YA2=KM2 YA3=KM3 3、根据逻辑式画出电器原理图4、PLC控制电路接线图5、、PLC的I/O分配表6、梯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k ) 6f(k 1) 10f(k 2) 0
已知 f(1) 1,f(2) 3
33. 试求下列系统的脉
34. 已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试判断系统的稳 定性,并指出不稳定的极点数
45z3 117z 2 119z 39 0
6. 有两块直流毫安表,它们的准确度等级和量 限分别为 1.0级,0~250mA;2.5级,0~75mA 现要测量50mA的直流电流,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应选那块表好?为什么?
7.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时,假设I2=I-I1。巳
知I=4A,=1.0%;I1=1A,1=1.0%。求:
(1)I2(间接测量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
35.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开环脉冲传递函数,试 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Wk(z)
0.368z 0.264 z 2 1.368z 0.368
36. 已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试用朱利稳定 性判据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z3 2.3z 2 1.7z 0.3 0
37. 已知连续控制系统的模拟控制器传递函数为
D(s)
1
s 2 0.2s 1
,采样周期T=1s,分别采用前向
差分和后向差分法求出数字控制器传递函数 D(z)
及差分形式的控制算法。
38. 设连续控制器为
D(s)
s2
s 1 1.4s
(2)若I1改为3.5A,1不变,再求I2的最大相对
误差; (3)由(1)、(2)的结果能得出怎样的带规 律性的结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时,假设I2=I-I1。巳知I=4A,=1.0%;I1= 1A,1=1.0%。求:
(1)I2(间接测量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
(2)若I1改为3.5A,1不变,再求I2的最大相对误差;
(3)由(1)、(2)的结果能得出怎样的带规律性的结论? 解 (1)I=41.0%=0.04(A);I1=11.0%=0.01(A) I2=I-I1=4-1=3(A) I2=I-I1=(0.04)-(0.01)=(0.04+0.01)=0.05(A)(考 虑误差的最大可能性) I2最大相对误差
2=0.05/3≈1.67%
13.一个8位A/D转换器,孔径时间为100us,如果要求 转换误差再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0.4%)内,求允 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14.设计一个三路同步输出的D/A转换器接口电路 15.如何实现多通道A/D的同步采样。
16.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如何抑制? 17. MAX1232有哪些主要功能? 18.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通常有哪几种地线?请 画出回流法接地和一点接地示意图。 19. 设某一循环码,其生成多项式为 ,试求出信息序列11101010001的循环校验码 CRC(要求写出计算步骤) 20. C语言实现CRC16(通讯自己验证) 21.C语言编写循环队列程序,用循环队列实现 通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2. 80C51扩展连接I2C存储器24C02,编写写入1 字节(58H)的程序,从机地址(42H),并画出 SDA,SCL总线波形。
8. 89C51扩展扩展8255一片,采用74LS138译码 器,若已指定分配给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FFE0,FFE2,FFE4,FFE6).试设计接口地址译码电 路(除74LS138外,可增加必要的其它逻辑芯片)
9. 试用AD574,LF398,CD4051和8051单片机,设 计出8路模拟量采集系统,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
10.采用DAC0832,运算放大器,CD4051等元件与 8051单片机,设计8路模拟量输出系统,请画出接 口电路原理图。
11.采用74LS244和74LS273与8051单片机,设计8路 数字量(开关量)输入接口和8路数字量输出接口,请 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
12.请分别画出一路有源I/V变换电路与1路无源I/V变换 电路图,并分别说明各元器件的作用。
(2)I=0.04(A);I1=3.51.0%=0.035(A) I2=I-I1=4-3.5=0.5(A) I2=(0.04)-(0.035)=(0.04+0.035)=0.075(A) I2最大相对误差
2=0.075/0.5=15%
(3)结论:若某一间接测量的量是其它两个直接测量的量 的差,间接测量的量的相对误差都会大于直接测量的量的 测量相对误差;差值越小,间接测量的量的相对误差会变 得越大。
23. 某热处理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1350°C,经温度变送 器变换为1-5V电压送至ADC0809,ADC0809的输入范围 为0-5V.当ADC0809的转换结果为6AH,问此时的炉内温 度为多少度?
24.按下列要求画出RS-232异步串行通讯传大写字母“A” (41H)和“B”(42H)的波形图。要求:8位数据位; 偶校验;2位停止位。
s 1
32s
2
29. 用级数求和法求下列函数的Z变换
f k ak
30. 用长除法、部分分式法、留数法对下列函数进行Z反 变换
F z
2z 1 1 z 1 1 2z 1
31. 用迭代法求解下列差分方程
y(k 2) 3y(k 1) 2y(k) 0
已知 y(0) 1,y(1) 2
思考题
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 分的作用是什么?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优 缺点?
3.自主设计控制系统,进行设别设备的硬件和软件选 型(提问)反馈控制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4. 采用DAC0832和单片机接口,请画出电路原 理图。
5.请分别画出D/A转换器DAC0832单极性和双 极性输出电路,并分别推导输出电压和输入数 字量之间的关系式。
25. 根据本专业测控系统,设计一个通讯规约,写出相应 文档文件。
26. 用 C语言编写冒泡排序算法,实现中值数字滤波。
27. 证明下列关系式
Z ak
1
1 az 1
28. 用部分分式法和留数法求下列函数的Z变 换
(1)
F s
1
ss 1
(2)
F s
s
s 1
3s 2
(3) F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