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节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全

合集下载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一、急救概述1.急救的定义和目的急救是指突发事故或疾病急性发作时,通过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保障生命和健康,减轻或解除病痛,达到抢救、挽救生命和预防并减少病情恶化的一种急性医疗服务。

2.急救原则(1)快速反应:尽可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及时处理急急重症情况。

(2)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时,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3)保护呼吸和血液循环: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和血液循环的功能。

(4)及时就医:尽早转送病人到医院,在院前急救阶段做必要急救。

3.急救流程(1)判断:安全判断,伤者判断。

(3)施救:急救措施。

(4)转送:将伤者及时送至就近的医疗机构。

二、常见急救技能培训内容1.心肺复苏(CPR)(1)判断意识和呼吸:摇晃伤者,大声喊叫,检查其有无正常反应和呼吸。

(2)叫120:如伤者没有正常反应和呼吸,立即叫120。

(3)按压胸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按压胸骨下部,每分钟100-120次。

(4)进行人工呼吸:抬头,捏住鼻子,对口即呼,每次呼吸时间不超过1秒。

(5)继续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场。

2.伤口处理(1)保护自己和受伤者:戴上一次性手套,用干净的绷带或纱布包扎伤口。

(2)清洗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

(3)止血处理:用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如果仍然无法止血,需要绑扎止血带。

(4)转送医院:及时送伤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3.骨折和骨折固定(1)保护现场:确保受伤者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2)止血处理:若有出血,先处理止血问题。

(3)固定受伤部位:对骨折部位进行稳定固定,可以使用绷带或者物品进行固定。

(4)冷敷处理:用冷袋或冰块进行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

(5)转送医院:伤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中暑和中暑处理(1)保护伤者:将受暑者转移到阴凉处,并让其平卧。

(2)降温处理:用冷毛巾擦拭脸部、颈部和胸部,或使用冷水湿敷。

(3)适当饮水:给伤者适当的清凉饮品,如淡盐水、糖水或运动饮料。

急救知识培训资料

急救知识培训资料

急救知识培训资料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生命、预防伤害进一步恶化的行为。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拯救生命。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急救知识培训资料,以匡助您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

一、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1. 意识判断与呼叫急救- 了解意识状态评估方法:轻拍受伤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叫他们的名字,观察他们是否有反应。

- 如果受伤者没有反应,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911,并告知他们发生了紧急情况。

2. 呼吸道管理- 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子细观察受伤者的口腔,如果有异物或者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应即将清除。

- 如果受伤者没有呼吸,进行心肺复苏(CPR):将受伤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照正确的CPR步骤进行操作。

3. 出血控制- 使用手套或者其他防护措施,直接压迫出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覆盖伤口,并用手掌施加均匀的压力,直到出血住手。

-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止血带:将止血带绕在受伤部位上方,并用一个松紧带将其固定,然后再次压迫伤口。

4. 骨折与关节脱臼处理- 不要试图挪移骨折或者脱臼的部位:固定受伤的部位,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 使用夹板或者其他可用的物品固定骨折部位:将夹板或者类似物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并用绷带或者绑带固定。

二、常见的急救情况与处理方法1. 心脏骤停- 如果受伤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即将进行CPR。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CPR。

2. 中风- 让受伤者坐下或者躺下,并保持肃静。

- 拨打急救电话并告诉他们中风的症状,如蓦地的面部下垂、言语不清或者肢体无力。

3. 烧伤- 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以减轻烧伤程度。

- 轻轻覆盖烧伤部位,避免使用粘性物质。

4. 窒息- 如果受伤者无法说话、咳嗽或者呼吸,他们可能正在窒息。

- 采取背部拍击或者腹部冲击的方法,以匡助清除气道阻塞物。

5. 麻痹- 如果受伤者蓦地浮现麻痹症状,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常识以及急救技能普及宣传材料

急救常识以及急救技能普及宣传材料

急救常识以及急救技能普及宣传材料第一节:急救常识一、意识判断1.打拍: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喊叫,“你怎么了?”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二、心肺复苏1.检查患者呼吸:仰平的情况下,听是否有呼吸声,观察胸廓上下起伏。

2.施行心肺复苏:推压心脏位置,按压到5厘米左右。

按压30次后,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吹气量约为500毫升),呼吸后继续按压。

3.注意点:心肺复苏应持续不间断,直到急救车或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三、休克急救1.意识判断: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心慌、呼吸急促、冷汗等。

2.位置:前倾位。

患者坐立或卧床,两腿抬高,减轻下肢静脉回流,促使血液回流到脏器和大脑。

3.给予补液:给予患者合适量的温盐水,补充体液。

四、动脉出血的处理1.停止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手帕等直接压迫伤口,持续施压。

2.提高患者受伤处:让患者保持安静卧床,提高受伤处。

第二节:急救技能一、人工呼吸1.使患者平躺,头部稍后仰。

2.将患者的鼻翼捏住,打开患者的口。

3.吻合自己的口唇,使之紧紧贴紧患者的嘴巴。

4.吹气量约为500毫升,吹气时间约1秒。

二、止血1.停止出血: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压迫伤口,持续施压,并提高患者受伤处。

2.绷带固定:用三角巾将压迫的纱布绷带固定。

三、避免交叉感染1.保持清洁:清洗双手,佩戴手套,穿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面对面宣传:在宣传急救技能时,提醒受训者注意交叉感染的风险。

3.定期更新知识:与医疗机构合作,不断学习最新的急救技能和防护措施。

四、心肺复苏1.告诉受训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取决于早期急救的实施。

2.强调重要性:提醒受训者进行持续无间断的心肺复苏直到急救车到达。

3.提供训练:提供定期的心肺复苏培训课程,让更多人学习这一急救技能。

以上仅是部分急救常识和急救技能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能够提高急救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正确判断和实施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希望通过这次宣传,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尽一份力量。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注意事项
一是不要随意移动患者,尤其是已明确有脊柱损伤的患者;二是不要做过多无谓 的人工呼吸,以免造成胃内容物反流;三是人工呼吸时要确保吹入的气体量适当 ,避免过度通气或吹气不足。
常见问题
一是患者意识丧失后应立即进行CPR操作;二是CPR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 肋骨和胸骨;三是CPR操作完成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05
急救常识在志愿者工作中的应用
志愿者工作中常见的急救需求与应对策略
常见急救需求
在日常志愿者工作中,我们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急救需求,比如突发性心搏骤停 、意外伤害、突发性呼吸困难、中暑等。
应对策略
对于这些急救需求,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心肺复苏(CPR)、止 血、伤口处理、防暑降温等基本技能,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急救设备和药品等。
提高志愿者急救常识的必要性及途径
必要性
掌握急救常识对于志愿者来说是非常重要 的,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及时获得救 治,还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因此,提 高志愿者的急救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途径
提高志愿者急救常识的途径包括参加专业 的急救培训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 观看在线教学视频等。此外,志愿者还可 以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组织 ,与其他志愿者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的急救技能水平。
志愿者医疗急救的价值
传递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志愿者医疗急救的常见类型及适用场景
常见类型
外伤止血、骨折固定、心脏骤停复苏、哮喘发作处理、晕厥与中暑急救等。
适用场景
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场所意外等突发事件现场,以及社区义诊、学校 医院等日常医疗急救场景。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一、介绍急救知识培训是为了提高公众对于急救技能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急救处理。

本次培训将涵盖基本急救知识、常见急救场景以及相应的急救技能。

二、基本急救知识1. 什么是急救?急救是指在发生意外伤害或者突发疾病时,通过紧急处理来保护患者生命的一种紧急医疗措施。

2. 常见的急救场景- 心脏骤停: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技能。

- 呼吸急促或者窒息: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人工呼吸等技能。

- 大出血:包括止血、包扎等技能。

- 骨折或者关节脱位:包括固定、疼痛缓解等技能。

- 中暑或者中毒:包括降温、解毒等技能。

3. 常见的急救技能- 呼叫急救电话:学会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

- 检查意识和呼吸:了解判断患者是否故意识和呼吸的方法。

- 打开呼吸道:学会正确的头后仰法和侧头法,确保呼吸道通畅。

- 心肺复苏(CPR):学会正确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和技巧。

- 止血和包扎:学会正确的止血方法和包扎技巧。

- 骨折固定:学会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使用夹板等急救器材。

- 中暑和中毒处理:了解中暑和中毒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三、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讲解- 急救的重要性和目标- 常见急救场景和处理方法- 基本急救技能和操作要点- 急救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2. 实操演练- 呼吸道开放训练:学员将互相练习正确的头后仰法和侧头法。

- 心肺复苏(CPR)训练:学员将分组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实操训练。

- 止血和包扎训练:学员将互相练习正确的止血方法和包扎技巧。

- 骨折固定训练:学员将互相练习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

- 中暑和中毒处理训练:学员将学习中暑和中毒处理的实际操作。

3. 情景摹拟演练- 摹拟真实急救场景,学员将分组进行实际情景摹拟演练。

- 演练内容包括心脏骤停、呼吸急促、大出血、骨折等常见急救场景,学员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四、培训效果评估1. 理论知识考核- 通过答题形式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确保学员对基本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志愿者培训教材-医学常识和紧急救护

志愿者培训教材-医学常识和紧急救护

医学常识和紧急救护一、救护新概念二、心肺复苏(CPR)三、创伤救护四、踩踏事件五、化学恐怖伤害六、中暑七、皮肤晒伤后的救护一.现代救护什么是现代救护▲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第一反应人”应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在紧急情况下,要求救护员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确保在场人员的安全。

应该怎样做▲表明身份志愿者对伤病员进行救护服务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救护员,我现在对你进行救护,请你配合”,以解除伤病员的疑虑。

如果伤病员已丧失意识,则要向周围的人说明。

▲心理安慰在检查处理伤情的同时,还应该安慰伤病员对其实施心理支持,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和因过度惊恐造成的心理创伤。

温馨提示:志愿者在救护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一些个人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以防止病原菌进入体内,引起交叉感染。

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检伤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对伤病员进行分级处理;▲救命为主,保持气道通畅、氧的供应,保证循环;▲迅速呼叫“120”或场馆内外的急救站点,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S);▲迅速安全转运伤病员。

生命链什么是“生命链”?“生命链”是指从“第一反应人”发现伤病员开始,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过程,它包括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也叫链条,即“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应该怎样做?▲早期通路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北京地区),电话报告内容:①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②伤病员所在的确切地点,运动场馆的哪一个看台或哪个方向;③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④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⑤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伤病员进行心脏除颤,是最容易促进生存的环节。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如果专业救护人员能尽快赶到现场,对伤病员采取急救措施,使用急救药物等“高级生命支持”,伤病人的存活率可能会更高。

志愿服务医疗急救常识

志愿服务医疗急救常识

心肺复苏合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时间。

在心跳呼吸骤停后 4 分钟之内开始正确的心肺复苏, 8 分钟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生存希翼大。

重点提示: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 4 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步骤一:判断意识。

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步骤二:高声呼救。

“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者赶快呼叫场馆内的急救人员。

步骤三: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式,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步骤四:打开气道。

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90°)。

步骤五:判断呼吸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二听,听有无呼吸声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重点提示: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 5—10 秒钟步骤六: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吹气时间为 1 秒钟以上。

吹气量 700—1100 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 12 次/分钟(每5 秒钟吹一次)。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 12—16 次/分钟。

步骤七: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按压方法: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罗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臵于伤病员胸部。

②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 30 次。

③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 4—5 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彻底复位,按压频率 100 次/分钟。

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 60—100 次。

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 30:2,做 5 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内容

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内容

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内容一、常见急症的处理1、心脏骤停快速识别:突然丧失意识、呼吸停止或异常(如仅为喘息)、触摸不到脉搏。

立即行动:呼叫急救电话 120,同时开始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步骤: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胸部中央,每分钟 100 120 次,按压深度 5 6 厘米。

人工呼吸:清除患者口鼻异物,仰头抬颏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嘴巴,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持续 1 秒以上,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持续进行 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

2、中风识别症状: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尤其是一侧身体;突然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突然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立即呼叫 120,并记录发病时间。

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休息,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3、哮喘发作症状表现:呼吸急促、喘息、咳嗽、胸闷等。

帮助患者找到最舒适的体位,通常是坐直并身体前倾。

让患者使用随身携带的急救吸入器(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按照说明操作。

安抚患者情绪,保持冷静。

4、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出冷汗、心慌等。

立即给患者补充糖分,如糖果、糖水或饼干。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切勿强行喂食,以免窒息,应立即送往医院。

二、创伤急救1、止血直接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衣物按压伤口,直到出血停止。

加压包扎止血:在直接压迫止血的基础上,用绷带或布条包扎伤口,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止血带止血(仅在其他方法无法止血且危及生命时使用):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端)约 5 厘米处绑扎止血带,记录绑扎时间,每隔 1小时放松 1 2 分钟。

2、包扎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异物。

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如纱布、绷带、三角巾等。

包扎方法:环形包扎、螺旋包扎、“8”字包扎等,根据伤口位置和形状选择。

3、骨折固定观察骨折症状: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节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目录一.遇到急危重病员时,志愿者应采取哪些措施? (2)二.如何拨打120急救 (2)三.徒手心肺复术 (3)四.常见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3)五.食物中毒的处理 (5)六.酒精中毒的处理 (5)七.鱼刺刺伤喉部的处理 (6)八.烫伤、电击伤的处理 (6)九.晕厥的应急处理 (6)十.中老年突发病的紧急处理 (7)十一.感冒的防治 (7)十二.疲劳综合症的防治 (8)编写单位: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培训单位:市120急救培训基地一、遇到急危重病员时,志愿者应采取哪些措施?1.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迅速呼叫120急救,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神志是否清醒:采用大声呼喊、拍打面部或掐压手脚等。

4.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6.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7.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8.神志昏迷者,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

二、如何拨打120急救1.讲清伤病员的、性别、年龄以及确切地址、联系等最基本的情况。

2.在家的要说清住宅所在的区、楼牌号、房间号及行车的捷径等;在现场的要说标志性、特点突出的高大建筑物或知名的单位及具体路段。

3.说清伤病员发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如服过什么药、有无止血等)。

4.讲清伤病员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如:吐血、呕吐、头痛胸痛、昏迷、呼吸困难)或受伤情况(如头部、胸部外伤,四肢骨折)。

5.讲清伤病员对什么药物过敏,过去得过什么病以及最近的服药情况。

6.如果是较大的意外事故,伤亡人数多,应报告事故原因、伤员数量和大概伤情,以便120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派出相应的急救站和急救车辆与人员。

7.讲明呼救目的。

如果伤病员不能行走而身边无人能抬者,可要求随车派出担架员。

8.要约定候车、迎接伤病员的具体地点,并随时用或手机与120指挥中心联系。

三、徒手心肺复术(CPR)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急救技术。

(一)操作方法:1.立即拨打120急救。

2.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4.人工呼吸方法: 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

依此反复进行。

成人病人每分钟14~16 次,儿童每分钟20次。

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5.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

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肩关节垂直于胸骨上方,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肩和背的力量垂直下压胸腔4~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病人胸腔。

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

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二)专家提示:1、心跳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法。

2、实施心肺复法时,应将病人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

3、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婴儿15:2。

四、常见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一)、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

操作方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用消毒纱布垫敷于伤口后,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起来,以达到止血目的。

2.加垫屈肢上血法:上肢、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

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部或腘窝加垫屈肢固定。

3.止血带止血法:材料取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

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

下肢结扎于大腿的中部。

结扎时应先将伤肢抬高,书部垫上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绕肢体两周,在外侧打结固定。

要标明扎止血带时间,每四十分钟放松一次。

注意事项:1.如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伤口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2.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扎紧。

如果扎得不紧,深部动脉仍有血液流出。

(二)、骨折固定法伤肢的及时固定,可减轻疼痛,避免造成对神经、血管的损伤。

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使用木板、树枝等,如无物可用,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壁,下肢固定于健侧。

注意事项:1.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和消毒包扎伤口,然后固定骨折。

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3.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4.上肢固定时,肢体绑呈屈肘状。

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三)、搬运法伤病员在脱离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

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

搬运方法:1.徒手搬运:a.单人搬运:由一个人进行搬运。

常见的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

b.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椅式搬运法、平卧托运法。

2.器械搬运法: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搬运,同时要注意保暖。

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竹竿、梯子等制作简易担架搬运。

3.危重伤病员的搬运:a.脊柱损伤:硬担架,3-4人同时搬运,固定颈部不能前屈、后伸、扭曲。

b.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卧位。

c.胸部伤:半卧位或坐位。

d.腹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担架或木板。

e.呼吸困难病人:坐位。

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

f.昏迷病人: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

g.休克病人:平卧位,不用枕头,脚抬高。

五、食物中毒的处理食物中毒是由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采取措施:1.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亳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

2.及时拨打120急救。

3.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4.安慰病人,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

六、酒精中毒的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饮酒后,最初表现为兴奋。

醉酒后轻者表现为话多、吐字不清、恶心、呕吐、头晕、走路蹒跚等。

严重者会出现嗜睡、昏迷或休克、频繁抽搐、呼吸浅慢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等。

1.立即制止病人继续饮酒。

2.拨打120急救。

3.刺激咽喉部将胃容物尽快呕吐处理。

4.给予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解酒。

5.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6.昏睡者头偏向一侧,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七、鱼刺刺伤喉部的处理吃鱼时,不慎将鱼刺卡在喉咙里,会引起很多麻烦,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1.较小的细刺,可随着吞咽,自行滑下;若能看见,可直接用镊子夹出。

2.较大的鱼刺,并明显有疼痛感时,不能自行处理,应立即拨打120急救。

3.在等待救护人员到达前,做好病人的安慰,避免病人紧心理。

八、烫伤、电击伤的处理(一)烫伤烫伤事故常见于日常生活中。

如能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可有效减缓伤害程度。

1.烫伤后,要迅速除去热源,尽快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

2.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

3.保护和暴露创面,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地除去。

4.当遇到严重烫伤病人时,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其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等待救护人员。

(二)电击伤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尽快将受伤者与电源隔离。

1.立即切断电源,转离现场。

2.拨打120急救。

3.平卧,保暖。

安慰病人,消除紧情绪。

4.如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到救护人员接替。

九、晕厥的应急处理晕厥又叫昏厥、昏倒,常因大脑暂时缺血、缺氧而引起,有短暂性意识丧失。

表现为突然头晕、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无力,意识模糊持续数秒至数分名自然清醒,随之全身疲惫无力,稍后自动恢复,一般无抽筋和尿失禁。

但常有外伤。

1、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

2、可用手掐压人中、百会、关、涌泉等穴位。

3、拨打120。

4、当患者脸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时,立即让患者蹲下,再使其躺倒,以防跌撞造成外伤。

5、患者意识恢复后,可给少量水或茶。

6、吸入醋,使其醒。

十、中老年突发病的紧急处理中老年人常见的突发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骨折。

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入院前的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1.心绞痛:这是冠心病患者易发生的急症,发病时胸前区呈阵发性疼痛。

一旦发作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等待120救护车到来。

2.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症状是突然在心前区发生持续性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乏力、甚至昏厥。

此时必须让病人安静平卧,不要惊慌失措;可先服安定片、止痛药,同时呼叫急救车急救。

3.心力衰竭:原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肺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应让病人安静休息,半坐位,两足下垂。

等待120救护人员到达现场。

4.中风:原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的老人突然发生语言不清、口角歪斜、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很可能是中风。

应让患者立即卧床,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随便移动病人,等待120救护人员到达。

5.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很容易因跌倒或被物体冲撞而发生骨折。

一旦骨折,千万不要活动已骨折的肢体,可用木板、棍杖等将骨折肢体固定好,通知120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给予处理。

十一、感冒的防治感冒的危害除可引起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头疼、发热、乏力和全身不适症状外,还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脑炎等并发症。

1.注意保暖,当心受凉。

2.加强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

3.要多喝白开水或茶水。

4.常备感冒药,并在感冒初期足量服用。

5.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蛋类、奶类、瘦肉和各种豆制品,补充蛋白质。

6.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以防交叉感染呼吸传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