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常用中药处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处方1PPT培训课件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处方1PPT培训课件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骨伤科常用中药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 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未来发展前景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探讨骨伤科常用中药的作用 机制和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 提供更加科学和有力的支持。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国际 化发展,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好的 治疗方案。
临床观察
通过对照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 对骨伤科常用中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 察和评估。
动物实验
利用动物模型对骨伤科常用中药的药 效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骨伤科常用中 药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分子 水平上揭示其疗效机制。
综合评价
结合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和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 学技术等多种方法,对骨伤科常用中 药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中药的疗效与用药时机有关,应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如饭前或饭后服用 。
剂量控制
过敏反应
中药的剂量应严格控制,过少可能无效, 过多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应遵循医嘱正确 使用。
虽然中药过敏反应较少见,但仍有可能发 生。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05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疗效评价 与展望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疗效评价方法
骨伤科常用中药的应用现状
临床应用
骨伤科常用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对 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 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联合治疗
现代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药研究的深入,骨 伤科常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不断被揭示,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 据。
骨伤科常用中药常与手法复位、手术 治疗等西医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

骨伤科常用方药详解ppt

骨伤科常用方药详解ppt


4、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组成] 当归15 川芎10 乳香10 苏木10红 花10 没药10 三七15 赤芍10陈皮10 落得
打10 紫荆藤15 地鳖虫10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 方解:方中当归、红花、川芎、赤芍、苏 木活血通经;乳香、没药、三七活血止痛; 地鳖虫、紫金藤、落得打破瘀通经、消肿 止痛;陈皮理气化滞。诸药合用,共奏活 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
3、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 当归9 川芎6 赤芍9 桃仁9 红花6 枳壳5 丹皮9 香附9 延胡索12 乌药9 五灵脂9 甘草5 (兄嫂想炒桃花,乌龟领旨糊纸皮)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化瘀。治腹部损伤,蓄瘀疼 痛。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 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 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 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 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 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 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力。
3、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 [组成] 柴胡15 归尾15 红花6 天花粉6 穿山甲10 酒大黄30 酒浸桃仁12 甘草6 (将军归天山,胡老献红桃)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血停积于 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方解:本方证系外伤损络,血离经脉,停滞于胁肋所致。胁肋是肝经循行的部位,跌 打损伤,瘀血停滞于胁下,血瘀气滞,以致胁肋疼痛,甚则痛不可忍。治当活血祛瘀 为主,兼以疏肝行气通络。方中重用酒制大黄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 理气,使气行血活,兼可引诸药入肝经;两药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之瘀滞, 共为君药。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穿山甲破瘀通络;天 花粉既能入血分消瘀血,又能清热散结消肿,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是为使药。加酒煎药,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诸药合用,使瘀去新生,气行络通,服 药后以利为度,提示瘀血已下,免伤正气。方中柴胡疏肝胆之气,当归养血活血,山 甲破瘀通络,桃仁、红花祛瘀生新,甘草缓急止痛,重用大黄荡涤凝瘀败血。诸药合 用,气血畅行,肝络疏通,则胁痛自平。清张秉成云:“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 元自复矣。”故方以“复元”为名。

中医骨伤科常用方剂汇总教材

中医骨伤科常用方剂汇总教材

中医骨伤科常用方剂汇总教材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

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方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骨伤科常用方剂的汇总教材,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方剂、针灸方剂、推拿方剂、拔罐方剂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骨伤科的治疗方法。

一、引言中医骨伤科方剂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

在临床上,方剂的应用不仅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而且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

本文将根据实际需求,分别详细介绍各种骨伤科常用方剂的组成、适应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概述中医骨伤科常用方剂主要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方剂、针灸方剂、推拿方剂和拔罐方剂等。

这些方剂按照其作用和用途可分为活血化瘀方、清热解毒方、祛风除湿方、补益气血方和利湿排脓方等。

这些方剂的正确选用和配伍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详细介绍1、内服方剂:内服方剂是中医骨伤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含活血化瘀方、清热解毒方、祛风除湿方、补益气血方和利湿排脓方等。

其中,活血化瘀方主要用于舒筋活络、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方主要用于清解热毒、消除炎症;祛风除湿方主要用于祛除风湿、舒筋止痛;补益气血方主要用于补气养血、增强体质;利湿排脓方主要用于排除脓液、消除肿胀。

2、外用方剂:外用方剂主要包含敷贴方、擦抹方和熏洗方等。

其中,敷贴方主要用于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擦抹方主要用于舒通经络、祛风除湿;熏洗方主要用于舒筋活血、祛风除湿。

3、针灸方剂:针灸方剂是利用针灸的方法,刺激相应的穴位,以达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方剂根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配穴方案。

4、推拿方剂:推拿方剂是利用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患处,以达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常用的推拿方剂根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5、拔罐方剂:拔罐方剂是利用拔罐的方法,产生负压,吸附于患处,以达到舒筋活血、调和气血的作用。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PPT课件
1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 2019/11/12
2
.- 2019/11/12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一:
• 中药外敷法技术操作规范 • 一、概述 • 中药外敷是指将中药末加水,或蜂蜜调制成糊
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 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3
.- 2019/11/12
4
二、适应症
.- 2019/11/12
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软组
织挫伤、闭合性骨折、关节炎等等多种
疾病。
三、操作流程
5
.- 2019/11/12
•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 的药物(消炎肿止痛散等)、竹匙、纱布 块、棉纸、胶布、绷带。
• 2、操作方法: • (1)敷药局部做清洁处理。 • (2)将外敷中药用水调制好后,先将药膏
肩关节脱位复位
13
.- 2019/11/12
髋关节脱位复位
14
.- 2019/11/12
6、护理指导:
15
.- 2019/11/12
• 1、让病人放松心情,取适宜体位。 • 2、告知与施术者合作,防止因手法受力而受伤。 • 3、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 • 4、若有伤口应以无菌操作技术予以消毒。
• 用物准备:治疗床或座椅,棉卷、夹板或石膏、 绷带、治疗巾、外敷药等。
9
.- 2019/11/12
.- 2019/11/12
10
11
.- 2019/11/12
12
.- 2019/11/12
5、方法:
• 1、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的 目的及步骤,并取的病人的同意。

骨伤科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浅谈ppt课件

骨伤科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浅谈ppt课件
– 筋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者则予以舒筋活络。 用“补”、“舒”两法
1. 补气养血法 2. 补益脾胃法 3. 补益肝肾法 4. 温经通络法
精品课件
17
• 补虚扶正法
• 适用损伤后期,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筋骨的虚弱。 • 功效:补益气血、补益肝肾 •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养血壮骨汤 • 补中益气汤:黄芪 人参(党参) 白术 炙甘草 当归 陈
• 和营止痛汤:赤芍 当归尾 川芎 苏木 陈皮 桃仁 续断 乌药 乳香 没药 木通 甘草
精品课件
13
• 2、接骨续筋法
• 适用损伤中期筋已理顺,骨位已正,筋骨 连接未坚,尚有瘀血未去。
• 代表方:续骨活血汤
• 续骨活血汤:归尾 赤芍 白芍 生地 红花 地鳖虫 骨碎补 煅自然铜 续断 落得打 乳 香 没药
10
• 4、开窍固脱法
• 抢救损伤昏厥两种急救的方法,损伤后神志不 清、昏迷不醒。
• 开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 固脱——独参汤、生脉散
•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常用方,以体倦,气短,咽干, 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人参性味甘温,若属气阴不足, 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
15
• 4、舒筋活络法
• 适用损伤中期仍有瘀血凝滞,筋膜粘连,筋络 发生挛缩,关节屈伸不利。
• 代表方:舒筋活血汤
• 舒筋活血汤:羌活 防风 荆芥 独活 当归 续断 青 皮 牛膝 五加皮 杜仲 红花 枳壳
精品课件
16
三、后期治法(伤后6周以后)
– 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以坚 骨壮筋、补养气血、健脾胃、益肝肾为主
• 主证: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 仙方活命饮: 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

处方_ PPT课件

处方_ PPT课件

处方结构
……医院
姓名
处方前记
门诊号
诊断
年龄
性别
科别
住院号
床位号
日期
处方正文
Rp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0.5mg×1
Sig. 0.5mg i.m.
阿司匹林片
0.3g×9
Sig. 0.3g t.i.d p.c.
处方后记
医师 药品金额
调配
审核 核对
二、医师处方
• (一)处方的内容(结构) 根据《全国
医院工作条例》中的处方制度规定,现行 (简化)处方内容应包括:前记。正文,后 记三部分。按规定所开写的处方,称为处 方笺。
处方_ PPT课件
处方
一、处方的概念、意义及种类
(一)概念 处方是药剂配发和生产 的重要书面凭证。 (二)意义 处方具有法律上、经济 上、技术上的意义,一旦出现用药差 错事故时,处方可做为法律凭证,追 究责任。
(三)种类
1、法定处方:主要指药典部颁标准收载的 处方。在制造或医师开写法定制剂和药品时, 均须遵照药典为它规定的一切项目进行制备、 应用和检验。 2、协定处方:一般是由医院药房或某一地 区,根据经常行医疗需要,与医师协商制定的 处方。它适用与大量配制与贮备,也便于控 制质量和减少病人等候取药的时间。
用S.或Sig.=Signare表示。也用D.S.表示。 每次量、每日几次、给药途径、注意事项 医师多用拉丁文缩写,药剂人员最好用中文转 写在(或贴在)容器上。(参阅第4页)
3、处方后记:签名和划价 医生签字,调剂人签字,核对发药人签字,
药价。 (1)双签名:医师手签名+私章(药房备案) (2)实习生签名:医师/实习生或进修生 (3)空白处:划线

骨伤科常见中药处方.ppt

骨伤科常见中药处方.ppt
往往表现为气滞血瘀 血瘀:机体脉络损伤,血运受碍,或阻滞于脉络 之中,或溢于筋络之外,瘀积于组织之间或脏腑 之内,它既与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使 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血停积之处,使正常生理 功能受碍而出现证候,如瘀积在较浅部位“形伤 则肿”,则局部肿胀,皮肤青紫瘀斑。瘀血阻滞 气机的运行,不通则痛,痛有定处,是肿痛、刺 痛。瘀血留滞于伸出,自觉胸腹胀满或胁肋胀痛 ,唇萎面青或面色黧黑,口唇燥、疼痛,日轻夜 重。
血竭、红花去瘀生新,并能敛疮生肌,乳香 、没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儿茶长于清热 收湿,冰片、麝香散瘀止痛,朱砂既能清热 ,又安神,外用解毒防腐。
血竭,又名麒麟竭,因其色泽似干结的血, 故名,产于广东、台湾、印尼、马来西亚, 生长缓慢,百年才能成材。
治疗一切恶疮疥鲜,贴敷治疗溃疡。
组成:三七、麝香、草乌等
气滞:气是机体活动的动力,受伤 后,气机壅滞,运行受阻,而成内 伤气滞,出现面色不荣,纳食减少 ,怯气懒言。
这一期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续断 15g 生地12g 川芎 12g 广木香6g 红花 6g 泽兰 12g 当归 12g 赤芍 12g 苏木 12g 桃红 6g 乌药 12g 大黄 6g 甘草 6g 制乳香 9g 制没药 9g 每日一剂,水煎服。 怀孕、体虚、高年、幼小患者慎用或量减少 。
主治:刀伤、枪伤及跌打损伤主政,妇科血 症
散0.2-0.3g/次 不超过0.5g/次
每瓶内有保险栓子,严重跌打损伤可酒送服 一粒。
创始人曲焕章
消癥块,柔润舒筋
润肠通便5-10g水煎服或泡茶服。老年便秘少 量用即可,每日2-3g泡茶,骨科用于胸腰段 骨折致腹胀、腹痛、大便不通。
七厘散 云南白药
组成:血竭、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各5g 麝香、冰片 各0.4g 儿茶7.5g 朱砂

中成药学-第29章-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中成药学-第29章-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十、麝香追风止痛膏
【处方】麝香追风止痛流浸膏、樟脑、冰片、水杨酸甲酯、薄荷脑、芸香浸膏、 颠茄流浸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痹阻所致关节、肌肉疼痛,扭伤 疼痛。 【用法与用量】外用。一次1贴,一日1次。 【使用注意】孕妇、儿童禁用。皮肤破溃、皮损或感染处禁用。对本品和所含 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橡皮膏过敏者禁用。
三、舒筋活血片
【处方】鸡血藤、红花、醋香附、烫狗脊、香加皮、络石藤、伸筋草、泽兰、
槲寄生、煅自然铜。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血瘀经络不通之筋骨疼痛,肢体拘挛、
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益筋血,强筋骨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
三、滑膜炎颗粒
【方解】 君:薏苡仁 甘淡渗湿,健脾除痹。
防己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臣:土茯苓、豨莶草 解毒利湿,通利关节。
当归、丹参 补血活血,化瘀止痛。 佐:夏枯草 散结泄热,以散湿热郁结。
女贞子 滋补肝肾,清解虚热。 枸骨叶 清虚热,祛风湿,益肝肾。 泽兰 利水消肿,活血通络。 丝瓜络 祛风通络。 黄芪 益气行滞通痹。 使:川牛膝 祛风利湿,活血通经,强筋健骨,引药下行。
【处方】甜瓜子、土鳖虫、地龙、桂枝(炒)、郁金、骨碎补、续断、自然铜 (醋煅)、马钱子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壮骨。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 伤骨折,瘀血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2次。 【使用注意】本品应按量服用,不宜多服久服;孕妇忌服。
二、云南白药
【处方】三七、重楼、麝香、草乌、朱砂、冰片、山药、披麻草等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多 种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溃 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25~0.5g,一日4次(2~5岁按1/4剂量服用;6~ 12岁按1/2剂量服用)。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服后1d内,忌食蚕豆、鱼类、酸冷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