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触电事故的规律性和特点

合集下载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1.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触电事故的发生,一般有较明显的季节性。

每年的夏季、秋季多见,特殊是6—9月发生率较高。

缘由是这段时间气候酷热、空气湿度大,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潮湿,人体电阻降低,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另外,焊工若站在金属容器或构件、管道内壁施焊;在露天工地存在尘埃或防护措施不完善部位施焊;使用置于地面而保养不善的设备施焊时都呈现触电事故上升的趋势。

2.直接电击事故直接电击事故是操直接触及电焊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或靠近高压电网和电气设备所发生的电击;发生的缘由主要有“在更换焊条、碳捧和施焊过程中,手或身体某个部分接触到带电元件,而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地和金属结构之间无绝缘防护;在金属容器管道、船舱内施焊,或当身体大量出汗,环境潮湿时连续施焊,在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在高处施焊时触及低压线路或靠近高压网路等都可引起直接电击事故。

3.间接电击事故间接电击事故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又称为故障上下的电击。

意外带电体是指正常状况下不带电,由于绝缘损坏或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带电的导体。

例如:焊机外壳漏电、电缆绝缘外皮破损等。

焊接时发生电击事故主要缘由是人体触碰漏电的焊机外壳;造成焊机漏电的缘由是长期超负荷运行、线圈受潮、引线或线圈的绝缘机构损伤和腐蚀、导线绝缘降低或损坏等。

4.预防触电事故的平安措施带电设备都应当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避开人与带电导体接触。

一般可采纳防护罩壳、遮拦、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与外界隔离开。

同时,要求设备与设备之间及带电体相互之间保持肯定的平安距离。

另外,用玻璃、云母、陶瓷、塑料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必要时还可以用双重绝缘措施。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千家万户, 农电事业也随之迅猛发展, 农村用电量急剧增大。

这本是好事, 然而, 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减少因触电事故引发的经济赔偿官司, 作为电力部门应当研究触电事故的规律, 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统计分析, 从发生率上看,触电事故有如下规律:(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低压电气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 一般人员与低压设备触机会较多, 且又相对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农村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农村设备简陋, 安全用电知识普及也比较差。

(3)六、七、八、九月份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多汗, 触电危险性较大; 还由于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以及这段时间某些地区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 以致触电事故多。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 工作条件较差, 容易发生故障,而且不少是在人的紧握之下工作。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电气接头、插销、开关等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 电气可靠性也较低, 尤其是乱拉乱接更容易出现故障, 造成人身触电。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由于这些行业存在潮湿、高温的生产场所, 移动式电气设备和金属设备多。

(7)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 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 电气安全知识又相对不足。

(8) 误操作事故多: 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违章作业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

造成触电事故的具体原因有: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等。

由于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 会直接造成触电故事; 由于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管理不当, 绝缘损坏而漏电, 又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 也会造成触电; 接线错误, 特别是插销座接错线, 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 由于操作失误, 带负荷拉刀闸, 未拆除接地线合刀闸等均会导致电弧引起触电; 检修工作中,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不完善, 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设备、误合开关等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等等。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人体触电总是发生在突然的一瞬间,而且往往造成严峻的后果。

因此把握人体触电的规律,对防止或削减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有好处的。

依据对己发生触电事故的分析,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规律:1、季节性一般来说,每年的6月至9月为事故的多发季节。

就全国范围内,该季节是酷热季节,人体多汗、皮肤潮湿,使人体电阻大大降低,因此触电危急性及可能性较大。

2、低压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在工农业生产及家用电器中,低压设备占绝大多数,而且低压设备使用者广泛,其中不少人缺乏电气平安学问,因此。

发生触电的几率较大。

3、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由于移动式设备常常移动,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电源线磨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移动式设备一般体积较小,绝缘程度相对较弱,简单发生漏电故障。

再者,移动式设备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4、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触点事故多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由于机械强度、电气强度及绝缘强度均较差,较简单消失故障,简单发生直接或间接触电。

5、农村用电触电事故多由于农村用电设备较为简陋,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而且目前一般农村用电工作环境较恶劣,因此触电事故较多。

6、临时性施工工地触电事故多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处处都在开发建设,因此临时性的工地较多。

这些工地的管理水平凹凸不齐,有的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电源线路较为混乱,故触电事故隐患较多。

7、中青年人和非专业电工触电事故多目前在电业行业工作的人员以年青人员较多,特殊是一些主要操,这些人员有不少往往缺乏工作阅历、技术欠成熟,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

非电工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电气平安常识,盲目地接触电气设备,当然会发生触电事故。

8、错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由于一些单位平安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电气设备平安措施不完备及思想教育不到位、责任人不清晰所致。

了解和把握触电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对防止事故的发生,做好用电平安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及规律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玩弄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照明灯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

人体触电事故一般规律

人体触电事故一般规律

人体触电事故一般规律人体触电总是发生在突然的一瞬间,而且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掌握人体触电的规律,对防止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有好处的。

根据对己发生触电事故的分析,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规律:1、季节性一般来说,每年的6月至9月为事故的多发季节。

就全国范围内,该季节是炎热季节,人体多汗、皮肤湿润,使人体电阻大大降低,因此触电危险性及可能性较大。

2、低压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在工农业生产及家用电器中,低压设备占绝大多数,而且低压设备使用者广泛,其中不少人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因此。

发生触电的几率较大。

3、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由于移动式设备经常移动,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电源线磨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移动式设备一般体积较小,绝缘程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漏电故障。

再者,移动式设备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4、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触点事故多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由于机械强度、电气强度及绝缘强度均较差,较容易出现故障,容易发生直接或间接触电。

5、农村用电触电事故多由于农村用电设备较为简陋,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而且目前一般农村用电工作环境较恶劣,因此触电事故较多。

6、临时性施工工地触电事故多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到处都在开发建设,因此临时性的工地较多。

这些工地的管理水平高低不齐,有的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电源线路较为混乱,故触电事故隐患较多。

7、中青年人和非专业电工触电事故多目前在电业行业工作的人员以年青人员较多,特别是一些主要操作者,这些人员有不少往往缺乏工作经验、技术欠成熟,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

非电工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常识,盲目地接触电气设备,当然会发生触电事故。

8、错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由于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电气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备及思想教育不到位、责任人不清楚所致。

了解和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对防止事故的发生,做好用电安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触电事故方式分为哪些?常见的触电方式人体触电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单线触电、两线触电、跨步触电、接触电压触电、人体接近高压触电、人体在停电设备上工作时突然来电的触电等。

农电触电事故分析和对策

农电触电事故分析和对策
触 电事故。
1 农电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1. 1 作业现场未经踏勘而引发触电事故
有的供电所在工作票签发时, 忽视现场踏勘工 作, 使得签发出的工作票中安全措施不完整, 导致 触电事故的发生。 如2004- 08- 23, 某电力实业公司 安装队在对梅番641线埠头支线消缺时, 发生了1起 民工触电的重大人身死亡事故。 2004- 09- 10, 某供 电所在对 10 kV 定村 128 线三卿 口支线2 - 7 号杆线 路进行拆除工作时, 发生1起 1死2伤的人身触电事 故。2 起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工作票签发人未进行
全性。
3.2 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安装在开关柜中。 每个辅助单元可接 人若干个弧光传感器、 1个便携式弧光传感器和1个
温度传感器 ; 辅助单元的地址通过拔码开关设定。
3. 5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监视开关柜内部的关键部件
(比如母线接头)的温度,在超过其整定值时主单元
可发出报警信号。
当系统发生弧光故障时, 辅助单元收集来自 弧光传 感器的动作信息并传送给主单元, 在主单元上显示
S
事故分析 h ig u fe n x i
电力 安全 技术
第 8 卷 (2006 年第4 期)
农 电触 电事 故 分 析 和 对 策
钟新华
(金华电业局,浙江 金华 321017)
这几年, 农电与主网相比, 其安全管理相对薄 弱, 事故频发。 而农电事故中十之七八为触电事故, 轻者造成人员伤残, 重者造成人员死亡。因此, 寻 找农电 触电事故的原因和规律,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
2005- 03- 03, 某局输变电工程公司低压二班在
工人北路立杆、敷设低压线路和低压搭火施工。在 拉开工人北路6 号杆 315 kV A 配变低压开关箱中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人体组织的60% 都是由含有水分的导电物质组成的。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并形成电流通路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并造成触电。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多年的触电事故统计资料表明,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1)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在一年的二三季度事故较多,6~9月份最为集中。

这是因为夏秋两季大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夏季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天气热,防护用具携带不全,工作服、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穿戴不齐整。

因此,触电几率大大增加。

(2)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

这是因为低压电网分布广,低压设备较多,人们对低压电的危险不够重视,管理也不严格;人们经常接触低压电气设备,习以为常,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

(3)青年人触电事故多。

青年人多数是主要操作人员,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

此外,他们的工龄短,经验不足,安全知识也欠缺。

(4)单相触电事故多。

据统计,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

(5)触电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

如分支线、接户线、接线端、地爬线、压接头、焊接头、电缆头、电线接头、灯头、插座、控制器、接触器、熔断器等处,容易发生短路、接地、闪络、漏电等故障,因此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6)使用携带式、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由于这些设备和工具经常使用和频繁拆接线,绝缘易破损,且容易误接线。

(7)误操作触电事故多。

有时一个人单独进行带电作业,由于监护制度不完备和作业人员思想麻痹,因而造成触电事故。

(8)触电事故原因多数是由两个以上的因素构成的。

据统计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引起的。

造成事故的几个主要因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线路不合格和维修不善,仅一个原因导致触电事故的,不足总数的8%。

要强调指出的是,由于作业者本人的过失而造成的触电事故最多。

(9)触电事故与行业性质有关。

例如,冶金、化工、机械、建筑等行业,由于潮湿、高温场所多,移动式和携带式电气设备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发生触电事故的几率高于其他行业。

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编号:AQ-JS-00271(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laws of electric shock accidents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触电原因分析据多年来的触电事故统计分析,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电线附近放风筝;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低压架空线折断后不停电,用手误碰火线;光线不明的情况下带电接线,误触带电体;手触摸破损的胶盖刀闸;儿童在水泵电动机外壳上玩耍、触摸灯头或插座;随意乱动电器等。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时碰触有电导线;在高压线路下修造房屋接触高压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接触高压线等。

带电换电杆架线;带电拉临时照明线;带电修理电动工具、换行灯变压器、搬动用电设备;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等。

3、设备不合格高压架空线架设高度离房屋等建筑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距离,高压线和附近树木距离太小;高低压交叉线路,低压线误设在高压线上面。

用电设备进出线未包扎好裸露在外;人触及不合格的临时线等等。

4、维修管理不善大风刮断低压线路和刮倒电杆后,没有及时处理;胶盖刀闸胶木盖破损长期不修理;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水泵电动机接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等。

5、偶然因素大风刮断电力线路触到人体等。

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应当加强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电气规程,采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经常保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触电事故的规律性和特点从多年的运行经验得知,触电事故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
我国用电安全水平虽在逐年提高,可触电死亡事故率仍远高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农村触电事故是城市的6 倍之多。

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条件差,电气设备简陋且安装不太合理,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格,农民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等。

2 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高压电网人们不容易接触;低压电网覆盖面大,电气设备多,因此人触及的机会也多;加之设备简陋,管理不严,人们思想麻痹、缺乏电气安全
知识的人员接触机会就更多。

3 触电事故季节性强
每年的6〜9月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夏、秋季多
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天气炎热,人们多不爱穿戴工作服和使用
绝缘护具,且人体多汗,皮肤电阻下降。

此外,正值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人们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机会明显增多,各种条件的不利,加上主观上的麻痹大意,便成了触电事故高度集中的季节。

4 触电事故点多发部位
单相触电事故多于两相(指相对相)触电事故,且事故点多发生
在分支线、接户线、地爬线、接头、灯头、插头插座、开关电器、控制电器、熔断器等处。

这些是人们容易接触的部位,又容易发生短路、接地和漏电。

5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5.1 设备不合格
低压架空线过低,对地高度、与建筑物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
低压电杆拉线固定部位不合理,工艺不良,又无隔离绝缘子;用废铝线或铁丝作电线;接头不合格;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用绝缘层破损或老化的电线作进户线或电器引线;广播线与电力线安装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相互搭连;螺口灯头与灯泡不符合标准要求,且零线、相线接错,使灯泡金属螺口带电外露;单向开关误接在零线上,使灯头长期带电等。

5.2 设备失修
接户线、引出线绝缘老化或破损;电杆拉线锈蚀,导线断股及接头老化,造成断线倒杆;电器受潮、绝缘老化;外壳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断开;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软电缆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开启式负荷开关(胶盖闸)灯头及插座的绝缘护罩、护盖失落或破碎等。

5.3 违章作业
带电搭接电源线或修理电气设备;未切断电源,带电移动有漏电故障的电气设备;在架空线下面建房或起吊器材又无安全措施;趁供电停电之机,擅自在停电设备上工作;违反安规,进行约时停送电等。

5.4 私拉乱接,违章用电
装接一线一地照明;直接用导线挂、钩架空线用电;私设电网电鱼、电鼠;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等。

5.5 缺乏安全用电知识
赤手拨拉断落的带电导线,赤手拖拉触电者;将三孔或四孔插头、插座的保护极误接在相线上,造成电器设备外壳带电;爬登电杆或变压器;任意将刀开关放在地上运行;用非绝缘物包裹导线接头或破损处;将插头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线上;潮湿场所用电未采用安全电压;随意操作带电设备。

5.6 不装漏电保安器或选用劣质的漏电保安器
农改前家用保安器安装率很低,漏电流较大的农网电路选用一般电流型总保安器误动作太多,且漏电流动作整定值过大,无法保护人身安全。

农改后虽家用保安器安装率提高,可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涌入农网,农村触电伤亡事故仍不断发生。

6 农村架空线、接户线、临时用电线路触电事故多
据统计资料分析,在农村架空线、接户线、临时用电线路上发生的触电事故竟达70%以上。

在构成触电事故的诸多因素中,仅有一个因素引起的触电事故不足10%,有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因此,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和用电安全知识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应当指出,在农网整改的前后,触电事故的规律可能随之变化。

我们
应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其规律,为制定和完善安全措施、搞好安全用电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