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2.4.1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 新人教版 (2)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自强的重要作用,尝试做自强少年
一、导入:
自强,进取的动力
小涛的材料,分析:他为什么能忍受疾病的痛苦,在各方面能取分析回答
学生看书回答:自强的含义:自强是指对未
48
(介绍自强不息的出处及意思)
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二).自强,通向成功的
明确: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
能一事无成,被命运所抛弃。
自强者胜,自弃者败。
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讲学稿 新人教版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质2.了解自强精神的主要表现3.懂得自强的作用4.能对比分析自强与自弃,逐步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2.逐步培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3.明确自强要从少年始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强的含义、表现及作用是本课的重点2、自强的含义及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强的人是本课的难点课前预习:1、什么是自强?2、自强应该有哪些表现?3、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的人很多,你知道哪些呢?他们的事迹是怎样的?4、自己、同学和家人有哪些自强的表现?选择最重要的一条填写在表格中。
在课堂中交流分享大家对他(她5、思考:李浩然说:“我觉得自强也没什么了不起,谁遇到了灾难都能自强。
自强是穷人、残疾人的事情,我们现在条件这么好,而且这么小,根本不需要自强。
”李强说:“自强很容易,虽然我比较懒,但上次老师要检查作业,我就克服困难,熬夜做完了,我也自强了一次。
”关明说:“自强与否纯粹是我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人没什么关系……”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原因。
6、自强对个人对民族分别有什么重要的意义?7、总结出我们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途径,并说说自己将怎样去落实?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我们在前面的课堂上学了三课内容,是哪三课内容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述对自尊、自信、自立的理解?教师:是呀,自尊就是让我们活得有骨气,懂得知耻的一种健康心态;自信是相信自己能行能成功的一种信念,学会自己照顾着照顾自己、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能力就是自立,今天老师还要带大家认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必备品质——自强。
(二):授新1、观看视频一:(刘伟资料)认识并区别自强与自弃这个年轻人会怎么办?结局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猜测或想象,给故事安排一个结局,并说明理由。
自强自弃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人教版七下思品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案(4)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第四课人生当自强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a.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b.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c.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2.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3.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二、教学重点:自强的具体表现、自强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四、课件类型:综合课五、教学方法:1.图片演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素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象或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理解)、3.课堂讨论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澄清模糊认识),以期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工具:粉笔、黑板檫、图片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进入第二单元第四课,学习如何做一个自强的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现在处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面对的压力多元的。
所以,时代要求我们这一代中学生具备一定自强的能力。
哪究竟怎样学会自强的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去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感受自立自强带给我们的力量。
同学们应该多少能够体会到自强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密切相关,并起到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强的精神,我们的同学就会对学习缺乏上进求学的欲望,生活遇到的困难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逃避,大家能想像我们同学有这样的人吗?那我们还有航天英雄杨利伟吗、还有我们的偶像刘翔吗?这样,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感到我们的民族的自豪吗?好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人生当自强(板书)的第一个内容自强,进取的动力(课本47页)(板书)一、自强,进取的力量1.自强的含义首先,大家一起翻开课本47页的事例!事例中讲述了一位单身家庭的孩子在面对生活带给自己的厄运,不怕困难,克服生活困难,笑对人生,使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上取得优越的成绩。
七年级政治下册 4.1 人生自强少年始学案 新人教版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一、课标要求1、把握自强的含义,认识自强精神的表现,知道自强是人生进取的动力(知道、掌握)2、了解自强与自弃的关系,知道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理解)二新闻播报、课前导入(3分钟)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5分钟)1、主干知识(请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自强是指对未来,积极进取。
自强是一种,一种美好的,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
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
(2)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往往起着。
(3)自弃,是指自己,,,不思进取。
它与自强是的。
2、点击思维(小组内成员合作交流)1941年冬,一个小镇来了一群饥肠辘辘的落难者,好心的人们拿出饭食给他们吃。
大部分落难者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上说。
镇长把食物送到一个年轻人面前……请根据自己的猜测或想象,讲讲年轻人会怎么办?给故事安排一个结局,(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讲)并说明理由。
四、师生互动、精讲点拨(15分钟)五、课堂小结,知识巩固(2分钟)六课堂练习:(5分钟)(一)基础训练:1、判断题:(1)自强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
( )(2)具备自强精神的人遇到困难是不需要他人帮助的。
()(3)自弃与自强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是密不可分的。
( )(4)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是自弃的表现。
()2、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自强品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自强就是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 B.自强就是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肯定C自己就是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 D.自强就是超越自负告别自卑(2)下列几种行为依次对应的心理品质是 ( )在公共场所,我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
主动制定自己一周的计划,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奥运冠军刘翔夺冠后记得地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不用扬鞭自奋蹄。
①自信②自强③自立④自尊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 ①③②④D ④②③①(3)我国古语说“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B我们要努力培养自立精神C战胜自我是自弃的关键 D 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二)拓展提高:1、2008年9月12日新华社报道,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的候晶晶,因小时候的一次误诊导致双腿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认识自暴自弃的危害。
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表现和作用,以及自暴自弃的含义和危害,理解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做起。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自强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自暴自弃的危害。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现象剖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羚羊中的怪事”并思考:同学们,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对这些差异,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分别把它们送到对岸.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而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是因为东岸的羚羊所生活的环境附近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挑战,东岸的羚羊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才能适应环境,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说明的道理。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板书】活动二:同龄人的启示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47小涛的故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小涛每天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却在各方面都锐意进取并取得很大成绩,靠的是什么?小涛的感人事迹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对!靠的是自强。
小涛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人生自强少年始。
【讲授新课】一、人生自强少年始【板书】活动三:故事展播室请你讲述同小涛一样具有自强精神的感人故事。
七年级思想品德人生当自强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人生当自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强的意义和价值。
(2)学会在生活中培养自强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自强的内涵。
(2)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强品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自强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2)如何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自强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对自强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强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自强精神。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人物的自强品质。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强品质。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强品质。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第六章教案:培养自强品质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强的内涵和意义。
(2)学会在生活中培养自强品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自强品质。
(2)运用反思和自我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强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自强的内涵和意义。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人生当自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人生自强少年始知识框架人生自强少年始Array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学探究1.什么是自强?自强表现在哪些方面?(1)(2)2.自强有何重要意义?拓展提升1.请列举三句有关自强的格言。
2.请列举两位自强不息的人物,并简要他的事迹。
巩固提高▲单项选择题:1.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民族具有【】A.广袤的土地 B.众多的人口C.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永远不败的历史记录▲多项选择题:2.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探月工程圆满成功再一次向世人昭示,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自强精神的表现有很多,如【】A.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B.勇于开拓,积极进取C.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D.能屈能伸,知难而退3.厦门女孩林婕在出生8个月后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脑瘫,但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在家人的帮助下顽强生活,奇迹般恢复了行走能力。
凭借着不屈不挠,她完成大学学业,并能熟练使用电脑,如今已经找到了工作。
这名自强不息的女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这事例告诉我们【】A.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B.自强是个人通向成功的阶梯C.自强是战胜挫折超越自我的保证D.自强能使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观察与思考题4.据《海南日报》报道,28岁的海南省大学毕业生洪志功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身体残疾,生活很不方便。
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独立生活,通过开办2元理发店、出租图书等自食其力,并写出10多万字自传体小说《痛苦中的微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本材料哪些地方表现了洪志功的自强精神?(2)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精神?第二框 少年能自强知识框架少年能自强自学探究1. 如何培养自强能力?巩固提高▲单项选择题:1.10岁的成都小女孩姚启凤热爱芭蕾舞,因家境贫寒,每晚只能在昏黄的路灯下,在父亲捡来的一张毯子上默默地苦练芭蕾舞基本功,风雨无阻!姚启凤身上体现的良好品质有【 】A.自尊自信、自强不息B.自强自立、虚荣自负C.自卑知耻、平等待人D.自尊自信、张扬固执2.“不和别人比父母,只和别人比明天。
七年级思想品德人生当自强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人生当自强教案第一章:理解自强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自强,自强的重要性以及自强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自强定义:自主、奋发图强、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
自强的重要性: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面对挑战和困难。
第二章:培养自强的品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强所需的品质,如何培养这些品质。
2.2 教学内容:自强的品质:自信、独立思考、坚韧不拔、自律、积极进取。
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树立目标、勇于尝试、不怕失败、自我激励。
第三章:学会自我管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方法。
3.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时间管理方法:设定目标、制定计划、优先级排序、合理分配时间。
情绪管理方法:认识情绪、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寻求支持。
4.2 教学内容: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律能力、提升自信心。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设定学习目标、规律学习时间、积极参与课堂、做好笔记、及时复习。
第五章: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应对策略,学会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5.2 教学内容: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态度:积极应对、保持乐观、勇于尝试、坚持到底。
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评估方案、执行和调整方案。
第六章:培养沟通与合作能力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策略。
6.2 教学内容: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增进理解、提高效率、促进团队精神。
基本沟通技巧:倾听、表达、说服、同理心。
合作策略:明确目标、分工合作、互相支持、解决冲突。
第七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作用:指导行为、影响决策、塑造人生。
正确的价值观:诚实、尊重、公正、负责任、追求卓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认识自暴自弃的危害。
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表现和作用,以及自暴自弃的含义和危害,理解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做起。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自强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自暴自弃的危害。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现象剖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羚羊中的怪事”并思考:同学们,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对这些差异,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分别把它们送到对岸.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而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是因为东岸的羚羊所生活的环境附近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挑战,东岸的羚羊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才能适应环境,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说明的道理。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板书】活动二:同龄人的启示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47小涛的故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小涛每天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却在各方面都锐意进取并取得很大成绩,靠的是什么?小涛的感人事迹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对!靠的是自强。
小涛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人生自强少年始。
【讲授新课】一、人生自强少年始【板书】活动三:故事展播室请你讲述同小涛一样具有自强精神的感人故事。
讨论交流:这些感人人物的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教师总结归纳:1.自强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自强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等。
【课本P48.首段首句】活动四:故事拓展: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上述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所具有的自强精神,对这些人物的成长、发展和成就事业,乃至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进步有什么重要意义?2.培养自强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⑴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课本P47.首段末句。
】①自强是进取的动力。
【课本P47.框题。
】一个自强的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课本P47.首段首句。
】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课本P48.首段次句。
】②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课本P49.框题。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本P50.首段第一、二句。
】⑵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课本P48.首段第三句。
】活动五:列举现象,反思自身在我们生活中,是否存在一些与自强精神相违背的现象?请举例。
讨论交流:这些不自强的人和事都具有哪些共同之处?对。
自暴自弃。
那么什么是自暴自弃呢?自暴自弃有什么危害?3.什么是自暴自弃?【板书】所谓自暴自弃,是指自己甘心落后,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课本P50.末段次句。
】4.自暴自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危害?【板书】自暴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课本P50.末段第三句。
】上述正反事例告诉我们: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对。
应该自强,不应该自暴自弃。
自强应从少年始。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5.怎样理解自强应从少年始?【板书】①人生自强少年始。
【课本P47框题。
】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
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课本P47.末段首尾两句。
】②少年能自强。
【课本P51.框题。
】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课本P56.末段末句。
】【巩固和总结新课】第二课时少年能自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懂得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懂得扬长避短。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活动一:分析“韩寒现象”。
韩寒原是一名上海市的普通中学生,现在有很多人都知道他,但五年前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
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考重点高中,读名牌大学。
然而想当作家的他,数学成绩是个位数,其他科目红灯高挂,虽然语文好,仍未能幸免父母的压力和责骂,加上两度退学的苦恼和考不上高中的困境,让他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挫折。
但倔强的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创作,最终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被重点大学破格录取。
以《三重门》为代表的一系列小说的成功发表,使他成为“80年代后”作家的先锋,也为执著于写作的人带来希望。
设问1:为什么韩寒在创作的道路上能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生1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生2答:有理想;生3答:有自强不息的品质;……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理想很重要。
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
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目标,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
因此,理想,是自强的航标。
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讲授新课】讨论交流:要自强,为什么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呢?二、少年当自强【板书】1.树立坚定的理想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
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
【课本P51.末段第三句。
】活动二:讲述自强者的奋斗故事。
讨论交流: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板书】为人生的理想执着追求,不懈努力,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课本P52.首段首句。
】活动三:案例分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3页中学生小萍的故事,思考两个问题:⑴小萍为什么转学后成绩下滑?⑵小萍为什么又能振作起来?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生1答:她转学后和大家不熟悉,因为孤单、失落,于是放任自己看小说,不认真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下滑。
生2答:它能重新振作是因为她醒悟了,懂得不能放任自己,否则会毁了自己。
于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自我,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理想。
生3答:小萍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战胜自我,不放任自己,才能自强,才会成功。
教师: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
就是要战胜自我,不放任自己。
教师:看来,小萍的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那么,如果在你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放任自我”的拦路虎,你将如何面对呢?怎样才能除掉这只拦路虎呢?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既有针对性,又实用的具体方法。
请你用“七个控制”来管理每天的思想和言行。
如果你能做到“七个控制”,你的心理状态会很稳定、很平衡,这对你战胜自己的弱点,成为自立自强的人,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四:明辨是非有人说:自强的人没有弱点。
请你辨析。
3.辨析“自强的人没有弱点”的说法。
【板书】⑴“自强的人没有弱点”的说法错误。
⑵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课本P53.末段末三句。
】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
只有战胜它,才会进步,才能自强。
【课本P54.末段。
】⑶我们勇于直面自己的弱点,不放任自我,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我。
同学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我们在天赋上、在某些方面有劣势,有短处,不具备某些才能,能盲目地向自己的挑战吗?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韩寒偏要在数学上挑战自己,他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吗?如果非要姚明去当航天员,杨利伟去NBA打拼,牛顿去参加奥运会竞赛,周杰伦去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刘翔去走“达瓦孜”表演,那么,这些人都会有今天的成功吗?生答:不可能。
教师:为什么?你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吗?生1答:要想自强和成功就一定要弄清自己的长处和天赋所在,要发掘自己的优势,并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发展自己。
生2答:我们也应该正确认识和避开自己的短处去寻找成功的捷径。
生3答: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师:同学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要自强,要成功,需要我们扬长避短。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我们怎样做到扬长避短?4.怎样做到扬长避短?【板书】①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天赋和兴趣,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②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
【课本P55.首段第二、三句。
】③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课本P55.末段末句。
】下面再请同学们看段材料:[背景材料]教材55页爱迪生的故事设问:爱迪生每天工作18小时却说从未做过一天工作,而其乐无穷,这是为什么?生1答:他喜欢自己的工作。
生2答: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教师: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努力方向,我们的热情就会得到极大的发挥,我们的成功就会悄然来临。
因为即使再辛苦,我们也会兴致勃勃地坚持到底。
即使困难重重也不会垂头丧气。
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强的路上较快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努力的方向。
活动五:方法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
5.怎样培养自强精神?【板书】①树立坚定的理想,作为自强的航标和动力。
②为人生理想执着追求,不屈不挠地坚持,矢志不渝地奋斗,直到成功。
③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战胜自我,不放任自己④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努力方向【巩固新课】活动六:课堂演练1.遭电击事情双臂的王争凭着毅力苦学16年,成为浙江大学博士生,用嘴、脚书写了灿烂的青春。
王争的事迹告诉我们()A.真正的强者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后,就会不屈不挠地坚持,矢志不渝地奋斗,直到成功B.要冷静分析,学会自我放弃C.自己的事情自己做D.要学会自尊,放弃虚荣2.向警予小时候在家乡参加入学考试时,校长问她:“你为什么来读书?”她坚定地回答:“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