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知识梳理【岳麓版】【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 岳麓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 岳麓版必修1

想趋同”,孙传芳的“三爱”不是“三民主义”,可知A、D两项
观点有误。
(3)与题干关联度:四种势力均打着“主义”的旗号,说明民主思
想已经为社会广泛认可,C项与题干信息关联度最高。
答案 C
整理课件
针对性训练
1.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 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 ”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 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 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 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 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 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整) 理课件
答案 C
整理课件
3.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 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 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 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 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分析材料和相关所学,在马克思看来,清政府与太平天国不
过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他原认为是“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
朝换代的新尝试;这种局面的出现恰好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
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因
此B、C两项不是根本原因,故B、C两项错误,D项正确。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PPT课件 课件 岳麓版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PPT课件 课件 岳麓版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原因:打开中国的市场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
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英协定关税

赔款2100万银元

战 争
影响: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卷入资本主义 的世界市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领事裁判权
《南京条约》附件 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的权利
片面最惠国待遇
实都是祝愿。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PPT课件2 岳麓版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PPT课件2 岳麓版

(3)清政府态度: 剿灭
招抚
剿灭
(4)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5)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斗争手段、武器

装备的落后、缺乏统一的组织、没有科学的革命 纲领、“扶清灭洋”口号使义和团逐渐丧失对清 府应有的警惕)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镇压,敌人力量过 于强大 (6)启示: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 民战争无法摧毁封建制度,也不能阻止半殖民地化的 进程,中国革命的任务要靠新的阶级力量在科学理论 指导下才能完成。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见下表)
内容 中国 经济 经济落后:资本主义萌 芽发展缓慢、自然经 济占据统治地位、土 地高度集中 政治 政治腐败:官场腐败、 军备废弛、财政困难、 阶级矛盾尖锐 外交 闭关自守、妄自尊大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形 成:19C40年代英国完成 工业革命,法、美也相继 完成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初步形 成:19C中期西方国家先后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西方列强疯狂对外扩张: 抢占殖民地,掠夺原料和 倾销商品 坚船利炮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三、辛亥革命 (1894----1912)
1.背景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出版刊物、论战) 思想基础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建立: 兴中会等
(时间、作用)
军事基础:
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等
A、运动主体力量为农民
D
B、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D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盲目仇外性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岳麓版

全球史观
理论阐释
1.概念解读:“全球史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兴 起的并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影响我国史学界的全新的史学理 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 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同一性考查历史,认 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这一转变开始 于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形成。
第一编 1500 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 的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
3.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1.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 也反对列强侵略,从而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 国运动最终失败了。
2.义和团运动: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虽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的情绪,但 是也使广大的义和团团民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3.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并以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在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但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性质。
4.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 爱国运动。青年学生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力量,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运动最后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单元整合
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 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不平 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高考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知识整合配套课件 岳麓版版必修1

高考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知识整合配套课件 岳麓版版必修1
第三页,共13页。
3.近代(jìndài)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1)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独立,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zāinàn),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造成中(2国)建贫设穷性和落(客后观的影根响源)。: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 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
第十一页,共13页。
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liángdù) 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 围内适用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 基本原理理解历史概念,可以迅速解答(jiědá),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理论。
第十三页,,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
本、因果倒置等。
第八页,共13页。
这类题目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1)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
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
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2)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
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
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chuàngzào)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
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第四页,共13页。
二、近代前期中国(zhōnɡ ɡuó)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主要特征
1.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其原因是外国的侵略对各个
(3)中国的落后为列强侵华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页,共13页。
2.列强(lièqiáng)侵华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1)政治:侵占领土(lǐnɡ tǔ)、破坏主权、干涉革命、扶植代理人、 直接(zhíjiē)殖民统治。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
第十八页,共21页。
【解析】 本题考查(kǎochá)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查 (kǎochá)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 辑思维能力。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 此后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 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 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对材料的理解存在失误。
【答案】 D
第十七页,共21页。
(2013·新 课 标 Ⅱ 卷 ·29)1877 年 , 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 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 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导学号14610437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yuēshù)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 C
第十九页,共21页。
(2015·山 东 ·19) 史 学 研 究 受 时 代 和 社 会 环 境 的 制 约 与 影 响 。 下 表 所 列 为 1949 ~ 1978 年 间 (niánjiān)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导学) 号14610438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约》
影响 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大 大加深,列 强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
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九页,共21页。
2.从多种史观(shǐ ɡuān)的视角审视近代西方列强对华的
侵略 史学观点
理解与认识
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
从革命史观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

岳麓版必修一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复习课件

岳麓版必修一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复习课件

(4)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
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深渊。
【归纳概括】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国内: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并向法美扩 展,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 抢占原料产地,并对外扩张。
民族资本主义 ____________的发展。 瓜分中国 (3)刺激了西方列强________的狂潮, 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4)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进
军事 行______改革。
(5)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 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 救亡图存 _________的斗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瓜分中国。
【轻巧识记】
《南京条约》中开通的通
商口岸
《南京条约》中的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五口通商名称,采用“谐音”可 记忆为:“光下不能上”。解释:“光 ”(广州)、“下”(厦门)、“不”(福州)、
“能”(宁波)、“上”(上海),也可直接采
用“首字法”记忆为:“广厦福宁上”。
【分析比较】
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
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
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
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
“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列强侵华的阶段特
征和影响。据题干信息“20世纪的大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课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 过程,认识推翻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中华 民国的历史意义。 概述五四运动的兴起 过程,认识其对中国 社会变革的影响。
列举1840年至 1900年间列强的 侵华史实。概述 中国军民反抗外 来侵略斗争的事 迹,体会中华民 族英勇不屈的斗 争精神。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 主要史实,认识农民 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 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 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近代史归纳 1、2、3、4、5
• 1个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 2个阶段:旧、新民主主义革命 • 3个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 • 4个阶级: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 阶级、无产阶级 • 5次战争: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 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

课 标 要
建体系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 军侵华 清政府的 改革
三元里 人民抗英
天平天 国运动
第二 次鸦 片战 争
鸦片 战争
戊戌变 法运动
内忧外患(西方 列强的侵华史)
中华民族的奋起 (中华民族的抗 争与探索史)
五四爱 国运动
义和团 运动
辛亥革 命
两条线索: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史
内忧外患 与中华民 族的奋起
建体系
洋务运动 爱国将领 的斗争
军事改革
维新派: 戊戌变法
革命派: 辛亥革命 激进派: 新文化运 动
清末新政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实业救国 天平天国 运动 义和团运 动 五四运动
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探的 中 索抗 华 争民 与族
夯基础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 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
东学党起义
镇压义和团运 动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英法
侵华野心蓄谋 已久
日本
进一步侵略瓜 分中国
英俄等八国
发起国
英国
结果
《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 开始沦为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加深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夯基础
原因
过程 影响
谈方法1
影响
内容
条 约 影 响 的 分 析
Back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 深入中国内地
大借外债,使列强 进一步控制中国的 政治、财政和外交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赔偿2亿两白银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 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 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列 强 侵 华
向西方学习成为近 代社会主流
找规律1
找规律2
结果:由于 历史和阶级局 限,农民阶级 和民族自沉阶 级的探索归于 失败 结论: 中国民主 革命只有 无产阶级 领导才能 取胜
背景:列强 入侵,民族 危机加深
目的:爱 国救亡, 挽救民族 危机
内容: 各阶层探 索的广泛 性。
中 华 民 族 的 抗 争 与 探 索
民 国建 立
帝制 终结
革命 失败
原因
影响
功绩
局限
辛 亥 革 命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 破坏中国的主权 世界市场,自然经济 代前:商品输 和领土完整,中 解体,近代工业产生 国逐渐沦为半殖 出为主 甲午战 民地半封建社会 后:资本 呈现不 输出为主 同的阶段 多角度、多层 配合政 特征 次、全方位侵 治经济侵 犯中国主权 略 经济侵略 隐蔽性 政治侵略 强、影响 文化侵 深远 略
历 史 事 件 的 分 析
外部原 因:鸦片 战争 根本原 因:阶级 矛盾
宗教原 因:拜上 帝教
自然灾 害 全 兴 起 盛 失败 过程 影响 功绩 转折
原因
局限
太 平 天 国 运动
Back
思想原 经济原因: 因:资产 阶级民主 民族资本主 思想 义经济的发 展 政治原 因:清政 府的专制 统治
实践准 备:武装 起义 革 命首 义 过程
抗争史
屈辱史
探索史
内 忧 外 患 与 中 华 民 族 的奋起
为什么 怎样做
农民阶级在 中国民主革 命中的地位 和作用
Back
说启示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 畏强暴、一致对外的民族,御 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 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 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1.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 2.任何单一的反帝或者反封建斗 争不会成功。 3.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人民利 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 民主革命纲领
马 关 条 约
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 门,严重阻碍了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展
谈方法2
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做
认 识 类 的问题
Back
认识: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民阶级是中 国民主革命的 主力军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 和时代局限,不能 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取得胜利
Hale Waihona Puke 联合农民阶 级,建立工 农联盟
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