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水处理步骤
游泳池水净化处理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游泳池水净化处理一般采用以下步骤:除藻—平衡PH值—消毒—澄清消毒:加入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等。
一般对泳池的水处理及施药方法为:1)制止与防止青苔生长投放除藻剂,用量每1000m3水2~3Kg,每月投放1~2次(或发现小虫或青苔时使用)。
天使蓝除藻剂通过破坏虫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统的活性,妨碍虫体的代谢或与虫体的蛋白质结合成蛋白盐,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虫作用。
同时,其可阻碍水藻的光合作用,使水体中的有害恶藻如夜光虫、大型矽藻、黑丝藻、青苔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的营养成分而迅速死亡。
是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新型络合铜制剂,使用效果不受pH、硬度等因素影响,无残留,不污染环境,是硫酸铜的理想替代品。
硫酸铜是最便宜的杀藻剂(杀藻剂没错,工业水处理中常用,但现在随着国际铜价的上升,硫酸铜的价格已经比氯制剂的价格高出好多了),很多人认为使用蓝色的硫酸铜会使池水变得蓝蓝的,其实不然,硫酸铜杀藻靠的是铜离子,但铜离子在水中会很容易和水中的氢氧根、碳酸根、氧化剂等结合,形成不溶解性或溶解度很低的淡蓝色的氢氧化铜、孔雀绿色的碳酸铜或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进而造成池体的着色,影响美观也失去杀藻功能,特别是在游泳池水含氯的情况下使用,此时氯的氧化力足以将铜离子氧化成黑色氧化铜沉淀,进而让管理员又以为游泳池长黑藻而再加重使用硫酸铜,形成恶性循环。
投放除藻剂2小时以后,进行以下操作:2)调节PH值(酸碱度),PH值调节药有两种:碳酸钠(苏打),白色粉末或细粒,易溶于水,呈碱性,PH值偏低时使用此药,PH值约升高1度,1m3水15g。
盐酸,强酸性,在PH值达到8.2以上时,可按每1000m3投放5~10Kg。
当池水的PH值在7.5.~8.0时即为合适.3)杀菌、消毒(见详细介绍)。
注意:在进行1~3步骤时,应打开循环系统,使药剂均匀地分散于水中,若没有循环系统,应想方设法使其均匀。
游泳池消毒一般采用三氯异氰尿酸TCCA:三氯异氰脲酸;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三氯乙氰脲酸;三氯三嗪三酮英文名: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 (TCCA)一、基本理化性质。
游泳池水处理的5个步骤

游泳池水处理的5个步骤
水质处理方法如下:
1、灭藻杀菌
新上的水池需要先购买硫酸铜除藻剂,大概投放比例1000立方投放6斤左右,大概就是一小包,500平方的水池,大概就是半包,自已掌握这个量,把除藻剂倒入砂缸过滤器中搅拌均匀,清洗后流入水池,发现水浑浊后就投放一次,一个月两次。
2、杀菌、消毒
投放灭藻剂后,过约2小时,投放三氯异氰尿酸粉进行杀菌消毒,约1000立方水投放2千克。
每天上午投放一次。
3、酸碱度PH调节剂
水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池水质的PH值就不平衡,需要投放氢氧化钠调节水池PH值,用PH测试剂测试,数值为7.5为酸碱度平衡,检测到PH值大于或者小于7.5的时候使用。
4、投放沉淀剂
水池用久以后,水逐渐浑浊,这时候需要使用聚合氯化铝来进行脏污物质沉淀,平均1000立方水投放8公斤的剂量。
同样用水过滤器冲洗后,换水2小时后,让水池充分伴均匀,并沉淀一个晚上。
5、吸污机吸污
吸污则需要选择一款好的吸污机就行。
游泳池水处理5步法

游泳池水处理5步法1、灭藻投放硫酸铜,2-3KG/1000立方水。
每月投放1-2次,两小时后做下面的步骤2、杀菌(消毒)用三氯乙氰脲酸(TCCA、强氯精)粉或片或粒进行消毒杀菌,2KG/1000立方水,若在中途补充药量则余氯含量每提高0.5ppm要按2G/1立方水投放。
3、调节PH一般说来,泳池的水是会偏酸性,测过PH值后,偏低就加碱(氢氧化钠),偏高就加酸。
一般我们用的消毒药剂是呈酸性的,同时雨水啊,人体的汗液等都是酸性的,所以泳池的水一般是酸性的,PH 值保持在7.2-7.8,泳池消毒药消毒的效果比较好。
PH值在7.5,消毒效果最为理想。
4、投放净水剂用聚合氯化铝是水中的杂质沉淀,一般5-10KG/1000立方水,投入泳池后,静止6-8小时,进行吸污。
还有一种净水剂叫澄清剂,是不用吸污的,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有循环过滤系统,因为澄清剂是将水中那些悬浮的细小杂质吸附成为稍大的颗粒,你打开循环过滤系统,它会随水流流进沙缸,给沙缸过滤干净。
5、吸污可以用自动吸污机和手动吸污机。
如果你要用聚合氯化铝来做沉淀剂,都不能用自动吸污机。
用澄清剂的话,水底也会有些头发、沙子和树叶等式没办法过滤,只能用吸污机吸,但这时候你用自动吸污机的话会省事很多。
最后,注意,1-4步骤进行时,如果有循环过滤系统的,应该开启循环过滤系统使所投药剂均匀分散于水中。
如果没有循环系统的,应尽量想办法使其均匀分布。
建议游泳池装有循环过滤系统的就用自动吸污机,省事又方便。
游泳池水质处理游泳作为全民健身运项目,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而水质的好坏成为游泳者最关心的问题,由于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 或因游泳人数多,泳池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和病毒,易交叉感染,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所以国家对游泳池水水质提出严格的卫生要求。
一、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1)儿童涉水池不得与游泳池连道,开放时不断加入含余氯0.3~0.5mg/l的新水.(2)浸脚消毒池含余氯量应为5~10mg/l,须4小时更换一次.标准中2、3、5、6、7项是最主要的,在这5项中,应重点控制的是2、3、5项,6、7项与5项直接相关,一般说来,余氯达标了,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基本也能达标。
泳池水处理方案

泳池水处理方案咱要是想让泳池的水干净又清爽,那可得好好规划一下处理方案呢。
一、初步清理。
1. 捞杂物。
咱得先把泳池表面那些一眼就能看到的脏东西弄走呀,就像什么树叶啦、头发啦,还有那些不知道为啥就出现在池子里的小垃圾。
拿个长柄的捞网,就像渔夫捞鱼一样,在池子里慢悠悠地划拉,把这些浮在水上的杂物都捞干净。
这就好比给泳池先洗个脸,把表面的脏东西擦去。
2. 吸尘。
光捞表面可不够,池底也有不少灰尘和小颗粒呢。
这时候就得用上泳池专用的吸尘器啦。
它就像一个勤劳的小清洁工,沿着池底的每个角落慢慢走,把那些沉淀在下面的脏东西都吸走。
这一步做完,泳池看起来就已经干净不少啦。
二、水质调节。
1. 测酸碱度(pH值)这个pH值可重要啦,就像人的身体需要平衡一样,泳池的水也得酸碱度合适。
拿个pH测试盒或者pH测试仪,就像医生给人量体温一样,测一测泳池水的pH值。
如果pH值太低,水就会偏酸,可能会刺激人的眼睛和皮肤;要是pH值太高呢,水就偏碱,也会让水变得浑浊,还影响消毒效果。
一般来说,泳池水的pH值在7.2 7.8之间就挺合适的。
如果不合适,咱就得加东西来调节。
2. 调节酸碱度。
要是pH值低了,就加点苏打粉(碳酸钠),就像给泳池水吃点小药丸让它变得健康一点。
如果pH值高了,就可以用稀盐酸来调节。
不过加这些东西的时候可得小心哦,就像做菜放盐一样,一点点加,边加边测,直到pH值达到合适的范围。
3. 消毒。
消毒就像给泳池水请了个保镖,把那些有害的细菌和微生物都赶走。
常见的消毒剂就是氯啦,有液氯、片氯或者三氯异氰尿酸这些。
按照泳池的水量,算出需要加多少消毒剂,然后均匀地撒在泳池里。
不过可别加太多啦,太多氯会让水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就像在游泳池里闻到了漂白水味儿,那可不好受。
而且氯加多了对人的皮肤和头发也不好呢。
三、循环过滤。
1. 过滤系统。
泳池得有个好的过滤系统,就像人的肾脏一样,把水里的脏东西过滤掉。
砂缸过滤器就很不错,水从砂缸里过一遍,那些小颗粒就被沙子挡住了。
室内游泳池的水处理工艺

室内游泳池的水处理工艺游泳池水处理过程,一般分为预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处理三个过程。
预净化处理根据水源不同而确定通常包括毛发聚集器、加药、水质平衡;净化处理通常采用的是过滤工艺;后处理包括加药、加热、消毒等。
循环水应经过滤、加药和消毒处理,必要时还应进行加热。
净化水处理的设备配置:净化水预处理设备主要是毛发聚集器;过滤设备;加药消毒设备;加热设备;加压设备;均衡(或平衡)设备;管道管件和各类仪表的配备。
净化水处理的设备配置与水处理工艺密切相关,但是它的流程大同小异。
1.l.池水净化(1)预净化1)使用过的游泳池池水,在进行过滤净化之前,应先经过毛发聚集器对池水进行预净化。
2)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循环水,在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应向循环水中投加下列药剂:循环水送人过滤器之前投加混凝剂;根据消毒剂品种,宜在消毒之前投加PH值调整剂;根据气候条件和池水水质变化情况,在输人游泳池的水中不定期投加除藻剂。
3)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水质监测参数超过下列规定时,宜对池水进行水质平衡处理:池水的PH值应符合《游泳池池小水质卫生标准》的规定;池水的总碱度控制在75~250mg/L范围;池水的钙硬度控制在75~500mg/L范围;池水的总溶解固体控制在150〜1500mg∕L范围。
(2)净化处理。
过滤器的设计参见给水处理。
其相关规定如下:1)循环水过滤宜采用压力过滤器,压力过滤器应符合:过滤器的滤速应根据池的类型、滤料种类确定。
低速过滤器的滤速不宜大于IOm∕h,中速过滤器的滤速直为10~25mlh,多层滤料过滤器的滤速宜为20√)in∕h.过滤器的个数及单个过滤器面积,应根据循环流量的大小、运行维护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不宜少于两个。
滤过器宜采用水进行反冲洗,冲洗管道不得与市政给水管网直接连接。
2)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水过滤器,应根据池子的使用性质、规模、人员负荷、管理条件和材料情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体积小、效率高、功能稳定、能耗小,且能保证出水水质;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管理费用低且有利于循环水净化系统的自动控制。
游泳池水处理步骤

泳池水处理设备及药剂综合采购厂家1 灭藻与抑藻投放除藻剂,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2kg 为宜,每月投放1次即可(且在此药投放2 小时以后才能做以下步骤)。
但是随着游泳者的增加会带来一些有机物污染,下雨也会使水质发生变化引起藻类生长,此时就需要再次投放除藻剂。
投放清水清杀藻剂,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1 瓶为宜,每月投放1-2 次;如水已长藻发绿则需要按双倍的使用量投加(ORP值在650以上、余氯在3.0)12小时即可。
2 杀菌、消毒游泳池水消毒一般采用速溶性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或三氯异氰尿酸消毒颗粒。
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消毒颗粒或消毒片)来进行消毒,最好分两次投放,一次在每天的收场后,另一次在开放前1—2 小时进行。
所有含氯消毒剂都有挥发性的,挥发的快慢与阳光、气温有直接的关系,夏天阳光猛烈,天气炎热消毒剂很容易挥发。
在每天的收场后投加消毒剂的话,由于晚上气温相对较低,也没有阳光,可以使消毒剂保持更长的药效,这样可以更加彻底、有效地对游泳池的水体进行消毒;第二天根据各个游泳池场的开放时间不同,可在开放前1—2 小时检测余氯,如果余氯偏低的话,可适量补充投加消毒剂,以使余氯达到卫生要求。
如过早投加消毒剂的话,很快就挥发完了,那到了开泳池水处理设备及药剂综合采购厂家场时间余氯就达不到标准了。
2.1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使用方法消毒片的氯含量≥50%,为速溶的片剂,也就是说洒入游泳池后10 分钟左右就能溶解完了。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片2~4 克。
(2-4kg/1000 立方)。
消毒片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以1 立方投1 克余氯1.0)就是说1 立方水如果加入1 g消毒片,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mg/L。
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片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
最新泳池水质处理流程

银地绿洲泳池水质处理流程水质处理:熟悉泳池容积大小、设备操作、药剂使用一、泳池开放前水质处理:1、全面清洗泳池、溢水沟,冲洗循环过滤管道;2、泳池加水,同步分2~3次加入强氯精,按4g/m3进行加药(用药按日常用量加倍);3、加水完毕,循环2小时以上,测试PH值,加入氢氧化钠将PH值调至7.5~8.2;4、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循环过滤或加入凝絮剂,静置6~8小时后进行吸尘操作。
二、泳池换水水质处理流程清洁泳池→加水、加入强氯精(药量加倍)→加碱调节PH为7.5~8.0→加凝絮剂静置6~8小时→吸尘、循环过滤日常水质处理:1、用树叶网捞起水中树叶等杂物,然后进行吸尘作业;2、按1~3g/m3加入强氯精,补充新水并循环1小时,测试余氯及PH值;3、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正常值;4、保持池水循环8小时以上,并根据泳客多少进行余氯补充,保持余氯含量为0.3~0.5.5、泳池开放期间,以上操作须每日进行。
日常水质处理流程吸尘、清洗过滤网→加氯、调节余氯为7.5~8.0→调节PH值为7.5~8.0→循环过滤、补充余氯三、泳池浸脚消毒池、溢水沟清洁:1、泳池开放时间,浸脚池余氯应保持5~10mg/l,并须4小时换水一次;2、溢水沟需每周全面刷洗,每日清除溢水沟内污物、杂物,保持系统循环;3、每日对游泳场地面冲洗消毒;4、定期清理循环泵过滤网。
四、吸尘作业流程:1、将多档阀打到过滤档,启动泳池循环泵,打开吸尘阀,关小进(底)水阀,调节沙缸压力至适合吸尘作业;2、用吸尘管一头连接吸尘头并放入池底,一头插入吸尘孔,来回推动吸尘头进行吸尘;3、吸尘完毕,关闭循环泵,打开进水阀门,将多档阀打到反冲洗档,同时打开沙缸排水阀门,启动循环泵对沙缸进行反冲洗,直至观察孔水质澄清,反冲洗完毕;4、关闭循环泵,将多档阀打到过水(排管中水)档,启动泵进行过水操作,此过程需保持30秒钟左右;5、关闭循环泵和沙缸排水阀,将多档阀打到循环(或过滤)档,沙缸反冲洗操作完成。
游泳池水处理步骤

1 灭藻与抑藻投放除藻剂,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2kg 为宜,每月投放1次即可(且在此药投放2 小时以后才能做以下步骤)。
但是随着游泳者的增加会带来一些有机物污染,下雨也会使水质发生变化引起藻类生长,此时就需要再次投放除藻剂。
投放清水清杀藻剂,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1 瓶为宜,每月投放1-2 次;如水已长藻发绿则需要按双倍的使用量投加(ORP值在650以上、余氯在3.0)12小时即可。
2 杀菌、消毒游泳池水消毒一般采用速溶性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或三氯异氰尿酸消毒颗粒。
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消毒颗粒或消毒片)来进行消毒,最好分两次投放,一次在每天的收场后,另一次在开放前1—2 小时进行。
所有含氯消毒剂都有挥发性的,挥发的快慢与阳光、气温有直接的关系,夏天阳光猛烈,天气炎热消毒剂很容易挥发。
在每天的收场后投加消毒剂的话,由于晚上气温相对较低,也没有阳光,可以使消毒剂保持更长的药效,这样可以更加彻底、有效地对游泳池的水体进行消毒;第二天根据各个游泳池场的开放时间不同,可在开放前1—2 小时检测余氯,如果余氯偏低的话,可适量补充投加消毒剂,以使余氯达到卫生要求。
如过早投加消毒剂的话,很快就挥发完了,那到了开场时间余氯就达不到标准了。
2.1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使用方法消毒片的氯含量≥50%,为速溶的片剂,也就是说洒入游泳池后10 分钟左右就能溶解完了。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片2~4 克。
(2-4kg/1000 立方)。
消毒片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以1 立方投1 克余氯1.0)就是说1 立方水如果加入1 g消毒片,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mg/L。
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片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灭藻与抑藻投放除藻剂,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2kg 为宜,每月投放1次即可(且在此药投放2 小时以后才能做以下步骤)。
但是随着游泳者的增加会带来一些有机物污染,下雨也会使水质发生变化引起藻类生长,此时就需要再次投放除藻剂。
投放清水清杀藻剂,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1 瓶为宜,每月投放1-2 次;如水已长藻发绿则需要按双倍的使用量投加(ORP值在650以上、余氯在3.0)12小时即可。
2 杀菌、消毒游泳池水消毒一般采用速溶性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或三氯异氰尿酸消毒颗粒。
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消毒颗粒或消毒片)来进行消毒,最好分两次投放,一次在每天的收场后,另一次在开放前1—2 小时进行。
所有含氯消毒剂都有挥发性的,挥发的快慢与阳光、气温有直接的关系,夏天阳光猛烈,天气炎热消毒剂很容易挥发。
在每天的收场后投加消毒剂的话,由于晚上气温相对较低,也没有阳光,可以使消毒剂保持更长的药效,这样可以更加彻底、有效地对游泳池的水体进行消毒;第二天根据各个游泳池场的开放时间不同,可在开放前1—2 小时检测余氯,如果余氯偏低的话,可适量补充投加消毒剂,以使余氯达到卫生要求。
如过早投加消毒剂的话,很快就挥发完了,那到了开场时间余氯就达不到标准了。
2.1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使用方法消毒片的氯含量≥50%,为速溶的片剂,也就是说洒入游泳池后10 分钟左右就能溶解完了。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片2~4 克。
(2-4kg/1000 立方)。
消毒片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以1 立方投1 克余氯1.0)就是说1 立方水如果加入1 g消毒片,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mg/L。
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片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
因此我们建议,晚上投药时,最少按2 公斤/1000 立方的量进行投加;如果水质已经发绿或泛白,则最好是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开放前投加消毒片最好提前0.5-1 小时,投加前要先检测余氯,然后按每1000 立方加入2 公斤消毒片能提高1mg/L 的比例来计算其投加量。
例如:500 立方的游泳池要提高0.5mg/L,那就要加0.5 公斤消毒片。
2.2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粉的使用方法消毒粉的氯含量≥90%,微溶于水。
一般来说游泳池在投加消毒粉时,都是先用小桶兑成水溶液后再洒入水中,这时大部分的消毒粉是并没有溶解的,其分散到游泳池水中需要1 个小时左右才能逐步溶解完全。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颗粒2~3 克。
(2-3kg/1000 立方)。
消毒粉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以1 立方投2 克消毒粉来计算为例,即1000 立方投2 公斤)2g×90%×1000=1800mg(2 克的消毒粉里含的有效氯,单位:毫克)1800mg÷1000L(1 立方)=1.8mg/L(也就是常说的1.8ppm)就是说1 立方水如果加入2 克消毒粉,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8mg/L。
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粉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
因此我们建议,晚上投药时,最好按2 公斤/1000 立方的量进行投加;如果水质已经发绿或泛白,则最好是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开放前投加消毒粉最好提前1-2 小时,投加前要先检测余氯,然后按每1000 立方加入2 公斤消毒粉能提高1.8mg/L 的比例来计算其设加量。
例如:1000 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1 公斤消毒粉就能提高0.9mg/L,而500 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0.25 公斤(半斤)的消毒粉就能提高0.45mg/L。
2.3 游泳池水消毒的注意事项游泳池投加了消毒剂后,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挥发,即浓度会不断地下降。
因此,要在开放时间内严格保持游泳池的余氯达到国家标准,必须要使用加药设备不断地进行补充才行。
而我们现在游泳池基本都是手工加药,因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开放前稍稍加大投药量,使其在刚开放时的余氯浓度稍高,而后逐渐下降。
但请注意余氯浓度最好不要超过3.0结合氯不要超过0.4,因为结合氯太高会使游泳者感到不适。
另最好根据实际状况来调整加药。
每周应在晚上进行一次冲击性处理(水中余氯长期保持一定的较低浓度时,细菌、病毒会有适应性,这时投入过量的消毒药,使水的余氯高出平时的2-3 倍,充分消毒一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冲击性处理)。
只有保持稳定的余氯浓度才能对细菌、藻类等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如果该项指标控制得当,将避免许多水质突发性问题的发生。
这样对于场馆而言,无需因水质变坏而采取各种应急性处理,其实更能节省在水处理成本上的费用;另外应该加强现场检测,如果余氯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投放消毒药。
(加药量可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来确定)3 调节 pH 值(酸碱度)游泳池使用上述所讲的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的,其水的PH 值只会偏低,这是因为三氯异氰尿酸的水溶液是呈酸性的,所以长期使用水的PH 值会下降。
还有各种因素会使pH值降低,例如:有机物生长;人体的汗液、口水;铝盐(沉淀剂)的带入;酸雨。
其中最重要的是酸雨,现在酸雨范围比较大,酸度比较低,有时雨水的pH 值低至4 左右。
游泳池水的 PH 值国家规定范围在:6.8—8.2,最好的范围是在7.5—7.8。
首先这个pH 值对人体皮肤、眼睛不会产生刺激,较为舒服;最重要的是在这个PH 值范围时,既能保证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又能使其余氯维持更长的时间。
这是因为含氯消毒剂(上述所讲的消毒粉或消毒片)在水中会水解为次氯酸HOCL(平时所说的余氯)和次氯酸根OCL-,而主要的氧化与消毒杀菌、灭藻作用是次氯酸HOCL,在使用同样多的药量时,不同pH 值条件下的次氯酸HOCL 与次氯酸根OCL- 会有不同的比率存在,也就是说自由有效氯在不同的pH 值下会有不同的活性百分比。
当水的pH 值大于8.0 时,那么在此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此时池水中大部分是次氯酸根OCL-,而次氯酸HOCL(余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样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消毒药在水中的活性,进而影响到灭藻、杀菌的效果,最后导致池水中绿藻泛滥、屡禁不止;也会导致你在检测余氯时偏低甚至检测不到,所以这不是消毒药质量的问题,而是pH 值控制不当的结果。
当水的pH 值小于7.0 时,那么在此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此时池水中大部分是次氯酸HOCL(余氯),而次氯酸根OCL-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消毒药在水中的活性很高,你投入的消毒药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费了,所以很快你的余氯就会低下来。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把 pH 调到最适宜消毒药发挥效用的数值:即PH=7.5。
这样消毒药投入水中后会有一半左右水解成余氯发挥消毒作用,当余氯下降时,次氯酸根会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次氯酸OCL-+H+ HOCL,这样就能使用消毒药保持较长的时间。
因此,我们游泳池水的PH 值应尽量保持在7.5,这样既能保证消毒的效果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
水的PH 调节方法:游泳池一般使用氢氧化钠提高泳池水的pH 值,每升高1.0 度按每立方水10 克的剂量投放。
(例如:1000 立方要使PH 提高1 则需要加入10 公斤的氢氧化钠)4 投放净水剂游泳池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最好每天定时打开循环过滤系统,将水中的悬浮物、藻类及其他杂质通过沙缸过滤去除。
如这样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时,那我们就需要投入净水剂,净水剂有聚合氯化铝及西伯氯霸澄清剂两种。
在加入这两种净水剂之前,最好先做一次冲击性处理PH 值调节在7.8-8.0左右。
4.1 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方法使用聚合氯化铝(粉剂),一般按每立方水5~8 克的剂量投放(即1000 立方投5—8 公斤)。
投放时先按聚合氯化铝1 份兑水3 份的比例将聚合氯化铝溶解,10 分钟左右再加水稀释,然后均匀洒入游泳池。
投放后最好保持池水循环半小时,当池水中出现矾花后,静止6~8 小时,才可进行吸尘。
投药最好在晚上收场后进行。
投放前必须将水的PH 值调节到7.5-7.8,如下雨天气最好不要下聚合氯化铝,因为下雨会导致水体无法静止及PH 值下降,从而影响沉淀效果,导致聚合氯化铝沉不下去,影响第二天的开放。
一般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水质净化后,必须在第二天早上进行吸污,将沉到池底的脏物吸走。
4.2 澄清剂的使用方法西伯氯霸澄清剂的用量:日常维护按每500 立方使用100g,变色每500立方用2瓶稀释100倍混合均匀泼洒水面,浑浊每500立方500g稀释100倍混合均匀泼洒水面。
加入澄清剂后必须连续打开循环系统2-3 个循环周期,澄清剂一般是在加入游泳池后第二或第三天达到最好的效果。
5.海龙水质保护剂温泉、地下水等溶解性矿物质含量较高的水源,容易在加消毒剂或与空气接触后产生变色.氯霸海龙水质保护剂可以有效隔离水中的溶解性矿物质的变色,在水还没有氧化变色反应时,预先加入隔离,再加入消毒剂时不会变色。
新注入水初期投入,务必在水中的矿物质没有氧化变色前加入。
正常每吨10克,矿物质含量较高需翻倍投加。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