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筛查和筛查量表(中山三院)2010.9.17

合集下载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学年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填写说明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兴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Ⅵ感觉偏好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Ⅶ特殊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第一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二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三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备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完整版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完整版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
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填报表人:与患儿关系:
(注:填报人指患儿父母或与患儿共同生活达两周以上的人)
本量表共列出患儿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57个项目,请在每项做“是”与“否”的判断,判断“是”就在每项标示的分数打“∨”符号,判断“否”不打号,不要漏掉任何一项。

(注: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L)和自我照顾能力(S))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简称ABC量表)是克鲁格等人(Krugetal.1978)编制,1989年北京医科大学杨晓玲教授将其引进并进行了修订,主要用于自闭症儿童的筛查。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ABC量表),由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
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项目,可归纳为5个因子:①感觉,②交往;⑧躯体运动,④语言:⑤生活自理。

其评分方法是按每项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而分别给评“1”、“2”、“3”、“4”分。

如第X项分值是“3”,所以,只要儿童有该项表现,无论症状表现轻重都评“3”分。

本量表项目数量适中,评定只需10一15分钟便可完成,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者使用无差异,其信度、效度均较好。

使用时,首先让家长根据孩子近期的表现,在ABC量表上每个项目的相应数字上画“√”,然后计算各分测验的分数和量表总分。

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31分,可怀疑为患有自闭症;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62分,可以诊断为患有自闭症。

孤独症儿童筛查ABC量表

孤独症儿童筛查ABC量表

孤独症儿童筛查ABC量表该量表是由 KRUG于1978年编制的,共列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症状57项,其中包含了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L)以及自我照顾能力(S)五个方面。

此表要求评分者与被评儿童至少共同生活3~6周,填写者为患儿的父母或与儿童生活至少半年以上的教师。

评分者对每一项作“是”与“否”的判断,“是”者在项目后相对应的分数上打“√”,“否”则不打“√”。

将所有“是“的项目分数合计,即得患儿该量表评定总分。

据杨晓玲1993年研究报告,总分31分(含31分)以上可作为孤独症筛查界限分,53分以上可作为孤独症诊断界限分。

下面就是ABC量表的具体内容,见表1。

号:儿童姓名:填表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请仔细逐条阅读以下各项目,若您的孩子有该项表现则请在项目后的格内的数字下划“√”;若无此项者则不划,方框或的数字不要划。

项目srblsⅠⅡⅢⅣⅤ1、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旋转或乱扔、揉等)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其大小、颜色或位置等的辨别能力差)7、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会性微笑,既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9、长时间地总拿着某件东西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11、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12、长时间摇摆身体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改变产生强烈的反应15、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无反应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不相符合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到盒子里)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感到是聋子)22、经常拍打手23、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24、主动回避别人的眼光,避免进行接触25、拒绝别人接触或拥抱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等不引起反应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是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30、常用脚尖站着或走路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32、不断地重复短句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4、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35、有撞头、咬手、打击头、脸等自伤行为36、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什么)37、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注:能指出5个以上则不勾)38、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交朋友、和小朋友来往)39、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住耳朵40、经常旋转碰撞物体41、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42、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注:达到或超过5个则划)43、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44、不是经常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穿衣服45、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46、一遍一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47、瞪着眼睛看人,好象要“看穿”似的48、重复别人的问话和回答49、经常不能意识到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不在意50、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来回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51、对周围东西喜欢触摸、嗅和/或尝、舔52、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53、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象缠在魔圈内(如走路一定要一定的路线,饭前或睡前或干什么以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等)54、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很快就弄坏了)55、在两岁以前就发现该儿童语言发育迟缓56、在日常生活中至少用15但又少于20个短句进行交往(住:不到15句也勾)57、长期凝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该儿童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请祥述:总分:分项分:ⅠⅡⅢⅣⅤ。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注意声音
0-6月
24
专心聆听音叉响声
5-6月
★25
专心聆听秒表
8-9月
▲26
听觉
辨别
别人叫自己名字时会作出反响,而对其它名字则没有反响
6-12月
27
聆听响板声及转向声源
7-15月
28
聆听哨子声及转向声源
7-15月
29
聆听摇铃声及转向声源
7-15月
30
辨别声音的长、短、强、弱、块、慢
24-36月
31
辨别生活中和自然界的种种声音
6-12月
10
牙齿的运动
6-12月
11



仿
模仿单音
模仿a、i、u
0-6月
12
模仿o、e、ü
6-12月
13
模仿b、p、m
6-12月
14
模仿h、d、t、g
12-18月
15
模仿k、f、l、s、ch、n、z、c
18-24月
16
模仿j、q、x、r、sh、zh
24-36月
17
模仿叠音词
模仿爸爸、妈妈
6-12月
不通过(F)——记0分,体现纵然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
题数_____ _____ _____
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
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孤单症儿童精细行动评估表
评估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评估日期
儿童年龄
岁月
岁月
岁月
评估员
序号
评估范畴
评估项目
评估记载
(P、E、F或X)
52
桌上推球10次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2 】孤单症儿童成长评估表》(试行)-学年姓名:性别:出诞辰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结合会康复部制河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中间填写解释1.《孤单症儿童成长评估表(试行)》应按照应用手册的请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停止,须填写《孤单症儿童成长评估记载表》.(康复练习时光达一学年以上的孤单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成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成果应用.)2.《孤单症儿童康复练习后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停止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停止进行评估.3.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依据儿童康复练习状态及评估成果据实填写,作为孤单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讨.目录1.孤单症儿童成长评估表1.1孤单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单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单症儿童精致动作评估表1.4孤单症儿童说话与沟通评估表1.5孤单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单症儿童社会来往评估表1.7孤单症儿童生涯自理评估表1.8孤单症儿童情感与行动评估表2.孤单症儿童成长评估记载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单症儿童成长情形剖面图2.1.2孤单症儿童情感行动表现图2.1.3孤单症儿童评估成果剖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单症儿童成长情形剖面图2.2.2孤单症儿童情感行动表现图2.2.3孤单症儿童评估成果剖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单症儿童成长情形剖面图2.3.2孤单症儿童情感行动表现图2.3.3孤单症儿童评估成果剖析表3.孤单症儿童康复练习后果评估表3.1孤单症儿童感知觉练习后果评估表3.2孤单症儿童粗大动作练习后果评估表3.3孤单症儿童精致动作练习后果评估表3.4孤单症儿童说话与沟通练习后果评估表3.5孤单症儿童认知练习后果评估表3.6孤单症儿童社会来往练习后果评估表3.7孤单症儿童生涯自理练习后果评估表3.8孤单症儿童情感与行动练习后果评估表4.孤单症儿童康复练习后果折线图一.孤单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代表不雅察项目▲——代表不雅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办法:经由过程(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央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固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请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反复指导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经由过程(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经由过程中央项未经由过程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二.孤单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代表不雅察项目▲——代表不雅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核儿童模拟才能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办法:经由过程(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央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固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请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反复指导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经由过程(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经由过程中央项未经由过程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三.孤单症儿童精致动作评估表★——代表不雅察项目▲——代表不雅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核幼儿模拟才能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办法:经由过程(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央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固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请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反复指导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经由过程(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经由过程中央项未经由过程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四.孤单症儿童说话与沟通评估表评分办法:经由过程(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央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固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请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反复指导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经由过程(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经由过程中央项未经由过程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五.孤单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办法:经由过程(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央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固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请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反复指导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经由过程(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经由过程中央项未经由过程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六.孤单症儿童社会来往评估表评分办法:经由过程(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央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固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请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反复指导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经由过程(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经由过程中央项未经由过程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七.孤单症儿童生涯自理评估表★——代表不雅察项目▲——代表不雅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办法:经由过程(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央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固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请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反复指导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经由过程(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经由过程中央项未经由过程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八.孤单症儿童情感与行动评估表★——代表不雅察项目▲——代表不雅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办法:没有(A)——孩子的行动是与其年纪相顺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动显著不顺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纪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动重度(S)——孩子的行动在强烈程度.性质.特色上显著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靠情感行动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稍微轻微Ⅱ情感懂得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稍微轻微Ⅲ情感表达与调节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稍微轻微Ⅳ关系与情感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稍微轻微Ⅴ对物品的兴致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稍微轻微Ⅵ感到偏好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稍微轻微Ⅶ特别行动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稍微轻微第一次评估:孤单症儿童成长情形剖面图孤单症儿童情感行动表现图孤单症儿童评估成果剖析表领域才能近况描写好坏剖析练习目标感知觉优势:劣势:第二次评估:孤单症儿童成长情形剖面图孤单症儿童情感行动表现图孤单症儿童评估成果剖析表领域才能近况描写好坏剖析练习目标感知觉优势:劣势:第三次评估:孤单症儿童成长情形剖面图孤单症儿童情感行动表现图孤单症儿童评估成果剖析表领域才能近况描写好坏剖析练习目标感知觉优势:劣势:孤单症儿童康复练习后果评估表一.孤单症儿童感知觉练习后果评估表备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练习项面前目今打“√”,表示此次练习的项目.2.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练习后果(显效.有用.无效)下打“√”,表示此项目标练习后果.练习前“中央反响项(E)”练习后评估为“经由过程(P)”为“显效”;练习前评估“未经由过程(F)”项目,练习后评估为“中央反响项(E)”则为“有用”;各项目练习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二.孤单症儿童粗大动作练习后果评估表备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练习项面前目今打“√”,表示此次练习的项目.2.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练习后果(显效.有用.无效)下打“√”,表示此项目标练习后果.练习前“中央反响项(E)”练习后评估为“经由过程(P)”为“显效”;练习前评估“未经由过程(F)”项目,练习后评估为“中央反响项(E)”则为“有用”;各项目练习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三.孤单症儿童精致动作练习后果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代表瞧瞧工程▲——代表瞧瞧或直截了当评估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截了当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尽管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代表瞧瞧工程▲——代表瞧瞧或直截了当评估工程●——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拟能力的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截了当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尽管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代表瞧瞧工程▲——代表瞧瞧或直截了当评估工程●——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拟能力的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截了当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尽管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尽管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尽管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尽管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代表瞧瞧工程▲——代表瞧瞧或直截了当评估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截了当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尽管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代表瞧瞧工程▲——代表瞧瞧或直截了当评估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截了当评估工程评分方法:没有(A)——小孩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习惯的轻度(M)——小孩的行为明显不习惯,但特别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瞧到这些行为重度(S)——小孩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_______________ 级不没有略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没有略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没有略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没有略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喜好题数_______________ 级不没有略微严重Ⅵ感受偏好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没有略微严重Ⅶ特不行为题数_______________级不没有略微严重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记录表第一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开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记录表第二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开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记录表第三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开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康复练习效果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练习效果评估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练习工程下打“√〞,表示此次练习的工程。

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
(1)内部一致性信度
2、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的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考察 了同一内容。同质性信度低时,即使各个测试题看起来 似乎是测量同一特质,但测验实际上是异质的,即测验 测量了不止一种特质。同质性分析与项目分析中的内部 一致性分析相类似。 几个计算同质性信度的公式:(1)库德-理查逊公 式(2)克朗巴赫α系数。对于一些复杂的、异质的心 理学变量,采用单一的同质性测验是不行的,因而常常 采用若干个相对异质的分测验制背景和目的 二、编制的理论依据 三、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 四、评估表的结构 五、评估内容 六、评估记录表的填写 七、评估与康复训练流程 八、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填写
一、编制背景和目的
• 1、编制背景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被忽略的许多疾病,
尤其是儿童的精神疾病,逐渐被发现并得到重视。 • 孤独症作为高发病种,其筛查、评估、训练、康复,更成
第二部分: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
一、评估(Assessment) 二、测量(Measurement) 三、量表(Scale) 四、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一、什么是评估?
评估(Assessment),又称“评量” 或“评定”,是指使用测验和其它测量手 段测量儿童成就和行为,并对所测量到的 数值予以价值判断,以便为教育性决定提供 依据。
(2)项目效度
• 区分度: 心理测量学中的专有名词。区
分度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 一,是在编制测验时筛选题目的依 据。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多大程度 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也即 题目的鉴别力。区分度越高,越能 把不同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开来,该 道题目被采用的价值也就越大。
(3)校标效度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又可简称为ABC量表。

全部量表包括57个题目,每项选择依次从0~4分为五等,其中0分表示该事件不发生,4分则表示这个事件在该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其余类推。

当总分累加达到53分为临界,大于67分则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序项目分组评记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12 长时间摇摆身体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22 经常拍打手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30 常用脚尖走路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32 不断地重复短句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37 不能指出 5 个以上物体的名称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42 一天只能提出 5 个以内的要求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45 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47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48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50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51 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tion B观察项目:在参与当面访谈的孩子中, 阳性率为19.35%(6/31)。 CHAT-23自填问卷加上Section B的阳性预测值为
50%(2/4*)。美国M-CHAT自填量表加后续访谈的阳 性预测值为57%[14]。
进行孤独症筛查的可行性
CHAT-23自填问卷填写:由家长完成,约5-10分钟 批改评分可由各级医务人员完成,时间小于2分钟 (社区医院)
随访
CHAT-23 Section B进一步筛查
阳性 确诊
正常或不能确诊
进一步评估(2)
列为康复干预 对象
注:(1) 香港CHAT-23筛查问卷 (2) 进一步评估:DSM-IV关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智力测定(DST[15]),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气质问卷
诊断标准
• CHAT-23阳性诊断标准: 1)自填问卷阳性标准:“总23项中≥6项阳性”或“7 项核心项目中≥2项阳性”(核心项目为第2,5,7,9, 13,15,23题)为初筛阳性; 2)Section B观察项目阳性标准:总4项中≥2项阳性 • 孤独谱系障碍诊断标准根据DSM-IV相关诊断标准。 • 对随访儿童的智力评估方法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 DST[15],得出儿童各能区的相应智龄。
CHAT-23 Section B 当面访谈 31人
阴性 25人 阳性 6人
DST智测
进一步评估及智测
有孤独症倾向 2人
正常 20人
语言发育落后 7人 其中4人智龄15月
MR 2人
列为重点随 访对象
电话随访 9人
自填问卷的效度
根据香港CHAT-23筛查[13],CHAT-23自填问卷 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9和0.651
外谨慎
谢 谢!
建立专科病史 列为随访干预对象
自填问卷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父母文化程度 填写人文化程度*
教养方式差异 对孩子沟通行为的忽视
对问卷项目的理解差异
依从性差
二级筛查工具
STAT(The screening tool for Autsim in Two-Year-Olds)。
针对四个能区十二个互动活动来发现孩子早期的 社会沟通行为
0.784 0.941
0.946 0.886
0.606 0.466
达到以上任意 一项标准
48
56
0.941
0.884
0.462
CHAT-23自填问卷及Section B在 社区人群中的阳性预测值
CHAT-23自填问卷:社区筛查中阳性率达12.0%( 58/484)。
CHAT-23自填问卷的阳性预测值为8.0%(2/25*)
阴性
二级或三级医院儿保科 进一步筛查
阳性
正常
三级医院专科医生 进一步评估
异常
任何通过筛查, 但非专科医生、 教师或家长怀疑 ASD的孩子
建立专科病史 列为随访干预对象
孤独症筛查量表的选择
一级筛查工具
用于在普通人群中发现ASDs可疑人群 CHAT、 M-CHAT、CHAT-23、PDDST-ⅡPCS Denver Modification、CAST
SCQ量表总分
SCQ
• 7.2%的孩子总分超过15分,可以认为在正常人群中运
用SCQ量表会存在假阳性。
•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发现可能是由于SCQ量表以 15份为截断值的特异度偏低所致。 • 在本研究中虽然年龄、问卷填写人没有对总分产生显 著影响,但是2-3岁组儿童的SCQ量表分数比4-6岁组高

Section B观察项目:由经培训的人员完成(专科 医生,医学生或护士),约5-10分钟。(二级或三 级医院的儿童保健科)
本次筛查中,CHAT-23自填问卷的灵敏度为0.941, 特异度为0.884,阳性预测值为0.462。CHAT-23自 填量表加上Section B的阳性预测值为50%。

筛查流程图
相关。
以SCQ量表总分15分作为截断值, SCQ量表区分PPDs(包括ASD)和其他疾病的灵敏度为 0.85,特异度为0.75。
SCQ
运用SCQ量表在学龄前期普通人群中进行ASDs
的筛查,初步探索SCQ量表在一级筛查中的应用
情况 描述SCQ量表分数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评定年龄、性别、问卷填写人差异对SCQ量表 分数的影响
香港CHAT-23: 孤独症组全部阳性,对照组7名阳性 灵敏度1.0,特异度0.75
美国M-CHAT: 孤独症组全部阳性,对照组15名阳性 灵敏度1.0,特异度仅0.46
筛查流程
CHAT-23问卷(1)初 步筛查
阴性 阳性 阴性
研究对象: 上海市卢湾区儿童 年龄18月-24月
可能或确实 未患病者
本次研究中阳性回答率较高的问题(7、8、11、12、13、 16)主要集中在R领域。
SCQ
• 本次研究SCQ量表总分的平均分为8.74,范围为0~20,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在正常人群中SCQ量表总分呈近似正 态分布。
12
10
8
6
频 数 %
4 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筛查流程及结果概图
CHAT-23自填问卷初 步筛查 484人(覆盖率90.5%)
阳性 58人 阴性 426人
填写方式: 当场填写103份 寄信填写302份 电话访问填写79份(缺少基本信息) 拒绝/未参与随访 27人* *其中2人电话询问问卷 仍为阳性,其余25人电 话询问问卷为阴性
可能或确实 未患病者
SCQ
根据ADI-R,SCQ量表问题2-问题40可分为三大领 域(S、C、R):
S领域:社交互动领域(Social interaction domain) C领域:沟通领域(Communication domain)
R领域:重复及刻板的行为模式领域(Restricted, Repetitive,Stereotyped Patterns of Benavior doma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级筛查工具
用于在ASDs可疑人群中排除其他发育障碍协 助诊断 ASDS、ABC、ASSQ、CARS、GADS、GARS-2 KADI PDDST-Ⅱ,ACSC、STAT、SCQ、ASQ
筛查量表
CHAT(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英国):SectionA由 9项问题组成,父母填写;Section B由5项问题组成,专业人员 观察。针对18个月的儿童。 M-CHAT(美国):23项(其中包括CHAT SectionA的9项),父母 填写。诊断标准:“23项中3项阳性”或“6项核心项目中2项阳 性”。针对16-30个月儿童。 CHAT-23(香港):包含M-CHAT问卷汉化版和CHAT Section B观察 项目。诊断标准:“23项中6项阳性”或“7项核心项目中2项阳 性”及“Section B中前4项有2项阳性”。针对18-24个月儿童 。
探讨正常人群中是否存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特
征表现。
各幼儿园问卷回收情况及 初筛阳性情况
幼儿园 回收问卷数 初筛阳性问卷数
(回收率)
1 314(73.2%)
(初筛阳性率)
19(6.0%)
2
3 4 总计
207(76.1%)
159(88.8%) 187(77.9%) 867(77.6%)
22(10.6%)
筛查量表
筛查量表 CHAT(英国) M-CHAT(美国) CHAT-23(香港)问卷 观察 灵敏度 特异度
0.38–0.65(低) 0.98–1.0(高) 0.998(高) 0.99(高) 0.74(中等) 0.94(高) 0.65(低) 0.91(高)
预试验
8名孤独症儿童 28名非孤独症儿童(年龄在16-30月,其中有3名 精神运动发育落后)
孤独症筛查的意义
早期筛查 早期诊断 早期康复训练
扩大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
形成合适、完善的孤独症患儿康复指导公共
服务体系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孤独症筛查模式的探索
正常儿童
阴性
社区医院 筛查问卷初步筛查*
阳性
*在儿童18月常 规体检时进行
回归正常 儿童 必要时24 月常规体 检时再次 填写筛查 问卷
样本量估计:病例组30人,非病例组350人
实际病例组51人,非病例组482人(社区筛查 对象除外2名有孤独症倾向儿童)。
自填问卷的效度及在实验人群中 阳性预测值
阳性标准 总23项中≥6 项阳性 7项核心项中 ≥2项阳性 病例组 (51人) 40 48 对照组 (482人) 26 55 灵敏度 特异度 PPV
11(6.9%) 10(5.3%) 62(7.2%)
初筛阳性进一步随访
• 62名初筛阳性,经进一步检查:2名疑为ASD;
1名特发性语言障碍;余59名正常
• 在867名学龄前期儿童中,共发现2名疑似孤独
症谱系障碍患儿,疑似患病率为2.3/1000。
• 而初筛问卷中共有62份问卷阳性,SCQ量表的
初筛阳性预测率为3.2%(2/62)。
孤独症筛查和筛查量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徐 秀
孤独症筛查的重要性
孤独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的变迁
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尚未明了
遗传主导、环境改变表型
孤独症的诊断现况:自由诊,年龄偏大
孤独症的治疗研究:尚无药,但可治
早期合理系统化干预训练,绝大部分儿童会有不 同程度改善,一部分孩子可能获得基本痊愈或基本 具备自主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痊愈”率为 3%-25%)
正常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