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指国家认定的在畜禽遗传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科学、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畜禽品种名录。
经过专家组织评审和各地区代表审定,列入名录的畜禽品种在我国具有较高的繁育和遗传背景,对于畜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大国畜牧养殖的我国,畜禽资源一直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激发畜禽资源的潜力,促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部门首先要着眼于国家畜禽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保护需求,根据畜禽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开展甄选工作,结合相关科学研究和实验数据,鉴定出具有科学、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畜禽品种。
这其中包括了家禽、家畜以及其他特定种类的畜禽资源,如鸡、鸭、猪、牛、羊等各类动物。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畜禽资源的分布特点。
在保护名录的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需结合各地畜禽资源的特色和区域养殖的需求,保证名录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确保名录中涵盖了各类畜禽资源的重要品种。
为了保障名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关部门还需要邀请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学者参与评审工作。
这些专家将根据畜禽品种的繁育历史、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定,确保名录中所列出的品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终确定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将成为我国畜禽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也将主要面向名录内的畜禽品种,以及对其保护和利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实践推广。
名录中的畜禽品种也将成为相关产品认定和商业利用的重要基础,从而推动畜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畜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畜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畜禽资源保护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名录内容,保障畜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畜禽保种实施方案

畜禽保种实施方案畜禽保种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繁殖措施,保护和提高畜禽的品种质量,以确保畜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为了有效实施畜禽保种工作,制定和执行科学的畜禽保种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建立健全的畜禽品种资源档案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畜禽品种资源档案,包括各类畜禽的种源、遗传背景、生长发育特性、疾病抗性等相关信息。
这些档案将为畜禽保种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科学选育和管理畜禽品种。
二、加强畜禽品种遗传改良在畜禽保种实施方案中,要加强畜禽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通过选择优良的遗传资源,进行人工配种和杂交育种,培育出更适应环境、生长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提高畜禽的遗传质量。
三、加强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的饲养管理对保种工作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畜禽的生存率和繁殖率。
因此,在畜禽保种实施方案中,要加强对畜禽饲养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推广科学的饲养技术,提高畜禽的饲养水平。
四、加强畜禽疾病防控畜禽疾病是威胁畜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畜禽保种工作的重要问题。
要加强畜禽疾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畜禽的健康和生产。
在畜禽保种实施方案中,要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五、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畜禽保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禁止非法捕捉和销售野生畜禽,保护好现有的畜禽品种资源。
同时,要加强对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畜禽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加强畜禽保种工作队伍建设畜禽保种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要加强对畜禽保种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同时,要加强畜禽保种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畜禽保种工作的重视度。
综上所述,畜禽保种实施方案是保障畜禽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禽保种方案,并加强实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畜禽资源,促进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实畜禽种业振兴根基

前沿纵谈262022.16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基因能够繁荣一个产业。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没有种质资源,再先进的育种技术,也不能凭空育出新品种。
站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定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把加强资源保护列为五大行动的首要行动,强调要打牢种质资源基础,做好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工作,切实保护好、利用好。
畜禽遗传资源是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良品种的“源头活水”,关系着畜产品稳产保供安全。
切实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努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夯实畜禽种业振兴根基。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我国畜牧业历史悠久,多样化的地理、生态和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之广大劳动者的长期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有33种畜禽共984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565个(占57.4%)、培育品种263个(占26.7%)、引入品种156个(占15.9%),约占世界总量的九分之一。
同时还有参照畜禽管理的400多个蜂和蚕品种。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种质特性各异,特别是在繁殖性能、适应性、抗逆性、耐粗饲、产品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如二花脸猪创造了窝产仔数42头的世界纪录,清远麻鸡等三黄鸡肉质鲜美香醇,北京鸭是世界上大型肉鸭主导品种等等,还有一些品种资源具有优异的产绒性能和医用药用、竞技观赏价值,是一座珍贵的基因宝库,为世界畜禽育种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表现为:资源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保护能力不足,资源灭失风险加大,鉴定评价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开发利用不足等,如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将动摇种业振兴根基,影响畜产品保供安全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2021年7月9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要求集中力量破难题、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实畜禽种业振兴根基□□于福清ⅠⅠ“敢为天下鲜”的清远麻鸡是广东的优质鸡种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前沿纵谈272022.16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要求“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保护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

O,畜 牧业 拿 什 么 去 参 与 国 际 近 期 在石 家庄 召开 的 全 同 畜 性 。我 国是 畜 禽 遗 传资 源最 丰 富 WT
禽 品种 资 源保 护 与 管理 工 作 会 议 的 国家 之一 ,但 到底 丰 富到 什 么 市 场竞 争 , 要打造 我 们 自 己的 品 上, 有关 专 家 、 者 对我 国畜 禽 品 程 度 , 们 目前还 回答 不 出来 , 学 我 也 牌 ,就 是 要 拿地 方 的特 色 畜 禽品 种 资 源 的 流 失 、 少 、 临灭 绝 , 就是 说对 畜 禽遗 传 资源 的认 识 还 种 资源 优 势 去 占领市 场 。随着 集 减 濒 只看 到表 面现 象 , 各 品 约 化 、 对 无不 表 示极 大 的担 忧 。大 家 深 刻 很 肤 浅 , 规模 化进 程 的 加快 , 去 的 过 地 感 到 ,当前 我 同 、 产性 能 、 几 十 年 发 达 国 家 从 实 用 主 义 出 生 保 护 的形 势非 常 严 峻 ,任 务 相 当 适 应 性上 , 很少 掌握 其 内在 特 性 、 发 , 留 了那 些 生 长 快 、 本 低 、 保 成
后 ,确认 :0世纪 的 10 内, 2 O年 全 是一些畜牧 业发达 国家大量输 出 内 渡 过 , 各 种 器 官 和 组 织 还 没 有 世界 已经 有超 过 10 00个品 种 灭
一
些优 良一 种和商品配 套系 的家 充分 发育就被 屠宰 ,所 以产出来
绝 , 且 这 一 状 况 还 在 继 续 恶 化 。 畜和家禽 .来与发展 中同家包 括 的 肉 和 肉 制 品 很 难 具 有 传 统 肉制 而 目 前 .在 全 球 动 物 基 因 资 源 数 据 中国的地方 良种进行 杂交 .甚至 品的风 味。尽管 从化学成分 上看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
1999年不完全调查结果表明, 1999年不完全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外来种的 年不完全调查结果表明 大量引进、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引进、生态环境恶化、人类过分利用等 因素,畜禽种质资源的状况甚忧:37个品种 因素,畜禽种质资源的状况甚忧:37个品种 为受严重威胁;35个品种为受较大威胁 个品种为受较大威胁; 为受严重威胁;35个品种为受较大威胁;14 个品种受到威胁。 个品种受到威胁。 虽然我国品种资源丰富, 虽然我国品种资源丰富,目前面临着严峻的 考验。 考验。
品种资源
价值
战 略 价 值 经 济 价 值 科 学 价 值 历 史 文 化 价 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界畜禽品种资源
世界上有40多个畜禽种类, 4500个畜禽品 世界上有40多个畜禽种类,共4500个畜禽品 40多个畜禽种类 种。 世界上约有19.6 19.6亿人口部分或全部的日常需 世界上约有19.6亿人口部分或全部的日常需 要均依赖于各种畜禽。 要均依赖于各种畜禽。 在食品和农牧业生产中,畜禽以肉、 在食品和农牧业生产中,畜禽以肉、蛋、奶、 畜力和有机肥等形式满足人类30% 30%~ 毛、畜力和有机肥等形式满足人类30%~40% 的需求。 的需求。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基本概念
物种
物 种 内 能 相 互 繁 殖 具 有 一 个 基 因 库 与 其 他 种 生 殖 隔 离
品种
人 工 选 择 的 结 果 特 殊 的 生 产 用 途 畜 牧 生 产 学 概 念
品系
个 体 分 散 或 集 中 适 应 不 同 地 理 环 境 遗 传 物 质 更 加 纯 合
品种的分类
培育程度 生产力类型
原 始 品 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三章 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第四章 畜禽养殖第五章 畜禽交易与运输第六章 质量安全保障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八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第五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六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第八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
(完整版)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我部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62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一、猪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二、鸡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山鸡、清远麻鸡、藏鸡、矮脚鸡、浦东鸡、溧阳鸡、文昌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边鸡、金阳丝毛鸡、静原鸡、瓢鸡、林甸鸡、怀乡鸡、鹿苑鸡、龙胜凤鸡、汶上芦花鸡、闽清毛脚鸡、长顺绿壳蛋鸡、拜城油鸡、双莲鸡三、鸭北京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建昌鸭、金定鸭、绍兴鸭、莆田黑鸭、高邮鸭、缙云麻鸭、吉安红毛鸭四、鹅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太湖鹅、兴国灰鹅、乌鬃鹅、浙东白鹅、钢鹅、溆浦鹅五、牛马驼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甘南牦牛、独龙牛(大额牛)、海子水牛、温州水牛、槟榔江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郏县红牛、巫陵牛(湘西牛)、帕里牦牛、德保矮马、蒙古马、鄂伦春马、晋江马、宁强马、岔口驿马、焉耆马、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阿拉善双峰驼六、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阿拉善型、二狼山型)、小尾寒羊、中卫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笔料毛型)、乌珠穆沁羊、同羊、西藏羊(草地型)、西藏山羊、济宁青山羊、贵德黑裘皮羊、湖羊、滩羊、雷州山羊、和田羊、大尾寒羊、多浪羊、兰州大尾羊、汉中绵羊、岷县黑裘皮羊、苏尼特羊、成都麻羊、龙陵黄山羊、太行山羊、莱芜黑山羊、牙山黑绒山羊、大足黑山羊七、其他品种敖鲁古雅驯鹿、吉林梅花鹿、中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福建黄兔、四川白兔附件:公告2601.CEB。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介绍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种质资源的意义种质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繁殖和改良的种子、种苗以及饲养畜禽用的种群。
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对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兽禽品质,改善农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国家政策与法律我国重视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做了相应规定。
国家制定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法,明确了畜禽种质资源的所有权、保护措施、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设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加大对畜禽品种改良的投入等。
三、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1. 建立健全的收集与登记制度对于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收集与登记制度。
这一制度应当包括对于各类畜禽品种的信息收集、种群数量统计以及种质资源的登记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些资源。
2. 建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为了确保畜禽种质资源的安全存放,可以建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这些基地应当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
同时,基地也可以成为畜禽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中心,加强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
3. 推进科技创新与研发科技创新与研发是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升畜禽品种的适应性和改良程度,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益。
此外,科技创新还有助于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种质资源的利用方法1. 定向培育优质品种通过利用畜禽种质资源,可以定向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需求的优质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能够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2. 引进外来优良基因在利用种质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外来优良基因,进行基因交流与改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一、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物种、类群齐全,而且种质特性各异。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牦牛、独龙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兔、梅花鹿、马鹿、水貂、貉、蜂等20个物种,共计576个品种(类群),其中地方品种(类群)426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74%;培育品种73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12.7%;引进品种77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1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几年来,为满足人民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我国相继引进了大量的外来高产品种杂交改良国内地方品种,受外来高产品种强烈冲击,我国畜禽品种数量逐渐减少和消失的问题日渐突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畜禽品种资源普查结果证实,我国已灭绝的品种有10个,濒临灭绝的品种8个,数量减少的有20个。
据1996-1998年对全国17个省331个地方畜禽品种动态信息资源调查显示,有50个畜禽品种(或类群)濒危,9个品种(或类群)濒临灭绝,7个品种(或类群)已经灭绝。
这种趋势随着近年大量引种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剧,估计至少有30%的畜禽遗传资源处于灭绝的高度危险之中。
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满足未来不可预见的重要基因库,它的任何一点利用都可能在类型、质量、数量上给肉、蛋、奶和毛皮等生产带来创新。
因此,为了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满足人类社会对畜禽产品种类、质量的更高的需求,加强对现有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概况1、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健全机构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随后农业部出台了《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不少省(区、市)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为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为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我部专门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规划,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并为这些品种确认了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区)。
一些地方也相应成立了畜禽品种资源管理机构,并按照分级保护的原则,明确了重点保护畜禽品种名录。
对于推动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管理工作,保护畜禽遗传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1年,农业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管理会议。
齐景发副部长就我国品种资源的现状、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资源保护的方针、目标等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后农业部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要抓紧制定畜禽品种保护计划和措施。
要高度重视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保种、育种水平,要做好保种的科研和开发工作。
2、初步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体系我国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五十年代就建立了一批种畜禽场;八十年代,国家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场和种公牛站。
“八五”期间,我部又确认了83个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对一些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各省、地、县根据当地的品种优势和特点,也建立了一批地方种畜禽场,划定保护区,制定保种方案和进行良种登记,有计划地开展了保种选育工作。
“九五”期间,国家启动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重点进行增加活畜数量及完善相应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分别在北京和江苏建立了国家家畜和家禽品种基因库,保存了一批原始品种和种质素材。
初步建立了畜禽资源保护体系,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3、开展资源调查、保种技术研究等基础性工作1976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出版了5部《中国畜禽品种志》。
1995年又对西南、西北的偏远地区进行了一次补充调查。
2001年开始启动畜禽品种资源动态信息调查项目,对全国畜禽品种资源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畜禽资源调查为制定有关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政策,制定畜牧业整体发展规划,开展国际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近20年,国家加强了畜禽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开展了部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和遗传距离测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在畜禽系统保种理论和保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我国开展畜禽品种资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4、推进畜禽品种资源的选育和开发利用为使我国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重点抓了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
近20年来,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手段,选育了一大批专门化品系和新品种,涌现了一批由育种、生产、加工企业为一体的畜禽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使许多畜禽地方品种的主要优良性状得以保持,生产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三、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情况从1995年开始,国家启动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根据“重点、濒危、特定性状”的保护原则和急需保护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国家财政每年拨专项经费用于全国家养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
承担实施的单位涉及有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国家基因库和科研院校等单位。
从1998年开始,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截止到2002年共投入5734万元。
八年共实施了185个保护项目,其中扶持畜禽品种保护162个,占项目总数量的87.6%;扶持种质资源动态监测和种质资源评估与鉴定的为23个项目,占项目总数量的12.4%。
在扶持畜禽品种保护中猪品种27个、家禽品种24个、牛品种14个、羊品种15个、特种动物品种9个。
(一)项目成果1、实行抢救性保护,紧急抢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畜禽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实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以来,紧急抢救了独龙牛、渤海黑牛、荷苞猪、马身猪、鹿苑鸡、斗鸡、中华蜜蜂等19个濒临灭绝畜禽品种。
鹿苑鸡是我国华东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品种,数量极少,仅散养在个别农户家里,构成濒临灭绝物种。
当江苏家禽所(国家家禽基因库)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得知农户将要把最后一批鹿苑鸡处理掉时,连夜赶往农民家中收购,使鹿苑鸡这一珍稀地方品种得以保存,避免了一个优秀遗传物种的消失。
产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流域的独龙牛,是一种仍处于半野生半家养状态的珍稀牛种资源,独龙牛具有体型较大、肉质好、屠宰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但数量极少,据1986年统计,总数只有77头。
实施保种项目后,国家、省、地区拿出专项资金对这一珍贵资源进行恢复和保护,贡山县派出得力的业务技术骨干在独龙江乡的巴坡和茨开镇的九木当建立了独龙牛保种区,组建了106头牛的核心群。
目前独龙牛数量已从保种初期的77头,发展到2000年的1060头,增加了近千头,这为保护区的数量扩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本品种选育,增加了地方品种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性能通过专项资金的扶持,不仅使被保护品种资源得到很好的保存,而且通过本品种选育,使地方品种优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南溪县以四川白鹅育种场为核心,实行“鹅场+农户”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了核心群、扩繁群和商品群三级良繁体系,使四川白鹅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
实施保种项目以来,四川白鹅饲养量大幅度增长,1997年全县出栏商品鹅64万只,2002年出栏达到504.5万只,增长了5倍多。
分布在山东西南地区的小尾寒羊,具有四季发情,高繁殖力的特性。
20世纪60年代由于盲目引种杂交,使品种数量急剧下降。
到20世纪80年代初其数量已接近灭绝的边缘。
此后,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和梁山县建立保种场和保护区,进行小尾寒羊保护,群体数量得到大幅增长。
目前,每年从小尾寒羊主产区调往全国各地种羊达100多万只,为当地农民创造经济收入近5亿元。
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长期坚持选育,绒山羊的产绒量80年代为每只200~300克,到2002年产绒量已提高到550~600克以上,增长了1倍多;羊绒的细度也由过去的16微米降到15微米以下,为提高我国羊绒生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开发利用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使我国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重点抓了地方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
近年来,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手段,选育了一大批新品种(配套系),1996-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共有26个。
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我国地方畜禽品种为基本素材培育而成的。
畜禽品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了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和特色化,为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做出重要的贡献。
江苏省太湖猪育种中心利用我国高繁殖力的地方品种太湖猪,培育了产仔多、日增重快、瘦肉率高、肉质优良、口味鲜美的苏太猪,生产性能和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苏太经产母猪平均产仔达到14.72头,达到90千克的日龄为178天,90千克的屠宰率为72.85%,瘦肉率为55.98%。
目前种猪已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的农民和消费者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洲白山羊(笔料毛型)、乌珠穆沁羊、同羊、西藏羊(草地型)、西藏山羊、济宁青山羊、贵德黑裘皮羊、湖羊、滩羊、雷州山羊;⑹牛(15个):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独龙牛(大额牛)、中国水牛(山区水牛、富钟水牛、西林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⑺其他品种(5个):中蜂、阿拉善双峰驼、关中驴、百色马、蒙古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