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8分)1.5( )=20÷50=( ):100=( )(填小数)2.如果34a =45b (a ≠0,b ≠0),那么b :a =( )。
3.从30的因数中选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
4.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72,一个内项是12,另一个内项是( )。
5.走同一段路,甲用了2小时,乙用了3小时,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
6.在7:4=28:16中,内项增加4,要使比例成立,外项7应该乘( )。
7.已知m n=a (m ≠0,n ≠0),当m 一定时,n 和a 成( )比例关系;当n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
8.—张图纸的比例尺是60:1。
如果在该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72cm ,那么它的实际长度是( )cm 。
9.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250m 、宽100m 的长方形,小明按一定的比将操场画在一张图纸上,长画了10cm ,他所用的比例尺是( ),按此比例尺宽应画( )cm 。
而小亮选用的比例尺是,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显然,( )画的操场大一些。
10.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cm ,高是9cm ,把它按1:3的比缩小,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cm²。
11.根据4×7=2×14,在能组成的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比例是( )。
二、判断。
(每题2分,共10分) 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关系。
( ) 2.图上距离总是小于实际距离。
( )3.今年,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5,所以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成正比例。
( )4.把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按1:4的比放大。
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练习题一、填空题。
1、在2.4:1.6=60:40中,1.6和60是比例的(),2.4和40是比例的()。
2、根据1.2×2=0.6×4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5,一个内项是0.4,另一个内项是()。
4、如果用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k表示一定的数,那么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是()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是()。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它是()比例尺,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km,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如果从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cm,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km。
6、图上用1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75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7、大、小两个圆的直径之比是5:2,它们的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
8、把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三、解答题。
(1)购买甲种练习本的数量和总价成()比例,乙种也成()比例。
(2)从图中可看出,买5本甲种练习本要()元,2.8元可以买()本甲种练习本。
(3)从图上看,哪种练习本便宜些?四、解比例。
1 2:x=16:252.6:0.7=5.2:x 4.81.6=12x:96=3:24五、解决问题。
1、一个手机零件,实际长3mm,在一幅设计图上量得长9cm,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学校游泳池是长25米,宽8米的长方形。
按照2001的比例尺,画出它的平面图。
3、把一块长与宽的比为7:2的长方形晒谷场,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已知这张图的周长是90厘米,这块晒谷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4、甲、乙两地相距440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用比例解),把这个操场5、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00米,长与宽的比是53画在比例尺是1的图上,宽应画多少厘米?10006、兄弟俩在玩跷跷板,哥哥体重30kg,坐的地方距支点10dm;弟弟体重20kg,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的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
A. 5千米B. 50千米C. 150千米D. 500千米2.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反比例的是()。
A. 小明从学校走路回家,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B.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C.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3.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 x+y=10B. x= yC. y=(x>0)4.下列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2:3B. :C. 3:2D. :5.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6.下列式子中,是比例的是()。
A. 5:7=15:21B. 3.6:2.4=40:30C. :4=3:D. : = :7.下面关系式()中的x和y成反比例(x≠0)。
A. B. 3x=y C. D. =3 8.小明做20道数学题,做完的题数与没有做的题数()。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9.市政府要建一块长600米,宽600米的长方形广场,画在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选用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比较合适?()A. 1:2500B. 1:3000C. 1:4000D. 1:4000000 10.下面()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A. 6:3和8:5B. 0.2:2.5和4:50C. :和6:4D. 1.2:和:5 11.圆的周长和半径()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12.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其中一个轮子的直径是6分米,当另一个轮子转一周时,它要转3周,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分米.A. 2B. 3C. 6D. 18二、填空题13.如果6A=B,那么A与B成________比例。
14.将等式8×0.6= × 改写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________和________。
15.根据3.5×8=4×7写出两个比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题五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题(五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练习一1、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2∶9,也就是公鸡占总只数的( ),母鸡占总只数的( ),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 ),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 )。
2、一批货物按2∶3∶4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去运,甲队运这批货物的( ),丙队比乙队多运这批货物的( )。
3、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4、把30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
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5、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6、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32,运来梨和苹果各多少筐?7、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8、把一根长8米的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9、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甲段长4.8米, 乙段长多少米?10、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长4.8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11、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比甲段短1.6米, 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12、商店运来一批洗衣机,卖出24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的比是3∶5,这批洗衣机一共有多少台?13、雏鹰假日小队的同学分3组采集蓖麻籽,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的工作效率之比是12∶11∶7,第一小组采集蓖麻籽36千克,第二、第三小组各采集蓖麻籽多少千克?14、已知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43,甲数是80,则乙数是多少?15、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
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16、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
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17、用3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要求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8、已知A 、B 、C 三个数的比是2∶3∶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19、把54本图书分给三个组,A 组的和B 组的以及C 组的相等,A 、B 、C 三个组各分得图书多少本?20、水果店运进梨和苹果的筐数比是3∶2,当只卖出15筐梨后,苹果的筐数占梨的。
第四单元 比例(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带答案)

第四单元比例(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7:8和14:16B.3:0.5和5:0.3C.3:1和0.6:0.2 2.能与18:15组成比例的是( )。
A.6:30B.15:16C.0.25:13D.5 :63.x、6、3、2是比例中的项,x为( )A.9B.1C.-1D.9或44.下列图形中,将图(1)按1:2画出来的是( )。
A.A B.B C.C D.D5.一个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将它画在1:1000的图纸上,图纸上篮球场的面积与下列( )的面积最接近。
A.课桌桌面B.数学书封面C.教室地面D.橡皮底面6.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B.订阅《小学生周报》的总价和数量C.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D.从武夷山东站到福州北站,列车行驶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7.与14:16能组成比例的是( )A.16:14B.13:12C.12:13D.2:38.每包盐1.2元.小明的妈妈买盐的包数和用的钱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判断题9.如果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 )10.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 )11.黑兔只数比白兔只数少20%,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成反比例。
( )12.一条2.5千米长的飞机跑道,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000的图纸上,这条飞机跑道长0.5厘米。
( )三、填空题13.判断下面的两种量,哪些不成比例,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14.下面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路程一定,骑车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时间.成 比例.15.在一幅地图上标有,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如果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广元到雅安的图上距离是13.8cm,那么广元到雅安的实际距离是 km。
16.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 ,在1.8:6,0.6:0.2,2.1:7,1.2:2选择其中两个比写成比例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比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A.z直线B.曲线C.折线2.甲种纸3角钱买4张,乙种纸3张要4角钱,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A.4:3 B.3:4 C.9:16 D.16:93.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A.1:8 B.1:32 C.1:16 D.无法比较4.3千克水和3克药粉配成药液,药粉和水的比是()A.1:1 B.100:1 C.1:1000 D.1:10015.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后项乘以,前项不变,则新的比值是.()A.1B.C.6.若两个数的比是3:4,当前项加上12时,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A.扩大4倍B.加上16 C.加上207.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8:3,甲数比乙数少9,丙数是()A.3 B.7 C.8 D.98.小红的妈妈从超市用15元买了4千克苹果,苹果的总价与数量的比是()A.15 B.15:4 C.4:15 D.3:49.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它们的面积比是()A.4:3 B.8:6 C.16:910.一杯盐水,含盐率是15%,盐和水的比是()A.3:20 B.3:17 C.17:311.化简比的依据是()A.比的意义B.比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基本性质的D.商不变的规律12.某果园种植的苹果树和桃树的棵树之比是3:10,则苹果树与与两种数棵树总数的比是()A.3:10 B.10:3 C.10:13 D.3:1313.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A.3:4 B.7:5 C.5:7 D.8:614.育才中学,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女生占总人数的()A.10:9 B.10:19 C.15.有甲、乙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中倒出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A.5:4 B.6:5 C.5:3 D.7:5二.填空题(共4小题)16.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17.一项工程,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和已完成的比是.18.0.6==18÷=:10=%19.÷12=1:=成=0.5=%三.简答题(共9小题)20.六年级有学生42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9,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21.伦敦奥运会一块金牌的黄金含量与金牌总重的比为6:412.一块金牌总重412g,302块金牌需要黄金多少克?22.解比例.①0.7:18=21:x②=③1.5:2.5=12:x④:=:x⑤=⑥=.23.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0名,男女婴儿数量之比是51:49,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多少人?24.一条路已经修好了80千米,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1)铁路总长多少千米?(2)还有多少千米没修?25.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了一部分,这时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共多少页?26.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表:每天开饭人数/个012345678…购买蔬菜的数量/千克00.51 1.52…(1)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上面的表格.(2)根据表中的数在下面图中描出对应的点,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3)上面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如果成,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7.图书馆共进两批图书,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如果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图书馆这两批图书共进了多少本?28.小明家六月份收入5000元,给小明买衣服花了150元,给小明买书的钱与买衣服的比是3:5,其余的钱存入银行.(1)小明买书花了多少元?(2)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执行的银行存款利率 5.40%计算,小明家其余的钱存入银行三年,到期后,应得税后利息多少元?29.实践活动:旗杆有多高?操场上,同学们正在阳光下测量竹竿、木棒的高度以及它们影子的长度,测量数据如下表:实际高度(m)影长(m)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竹竿120.5竹竿2 1.60.4木棒110.25(1)计算并填写表格;(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3)根据你的发现想一想,如果这时同学们测出旗杆的影长是 3.2 米,那么旗杆的实际高度应是米.30.湖滨新区两个学校教师流动,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7:3,如果从甲学校调出30人到乙学校,那么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3:2,问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多少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6?玉溪模拟)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A.z直线B.曲线C.折线【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专题】综合填空题;比和比例.【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它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解答】解: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的图象是一条曲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图象的特点,属于基础题.2.(2016春?南通期中)甲种纸3角钱买4张,乙种纸3张要4角钱,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A.4:3 B.3:4 C.9:16 D.16:9【考点】比的应用.【分析】本题只要先求出这两种纸的单价是多少,就能求出甲乙两种纸的单价比.【解答】解:(3÷4):(4÷3),=,=9:16,答: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9:16.故选:C.【点评】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3.(2016秋?昆明期中)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A.1:8 B.1:32 C.1:16 D.无法比较【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说明含糖率为×100%≈5.9%;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糖水中的含糖率不变,也就是糖与水的比仍然是1:16.【解答】解: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糖水中糖与水的比还是1:16.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整杯糖水和半杯糖水的含糖率不变,也就是糖与水的比不变.4.(2016秋?滦平县校级期中)3千克水和3克药粉配成药液,药粉和水的比是()A.1:1 B.100:1 C.1:1000 D.1:1001【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先将3千克化成3000克,再依据比的意义即可求出药粉与水的比,从而作出正确选择.【解答】解:因为3千克=3000克,则3:3000=1:100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比的意义解决问题.5.(2016秋?二七区校级期中)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后项乘以,前项不变,则新的比值是.()A.1B.C.【考点】比的性质.【分析】一个比的比值是,也就是其前项后项的比为2:5,后项乘以,即为2:(5×)=2÷=1.【解答】解:2:(5×)=2÷=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6.(2016秋?滦平县校级期中)若两个数的比是3:4,当前项加上12时,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A.扩大4倍B.加上16 C.加上20【考点】比的性质.【专题】比和比例.【分析】根据3:4的前项加上12,可知比的前项由3变成15,相当于前项乘5;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由4变成20,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16;据此进行选择.【解答】解:3:4的前项加上12,3变成15,相当于前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由4变成20,相当于后项加上:20﹣4=16,所以后项应该乘5或加上1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7.(2016秋?滦平县校级期中)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8:3,甲数比乙数少9,丙数是()A.3 B.7 C.8 D.9【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分析】由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8:3,可知甲数占5份,乙数占8份,丙数占3份,则甲数比乙数少18﹣5=3份,正好甲数比乙数少9,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求出1份的量再乘以丙数占3份即可.【解答】解:丙数是:9÷(8﹣5)×3,=9÷3×3,=9,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求出甲数比乙数少的份数,正好是9,再用除法求出一份数,进而求出要求的问题.8.(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小红的妈妈从超市用15元买了4千克苹果,苹果的总价与数量的比是()A.15 B.15:4 C.4:15 D.3:4【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苹果总价是15元,数量是4千克,进而写出它们的对应比,再化简成最简比.【解答】解:苹果总价:数量=15: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一定要注意量的先后顺序.9.(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它们的面积比是()A.4:3 B.8:6 C.16:9【考点】比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专题】比和比例.【分析】可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和3,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乘边长,然后求面积比即可.【解答】解:设它们边长分别为4和3,则面积分别是4×4=16和3×3=9,所以它们的面积比是16:9;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的边长比与面积比之间的关系.10.(2016秋?深圳月考)一杯盐水,含盐率是15%,盐和水的比是()A.3:20 B.3:17 C.17:3【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把盐水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水占盐水的(1﹣15%),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解答】解:15%:(1﹣15%)=0.15:0.85=15:85=3:17;答:盐和水的比是3:17;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11.(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化简比的依据是()A.比的意义B.比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基本性质的D.商不变的规律【考点】比的性质.【专题】比和比例.【分析】化简比的依据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答】解:化简比的依据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比化为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的用途.12.(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某果园种植的苹果树和桃树的棵树之比是3:10,则苹果树与与两种数棵树总数的比是()A.3:10 B.10:3 C.10:13 D.3:13【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种植的苹果树有3份,桃树有10份,则两种树一共有13份,求出苹果树的份数与两种数棵树的比值即可.【解答】解:3+10=13(份)苹果树的份数与两种数棵树的比为3: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种树的棵树是13份.13.(2016?思南县校级模拟)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A.3:4 B.7:5 C.5:7 D.8:6【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如果把甲堆煤看作是7份数,那么乙堆煤就是7﹣2=5份数,进而写出甲、乙两堆煤的质量的份数比得解.【解答】解:甲堆煤的质量:乙堆煤的质量:7:(7﹣2)=7:5.答: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7:5.故选:B.【点评】重点理解“甲取出给乙,两堆煤的质量相等”,说明原来甲比乙多2份数,进而求出原来乙堆煤的份数得解.14.(2016?吴忠模拟)育才中学,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女生占总人数的()A.10:9 B.10:19 C.【考点】比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根据六年级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男生为9份,女生为10份,全班人数为(9+10)份.求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0÷(9+10)=10÷19=,答:女生占总人数的.故选:C.【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确定男、女及全班人数所占的份数.根据所求问题确定除数.15.(2016秋?五河县期末)有甲、乙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中倒出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A.5:4 B.6:5 C.5:3 D.7:5【考点】比的意义;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比和比例.【分析】将甲袋中的大米重量当做单位“1”,根据“从甲袋中倒出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得出原来两袋大米相差×2,由此求出乙袋大米是甲袋大米的1﹣×2=,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解答】解:1:(1﹣×2),=1:,=5:3;答: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5:3.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得出原来两袋大米相差×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共4小题)16.(2016秋?毕节市期中)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文字叙述题.【分析】甲乙两数的比是4:5,那么甲占4份,乙占5份,甲乙和就占9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4÷5=,5÷(4+5)=;答: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按各自占的份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17.(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一项工程,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和已完成的比是5:3.【考点】比的意义;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比和比例.【分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做单位“1”,则剩下的就是1﹣,再用剩下的分率:完成的分率,即可求出它们的比.【解答】解:(1﹣):=:=5:3.答:剩下的和完成的比是5:3.故答案为:5:3.【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位“1”,从而得出剩下的分率,再求比即可解答问题.18.(2016春?魏县校级月考)0.6==18÷30=6:10=60%【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0.6,0.6可改写成60%,也可改写成,可写成3÷5,进一步改写成18÷30,也可改写成3:5,进一步改写成6:10.【解答】解:0.6==18÷30=6:10=60%.故答案为:3,30,6,60.【点评】此题考查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9.(2016春?宁夏期中)6÷12=1:2=五成=0.5=50%【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专题】综合填空题;比和比例.【分析】把0.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2,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6就是6÷1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1:2;把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50%;根据成数的意义50%就是五成.【解答】解:6÷12=1:2=五成=0.5=50%.故答案为:6,2,五,50.【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三.选择题(共9小题)20.(2016秋?宝安区期末)六年级有学生42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9,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把总人数看做单位“1”,则男生人数就是5份,女生人数就是9份,则总人数就是5+9=14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可解答.【解答】解:420÷(5+9)=30(人),30×5=150(人),30×9=270(人),答:男生有150人,女生有270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可以先求出一份的人数,即可解决问题.21.(2016春?玉溪期末)伦敦奥运会一块金牌的黄金含量与金牌总重的比为6:412.一块金牌总重412g,302块金牌需要黄金多少克?【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一块金牌的黄金含量与金牌总重的比为6:412,也就是黄金含量占金牌总重的,已知一块金牌总重412g,那么这块金牌需要黄金412×,然后乘302,解决问题.【解答】解:412××302=6×302=1812(克)答:302块金牌需要黄金1812克.【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比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22.(2016春?商河县期中)解比例.①0.7:18=21:x②=③1.5:2.5=12:x④:=:x⑤=⑥=.【考点】解比例.【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然后再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①0.7:18=21:x0.7x=21×18x=540;②=48x=36×4x=3;③1.5:2.5=12:x1.5x=2.5×12x=20;④:=:xx=×x=;⑤=2x=22.4×3x=33.6;⑥=2.5x=1.25×1.6x=8.【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解比例的方法是否已经掌握,还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准确性.23.(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0名,男女婴儿数量之比是51:49,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多少人?【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首先求男女婴儿人数的总份数51+49=100份,再求男女婴儿分别占总数的,,根据按比例分配方法最后求男女婴的人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300×=153(名)300×=147(名)答:上月新生男婴儿153名;上月新生女婴儿147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24.(2016?岱岳区校级模拟)一条路已经修好了80千米,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1)铁路总长多少千米?(2)还有多少千米没修?【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1)根据“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可以求出已经修的占这条路的,即对应的长度是80千米,根据分数除法求出这条铁路的总长;(2)用铁路总长减去已经修的即可得还有多少千米没修.【解答】解:(1)80÷=640(千米),答:铁路总长640千米.(2)640﹣80=560(千米),答:还有560千米没修.【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25.(2016?温州)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了一部分,这时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共多少页?【考点】比的应用.【专题】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明上午读了全书的,下午与上午加在一起读了全书的,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所以是上午读的多6页加上,则这6页占全书的﹣﹣,则全书共有6÷(﹣﹣)页.【解答】解:6÷(﹣﹣)=6÷(﹣)=6÷=120(页),答:这本书共120页.【点评】根据上午与下午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求出小明上午与下午读的页数占全部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6.(2016?黔江区校级模拟)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表:每天开饭人数/个012345678…购买蔬菜的数量/千克00.51 1.52…(1)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上面的表格.(2)根据表中的数在下面图中描出对应的点,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3)上面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如果成,成什么比例,为什么?【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专题】比和比例.【分析】(1)先求出每个人需要蔬菜多少千克,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解答;(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数量描出各对应点并连线即可;(3)购买蔬菜的数量与开饭的人数的比值是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与人数成正比例关系.【解答】解:(1)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下表:每天开饭人数/个012345678…购买蔬菜的数量/千克00.51 1.52 2.53 3.54…(2)作图如下:(3)因为=0.5(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和人数成正比例关系.答:成比例;因为=0.5(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和人数成正比例关系.【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7.(2016?湖里区模拟)图书馆共进两批图书,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如果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图书馆这两批图书共进了多少本?【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我们可以设第二批进了x本,则第一批进了(1+10%)x本,根据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即可列比例解答求出第二批进的本数,进而求出第一批进的本数,再求出两批进的本数.【解答】解:设第二批进了x本,则第一批进了(1+10%)x本,根据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由题意==(1.1x﹣80)×4=(x+80)×34.4x﹣320=3x+2404.4x﹣320+320﹣3x=3x+240+320﹣3x1.4x=5601.4x÷1.4=560÷1.4x=400400×(1+10)+400=400×1.1+400=440+400=840(本)答:图书馆这两批图书共进了840本.【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第一批进的本数与第二批进的本数之间的关系,设出第二批进了x本,则第一批进了(1+10%)x本,再根据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列比例解答求出第二批进的本数.列比例尽管比较麻烦,但很好理解.28.(2016?罗平县校级模拟)小明家六月份收入5000元,给小明买衣服花了150元,给小明买书的钱与买衣服的比是3:5,其余的钱存入银行.(1)小明买书花了多少元?(2)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执行的银行存款利率 5.40%计算,小明家其余的钱存入银行三年,到期后,应得税后利息多少元?【考点】比的应用;存款利息与纳税相关问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1)因为买书的钱与买衣服的比是3:5,所以买书的钱是买衣服的,用买衣服的钱乘以即可得小明买书花了多少元;(2)用小明家六月份收入5000元,减去给小明买衣服花的钱,再减去给小明买书的钱,得出其余的钱,再根据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求出到期时的利息;利息税为5%,那么税后利息占利息的(1﹣5%),代入数据求出税后利息即可.【解答】解:(1)150×=90(元),答:小明买书花了90元;(2)(5000﹣150﹣90)×5.40%×3×(1﹣5%)=4760×5.40%×3×95%=257.04×3×95%=732.564(元),答:应得税后利息732.564元.【点评】此题考查了利息问题,根据求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税后利息=利息×(1﹣税率),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还考到比的应用.四.选择题(共2小题)29.(2016秋?玄武区期末)实践活动:旗杆有多高?操场上,同学们正在阳光下测量竹竿、木棒的高度以及它们影子的长度,测量数据如下表:实际高度(m)影长(m)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竹竿120.5竹竿2 1.60.4木棒110.25(1)计算并填写表格;(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3)根据你的发现想一想,如果这时同学们测出旗杆的影长是 3.2 米,那么旗杆的实际高度应是12.8米.【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专题】综合题;比和比例.【分析】(1)写出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再求出比值即可;(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发现比值是比值一定,所以实际高度与影长之间成正比例;(3)根据实际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列式3.2×4计算解答即可.【解答】解:(1)2:0.5=2÷0.5=4,1.6:0.4=1.6÷0.4=4,1:0.25=1÷0.25=4,填表如下:实际高度(m)影长(m)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竹竿120.54竹竿2 1.60.44木棒110.254(2)仔细观察表格中竹竿、木棒的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4=4=4=,发现比值是比值一定,所以实际高度与影长之间成正比例;(3)3.2×4=12.8(米);答:旗杆的实际高度应是12.8米,故答案为:12.8.【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进而解决问题.30.(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湖滨新区两个学校教师流动,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7:3,如果从甲学校调出30人到乙学校,那么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3:2,问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多少人?【考点】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7:3,则甲校教师人数占两学校教师和的,从甲学校调出30人到乙学校,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3:2,甲校教师人数占两学校教师和的,所以30人占两学校教师和的,用除法即可得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多少人.【解答】解:30÷()=30÷=300(人)答:这两个学校原来教师人数共300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的应用,关键是得出30人占两学校教师和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应用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应用题专项训练1.学校买来40本故事书,准备按人数分给六年级的两个班。
已知六(1)班有32人,六(2)班有48人。
那么两个班分别分到几本?2.中国梦”书法比赛中男生比女生多60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3.这几年来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在阿拉善沙漠的一个区域种植了2500棵树,其中梭梭树占40%,胡杨占1,剩下的是沙棘和5柠条。
沙棘和柠条的棵数比是2:3,这个区域种植了多少棵沙棘?4.两个咬合在一起的齿轮,主动轮有50个齿,每分钟转100转;从动轮有20个齿,每分钟转多少转?5.为了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六年级同学要去植树,原计划每小时植树40棵,3小时植完。
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植树20棵,实际提前几小时完成任务?6.如果x和y成正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如果x和y成反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7.解放军进行野外训练,要从甲地到乙地,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厘米。
要求在4小时内到达,平均每小时要行军多少千米?8.在一张比例尺是1:100的设计图上,量得正方形建筑物的边长是20厘米.这个建筑物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9.消毒酒精是由纯酒精和蒸馏水配制而成的,所用纯酒精与蒸馏水的体积比是3:1。
3.2 L消毒酒精中含纯酒精多少升?10.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每小时完成14,乙独做每小时完成16。
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比是多少?11.5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6千克,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12.农场挖一条水渠,头5天挖了180米,照这样速度,又用了16天挖完这条水渠。
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13.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
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用比例解)14.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果4a=7b(a、b≠0),那么a:b=()。
A. 4:7B. 11:7C. 7:11D. 7:4 2.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 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
B. 烧煤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与所烧天数。
C. 糖水的浓度一定,糖的质量与水的质量。
3.圆的半径与()不成比例。
A. 直径B. 周长C. 面积4.下列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2:3B. :C. 3:2D. :5.下面各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 当xy =8时,x和yB. 购买物品的总价和数量C. 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D. 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6.下面根据A×B=1×8写出的比例中,正确的是()。
A. A∶8=B∶1B. A∶B=8∶1C. 8∶A=B∶1D. 8∶B=1∶A 7.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 速度一定,时间与距离B. 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C. 人的身高和体重D. 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8.下面()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A. 6:3和8:5B. 0.2:2.5和4:50C. :和6:4D. 1.2:和:5 9.把比例5:3=20:12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12应该增加()。
A. 6 B. 12 C. 18 D. 2410.已知mn=c, =a(a,b,c,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比例中正确的是()。
A. B. C. D.11.圆的周长和半径()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12.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5:4B. 4:5C. :D. :二、填空题13.上海与北京的实际距离约为15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为5分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如果画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________cm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