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10句经典名言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
”)曾子曰:“何谓也?”(曾子问:“为什么呢?”)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
(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知其人,视其友;(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生长就可以了。
)故曰:与善人居,(与:和。
居:交往。
)如入芝兰之室,(室:房间。
)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化:同化。
)(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鲍bào鱼:盐腌的鱼,咸鱼。
肆:店铺。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丹之所藏者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漆之所藏者黑。
(漆:油漆。
)(藏红色东西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必:一定,必定。
慎;谨慎。
)(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概括本文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告诫人们:必须要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常常会影响到自己。
也有说:学好三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因此,善于学习之人,会很谨慎地选择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弟子规》也有云:“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
孔子家语文言文翻译积累

一、《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
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
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道听途说的话,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
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翻译:孔子说:“做人有六个根本,才能成为君子。
立身处世要有正义,孝顺是根本;举办丧事要有礼节,哀痛是根本;交战布阵要有行列,勇敢是根本;治理国家要有条理,农业是根本;掌管天下要有原则,选定继位人是根本;创造财富要有时机,肯下力气是根本。
根本不巩固,就不能好好从事农桑;不能让亲戚高兴,就不要进行人事交往;办事不能有始有终,就不要经营多种产业;道听途说的话,就不要多说;不能让近处安定,就不要去安定远方。
因此,返回到事物的根本,从近处做起,是君子遵循的途径。
”二、《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
”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御狂马者不释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翻译:子路见到孔子,孔子问他:“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
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
”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
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劝谏就能成为圣人,接受学习并重视提问,谁能不顺从呢?”三、《孔子家语·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
关于孔子的经典名言警句

关于孔子的经典名言警句关于孔子的经典名言警句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朝闻道,夕死可矣。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孔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9、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0、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1、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2、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13、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2、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3、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4、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5、孔子:《论语译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6、孔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7、孔子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8、孔子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29、孔子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30、孔子家语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3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3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3、“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经典句子)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经典句子)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儒家1.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家语∙始诛》【鉴赏】君子重内心修养,不为外物所役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成熟地应对着繁复的社会人生。
正如后来人们所推崇的魏晋风度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之后,人才能达到此种精神境界。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益:增加。
【鉴赏】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贵不能给他增加什么,贫贱也不能减少什么。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他们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善行,而不怂恿别人的恶行。
【鉴赏】大千世界,善善恶恶,谁也不能逃出善恶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标准。
只有一心向善才能义正言辞地拒绝恶的侵入。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鉴赏】树想要静静挺立,风却吹个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时,父母却早早死去了。
这种人间憾事,谁也无法挽回。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注释】夸夸其谈的人华而不实,喜欢表现办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鉴赏】夸夸其谈的人显露于外的恰恰是他的无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浅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法家6.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孤愤》【注释】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鉴赏】止语积福德,你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止语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7.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注释】审:明察。
对于是非治乱的实际情况,应该明察详审。
【鉴赏】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君主易被蒙蔽欺骗,缺乏调查研究,听信臣下虚妄之词,不辨是非,混淆黑白。
孔子家语原文与解析

孔子家语原文与解析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探索孔子家语的原文和解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
一、《孔子家语》原文《孔子家语》是孔子的学生及后继者们整理而成的一部书,记录了孔子言行和他对人生、道德、政治等重要议题的思考。
下面是《孔子家语》中的一段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是孔子家语中的经典之一,意思是说,无论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
从中我可以选择他们身上的优点来学习,而他们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则可以引起我对自己的反思,通过改正自己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二、《孔子家语》解析1. 孔子家语的创作背景:《孔子家语》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后继者整理而成的,反映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家语》正是记录了他的言行和思考,被后人奉为经典之作。
2. 孔子家语的思想核心:《孔子家语》的思想核心是亲仁治国,强调了仁爱、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例如上面提到的那句话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选择师承来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方式。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可以成为我们心灵成长的养分。
3. 孔子家语的时代意义:《孔子家语》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时代意义的文化瑰宝。
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诸侯割据、社会不稳定,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意义寻求道德准则的需求日益迫切。
孔子的思想给予了中国古代社会以强大的凝聚力和道德向导,为后世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善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4. 孔子家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孔子家语中的智慧和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也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中,都要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
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诫我们要善于选择我们的榜样,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习并致力于不断改正自身的错误。
孔子家语中的十句经典名言

《孔子家语》十句经典名言:
1.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年少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在长大后就不会有什么才能。
2. "不足生于无度",钱财的不足,源自于挥霍无度。
3. "多闻以为富",见识广博,便会丰富自己的才能。
4. "己有善勿专",自己虽有长处,也不能刚愎自用。
5.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君子赠送别人钱财,不如赠送有益的话。
6. "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持满即处在盛满的地位。
7.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在大自然所产生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8. "相马以舆,相士以居",要辨别一匹马的优劣,就要让它拉车试试力气;要考察读书人的德行,就要观察他的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表现。
9.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具有聪明才智和远见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立了大功的人,也不要居功自傲。
10.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既然知道了道理不去实行,还不如不知道。
孔子的经典名言100句

孔子的经典名言100句2017-05-2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名言及意思

名言及意思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周记一》译: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
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8、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译:人与人之间庄重诚恳,则会互敬互爱;上慈下孝,则会忠诚以待;举贤任能,教诲不能,就会相互劝勉,以善为尚,蔚然成风。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见解,领会出新的道理,这样就能够做老师了。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家语》10句经典名言
1. 不足生于无度。
出自《孔子家语·五刑解》。
钱财的不足,源自于挥霍无度。
2. 多闻以为富。
出自《孔子家语·儒行》。
见识广博,便会丰富自己的才能。
3. 己有善勿专。
出自《孔子家语·人官》。
自己虽有长处,也不能刚愎自用。
有些人自恃能力超群,往往独断专行,遇事不和别人商量。
事实上,这样一方面会阻塞言路,一方面也会滋长自己的傲气,最终使集体分崩离析。
因此,尊重他人,集思广益,虚怀若谷,才是成功的关键。
4.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出自《孔子家语·六本》。
君子赠送别人钱财,不如赠送有益的话。
当朋友面临困难时,予以及时的帮助是必须的,但真正的帮助是开启别人的心智,使别人能够奋发图强。
5. 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
出自《孔子家语·六本》。
持满:处在盛满的地位。
人们不会一直完美无缺,从没有保持过这样的先例。
6. 处身而当逸者,则志不广。
出自《孔子家语·在厄》。
逸:安闲,安逸。
身处于安逸之中的人,志向不会广大。
7.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出自《孔子家语·三恕》。
年轻时不认真学习,长大后就没有本事。
为了今后能够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就要在青少年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在青少年时代所学的知识是最为牢固的。
青少年朋友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今后的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
8. 聪明深察而死者,好议人者也。
出自《孔子家语·观周》。
死:不活动者,引申为“固守成见”。
聪明好察又喜欢固守成见的人,是喜欢评论人的。
9. 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出自《孔子家语》。
与人交往,要看到对方的长处,回避他的缺点,这样的交往下去,才能长久。
10. 处身而当逸者,则志不广。
出自《孔子家语·在厄》。
处世追求安逸的人,志向不会广大高远。
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懈地奋斗,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不屈不挠、奋力拼争。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体验人生的精彩,才能焕发顽强的斗志,而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则会消弭斗志,与世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