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冲破化学工艺流程题: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这么办就对啦!》哎呀呀,提到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啊,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呐!那复杂的流程,各种稀奇古怪的化学物质,简直就是一场头脑大风暴!不过别担心,本“化学小达人”来给大家分享分享我的独门答题技巧,让你轻松应对。

首先呢,拿到题目别慌张,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我能行!”就像准备去战场打仗一样,要先鼓起勇气嘛。

然后呢,仔细读题,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每个步骤、每个反应都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比如说,遇到一种没见过的物质,别怕,它肯定是题目给咱的线索,顺着线索一点点分析,肯定能找到答案。

还有哦,流程图一定要画得清楚明白,就像给自己画个“寻宝图”一样。

把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梳理清楚,这样就不会被绕晕啦。

而且,一定要标记好反应物、生成物,这样在后续计算啊什么的时候,就不会弄错啦。

接下来就是答题啦。

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步骤,不要跳步哦,不然老师怎么给你分嘛。

就像盖房子,一块砖一块砖地垒起来,稳稳当当的。

遇到不会的也别空着,能写多少写多少,万一蒙对了呢,对吧?有时候啊,工艺流程题里会有一些“坑”,比如说一些容易忽略的条件啦,或者隐藏很深的陷阱啦。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火眼金睛啦,一定要仔细再仔细。

就像走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走错路,所以要小心谨慎哦。

对了对了,别忘了多积累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这就相当于你的“武器库”,遇到啥难题都能掏出来用一用。

总之呢,面对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别怕,别慌,沉着冷静,一步一个脚印。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当你爬到山顶,看到美丽的风景时,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啦!加油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攻克这些难题,在化学的世界里畅游!。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高中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解题思路。

1. 浏览题目,明确目的:首先快速浏览工艺流程题,了解题目要求和目的,是制备某种物质、提纯某种物质还是分析某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

2. 分析流程,理解原理:仔细分析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理解每个操作的目的和原理,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反应的条件控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

3. 关注信息,提取关键: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文字信息、图表数据等,提取关键的化学知识和信息,如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溶解度等。

4. 联系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等,解决工艺流程中提出的问题,如判断反应类型、计算物质的产量或纯度等。

二、解题方法。

1. 箭头分析法:顺着工艺流程的箭头方向,逐步分析每个步骤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理解物质的转化和流向。

2. 元素守恒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计算物质的含量、转化率等。

3. 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工艺路线或操作条件,分析其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

4. 数据分析法: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如溶解度、浓度、产量等,进行计算和推理。

三、例题解析。

例题 1:(人教版)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海水ce{->[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镁ce{->[加盐酸]}氯化镁溶液ce{->[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氯化镁晶体ce{->[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无水氯化镁ce{->[电解]}镁。

步骤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步骤④中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的目的是______。

解析: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能与海水中的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从而将镁离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步骤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e{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氯化镁在加热脱水过程中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如果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可以抑制氯化镁的水解,得到无水氯化镁。

2025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的知识总结归纳

2025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的知识总结归纳

2025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的知识总结归纳工业流程图解题框架•原料预处理'除杂、净化产&的分离提纯原料无机矿物核心化学反所需产品反应条件的控制排放物的无吝化姓理原料的循环利用解题步骤首尾呼应找出主线解题策略1.对照原料和产品,确定核心反应和核心辅料2.依核心反应,明确流程主线、支线和除杂任务3.以核心辅助原料为准,把流程划分为原料预处理、核心反应和产品分离提纯三个阶段分段剖析 4.依箭头指向,分析每一环节中物质流入和流出的意义、控制反应条件的作明析细节用,融通对流程的整体分析一一研究各步骤对应的物质成份和化学反应5.某些暂时琢磨不透的环节,可先“淡化处理”,如有必要,可“顺藤摸瓜”或带着问题回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6.先易后难:先回答与工艺流程非密切相关的问题,确保易拿的分数先拿,规范答题7.变换角度:从基本原理、绿色化学、经济角度、安全生产等多角度思考答8.充分利用题给信息合理答题二.常考的化工术语关键词释义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研磨、雾化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改变结构、使杂质高温氧化、分解等。

如锻烧石灰石、高灼烧(燃烧)岭土、硫铁矿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包括水浸取、酸溶、浸取碱溶、醇溶等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酸浸在酸性溶液中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过滤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滴定定量测定,可用于某种未知浓度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蒸发浓缩蒸发除去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水洗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类似的还有酸洗、醇洗等酸作用溶解、去氧化物(膜)、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水解、除去杂质离子等碱作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三.常见的操作与答题常见的操作加过量试剂加氧化剂判断能否加其他物质答题要考虑的角度使反应完全进行(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要考虑是否引入杂质(或影响产物的纯度)等分离、提纯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馅等常规操作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一冷却结晶一过滤一(洗涤、干燥)提高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552X2^要考虑。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考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一、高考工艺流程题常考形式(一)物质制备型【题型方法技巧】明确题目要制备什么物质,给的原料是什么,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并结合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勾勒出原料到目标产物的化学转化路径。

流程中药品、各种条件的选择都是为了能更多地获得产品,核心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围绕这个核心分析药品、操作、条件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或用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要蒸发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进行来抑制其水解。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或强还原性物质,则要防止它们被其他物质还原或氧化。

如产物是含Fe2+、SO2-3、I-等离子的物质,要防止反应过程中O2的介入。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则要注意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去除,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当题目中给出多种物质的沸点、溶解度信息,则意味着需要用蒸馏、高温(或低温)过滤来进行分离。

6.在回答题目中条件的选择原因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是否有利。

(3)对综合效益有何影响。

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等。

(二)分离提纯型【题型方法技巧】1.题型特点分离提纯型工艺流程题多以矿物、各种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除去杂质获得有价值的产品。

考查的核心在各种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以及条件的控制选择上。

虽然把题目形式设计为工艺流程框图,但其实质还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操作的考查。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一、探究解题思路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缘由实力考查:获得信息的实力、分解问题的实力、表达实力 学问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试验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实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基础学问及将已有学问敏捷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实力。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原 料:矿石(固体) 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除 杂:限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应是:限制条件,调整PH ,使Mg 2+全部沉淀 1. 解题思路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 细致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索 → 留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再精读试题,依据问题去细心探讨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留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留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肯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须要驾驭的技巧是:① 阅读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② 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③ 解析流程图并思索: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生疏且困难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晰,针对问题分析细微环节。

考察内容主要有: 1)、原料预处理2)、反应条件的限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调整、溶剂选择)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别与提纯) 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5)、化工平安(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1 高考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一、高考工艺流程题常考形式(一)物质制备型【题型方法技巧】明确题目要制备什么物质,给的原料是什么,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并结合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勾勒出原料到目标产物的化学转化路径。

流程中药品、各种条件的选择都是为了能更多地获得产品,核心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围绕这个核心分析药品、操作、条件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或用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 3,还有H 2O 2、Ca(HCO 3)2、KMnO 4、AgNO 3、HNO 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如制备FeCl 3、AlCl 3、MgCl 2、Cu(NO 3)2等物质,要蒸发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进行来抑制其水解。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或强还原性物质,则要防止它们被其他物质还原或氧化。

如产物是含Fe 2+、SO 2-3、I -等离子的物质,要防止反应过程中O 2的介入。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 固体等),则要注意在制备过程中对CO 2或水的去除,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 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当题目中给出多种物质的沸点、溶解度信息,则意味着需要用蒸馏、高温(或低温)过滤来进行分离。

6.在回答题目中条件的选择原因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是否有利。

(3)对综合效益有何影响。

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等。

(二)分离提纯型【题型方法技巧】1.题型特点分离提纯型工艺流程题多以矿物、各种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除去杂质获得有价值的产品。

考查的核心在各种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以及条件的控制选择上。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高考化学中的工艺流程题目通常给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流程或工艺过程,要求考生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并对其进行评价或优化。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对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进行浅析。

一、题目分析对于工艺流程题目,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了解清楚题目要求解析的具体化学反应流程或工艺条件。

然后对所给出的工艺流程进行整体把握,理清各个步骤之间的关联和原理。

对于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原理和参数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在解题时避免出现偏题或不全面的情况。

二、解题思路在解工艺流程题时,首先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整理相关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性质、条件参数等方面的知识。

然后要根据所给出的具体反应流程或工艺条件,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理清其工艺流程,明确每一步骤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对工艺流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可能的问题和改进方面。

2. 注重化学原理在分析工艺流程时,要特别注意化学原理的应用,包括反应原理、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物质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深刻理解了化学原理,才能对工艺流程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3. 关注条件参数工艺流程中的条件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反应时间等各种条件。

对于这些参数的设定和控制,要思考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对条件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4. 综合评价和改进建议在解题时,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其优点和不足的分析,提出可能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这不仅考验着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化学知识基础和运用能力,要注重理清工艺流程、关注化学原理和条件参数、并能够对工艺流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这些技巧的掌握和应用,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步骤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步骤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步骤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步骤化学工艺流程题型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察学生对化学反应过程及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类题型需要准确的步骤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技巧和步骤,并给出一些例子加深理解。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一般情况下,题目会给出一种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物,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及反应物,推导出产品的制备过程。

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解答题目。

二、确定反应物和条件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明确反应物及其相应的条件。

反应物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确定,一般包括原料、试剂等。

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明确反应物和条件对于后续步骤的推导至关重要。

三、理解反应过程在解答工艺流程题时,需要理解反应的化学过程。

这包括反应的类型、反应机理及反应的副产物等。

基于对反应过程的理解,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推导。

四、根据条件推导反应步骤在解答过程中,根据给定的条件,推导出反应过程的步骤。

这些步骤应该是合理且符合化学原理的。

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推导出的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在推导步骤时,要根据反应物及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路径,并确定每一步的反应条件和结果。

五、检查解答的合理性在解答完题目后,要对解答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解答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检查的重点在于每一个步骤反应的可行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此外,还要确保每个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加深对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技巧和步骤的理解。

例一:题目要求:根据以下条件,推导A物质的制备工艺流程。

1. A物质可以由B物质和C物质合成。

2. 合成A物质的反应需要催化剂D。

3. 反应在高温下进行。

解题步骤:1. 确定反应物和条件:反应物:B物质、C物质条件:催化剂D、高温2. 理解反应过程: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物质由B物质和C物质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模板原料预处理的各种方法1、粉碎或研磨:增大固液(或固气或固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

2、煅烧或灼烧: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其他矿转化为氧化物;除去有机物;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3、酸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4、碱溶: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例题1.【2015全国Ⅰ卷】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铁硼矿粉硫酸浸出过滤净化除杂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粗硼酸浸渣含镁盐母液浸渣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____(写出两条)【对点练习】1、步骤I前,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2.MgSO4·7H2O可用于造纸、纺织、陶瓷、油漆工业,也可在医疗上用作泻盐。

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MgCO3,另外还有CaCO3、SiO2等杂质。

从此废渣中回收MgSO4·7H2O的工艺如下:第一不用硫酸浸出。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要求写出任意一条)。

调节溶液的PH:1、目的:使溶液中的。

金属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完全沉淀下来而除去2、需要的物质:含主要阳离子的难溶性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即能与H+反应,是PH增大的物质如用MgO、Mg(OH)2等等。

3、原理:加入的物质能与溶液中的H+反应,降低了的浓度,增大PH4、PH控制的范围:大于除去离子的完全沉淀值,小于主要离子的开始沉淀的PH例题2、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

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 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 g、12.7 g和1.3 g。

(2)步骤I中,酸浸后得到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例题3、稀土元素是周期表中ⅢB族钪、钇和镧系元素之总称。

他们都是很活泼的金属,性质极为相似,常见化合价为+3价。

其中钇(Y)元素是激光和超导的重要材料。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含钇矿石(Y2FeBe2Si2O10),工业上通过如下生产流程可获得氧化钇。

已知:①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2.73.7Fe3+Y3+6.0 8.2(3)为使Fe3+沉淀完全,用氨水调节pH=a时,a应控制在________范围内,【对点练习】3、欲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可以将Cr2O72-转化为Cr(OH)3沉淀除去。

已知Cr3+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pH和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5.0和7.0,Fe3+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pH和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2.7和3.7,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pH和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7.6和9.6。

(1)某含铬废水处理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调节溶液pH至,可使得到的金属阳离子Fe3+和Cr3+沉淀完全。

4、锶(Sr)为第五周期ⅡA族元素。

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61℃时晶体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

用工业碳酸锶粉末(含少量Ba、Fe的化合物)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的过程如下图。

(3)步骤③中调节溶液pH至8一1O,宜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A.稀硫酸 B.氢氧化锶粉末 C.氢氧化钠 D.氧化锶粉末5、硫酸工业中废渣的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进行硫硫酸渣过量盐酸固体充分反应固体固体固体溶液溶液溶液溶液ABCDEFGH试剂试剂调调pH=3.7pH=13过量CO2X X沉淀物Fe(OH)3Al(OH)3Mg(OH)2pH 3.4 5.2 12.4一水合氨电离常数-1。

(2)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X,推测试剂X是(填以下字母编号)A.水B.氧化铝 C.氨水D.氢氧化钠除杂、实验操作类一、盐溶液的分离提纯方法:结晶法1、纯物质溶液得到晶体:蒸发结晶(NaCl型);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为止),冷却结晶(KNO3型和含有结晶水的晶体)2、混合溶液(分离A和B):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得NaCl型),将滤液冷却结晶,过滤(得KNO3型)3、由FeCl3、AlCl3、CuCl2、MgCl2等溶液获取对应晶体,采取的措施是:在干燥的HCl气氛中加热蒸干仪器:蒸发皿、玻璃棒、烧杯二、沉淀洗涤(1)沉淀洗涤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着或沉淀中包夹的可溶性离子。

(2)洗涤方法: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3)误差分析:若沉淀不洗涤或洗涤不干净,则使沉淀的质量偏高。

若沉淀洗涤次数过多,则会使部分沉淀溶解而使其质量偏低。

(4)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判断方法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洗净答题模板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试剂,用量),若没有……现象,证明没有……;若出现……现象,证明含有……模板: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四、终点现象的描述:例4、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 、MgO 、CaO 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

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温度/℃ 0 1020507510Li2CO3的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 (4)反应Ⅳ生成Li2CO3沉淀,写出在实验室中得到Li2CO3沉淀的操作名称 ,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 (选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练习】6、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 4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

7. MgSO4·7H2O 可用于造纸、纺织、陶瓷、油漆工业,也可在医疗上用作泻盐。

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MgCO3,另外还有CaCO3、SiO2等杂质。

从此废渣中回收MgSO4·7H2O 的工艺如下:已知CaSO4和MgSO4的溶解度(S )随温度(T )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3)操作I 的名称是 ,操作II 的名称 是 。

(4)操作I 和操作II 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操作I 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 是 ,操作II 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 。

8、镍电池电极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铁等涂覆在铝箔上制成。

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材料对环境有危害,某兴趣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氯化钠 硫酸铵混合 溶解蒸发 浓缩趁热 过滤Na 2SO 4冷却 结晶过滤NH 4Cl洗涤干燥4Cl 产品废渣浸出 过滤 滤液 滤渣A 加热 操作I MgSO 4·7H 2O 过滤 、洗涤 滤渣B 滤液 操作II 稀硫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已知:①NiCl2易溶于水,Fe3+不能氧化Ni2+。

②已知实验温度时的溶解度:NiC2O4>NiC2O4·H2O>NiC2O4·2H2O③某温度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的Ksp及沉淀析出的pH如下表所示:M(OH)n Ksp开始沉淀时pH沉淀完全时的pHAl(OH)31.9×10-233.44.2Fe(OH)33.8×10-382.5 2.9Ni(OH)21.6×10-147.6 9.8(3) 检验电解滤液时阳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是:。

(5) 如何检验Ni(OH)3是否洗涤干净?。

9、取20.00mL富碘卤水放入___(填仪器名称)中,将0.1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1)“除杂”操作是加入适量过氧化氢,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

检验Fe2+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判断熟记常见难溶于水微溶于水的物质盐酸盐:AgCl 、HgCl、CuCl ;硫酸盐:BaSO4、PbSO4、CaSO4、Ag2SO4。

碳酸盐、亚硫酸盐:除K、Na、NH4+外均难溶;氢氧化物:除KOH、NaOH、Ba(OH)2、NH3.H2O外均难溶。

例题5、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卤石。

例题6、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 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沉淀物Fe(OH)3 Al(OH)3 Mg(OH)2完全沉淀pH 3.4 5.2 12.4 (2的主要成分有。

【对点练习】11、高铁酸钾广泛应用于净水、电池工业等领域。

工业上以钛白粉生产的副产品FeSO4制备高铁酸钾的生产流程如下:FeSO 4溶液氧化I过滤NaOH 操作IH 2SO 4氧化II试剂AB反应KOHK 2FeO 4滤渣H 2O 2查资料得知K 2FeO 4的一些性质:①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②溶解度很大,难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③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机烃、苯胺和80%以下乙醇溶液(2)氧化Ⅱ中,试剂A 为 (填“H 2O 2”或“HNO 3”或“NaClO ”);过滤操作中,得到的滤渣B 中除NaCl 还有12、工业上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FeO 、SiO 2等)为原料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 2O 3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滤液X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