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 MSDS( 环氧氯丙烷)

合集下载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ECH
分子式c3h5ocl,分子量92.85,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有与氯仿、醚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密度 1.1806g/cm3,沸点115.2℃,凝固点-57.2℃,折射率(nd20)1.4382,闪点(开杯)40.6℃,自燃点415℃,微溶于水,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可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

主要用途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一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耗氯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还可用于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缩)水甘油衍生物、氯醇橡胶等多种产品,用作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环氧氯丙烷ECH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一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耗氯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还可用于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缩)水甘油衍生物、氯醇橡胶等多种产品,用作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环氧氯丙烷水解的原因探讨

环氧氯丙烷水解的原因探讨

环氧氯丙烷的水解原因探讨一、概述环氧氯丙烷(ECH)又名表氯醇,相对分子质量92.85,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液体,可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与中间体。

主要用于制备甘油、环氧树脂、氯醇橡胶、聚醚多元醇,是生产甘油及缩水甘油衍生物的重要原料,用作有机溶剂。

以ECH 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黏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ECH 用途最广的是用于环氧树脂的生产,但由于ECH 环氧基活性大,聚合反应中通常会发生水解,影响生产中ECH 的单耗,本文对ECH 水解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述性分析。

二、ECH 水解原因分析用环氧氯丙烷生产环氧树脂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环氧氯丙烷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解,即使反应结束在回收ECH 阶段也同样存在水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水解还发生在反应废水汽提ECH 的精馏过程。

在生产环氧树脂时ECH 在碱作用下,一般认为ECH 最终水解为丙三醇,丙三醇可继续与ECH 发生深层次反应。

(1)ECH 在碱作用下,最终水解为丙三醇CH 2CH O CH 2Cl OH CH 2CH CH 2OH NaOH +H 2O +OH NaCl +(2)丙三醇与ECH 反应生成氯代一缩二甘油醚。

CH 2CH O CH 2Cl OH CH 2CH CH 2OH +OH Cl CH 2CH CH 2OH O CH 2CH CH 2OH Cl(3)氯代缩二甘油醚与ECH 反应生成二氯二缩二甘油醚CH 2CH O CH 2Cl +ClCH 2CH CH 2OH O CH 2CH CH 2OH Cl Cl CH 2CH CH 2OH O CH 2CH CH 2OH CH 2CH CH 2OH Cl O1、碱对ECH 水解的影响ECH 的水解通常是在含有一定量水的ECH 溶液中发生,ECH 的自身活泼性质决定,在酸、碱性存在下,ECH 的水解极易发生。

环氧氯丙烷分子筛吸附干燥工艺

环氧氯丙烷分子筛吸附干燥工艺

环氧氯丙烷分子筛吸附干燥工艺环氧树脂行业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环氧氯丙烷(ECH)和其他后续精制工艺段的添加物,其中环氧氯丙烷(ECH)废气主要来源于前段缩合脱水过程反应,该工艺段废气风量排放浓度高,波动大。

环氧氯丙烷(ECH)性质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易燃易爆,且毒性较强,且挥发性强,常规吸附法对其吸附效果不佳,浓度较大时容易击穿吸附剂超标排放。

所以该类废气是整个环氧树脂行业废气治理的痛点和难点。

一、活性炭吸附法适用性分析技术原理: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主要因为活性炭的多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利用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分子能产生强大的重力,从而将介质中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上。

除物理吸附外,活性炭表面还经常发生化学反应。

活性炭不仅含有碳,而且还含有少量的化学结合、官能团形式的氧和氢,这些表面含有土壤氧化物或复合物,能与吸附物质发生反应,并与吸附物质结合,在活性炭表面聚集。

技术适用性分析:1、吸附效果较差:活性炭吸附的吸附杂质的分子直径必须小于活性炭的孔径,这样才能保证杂质被吸收到孔径中。

由于环氧氯丙烷(ECH)分子结构式为C3H5ClO,分子量较大,所以很难保证活性炭的吸附效果,难以长期稳定维持废气排放达标。

2、运行费用较高:活性炭的吸附量只有自身总重量的10-20%,及1吨活性炭只能吸附100-200kg有机物。

工厂处于24小时生产状态,活性炭会很快饱和,需频繁更换活性炭。

且活性炭吸附存在污染物转移及后续固废二次处理费用的问题,运行费用较高。

二、燃烧法适用性分析技术原理:RTO焚烧炉工作原理是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直接燃烧有机废气,让废气在750-850℃的高温下分解成的CO2和H2O排放。

在有机废气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会被储存在陶瓷蓄热体中,使得蓄热体升温蓄热,储存的热量会继续用于后续的有机废气的处理,这个过程会节省天然气燃料的燃烧,起到了节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在常规的废气处理工艺中通常有活性炭吸附和RTO焚烧工艺,然而此类处理工艺对于ECH的处理有明显的弊端,主要问题集中在于尾气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或难以持续稳定达标。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概述.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概述.

后开发出丙酮制环氧氯丙烷工艺,主要包括丙酮氯化取代制
1,3-二氯丙酮、二氯丙酮氢化制1,3-二氯丙醇、1,3-二氯丙醇 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由于能耗和成本较高,以上两种方法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14
2.5 各工艺路线比较
工艺路线
丙烯高温氯化法
优点
工艺成熟,操作稳定,引进 费用低,可提取中间产物氯 丙稀。
11
2.3 甘油法
(1)甘油氯化制二氯丙醇
Cl HO OH OH + HCl CH3COOH Cl OH Cl + Cl OH + H2O
(2)二氯丙醇皂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Cl Cl + Cl OH Cl OH
+ NaOH
O
Cl +
NaCl + H2O
12
2.3.1 甘油法——工艺流程简图
氯化氢
氢氧化钠 氯 化 反 应 器 精 馏 塔 皂 化 塔
甘油法
丙烯醛和丙酮法
醛和酮转化成醇的选择性较 高。
催化剂价格高,丙烯醛分离 复杂,设备投资费用高。
综上所述,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面临着绝好机遇,利用甘油制备 ECH 可摆脱丙烯紧 缺的制约,减少国家对石油的依赖,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 和社会价值。
15
2.6 各工艺成本比较
项 目 原料1(t/tECH) 原料2(t/tECH) 碱(t/tECH) 投资(3万吨ECH) 安全可靠性 丙烯高温氯化法 0.66(丙烯) 2.1(氯气) 1.10(石灰) 2.5~3亿元 危险、操作 周期短 醋酸丙烯酯法 0.59(丙烯) 0.9 (氯气) 0.70(石灰) 4~5亿元 取决于Pd 催化剂 甘油法 1.20(甘油) 1.0(盐酸) 1.2(液碱) 0.65~0.85亿元 安全可靠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产品性质:环氧氯丙烷别名为“3-氯-1,2-环氧丙烷”。

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易挥发,具有类似醚和氯仿的气味。

相对密度1.1807,沸点116.2℃,凝固点-57.2℃。

常温能溶于水、乙醚、醇类、四氯化碳及苯,有毒。

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5×10-6。

应用领域: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质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两种。

生产方法: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有两种。

一是丙烯高温氯化法,以丙烯为原料,经高温氯化得3-氯丙烯,次氯酸化反应生成二氯丙醇,加碱(烧碱或石灰乳)环化而制得。

第二种方法是醋酸丙烯酯法,丙烯在催化剂、醋酸存在下氧化生成醋酸丙烯酯,水解生成丙烯醇,经氯化生成二氯丙醇,皂化得环氧氯丙烷,精馏分离除去重组分得产品。

消耗定额:(kg/t) 原料名称国内技术引进技术醋酸丙烯酯法丙烯(95%)1000~1100 720 620氯气(99%)1600 2200 920纯碱(95%)800~1000 - -烧碱(42%)700~1000 1130(消石灰) - 氧气- - 276(㎡)生产企业:沈阳化工、岳华总厂环氧树脂厂、无锡树脂厂、齐鲁石化总公司氯碱厂、渤海化工集团天津化工厂、山东省东营市化工厂。

行业现状:目前,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120万吨/年,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以及缩水甘油醚等,其中环氧树脂的消费量约占消费量的75%。

环氧氯丙烷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和美国,主要进口车为亚洲和东欧,预计今后几年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5%~6%的速度增长。

1-氯-2,3-环氧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氯-2,3-环氧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氯-2,3-环氧丙烷化学品英文名:1-chloro-2,3-epoxypropane;epichlorhydrin;3-chloro-1,2-epoxypropane化学品别名:环氧氯丙烷;3-氯-1,2-环氧丙烷CAS No.:106-89-8EC No.:203-439-8分子式:C3H5ClO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3;致癌性,类别1B。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会中毒,可能致癌。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漱口。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环氧氯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环氧氯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环氧氯丙烷化学品英文名:1-chloro-2,3-epoxypropaneCAS号:106-89-8分子式:C3H5ClO分子量:92.5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吸入会中毒。

可能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致敏物类别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致癌性类别1B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1吸入会中毒H350可能致癌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2024年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分析引言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环氧氯丙烷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环氧氯丙烷概述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ECH)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合成树脂、涂料、胶粘剂、塑料、纺织品、表面活性剂和水处理化学品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2024年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分析2.1 主要应用领域环氧氯丙烷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合成树脂:环氧氯丙烷是制备环氧树脂的重要原料,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等领域。

•水处理化学品:环氧氯丙烷可以用于制备水处理化学品,如阻垢剂、腐蚀抑制剂等,应用于工业和民用水处理领域。

•表面活性剂: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原料,广泛应用于洗涤剂、乳化剂等领域。

2.2 市场需求分析环氧氯丙烷市场的需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2.2.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从而带动环氧氯丙烷的需求增加。

2.2.2 行业发展趋势各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对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友好型环氧氯丙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2.3 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环氧氯丙烷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基环氧氯丙烷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3. 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展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环氧氯丙烷市场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各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增加,尤其是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环氧氯丙烷市场的增长。

•环保要求的提高将推动环友好型环氧氯丙烷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环氧氯丙烷市场的创新发展,如生物基环氧氯丙烷的研究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6.1. Personal precautions Prevent further leakage or spillage if safe to do so. Vapours are heavier than air and can cause suffocation by reducing oxygen available for breathing. Wea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in confined spaces, in cases where the oxygen level is depleted, or in case of significant emissions. Keep away from open flames, hot surfaces and sources of ignition. Cover the spreading liquid with foam in order to slow down the evaporation. Keep away from Incompatible products. Ventilate the area. Refer to protective measures listed in sections 7 and 8. 6.2. Environmental precautions Should not be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If the product contaminates rivers and lakes or drains inform respective authorities. 6.3. Methods for cleaning up Dam up. Soak up with inert absorbent material. Prevent product from entering drains. Keep in properly labelled containers. Keep in suitable, closed containers for disposal. Treat recovered material as described in the section "Disposal considerations".
FDS / P 232 / 7/02/2007 / Ireland / Report version 1.2 / Issuing date
23.10.2006
1/11
-
Causes burns. 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skin contact. 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formed under fire conditions.
3.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ppearance Colour Odour : : : liquid colourless Chloroform
The product is classio Directive 67/548/EEC. Flammable May cause cancer. 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7. HANDLING AND STORAGE
7.1. Handling Use in closed system. Handle small quantities under a lab hood. Keep away from heat and sources of ignition. Prevent product vapours decomposition from contacting hot spots. Prevent product vapours decomposition from electric arc action (welding). Preferably transfer by pump or gravity. Use onl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product. Keep away from incompatible products 7.2. Storage Store in original container. Keep in a cool, well-ventilated place. Keep away from heat and sources of ignition. Keep away from incompatible products Keep in a bunded area. 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7.3. Specific use(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Supplier 7.4. Packaging material Steel drum Stainless steel 7.5. Other information Keep away from heat, sparks and open flame. - No smoking.
Telephone Telefax
: :
1.4. Emergency and contact telephone numbers : Emergency telephone +44(0)208 762 8322 [CareChem 24] (Europe) number
2.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FDS / P 232 / 7/02/2007 / Ireland / Report version 1.2 / Issuing date
23.10.2006
2/11
-
Avoid propagating the fire when directing the extinguishing agent as a jet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burning liquid.
4. FIRST AID MEASURES
4.1. Inhalation In case of accident by inhalation: remove casualty to fresh air and keep at rest. Victim to lie down in the recovery position, cover and keep him warm. Oxygen or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needed. If symptoms persist, call a physician. 4.2. Eye contact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lso under the eyelids,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In the case of difficulty of opening the lids, administer an analgesic eye wash (oxybuprocaine).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is required. 4.3. Skin contact Remove and wash contaminated clothing before re-use. Wash off with soap and water. If symptoms persist, call a physician. 4.4. Ingestion
If victim is conscious:
If victim is unconscious but breathing:
5. FIRE-FIGHTING MEASURES
5.1. Suitable extinguishing media powder Foam, AFFF Carbon dioxide (CO2) 5.2. Extinguishing media which must not be used for safety reasons Water spray jet 5.3. Special exposure hazards in a fire Flammable Heating can release hazardous gases. 5.4. Speci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fire-fighters Evacuate personnel to safe areas. Wea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protective suit. Fire fighters must wear fire resistant personnel protective equipment. Clean contaminated surface thoroughly. 5.5. Other information Cool containers / tanks with water spray. Flood the product with water.
SAFETY DATA SHEET
According to Directive 2001/58/EC
EPICHLOROHYDRIN
1.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PREPARATION AND OF THE COMPANY/UNDERTAKING
1.1.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preparation Product name : EPICHLOROHYDRIN Chemical Name : Epichlorhydrin Synonyms : 1-chloro-2,3-epoxypropane, 3-chloro-1,2epoxypropane Molecular formula : C3H5OCl Structural formula CH2=CH-CH2Cl Molecular Weight : 92,53 g/mol 1.2. Use of the Substance/Preparation Recommended use : 1.3. Company/Undertaking Identification Address : Chemical intermediate SOLVAY CHIMIE SA RUE DU PRINCE ALBERT, 44 B- 1050 BRUXELLES +3225096617 +3225096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