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政治-二年级下册-生活常识:动物异常与天气变化
二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7课天气变化早知道

卑劣气候对我们有伤害,那我们怎样才华获得未来的气候变化环境呢?
稳固练习
气候预报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17、气候变化早知道(一)
气候预报的重要性
导学反思
年 级
二
学科
品生
课型
新授
授课
西席
设计时间
2019.2.
总课时
42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17、气候变化早知道(二)
学习目标
从多种渠道明白未来的气候环境,适应气候的变化,并根据大气变化部署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气候的伤害。学习用查看、小实验等要领举行简略的探究活动。
二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7课天气变化早知道
二
学科
品生
课型
新授
授课
西席
设计时间
.
总课时
41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17、气候变化早知道(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气候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培育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物质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
知道气候预报的重要性。能想办法收集气候预报资料,并举行简略整理。
我们打开讲义第七十四页,看图中的同砚们又是怎么做的?然后说一说。
获得未来气候的途径有很多,像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上网查询、打电话、手机短信等。在预报中还有很多知识,下面大众看七十四下面的气候标记,大众都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
导
学
过
程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还总结出了很多气候预报的谚语。下面大众打开讲义七十五页,这里枚举了四条谚语,大众看一看。
大众还知道哪些气候预报的谚语呢?同砚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谚语记载下来,给同砚们说一说。
冀教版小学品德二年级下册15.四季变

(冀教版)二年级道德与生活下册教课方案第五单元大自然xx15.四时变化多一、课本内容安排的依照(一)学生面对的问题在我国北方,春夏秋冬都有它各自鲜亮的季节特点,学生在从前的活动中,已经跟着不一样季节的到临对每个季节都有了亲身的感觉,但这类对季节的感觉仍是片段的、零落的,缺乏完好的认识。
本次活动就是帮助学生对这些认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对四时的更迭形成完好的认识。
本次活动也是本套教材中对于季节的最后一个活动,既对前方相关季节的内容进行总结,也帮助学生提高原有的认识。
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觉四时不一样的美,激发学生擅长发现美、感觉美、赏识美的感情。
在本活动中学生开始学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活动,经过对大自然四时变化的比较,认识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适应季节的变化,从而健康地生活。
(二)课程标准的依照本课活动是依据课程标准中“认识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料自己”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
二、本课内容构造剖析(一)本课内容构造剖析本活动包含“四时里自然的变化和对我们活动的影响”、“四时里人们的生活和劳动如何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议论:春夏秋冬都有哪些有益和不利于人们生活的方面”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谈谈四时里自然的变化和对我们活动的影响。
活动开始,教材第一用诗一般的语言引领学生回想一年四时的漂亮。
教材的一句话代表了一个季节、一种颜色、一项活动、一种美。
每一项活动都是学生经历过的,借此,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被激倡始来;活动的最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大自然一年四时都是漂亮的,你能举例谈谈吗 ?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时特点的认识,同时发现四时各自独到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在第二部分中,四时里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是如何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这—活动是上一个活动的持续,在第一个活动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跟着季节的变化人们的活动也在变化。
教材显现的是农民劳作的变化,这是最典型的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活动。
(更新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更新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1. 快速总览本文档旨在为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更新的知识点概述。
以下是科学知识点的细分。
2. 内容2.1 单元一:动物的特征和生存性-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动物的生存性和适应能力2.2 单元二:天气和季节- 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2.3 单元三:植物的特征和需要-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2.4 单元四:物体的材料和用途- 物体的分类和材料- 物体的用途和变化3. 知识点详细描述3.1 单元一:动物的特征和生存性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同时,他们将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性和适应能力,如黄鼠狼的潜伏捕食、大熊猫的竹子食性等。
3.2 单元二:天气和季节这个单元将教导学生如何观察和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他们将研究如何预测天气、观察云朵、测量温度等天气现象的方法。
3.3 单元三:植物的特征和需要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了解不同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如花卉、果树、蔬菜等。
他们还将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如水分、阳光和土壤的作用。
3.4 单元四:物体的材料和用途这个单元将教导学生如何分类不同的物体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他们还将研究物体的用途和变化,如洗衣机的清洗功能、烧煤变成灰烬等。
4. 总结以上是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知识点概述。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天气、植物和物体的特征和表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和学生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天气变化的特征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天气变化的特征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理解天气变化的概念;2. 认识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3. 辨别不同类型的天气。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图片、天气卡片、天气图标、PPT等;2. 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课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并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Step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其他媒体展示不同的天气图标,如太阳、云、雨等,让学生观察,并简单描述这些图标代表的天气。
Step 3: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天气特征,如晴天、多云、下雨等。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特征。
Step 4:呈现天气卡片(1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天气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不同的天气情况,如晴天、多云、下雨等。
教师随机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找到同一类天气的同学,并组成小组。
Step 5: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手中的天气卡片,并讨论这些天气的特征是什么,如温暖、多云等。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
Step 6: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天气的特征,然后进行总结和归纳,确保学生对天气的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Step 7:天气观察(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让学生用自己刚才学到的知识描述当前的天气特征。
Step 8:天气日记(10分钟)回到教室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天气特征和自己的观察。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观察和讨论,他们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并运用所学知识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
2019年精选冀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天气变化早知道》]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六篇
![2019年精选冀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天气变化早知道》]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73e6c8bceb19e8b8f6baf1.png)
2019年精选冀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天气变化早知道》]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我们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有( )。
①看电视②看报纸③打电话④上网查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天气预报在生产中的作用是( )。
A、根据天气穿衣B、根据天气吃饭C、根据天气安排出行D、工农业避免和预防天气危害【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大自然中动物和植物都会有种种反应和变化。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蚂蚁当道,大雨即到;蚂蚁搬家,大雨要下;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这些都是有关天气的谚语。
( ) 知识点:天气变化早知道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天气预报对在家不出门的人没什么意义。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天气预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______,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一年四季,季节不断变化,______也有很大变化。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了解天气情况的方法有很多,我知道的有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______、______不利于人们外出,出行时应做好安排。
【答案】:【解析】:。
最新精选政治思品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天气变化早知道》冀教版练习题二

最新精选政治思品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天气变化早知道》冀教版练习题二第1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是气象灾害的是( )。
A、火灾
B、地震
C、暴雪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自然现象和下雨有关的是( )。
①蚂蚁搬家②蜻蜓低飞③鱼儿冒头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们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有( )。
①看电视②看报纸③打电话④上网查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天气预报在生产中的作用是( )。
A、根据天气穿衣
B、根据天气吃饭
C、根据天气安排出行
D、工农业避免和预防天气危害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提前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提前安排自己的生活,无法避免天气的伤害。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天气预报对在家不出门的人没什么意义。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两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两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天气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掌握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2. 知识点梳理:(1)天气变化的表现形式:晴、阴、雨、雪、风等。
(2)如何观察天气:观察天空的云层、风向、气温等。
(3)如何记录天气:用图片、文字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3. 实践活动:观察当天的天气变化,并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章:季节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掌握如何感知季节变化。
2. 知识点梳理:(1)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和气候。
(2)季节变化对万物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等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
(3)如何感知季节变化: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比如树叶的颜色、动物的行为等。
3. 实践活动: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感知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章:水的形态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水的不同状态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掌握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2. 知识点梳理:(1)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
(2)水的相互转化:蒸发、凝固、融化等过程。
(3)观察水的变化:了解烧水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凝结成水滴等现象。
3.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烧水冒气泡、观察冰块融化等。
第四章:生物的生长1.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特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
2. 知识点梳理:(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株成熟等阶段。
(2)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成长、繁殖等过程。
(3)观察生物的生长:观察植物的生长姿态、动物的行为等。
3. 实践活动: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生长状态和变化。
第五章:物体的移动1. 学习目标: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和实验。
2. 知识点梳理:(1)物体的运动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2)物体的速度:快慢、远近等。
(3)观察物体的运动:观察运动的小车、水中的漂浮物等。
3.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实验,比如小车前后运动的速度对比、不同材质的球的滚动速度等。
科学二年级下册天气变化教学解析

科学二年级下册天气变化教学解析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学习天气变化是培养他们科学观察力和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科学二年级下册天气变化的教学进行解析。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什么是天气以及天气变化的原因;2. 掌握不同天气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3.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例如使用温度计、风车等工具;4. 培养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引入】通过图片、短视频或实地观察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天气的多样性,引起他们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探究】1. 了解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一段时间内大气的温度、湿度、风和降水等自然现象的总和。
2. 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太阳、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等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
3. 学习不同天气的特点: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的表现形式、气温和天气现象等。
【实践】1. 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使用温度计、风车等工具,观察和记录每天的天气变化,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2. 运用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天气盒子、风车等小工具,通过实践提高他们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拓展】1. 讨论天气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天气条件下人们的衣着、活动和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2.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影响,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自主实践,亲身体验天气变化,增强对天气的感知和理解。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分享对不同天气变化的观察和体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法】通过手工制作、实地观察和记录天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观察记录】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描述能力等,进行个体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打印版
动物异常行为与天气变化
狗。
“狗泡水,要下雨”。
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炎夏时不能靠毛孔散热,只有靠张嘴、搭拉舌头散热来保持恒温。
当嘴和舌均无济于事时,便跳到水塘或小溪里泡水,以帮助散热。
因此,发现“狗泡水”,预示天将下雨了。
天冷时,狗缩成一团卧在草堆上,用嘴巴当“升温器”,将呼出的热气用来加温肚脐,这预告寒潮将至。
蛤蟆。
癞蛤蟆也是预报“专家”。
它的生理构造特殊,肺像个足球,呼吸功率不大,单靠这样的肺呼吸是不能吸到足够氧气的。
所以,癫蛤蟆除了靠肺呼吸外,还得靠皮肤来帮助呼吸。
用皮肤呼吸得有个条件,那就是要经常保持皮肤的湿润,使空气中的氧首先溶解在皮肤的粘液中,再由皮肤进入血液。
如果皮肤干燥,皮肤的呼吸作用就不可能进行了,这就给它的生活造成了困难。
因此,它很怕强光照射和干燥天气,白天就躲在阴暗处,晚上出来觅食。
大雨来临前(约1天左右),空气湿度大,它白天也出来活动。
这反常的表现正应了“白天蛤蟆出洞,下雨一定”的民谚。
鱼。
鱼靠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
天晴时大气压力高,水里溶解的氧气多,它就安静地沉栖在水底;阴雨之前气压低,深水中的氧气大大减少,鱼纷纷浮上水面呼吸,所以有“鱼跳水,要下雨”之说。
燕子。
民间有句“燕子低飞要下雨”的说法。
这是因为燕子要吃虫子。
碰到天气要下雨的时候,空气里水汽很多,把一些虫子的翅膀弄湿了,就像是飞机荷重过大,飞不动了,但是它们还要飞,那就只能接近地面飞。
其次,天气将转阴雨的时候,气压变低,空气里水汽增多,土壤中的一些小虫子也爬出土外,燕了就要低飞去捕虫吃。
蛇。
大部分蛇都是白天藏在洞内,晚上外出觅食、喝水、沐浴、蜕皮等活动。
但天气特别潮湿闷热时也会逼迫出洞。
因此,白天蛇出洞是有雨的征兆,特别是秋末冬初、天已冷,大蛇出洞,过一两天会下雨。
正是“大蛇出洞,大雨咚咚”,“蛇过道、雨来到”的验证。
鸡。
“鸡宿迟、兆阴雨”。
鸡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由于缺乏散热本领,十分怕热。
成鸡以20℃为宜,超过30℃常张口、伸翅以助散热。
在炎夏的傍晚,鸡窝内更加闷热,因此发现鸡迟迟不想进窝,这就是雷雨即将到来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