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使用教程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程课件第1章

计算机网络教程课件第1章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式系统的研究提供了 技术基础,而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网络 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
17
2.网络的网络
理解网络、互联网(互连网)和因特网
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 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因特网: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
(1)分组交换的概念
电路交换的特点
数据交换前需建立起一条从发端到收端的物 理通路;
在数据交换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 端的固定传输信道;
交换双方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而不会存在任 何延迟。
36
(1)分组交换的概念
电路交换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间歇性特征, 而对电路交换而言,用户支付的费用则是按用户占用 线路的时间来收费的。
28
(1)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 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 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客户软件的特点、服务器软件的特点。
29
(1)客户服务器方式
运行客户端程序的主机
A
客户
①发出请求 ②给予响应 因特网的核心
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
第四阶段:Internet的广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
5
第一个阶段:以主机为中心
背景: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 联系;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美国军方的需要,美国 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的研究开始了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实用计算机网络教程

实用计算机网络教程
3.智能化
➢ 网格计算、云计算,网络提供接近秘书式的信息服务。 ➢ 互联网作为最大的图灵机将彻底颠覆人现有的秩序。
2024/11/18
14
知识点5:协议与分层
计算机网络
协议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 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
➢协议有如下三个要素:
• 语法,即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 • 语义,即控制信息的含义; • 同步,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024/11/18
13
知识点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
1.融合化
➢ 有线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将逐步融入计算机网络,形成 “三网融合”。
2.移动化
➢ 信息社会需要网络提供无界限的4A(Anytime、 Anywhere、Anyone和Anything)服务。
➢ 自组织网络、物联网、3G、WiMAX、Wi-Fi、LTE等。
16
知识点5:协议与分层
计算机网络
2024/11/18
17
知识点5:协议与分层
计算机网络
分层的主要优点
➢ 各层是独立的。降低了整个网络的复杂度。 ➢ 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其它层不受影响。 ➢ 结构上可分割。各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易于实现和维护。 ➢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对每一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都
2
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
所连接的对象是功能独立的计算机
➢多终端联机系统、多机系统不是计算机网络
功能是进行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逻辑上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还需要功能完善的软件
➢软件大致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网络协议软 件、网络应用软件三大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共118张PPT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共118张PPT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共118张PPT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多种常见协议、技术和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拓扑、物理传输媒介、数据通信协议、TCP/IP 协议、UDP协议、路由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等。

本教程将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共118张PPT。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结构和基本原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标准体系、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等。

第二部分:数据通信协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数据通信协议,其中包括串行通信协议、并行通信协议、同步和异步通信、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络共享协议等。

这些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的基础,理解并掌握这些协议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TCP/IP协议第三部分主要介绍TCP/IP协议,这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标准,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TCP/IP协议的原理、数据传输过程、控制和管理、地址转换等内容。

第四部分:路由协议和网络拓扑结构第四部分主要介绍路由协议和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的基础。

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RIP协议、OSPF协议、BGP协议等。

在理解了路由协议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其中包括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状拓扑和网状拓扑等。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是布局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

第五部分:网络设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实现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教程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教程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教程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它涉及到了计算机网络的架构、协议、通信、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有一个三级网络技术的概念,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模型)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OSI模型。

OSI模型是一个把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成七个层次的模型。

其中,网络层是第三层,传输层是第四层,应用层是第七层。

三级网络技术就是指在这三个层次上实现网络建设和网络通信。

1. 网络层:网络层是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互联。

它可以通过网络地址确定数据包的传递路径,同时也负责解决网络拥塞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2. 传输层:传输层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它可以保证数据包的可靠传输,并且按照正确的顺序交付给接收方。

传输层还可以通过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来调整数据的传输速率。

3. 应用层:应用层是最高层的一个层次,它负责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在应用层中,有很多常见的协议,比如HTTP、FTP、SMTP等,它们分别负责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功能。

应用层的数据包称为消息。

三级网络技术是将各个层次的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整个网络的构建和通信。

例如,在网络层上,我们可以使用路由器来实现网络的互联和数据包的转发;在传输层上,我们可以使用TCP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在应用层上,我们可以使用HTTP协议来实现网页的浏览。

在实际的网络实施中,我们需要考虑网络的各个方面,比如网络的安全性、性能优化、拓扑结构设计等。

三级网络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这些功能。

总结起来,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是指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上实现网络的建设和通信。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者来说,掌握三级网络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且它可以为日常的网络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功能第二章:网络通信基础2.1 信号与信道2.2 数据传输方式2.3 编码与调制2.4 数字化通信系统2.5 模拟化与数字化通信系统的对比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1 OSI参考模型3.1.1 物理层3.1.2 数据链路层3.1.3 网络层3.1.4 传输层3.1.5 会话层3.1.6 表示层3.1.7 应用层3.2 TCP/IP参考模型3.2.1 网络接口层 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第四章:物理层4.1 数据通信4.2 传输介质4.3 基带与宽带传输4.4 信道复用技术4.5 传输介质的调制解调第五章:数据链路层5.1 帧与帧同步5.2 解决信道错误与丢失5.3 链路管理与控制5.4 介质访问控制5.5 局域网与广域网第六章:网络层6.1 数据包的传输与交换6.2 路由选择与转发6.3 网络互联与互联网6.4 IPv4与IPv66.5 网络地质转换(NAT)与端口地质转换(PAT)第七章:传输层7.1 传输层的任务与功能7.2 TCP协议7.3 UDP协议7.4 可靠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7.5 拥塞控制8.1 常见应用协议8.1.1 HTTP协议8.1.2 FTP协议8.1.3 SMTP协议8.1.4 DNS协议8.2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 8.2.1 SSL/TLS协议8.2.2 SSH协议8.2.3 IPsec协议第九章:网络管理与安全9.1 网络管理概述9.2 管理协议9.3 网络故障诊断与管理 9.4 网络性能优化9.5 网络安全基础9.6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10.1 附录A: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10.2 附录B:常用网络工具介绍10.3 附录C: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A: 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附件B: 常用网络工具介绍附件C: 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 -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网络架构,用于指导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配置和管理教程

计算机网络配置和管理教程

计算机网络配置和管理教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互联网,它们通过通信链路共享信息和资源。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内容。

1.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连接的方式和组织形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

对于小型网络,常使用星型拓扑;而对于大型网络,一般采用树型或混合型拓扑。

1.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

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传输介质则包括无线局域网、蓝牙和卫星通信等。

1.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 TCP/IP 协议、HTTP 协议、FTP 协议等。

TCP/IP 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配置和管理是确保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本章将重点介绍网络配置和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1 IP 地址规划IP 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通过 IP 地址可以进行网络通信。

在网络配置中,需要进行 IP 地址规划,确保各设备在同一局域网中,且不冲突。

IP 地址规划应考虑网络规模、子网划分等因素。

2.2 子网划分与路由配置子网划分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 IP 地址资源,而路由配置则是为了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合理地划分子网和配置路由表,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2.3 DHCP 服务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一种自动分配 IP 地址的技术。

通过配置 DHCP 服务,可以实现网络中计算机的自动地址分配,减轻管理员的工作量,并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2.4 防火墙配置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过滤和监控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计算机网络使用教程

计算机网络使用教程

计算机网络使用教程计算机网络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的技术,它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和硬件设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使它们能够共享资源和信息。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我们都需要使用计算机网络来完成许多任务。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由一组互连的计算机组成,这些计算机可以是个人电脑、工作站、服务器等。

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进行连接,并使用各种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进行通信。

通过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实现远程访问、共享文件、传输数据等功能。

在使用计算机网络之前,我们需要先确保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的连接正常。

通常,我们会使用网线将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或路由器上,然后通过调制解调器将网络连接到互联网。

在连接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设置来配置网络连接,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一旦网络连接设置好了,我们就可以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各种任务了。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网络浏览器来上网浏览网页。

通过输入网址或关键词,我们可以访问各种网站,获取所需的信息。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电子邮件来发送和接收邮件,与朋友、家人、同事进行沟通。

除了浏览网页和发送邮件,计算机网络还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媒体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听音乐、打游戏等。

同时,计算机网络还可以用于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在线学习等各种日常活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和个人信息不受到黑客或病毒的攻击。

为了保护安全,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链接,使用防火墙保护网络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在总结一下,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我们需要确保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的连接正常,并进行相应的网络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第一章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互联网(Internet)1.2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定义与作用网络体系结构的分类-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1.3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环形拓扑总线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第二章物理层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要素电信号与数据信号2.2 信息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2.3 传输介质与传输方式常用的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方式- 单工传输- 半双工传输- 全双工传输2.4 调制与解调调制的概念与分类解调的概念与分类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帧的概念与结构帧的定义帧的结构- 帧起始标志- 地质字段- 控制字段- 数据字段- 帧检验序列3.2 数据链路的控制流程数据链路的建立与终止数据链路的数据传输控制3.3 差错检测与纠正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流量控制的定义与分类可靠传输机制的原理与实现第四章网络层4.1 IP协议与路由IP协议的功能与特点路由的定义与分类4.2 网际协议IPv4IPv4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4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3 网际协议IPv6IPv6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6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4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的概念与目的子网掩码的定义与使用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2、TCP/IP参考模型:基于TCP/IP协议族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差错检测方法,通过将数据与一个多项式做模运算来计算校验值,通过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与校验值进行再次计算,判断是否存在差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