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战胜强迫症
心理学对强迫症和焦虑症的治疗

心理学对强迫症和焦虑症的治疗焦虑症和强迫症是两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在过去的几十年,心理学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治疗焦虑症和强迫症方面的应用,以及其中的一些有效方法。
焦虑症是一种过度恐惧或担心的情绪障碍,患者常常感到紧张、易怒、疲劳和失眠等。
心理学家在治疗焦虑症时通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这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减少焦虑的方法。
CBT的基本理念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体验。
因此,对焦虑症患者来说,他们的消极思维和不适应的行为习惯是焦虑发作的主要原因。
CBT的目标是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实验,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减少焦虑。
其中一个常用的CBT技术是认知重构。
焦虑症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种认为自己会遭遇灾难的过度担忧思维模式。
认知重构的目的是帮助患者识别这种过度担忧的思维,并找到替代性的合理思维。
例如,一个患者可能认为一次社交失误会导致他失去所有朋友,而认知重构的目标是教会他理性地思考,意识到一次失误并不足以破坏所有的社交关系。
除了认知重构,CBT还包括行为实验。
行为实验通过给患者提供新的经验来挑战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例如,一个患有社交焦虑症的人可能会害怕在公众场合说话。
行为实验的目标是鼓励他们逐渐接触并参与这种情境,通过实际经验来改变他们的恐惧感和焦虑。
强迫症是一种表现为强烈的、难以抵抗的冲动和行为的精神障碍。
与焦虑症一样,强迫症的治疗也广泛采用了CBT。
CBT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主要侧重于曝露与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
ERP基于两个核心概念:曝露和反应预防。
曝露是指暴露于患者强迫症状所引发的恐惧或焦虑的情境中,让患者逐渐习惯并适应这种情境。
例如,一个患有洗手强迫症的人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不去洗手来暴露自己于细菌的恐惧。
强迫症心理疏导十个方法

强迫症心理疏导十个方法
1. 深呼吸放松法:当你感到焦虑或强迫症状加重时,深呼吸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减轻症状。
2. 分散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听一段音乐、观看一部电影或尝试一个新的爱好,这样可以减少对强迫行为的注意和专注。
3. 逐渐延长触摸或检查的间隔时间:如果你感到不安时进行触摸或检查,尝试逐渐延长这些行为的间隔时间,同时告诉自己可以承受这种不安。
4. 观察思维:意识到自己的强迫想法只是思维,并不代表现实,尝试将其看作是一种过程,不要过于理会和参与其中。
5.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你面对强迫症症状。
6. 学习放松技巧: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温水泡脚、冥想、瑜伽或温暖的沐浴,这些技巧有助于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觉得强迫症症状严重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不妨考虑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他们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疏导和治疗方案。
8. 自我冥想:学习冥想和专注练习,通过观察呼吸和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强迫症的想法和冲动。
9. 设定目标:制定可行的目标,逐步挑战自己的强迫症症状,例如减少某个触摸行为的频率,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10. 积极的自我对话: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来对抗强迫症症状,告诉自己你有能力克服强迫想法和行为,不要让其控制你的生活。
强迫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心理治疗方法

强迫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心理治疗方法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强烈的焦虑情绪,并表现出反复出现的强迫行为或想法。
为了应对这种心理障碍,强迫症患者会采取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
本文将探讨强迫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介绍一些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问题。
一、心理防御机制1. 反转行为:一些强迫症患者会通过进行相反的行为来抵抗他们的强迫症状。
比如,他们可能会反复检查门锁,但却面临着无法从家中外出的困扰。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能够暂时减轻他们的焦虑,但长期来看并不能解决问题。
2. 陷入思考:另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通过过度思考来应对强迫症症状。
患者会陷入无尽的思考循环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这种思考却往往加重了他们的焦虑,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3. 转移注意力:有些强迫症患者会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减轻焦虑。
他们可能会投入到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中,以期忘记自己的强迫症症状。
这种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焦虑,但并不能根除问题的根源。
二、心理治疗方法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治疗强迫症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该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他们强迫行为或想法的荒谬性和不必要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焦虑感,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例如,治疗师可能会设计一系列的曝露与反应预防练习,帮助患者逐渐面对他们的恐惧,并通过逐渐减少强迫反应来减轻焦虑。
2. 线上治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治疗成为一种便捷的治疗方式。
对于一些强迫症患者来说,他们可能因为症状而无法亲自前往医院进行面对面的治疗。
线上治疗可以为他们提供匿名性和方便性,帮助他们获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特定的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被认为可以减轻强迫症患者的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需要医生的监督和调整,以确保患者能够在合适的用药指导下进行治疗。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会出现强烈的无法抑制的强迫思维和行为。
然而,许多强迫症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方法和坚定的意志成功克服了这一障碍。
本文将介绍几个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展示了治愈强迫症所带来的奇迹和希望。
案例一:小明的胜利小明是一个28岁的年轻人,他患有强迫症已有十多年的时间。
他的强迫行为表现为反复洗手和检查门窗等,给他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小明开始时对治疗心怀疑虑,但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他逐渐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小明接受了一系列的暴露与反应预防(Exposure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的训练。
通过反复暴露于他引发强迫行为的刺激,并且不再执行强迫行为,小明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并放松行为。
几个月之后,小明的强迫症状明显减轻,他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交和工作环境。
案例二:女神的转变女神是一个40岁的职业女性,她的强迫症主要表现在对家居整洁的强迫追求上。
她会反复清洁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储存和整理物品。
这种强迫行为严重影响了女神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女神通过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逐渐改变了她对于完美和整洁的执着追求。
治疗师采用了认知重组和正念禅修等方法,帮助女神接受事物的不完美性,并且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
通过不断练习和努力,女神逐渐改变了她的思维模式,找到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只是两个强迫症治疗成功案例的缩影,但它们展现了治愈强迫症所带来的奇迹和希望。
强迫症患者只需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支持,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症状,便有望走出困境。
强迫症的治疗应该综合运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在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缓解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

缓解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缓解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陷入无法控制的重复思维和行为。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强迫症症状,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暴露疗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疗法的原理、应用及效果。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来治疗强迫症的心理疗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强迫症症状是错误的认知导致的,并通过改变这些错误的认知来减少症状。
在CBT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通常会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会谈,帮助患者了解其强迫症症状的起源和维持机制,并通过教育患者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应对这些症状。
1. 分类和评估:治疗师首先会对患者的强迫症症状进行详细分类和评估,以了解每个患者的特定症状和严重程度。
2. 认知重构: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识别和挑战其错误的认知,帮助其理解这些认知对自己行为的不利影响,并逐步替换为更合理的认知。
3. 替代行为:患者除了改变认知外,还需要学习一些替代行为来应对强迫行为。
例如,当患者感受到强迫冲动时,可以采用一些适当的行为来代替,如深呼吸、与他人互动等。
通过认知重构和替代行为的学习和实践,患者可以逐渐改变其认知和行为模式,减少强迫症症状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二、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一种帮助患者逐渐面对和适应被认为是可怕、恶心或引起极度不适的情境或物体的心理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逐渐暴露患者于被恐惧对象,从而减少恐惧和消除强迫行为。
在暴露疗法的过程中,治疗师会与患者制定一份贯穿整个疗程的暴露计划。
这个计划通常会以渐进的方式引导患者直面他们的恐惧,并逐步增加暴露时间,直到患者可以适应并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
1. 定义恐惧源:在暴露疗法开始前,治疗师与患者一起确立治疗的目标和明确患者的恐惧源。
这可以帮助治疗师制定合理的暴露计划。
2. 渐近曝光: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引导患者面对其恐惧源。
开始时,暴露时间可能很短,但治疗师会逐渐延长暴露的时间,直到患者能够适应。
强迫症的三个自我理论与自我心理疗法(孟刚)

强迫症的三个自我理论与自我心理疗法主讲:孟刚概述:治疗强迫症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咨询师也有很多,但强迫症并非是由某种理论和方法,或由某个咨询师治疗好的,真正的痊愈是由患者自己完成的。
所谓治疗,其实就是帮助患者认识强迫、理解强迫,然后以正确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对待强迫和处理强迫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真实我的成长过程。
三个自我理论及自我心理疗法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方法之一。
第一章三个自我理论见三个自我理论及自我心理疗法图(附后)。
真实我是一个人真实的人格。
受精卵携带着父母的遗传基因,出生后个体经过后天的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了对环境的自动自发的反应模式。
真实我是本我与超我的整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缩影,反映了他身体的和心理的真实。
你一路走到现在,你就是现在的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
真实我是个体在“无我”状态时,所有的经历和经验经过“情感内化”的原则而形成的一种自动自发的选择模式。
现实我是正在思考着和行为着的个体,现实我是主体的自我,是行为的执行者。
理想我是在个体的自我觉醒后,通过想象设计的、并加以追逐的理想人格模式,并通过意识的指令对现实我施加影响。
理想我是虚幻出来的人格,想象出来的样子,一般是在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后才出现的。
理想是一个人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真实我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样子,理想我是基于对真实我的不满,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并加以追逐的样子。
举例来说,爬到山顶是理想,爬山的时候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是真实我,而健步如飞如履平地的样子是理想我。
第二章强迫症形成与发展机制症状的根源是恐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焦虑。
真实我内部的原发性恐惧和焦虑不足以导致强迫症,症状是在理想我对真实我的压制排斥所造成的继发性恐惧焦虑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恐惧,是专横的大人制造的虚拟牢狱;强迫,是可怜的孩子所玩的辛酸游戏。
1、恐惧在哪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皇帝在“马”上,你可以把他拉下来,可是恐惧在哪里,你怎么能把恐惧赶走?把皇帝拉下马是目标和理想,把恐惧赶走是理想我。
心理学如何帮助你克服强迫症

心理学如何帮助你克服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往往会出现重复、不能自控的强烈冲动和行为。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值得庆幸的是,心理学在帮助患者克服强迫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通过介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和实用的自助技巧,来讨论心理学如何帮助你克服强迫症。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强迫症的治疗。
CBT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减少或消除强迫症状。
CBT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 认知重构:通过让患者学会识别和纠正负面和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他们的强迫观念和信念。
2. 潜力曝露:这是一种逐步暴露于患者害怕的事物或情境的技术。
通过逐渐暴露于害怕的刺激中,患者可以逐渐减少他们对这些刺激的恐惧和焦虑。
3. 反应预防技巧:这种技巧旨在帮助患者减少他们对强迫行为的依赖。
通过逐渐延迟强迫行为或制定替代行为,患者可以逐渐减少他们的强迫行为。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他们的强迫症状,改善他们的情绪和功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往往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患者应该咨询专业医生,并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三、自助技巧除了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自助技巧来帮助他们克服强迫症。
1.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当患者感到冲动时,他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技巧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感。
2. 分散注意力:当患者感到强迫症症状时,他们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例如,他们可以开始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听音乐、画画或散步等,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3. 正向自我对话:患者可以尝试通过与自己进行正面和励志的对话,来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强迫障碍与CBT(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

强迫障碍与CBT(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强迫障碍CBT一、强迫症的定义强迫症是一种焦虑性疾患,其特征是有一股焦虑不安的想法,冲动或影像在患者脑海之中不断地出现,让患者觉得很痛苦。
为了消除这些强迫念头所带来的困扰,患者会不断作出强迫行为。
二、强迫症的诊断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OCD 诊断须符合下列几项:A、出现强迫思考、强迫行为或两者兼具。
强迫思考如1和21、持续且仿佛出现一些想法,冲动或影像,在困扰的症状干扰时,有时候个案的感受是侵入的、不想要的,这会对大部分的个案造成明显的焦虑或痛苦。
2、个案企图忽略或压抑这样的想法、冲动或影像,或试图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动抵消它们(例如做出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定义如1和21、重复的行为,(例如:洗手,排序、检查),或心智活动,(例如:祈祷、计数、重复、默念)、个案必须响应强迫思考或根据某些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来被迫地做出这些动作。
2、这些行为和心智举动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者预防产生一些可怕的事件或情况。
但是这些行为或心智举动,与其期望去抵消或预防的现实状况是不符合和的,或明显是过度的。
B、强迫思维或行为是费时的,或引发临床上显著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用减损。
C、强迫症无法归因于某物质或另一个身体病况所产生的生理效应。
D、此困扰无法以另外一精神疾病的症状做更好的解释。
特别注明:①良好的或尚可的病识感:个案认为强迫症的信心一定或可能不是真实的,或者半信半疑。
②差的病识感:个案认为强迫症的信心可能是真实的。
③没有病识感/具妄想信心:个案完全相信强迫症的信心是真实的。
由上可知,OCD特征包括拥有无法停止重复的想法和担心,以及无法抗拒的去做的重复行为或心理活动。
其中强迫思考被认为是心理上过度担忧所造成的重大压力现象,而强迫行为的目的则是用来预防伤害或降低强迫思考的压力。
更简言之,重复“做”或“想”个不绝。
不得不做的焦虑心情;频率够多,时间够长;严峻影响糊口、研究、职业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战胜强迫症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完整的治疗。
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和经济原因。
为了能真正帮助这样的朋友,我结合自己成功的治疗经验,花了一定时间,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册。
如果它能给强迫症朋友一点实际帮助,也可以减轻由于我无法帮助更多的朋友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了。
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历史,很多人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
但你应该知道:过去不等于未来,以前治疗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治疗也是无效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经过全世界验证的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疗法,当然自己操作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只能靠各位朋友自己的决心,意志力与领悟力了。
强迫症形成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当某一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同时出现时,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了,通过条件反射,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备了使人焦虑、痛苦或恐惧的能力。
当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闯入性,就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控制的闯入我们的大脑时,就形成了强迫思维。
第二阶段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或恐惧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这种焦虑、痛苦和恐惧,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
如上面所说,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这些仪式行为也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而持续存在,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最终形成强迫行为。
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痛苦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我们马上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焦虑、痛苦或恐惧再次提高。
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我们就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的最大痛苦来源。
自救步骤
一、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
1、外在线索
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
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
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
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
2、内在线索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
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
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
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
二、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
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
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
三、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
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
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
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
四、确定恐惧等级
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
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
五、进行系统脱敏
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
使
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
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
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
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
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
六、阻止回避行为
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
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
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七、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
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
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
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
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
八、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
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
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
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
注:
1、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治疗的是强迫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两步都必须进行。
2、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最好有其他人的参与。
3、整个过程中的认知调整是防复发和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
4、由于这种疗法短期内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痛苦,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治疗动机和改变的决心,要作好“忍受暂时的痛苦,带来长久的解放”的思想准备。
5、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的朋友、有严重错觉和妄想的朋友、以及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不
适合以上疗法。